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0957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docx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

《触摸春天》教案集合9篇

《触摸春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书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个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以情动人。

  1、播放课件,出示张海迪、舟舟、《千手观音》图片,老师讲故事。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讲几个动人的故事。

  ①你们知道张海迪姐姐吗?

她是一个全身三分之一不能动的人,只能在轮椅上让梦想的翅膀飞翔。

她写了一本《轮椅上的梦》,她还会说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她年轻的时候只能借着镜子看书,但是她后来却成了有高深学问的人。

  ②你听过少年指挥家舟舟的故事吗?

他是一个看上去有点木木的男孩,加减法还只会做一位数。

但是,他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观众们总是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因为他用一根小小的指挥棒挥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③20__年的春节晚会上21位平均年龄才17岁的聋哑姑娘,却为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千手观音》。

他们都是残疾人,可是他们却带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

  3、出示课题,学生质疑。

如:

为什么用触摸这个词语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听边想作者为什么用触摸这个词。

(原来,安静是个盲人。

可是,春天能触摸吗?

她只是用手去触摸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接下去的时间教给同学们,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得流利。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和流利。

  3、检查学习情况。

  A、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C、学习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个生字:

径、畅、磕、绊。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只学习这四个生字。

很简单,能把它记住吗?

你用什么方法记?

  ②组词,这是课文中的词语,一起读两遍。

  ③这些生字出现在句子段落里,你会读吗?

  4、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A、用学字→学词→学句的方法逐步过度到学习第二段。

  B、齐读这一段,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上穿梭这个词语?

②为什么说她走得很流畅?

③穿梭和流畅这两个词语怎样解释?

④她是一个盲人,为什么她能极其准确的伸向月季花?

  C、感受读这一段,解答问题。

  ①从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她经常去小区的绿地。

所以对这个花丛很熟悉,因为整天去,所以通往花丛的小径她能走得很流畅,不会摔倒。

  ②小组合作学习:

  A、找出表示小女孩动作的词语。

(穿梭、停下、伸手、拢住)

  B、思考:

想象这一画面,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你想到了什么?

(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

  C、引导学生理解真是一个奇迹。

  D、读出惊奇的语气。

  5、理解课文4---5自然段。

  A、指导学生读好悄然合拢的悄念第三声。

悄然是指没有声音。

  B、引导学生学着提出这两个自然段中不理解的问题。

  ①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

  ②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指的是什么经历?

  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C、引导学生理解。

  作者说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会被盲童抓住吗?

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

与期说是蝴蝶被盲童拢住了,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童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

  D、过渡:

作者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

  ①理解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②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是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全部身心去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

  ③读出作者被吸引被感动的心情。

  三、课内小结,引导学生理解安静用对生命的热情和热爱,用心灵去感受春天,去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惊讶、张望、灵性、缤纷”等。

  2.借助课文中主要的人和物的关系,理清__的主要思路,并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描写盲童的语句,以点带面,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切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及对生活的积极向上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触摸课题

  1.揭题《触摸春天》齐读

  2.指导读题:

春天怎么能触摸呢?

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课题,请同学们清清嗓子,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触摸文路

  1.检查预习:

我们知道课文主要的人和物是谁?

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2.借助文中主要的人和物——盲童、“我”、蝴蝶进行课文思路的梳理,然后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师点拨初读感知的方法,即如何触摸__的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__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在连起来说说。

  三、品读课文,触摸语言

  第一层面:

自读圈划

  让学生圈划描写安静的语句,并解决一些朗读上的障碍。

  第二层面:

品“灵性”

  1.找切入口(唯有一处对盲童称呼不用“安静”):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2.学生谈读后感受(神奇、奇迹)

  3.找词语悟“奇”(奇迹、竟然、睁着眼睛、悄然合拢)

  4.学习课文的第2、3小节,体会安静富有灵性:

作者亲眼目睹了一个盲女孩用双手拢住蝴蝶,只能用“灵性”来解释,这样仅仅读这一节是不够的,我们去读读2、3节。

  5.找三次描写花香的语句,领悟是春天的气息赋予盲童神奇的灵性。

  6.小结学习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即如何触摸语言。

  第三层面:

谈“惊讶”

  出示: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1.找关键词“惊讶”,让学生思考:

她到底为什么惊讶?

