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90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调研测试

历史

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2.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卷一部分客观题

1.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

下列对此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有①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②主张“爱人”③有强烈的使命感④主张变法革新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B“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3.有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有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A工商皆本B民本思想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保留君主制

4.“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

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生而平等”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

6.下一图片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B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D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7.有学者认为: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提倡人民主权B主张社会契约

C主张三权分立D反对君主专制

8.下图为《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

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9.梁启超在《湖南事务学堂课艺批》中写道:

“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记,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

”梁启超写此话的目的是

A驳斥议院制最早设立于西方国家的说法

B说明五经中已有关于议院制的完整理论

C阐明儒家经典中含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

10.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的“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

这主要

是因为

A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B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加深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11.“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B革命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C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D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12.邓小平曾经高度评价党的某次会议:

“……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

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该会议是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

1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5.在中外思想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及代表作,下列关于思想家与代表作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朱熹——《春秋繁露》B梁启超——《新学伪经考》

C康德——《纯粹理性批判》D苏格拉底——《理想国》

16.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

美意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下列对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的表述错误的个数是

①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B②C③D④

1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应该选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因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而来的

C火药在唐代广泛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两弹一星”的是

A原子弹B氢弹C导弹D人造地球卫星

19.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相对论B经典力学C日心说D量子论。

20.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最明确的表达”、“迎合了无神时代的猎奇和逃避心态”,他的艺术是“孩子式的病态”的“无理的表现,免费的游戏”。

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说法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向日葵》D《格尔尼卡》

 

卷二部分主观题(60分)

二.材料分析题(21题11分,22题13分,23题10分,24题14分,25题12分)

21.(11分)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

……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

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20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地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装,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査常平《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相关?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2分)

实质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3)根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2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乏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财力以

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市易法”使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

“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

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

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皇帝及王安石主持变法的官职。

(2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及其主张(5分)

(3)概括指出材料二所述变法措施相同的积极作用。

(2分)

(4)根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4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

【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

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

【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XX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

(3分)

(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

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

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

(3分)

(3)(3)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

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分)

24.(14分)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

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候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

‘古有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

泰皇’。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

“可。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三

康熙帝康熙三征葛尔丹雅克萨之战纪念碑

(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

“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

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3分)

(2)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

(3)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民族矛盾?

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影响?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分)

25.(12分)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

、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决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得不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和见到天日的可能。

——《柏拉图全集》第二卷

材料三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

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

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

“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其治国主张分别有怎样的发展。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集中体现柏拉图理想国家的著作名称,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后来他游历叙拉古时结识的“哲学王”的雏形是谁。

(3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的相同之处。

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3分)

 

班级姓名考号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调研测试答卷纸

历史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主观题(5小题,共计60分)

21.(11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相关?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2分)

 

22.(13分)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皇帝及王安石主持变法的官职。

(2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及其主张(5分)

 

(3)概括指出材料二所述变法措施相同的积极作用。

(2分)

 

(4)根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4分)

 

23.(10分)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

(3分)

 

(1)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

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

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

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

(3分)

 

(3)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

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分)

 

24.(14分)

(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

“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

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3分)

 

 

(2)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分)

 

(3)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民族矛盾?

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影响?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分)

 

25.(12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其治国主张分别有怎样的发展。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集中体现柏拉图理想国家的著作名称,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后来他游历叙拉古时结识的“哲学王”的雏形是谁。

(3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的相同之处。

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3分)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DCCBCBACDB11-20DADBCCBBAD

二.主观题:

21.(11分)

(1)变化:

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

(2分)

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2分)

(2)实质: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分)

(3)商鞅变法:

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孝文帝改革:

促进北魏社会的封建化,加强民族融合;

明治维新:

有利于日本近代化。

(每一点1分,共3分)

(4)认识:

移风易俗,接受先进文化,对于促进本民族的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同时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等。

(每点1分,共2分)

22.(13分)

(1)宋神宗,参知政事。

(2分)

(2)背景:

财力穷困;风俗衰坏;法度不彰(3分)

主张:

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2分)

(3)积极作用:

打击了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

(4)缺陷:

政府垄断商品买卖;地方官强制借贷,盘剥农民;青苗

法利息偏高。

(任答2点2分)认识: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防止改革措施执行中出现偏差。

(2分)

23.(10分)

(1)同:

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

(1分)

异:

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

(2分)

(2)方案:

二一九法令;(1分)

措施: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

(任答2点,给2分)

(3)甲午中日战争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

危机,引发戊戌变法;(2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证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2分)(其他合理说法亦可赋分)

24.(14分) 

(1)背景:

秦统一六国。

由来:

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

目的:

显示功绩.确立至尊。

(3分)

(2)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羁糜政策)(1分)击败突蹶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蕾和亲。

(措施任答其中两点给2分) 

(3)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

(2分)措施:

①粉碎噶尔丹叛乱,维护民族的统一与团结②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定《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维护和确定中国的领土主权。

(2分)影响:

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分)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

(任答其中两点给2分)

25.(12分)

(1)孔子治国主张:

德治(或为政以德、仁);进步意义: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分)

发展:

孟子:

仁政;荀子:

仁义、王道。

(2分)

(2)著作:

《国家篇》(或《理想国》)(1分)

原因:

使政治具有智慧与力量;使国家(人类)实现安宁。

(1分)

雏形:

阿启泰(1分)

(3)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2分)(任答其中两点的2分)

(4)相同:

都主张贤人治理国家。

(1分)(或都强调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原因:

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不符合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