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1592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docx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1

浙江大学社科类培养方案

社科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模块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还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读关系说明等内容。

各专业还可按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定本专业主修专业确认的前置课程3至5门。

大类培养特色

社科类专业以实施通识教育为基础,前期大类培养平台主要培养社会科学基础宽厚、综合创新与竞争力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学术与技术精英人才。

学生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整合社科大类各学院的优质师资,融合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点,实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大类培养面向

学生在入学一年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管理。

社科类共有[?

]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

社科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

1.经济学专业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3.金融学专业

4.财政学专业

5.电子商务专业(经济)

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7.工商管理专业

8.市场营销专业

9.会计学专业

10.财务管理专业

1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2.旅游管理专业

1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14.电子商务专业(管理)

15.物流管理专业

16.行政管理专业

17.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8.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9.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20.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1.法学专业

等。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⒈通识课程47.5+5学分

⑴思政类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一秋冬

ThoughttheMaralsAccomplishmentandLawFoundation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一春夏

TheHistoryofMordenChina

02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三秋冬、春夏MaoZedongThoughtand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roduction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二秋冬、春夏

AnIntroductiontothePrincipleofMarxism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0每学期

SituationandPolicy

⑵军体类5.5+3学分

第1、2学年,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31E0010军事理论1.5二秋冬、春夏MilitaryTheory

03110021军训+2.0

MilitaryTraining

031E0020体育Ⅰ1.0一秋冬

PhysicalEducation1

031E0030体育Ⅱ1.0一春夏

PhysicalEducation2

031E0040体育Ⅲ1.0二秋冬

PhysicalEducation3

031E0050体育Ⅳ1.0二春夏

PhysicalEducation4

03110080体质测试I+0.5三

Physical-fitnessTest1

03110090体质测试II+0.5四

Physical-fitnessTest2

⑶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可以以考代修。

新生入学须参加英语分级考试以确定“大学英语”课程修读的起点级别,建议按由低到高顺序修读“大学英语”各级别,但允许优秀学生跳级修读。

学生应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建议学生通过“大学英语Ⅳ”考试后,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51F0010大学英语Ⅱ3.0一秋冬

CollegeEnglishBandⅡ

051F0020大学英语Ⅲ3.0一春夏

CollegeEnglishBandⅢ

051F0030大学英语Ⅳ3.0二秋冬

CollegeEnglishBandⅣ

⑷计算机类5学分

1)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211G001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一春夏、秋冬FundamentaloftheC++ProgrammingLanguage

211G002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一春夏、秋冬FundamentalofProgramminginC

211G0030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一春夏、秋冬

FundamentalofProgramminginJavaandExperimentation

211G0040VB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0一春夏、秋冬TheProgrammingFundation—VisualBASIC

2)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211G0060大学计算机基础2.0一秋冬

Fundamentals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

211G0090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2.0一秋冬

CreationofComputerandCivilizationofSociety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⑸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和新生研讨课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⑹通识教育实践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通识教育实践1.0一夏

Academic&ProfessionalCounseling

⑺其他通识课程13.5学分

学生在两个通识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其中“人文社科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通识课程,合计修读9学分;“科学技术组”包括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通识课程,合计修读4.5学分。

⒉大类课程42学分

⑴大类必修课程模块2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170微积分Ⅰ4.5一秋冬

CalculusⅠ

061B0180微积分Ⅱ2.0一春

CalculusⅡ

061B0200线性代数2.5一夏

LinearAlgebra

201A0020管理学3.0一秋冬

Management

011A0041微观经济学(甲)3.0一春夏

Microeconomics(A)

011A0011宏观经济学(甲)3.0二秋冬

Macroeconomics(A)

241A0010公共政策学3.0二秋冬

PublicPolicy

法学专业为满足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可适当灵活处理。

大类必修课程模块需完成上述课程中至少12个学分,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学分相应增加。

⑵大类选修课程模块21学分

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各专业可根据对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从学校大类课程列表中选择适当课程组合,自主设置大类选修课程模块。

⒊专业课程58学分

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⒋个性课程12.5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