  2.引导学生抓住“扑腾”、“全新的经历”、“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等来感悟。

  3.指导朗读:

一个“惊讶”写出了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带着感受读。

  4.引读第5小节,体会作者内心。

  5.补拓海伦明言:

“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更真实,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第四层面:

悟“张望”

  1.出示: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2.质疑:

一双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为何又仰头张望呢?

她到底在张望什么呢?

(指导“扑闪”与“扑腾”的区别,理解含义)

  3.联系课文悟安静仿佛张望什么?

更渴望什么?

  4.指导学生补白: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她张望到了。

  5.指导朗读第6小节。

  6.师生配合朗读3-6节。

  四、以境拓宽,触摸主题

  1.结合生活实际,深情讲述一些生活强者创造缤纷人生。

  2.以读代讲——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回读课题,深化主题。

《触摸春天》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流畅、灵性、扑闪、概念、弧线、飞翔、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鼓励学生用想象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学环节】

  一、角色转换,揭示课题

  1、角色转换:

  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2、导入揭题(板书:

触摸春天)

  3、由题设问:

  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的感受。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安静)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边读边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寻找小伙伴帮助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合作研读,深入体验

  1、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根据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深入体验情感:

  ⑴安静闻花香:

  ①读句子。

  ②说感受。

  ③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

鼻子、闻、花香

  ⑵安静拢蝴蝶:

  ①理解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

  ②朗读体会安静此时的心情。

  相机板书:

双手、拢、蝴蝶

  ⑶安静放蝴蝶:

  ①安静为什么放蝴蝶?

  ②放蝴蝶的一瞬间,安静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蝴蝶飞走了,安静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

心灵想、弧线

  五、品评人物,升华情感

  1、再次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触摸的含义。

  2、这时,你对安静又有了什么新的印象?

  3、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相机板书:

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六、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热爱生活

  创造世界

  一、设计意图

  该板书设计统领全文,层层递进,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内在联系,有梯度地呈现出盲童安静触摸春天的全过程。

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安静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激励学生去触摸世界,创造世界。

同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使用步骤和方法

  揭示课题时同时板书触摸春天,初知课文大意后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并贴安静的图片。

让学生明白文中触摸春天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

  在合作研读、深入体验的环节中,逐步体验安静分别用怎样的方式触摸春天。

在课文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以及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句子中,首先引发学生思考:

安静触摸到了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触摸到的?

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安静是鼻子闻花香。

此时,板书:

鼻子、闻,并贴花的图片。

紧接着,在第三自然段中,安静又触摸到了什么?

她第二次触摸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到安静用双手拢蝴蝶后,相机板书:

双手拢,并贴蝴蝶的图片。

最后则是本篇课文的重点,她第三次触摸到了什么?

弧线通过什么方式触摸的?

在安静放飞蝴蝶的一瞬间上升为用心灵去触摸弧线,触摸春天。

这时,让学生感悟到其实心灵就是安静的眼睛。

在朗读第四自然段的重点句子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

  在课文的末尾,引导学生进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

安静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用自己的其它感官在触摸春天,最主要的是她借助想象的翅膀,创造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

这就是一个盲童的心灵世界。

最后板书:

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触摸春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新学生字词,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3、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舞蹈《千手观音》

  【教学过程】

  出示幻灯片:

本册语文书封面插图(触摸春天的插图)

  一、看插图寻找美

  师:

你们曾经在哪见过这幅图?

当你第一次看到这幅图有什么感觉?

当你通过上节课学习了《触摸春天》这课,再看这幅图,什么感觉?

(图美,图中的盲童安静更美)

  学生说后,教师板书:

盲童安静

  二、读__感受美

  师:

盲童安静虽然看不见红花绿草、小路、美丽的蝴蝶,但她热爱生活,把自己触摸春天的事写了下来。

(出示以安静的口吻写的__《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

  我是一个盲女孩,名叫安静。

  春天来了,小区的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

浓郁的花香吸引着我。

我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花丛中穿梭。

我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我在一株前停下来。

我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我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我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给抓住了。

蝴蝶在我的手指间扑腾,我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我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我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我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在我的心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我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师:

听了安静写的__,你想说什么?