建议学生利用个性课程学分选择修读本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跨专业修读课程。

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⒌第二课堂+4学分

2018年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浙江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

浙江2017年1.考试不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

2.实行“7选3”模式。

3.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4.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类)平行投档。

浙江:

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

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

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

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外,江苏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终确定,但明确比现行的480分要高。

海南要求以每个科目原始分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这是目前仅有采用标准分这一计分方法的省份。

与高考科目变化相对应的一项措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时间表。

比如,北京将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方向。

3、外语一年两考

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高一次考试成绩计入,该项政策下,让考生拥有多次机会。

上海明确要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外语考试要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标准化考试积累经验。

4、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既看分,又看人

新一轮改革方向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两依据为:

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一参考”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含:

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课程标准、考试规定是国家制定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考试覆盖全部14个学科,其中9科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其余科目考试的要求是全省统一的;考试科目可以6选3、7选3等。

为了淡化分数,成绩分为5等。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实施“既看分,又看人”的综合评价录取,是未来高校招录的大势所趋。

在综合素质评价使用方面,不少省份明确,要探索按照统一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由高校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宁夏则规定,在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会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标准,择优录取。

事实上,在2014年上海和浙江被同时列为高考改革试点地区时,浙江省已通过“三位一体”的录取方式,尝试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考录取中。

2014年,浙江大学首次实施“三位一体”招生新方式,通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选拔考生,并按照“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高考总分占60%”的方式形成考生的最终成绩,择优录取。

到2015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继续深化,参加试点的高校36所,有15所为新增高校,招生计划3500多人,比上一年增加75%。

作为全国新高考改革的两大试点省市之一,上海今年在实施多元评价录取方面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在复旦和上海交大去年开展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基础上,将试点推广到9校,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

江苏省11所省属高校今年继续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

和浙江“三位一体”方式类似,江苏将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入选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5、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改革考生录取机制,逐步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弱化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探索“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引导从学生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不再单纯跟着学校“档次”走,成为此次多地改革方案的重点。

多地表示,录取批次合并有利于消除社会对三本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

除了第二、三批次的合并外,一些省市还提出了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比如上海、山东。

海南明确,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江西还将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志愿填报方式上,浙江、山东、西藏把原来的“学校专业”方式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采用“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被学校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而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某个专业对应的可能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多所高校。

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类)学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选择权。

虽然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发布,但离全面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不少省份明确表示,在保持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按照“先专项改革、探索试点,再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的原则分步推进改革,在参照学习上海、浙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各省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经验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素质评价】

全面解析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如何备考】

【语文】

改革后的语文将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备考启示:

今后的高考语文试题,势必会从新闻、科普文、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材料中,选取更多生动鲜活的事例,意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考生在以后的备考中,一定要增强“时事语文”意识,及时阅读新闻报刊,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

此外,还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融汇历史知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数学】

高考改革后,数学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

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备考启示:

今后的高考数学命题,更多是以一道题为载体,呈现给考生一类题,通过这道题让考生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解决某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法,从而达到检查能力水平的目的。

同时,命题还会充分考虑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

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

考生在数学刷题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同时做到有意识地训练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找到最科学的方法。

【历史】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备考启示:

历史学科开放性的题型,给了考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展开对二者关系的讨论。

今后只会越来越多。

此外,整合历史知识、探求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是今后高考考查重点。

【思想政治】

高考改革后,政治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备考启示:

自主招生信息平台预测,今后政治的高考命题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取向,注重发掘时代主题,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对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将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考生一定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培育学科素养。

【地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备考启示:

2017年地理试题最明显的特征将是“以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支点,通过考查广大考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考生今后的复习也要结合国家相应的环境发展、社会发展政策等综合考虑,这些看似属于政治范畴的信息,其实对各个学科的考试也都有导向作用。

【物理】

改革后的物理进一步细化了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化学】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

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生物】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总的来说,高考改革在朝着更加人性、更加科学的方向进行,今后的学生考核,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考查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未来对各种人才培养的着重点。

所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除了基本的课本知识,更要注意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思维方式的养成,注重提升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形成积极探索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