(安静仿佛不是盲人,而是正常人)

  师:

我读了她的__,也感觉有的地方似乎写得不真实。

咱们来共同结合课文研究她的__写得是否真实。

  三、品__感悟美

  1、是真是假:

我在花丛中穿梭。

我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盲人走路一般为摸摸索索、磕磕绊绊、踉踉跄跄,而安静却不同,这是真的吗?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依据,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

体会安静所创造的是奇迹。

  感情读句子,突出很、一点儿。

  2、是真是假:

我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者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我们有明亮双眼的人捉蝴蝶都很困难,而安静这样一个盲童却能捉到蝴蝶,这是真的吗?

(抓住合拢、拢住、灵性边做动作边想象体会句子。

)安静把手寂静无声地合拢,不伤害蝴蝶,是她用聪明智慧捉到了蝴蝶。

这是安静创造的奇迹。

  感情读句子,边做动作边读文。

  3、是真是假:

许久,我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我仰起头来张望。

  安静为盲人,不能看到东西,张望一词用错了吧?

  安静想看到美丽的蝴蝶,更想看到蝴蝶飞,这个词写出了安静对光明的向往。

  师:

安静虽然看不见小路,却能走得很流畅;虽然看不到花,却能以花香为向导;虽然看不到蝴蝶,却能捉住蝴蝶;虽然看不到蝴蝶飞,却能触摸到飞翔,这是安静创造的奇迹!

让我们合作读安静所写的__,体会她所创造的奇迹。

  (师生合作读文)

  四、对比文挖掘美

  师:

安静是一个盲童,她渴望了解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像安静这样的盲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春天。

(出示幻灯片)这是在南京的一所公园里几位美丽的盲姑娘在感受春天。

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想说什么?

  师: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是作者看到安静的深切感受,所以他写了《触摸春天》一课,在这课中他有几处写了自己看到安静之后的表现及想法,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下来。

  幻灯片:

我几乎要喊出声来

  (感到惊讶)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

  (深受感动)

  我没有惊动安静

  (深受触动)

  师:

作者所说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里的谁指的是谁?

(所有的人和动物)

  五、巧拓展升华美

  1、师:

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像她这样热爱生活的人还有许多。

  出示幻灯片:

海伦.凯乐的照片、张海迪的照片、舞蹈千手观音的照片。

  介绍像他们这样身残志不残的人的事迹。

推荐读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轮椅上的梦》

  2、你想对身残志不残的谁说什么?

想对自己说什么?

  3、学完这课再看书的封面,想编者为什么选这幅图做为封面?

希望同学们每次拿起语文书时都对自己说:

我是生活的主人,我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触摸春天》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

3、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等方式表达出来。

  重点: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

  难点:

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__介绍了一件什么是?

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3、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二、披情入文,释疑感悟。

  1、在现实生活中,真是任何人都能很好地享有生活赐予的权利;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买?

怎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板书:

乐观坚强热爱生活

  2、从哪儿看出文中的安静是这样的人呢?

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第2~~3自然段)

  三、潜心会文,交流体会。

  1、全班讨论,汇报,朗读句子。

  2、是引导生重点体会句子。

  

(1)、安静经常在花香中流连,今天她有一次全新的经历,这次全新的经历是什么?

为什么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2)、再次阅读文中描写拢蝴蝶相关描写。

  3、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1)、一个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女孩的内心世界会是怎样多姿多彩的?

请看第六自然段。

  

(2)、用安静可能在想.来说出来。

  (3)、理解张望。

  (4)、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再次出示:

谁,谁。

  2、引导谈感受。

谁都可以--------,只要你--------;谁都可以--------,只要你--------。

  3、创设情境。

假如安静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五、总结。

  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珍惜生命。

  六、作业。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阅读海伦.凯勒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搜索资料。

《触摸春天》教案篇6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安静,知道了她的故事。

今天我们将透过这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走进盲女孩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触摸春天,感受美好的春光。

(p82)

  2、请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通读全文,读到哪个句子,你的心里怦然一动,用笔勾出它。

  二、透析“奇迹”

  师:

你找的是哪一句?

  学情预设1、找的不是关键句子。

  2、找到第四段第一句。

  评价预设:

1、你找的是这一处,你呢?

  2、你被这样的奇迹震撼了。

  师:

什么是奇迹?

  你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吗?

你呢?

你呢?

(快速追问,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你们都认为这是个奇迹,为什么?

  学情预设1、我们健康人很难拢住蝴蝶。

  2、运用文中语句回答。

  评价预设1、不错,你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来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2、真会读书!

能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证实你的判断。

  师: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学情预设1、没抓住关键语句。

  2、抓住了关键语句。

  评价预设1、你是从这里看出来的,还有不同的吗?

  2、又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

你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抓住关键语句来谈。

  学情预设1、找到“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真是一个奇迹!

  2、找到“睁着眼睛的……灵性抓住了。

  3、找到“……极其准确……”

  评价预设1、这的确不可思议,真是一个奇迹!

  2、还有比这更神奇的吗?

的确是个奇迹。

  3、听出来了,你特别突出“极其准确”,为什么?

  生:

因为这个词让我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师:

一个盲童能极其准确地将手伸向一朵月季花,不可能啊!

同学们,这可能吗?

  生:

可能。

  师:

这怎么可能呢?

  生:

有花香的引导。

  师:

仅仅是这样,她就能拢住蝴蝶吗?

再看看课文,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情预设1、找到“她走得很流畅,……磕磕绊绊。

  2、找到“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

你真会读书,联系上文找到了依据。

  评价预设1、她,一个盲童,为什么走得如此流畅?

  生:

因为她对这儿很熟悉了。

  师:

你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真棒!

她为什么熟悉?

  2、是什么促使她整天流连其中?

  生:

是浓郁的花香。

  师:

看不见鲜艳的花朵,只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却整天流连在花丛中,她爱的是什么呀?

  生:

春天。

  师:

是啊,这奇迹就源自她对春天的热爱。

  师: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她对春天的那份爱吧。

  学情预设1、读得不到位。

  2、较好。

  3、很好。

  评价预设1、可以看出你对课文很熟悉,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心来体会她对春天的那份热爱。

谁再来试一试?

  2、谢谢,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见了这精彩的一幕。

可这是个奇迹呀,应该打动我们的心啊,谁再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震撼我们。

  3、不想把掌声送给他吗?

字字句句都能打动我们的心,太棒了!

  三、感受人物内心

  这奇迹打动了你,打动了我,更打动了作者。

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也认为这是个奇迹?

  学情预设1、找到“……多姿多彩……”

  2、找到“……张望。

  3、找到“……弧线……概念。

  评价预设1、“多姿多彩”是什么意思?

  生:

丰富多彩,什么都有。

  师:

让我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们的眼前是什么颜色?

  生:

黑色。

  师:

作者却用了“多姿多彩”这个词来形容盲童的内心世界,合适吗?

  生:

合适。

  师:

为什么能说一个盲童的内心是多姿多彩的呢?

  生:

因为她的心中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师:

她的心中有些什么?

  生:

有鲜花。

有蝴蝶。

有小树。

有小溪。

有叽叽喳喳的小鸟……

  师:

是啊,她的心中装着整个春天,怎能不说她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呢?

  2、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生:

“张望”。

  师:

做个张望的动作看看。

  她看得见吗?

  生:

看得见。

她是用心来看的。

  师:

原来,她的心中有一双眼睛呢!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生:

“弧线”,她能看见蝴蝶飞过的痕迹。

  师:

她为什么能看得见?

  生:

她心中有一双眼睛。

  师:

是啊,所以她不仅看见了鲜花,蝴蝶,还看见了蝴蝶划过的美丽的弧线。

  四、明理,升华

  1、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出示“谁都有生活的……缤纷世界。

”)

  齐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学情预设1、结合文本内容谈。

  2、结合生活实际谈。

  评价预设1、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不错!

  2、对,我们每个人,不论你是否健康,只要热爱生活,就能创造一个缤纷的世界!

  是啊,象张海迪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做到,更何况我们呢?

  师:

带着我们的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谢谢大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