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824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docx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分一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认识

分一分(初步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

“分一分

(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定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引出分数。

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

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

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有很多。

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分数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认一认”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的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4.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和苹果图片。

【学生准备】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读出下面各数:

1052  84  100  32.06

【参考答案】 一千零五十二 八十四 一百 三十二点零六

[设计意图] 读出以前学过的“数”,唤醒了学生的知识经验,为下面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

方法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苹果。

师:

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位小客人。

瞧,他们是谁?

预设生:

淘气和笑笑。

师:

听说他们最爱吃苹果。

(师出示苹果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

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预设生:

每人1个苹果。

师:

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

预设生:

每人半个苹果。

师:

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分一分

(一))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苹果引入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方法二

师: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师:

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预设生:

(拍两下手)。

师:

如果老师手里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预设生:

(拍一下手)。

师:

如果老师手里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师:

为什么不拍手呢?

预设生:

无法拍手表示“半个”。

师:

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分一分

(一))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苹果引入教学,制造了无法用拍手表示“半个”的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三、新知构建

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1.初步感受二分之一的含义。

师: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请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画或写,再请4名同学上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根据学生画、写的情况,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生: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圆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来表示,有的用

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 让学习参与创造,先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并渗透分数写法所表示的意义。

师:

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哪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

预设生:

师: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这一份是苹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预设生:

也是苹果的二分之一。

师: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一半可以用

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是分数。

2.涂色体会

师: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二个情境图)

预设生:

轴对称图形。

师:

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

你能涂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

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三个情境图)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师:

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预设生:

同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形状可能不同。

师:

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涂一涂表示

的操作活动,丰富了对

内涵的理解,深化了对分数的认识。

二、认识几分之几。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第四个情境图)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师:

用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在学生操作之后,组织集体展示与交流。

师:

谁愿意说一说你得到分数的过程?

预设生1:

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1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生2:

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是3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生3:

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部分是4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

[设计意图] 模仿表示分数

的学习过程,用折纸、涂色或画图的方法“创造”其他的分数,进一步直观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是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关系的一个数。

三、分数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师:

……都是今天学习的——分数。

师:

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

师:

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这个数读作四分之三。

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预设生1:

一周有7天,1天就是一周的

生2:

我们三个人吃一块蛋糕,平均每人吃这块蛋糕的

生3:

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这个苹果的

……

师:

在写分数的时候,我们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请你用这种方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

[设计意图] 在学习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随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题。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分数。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怎样表示图形的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2题。

目的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每个图形的位置不同,但都表示这个图形的

【参考答案】 1.1,3都是图形的

2,4不是图形的

 2.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美,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五、课堂小结

师: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想一想,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预设生1: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一半,可以用

表示。

生2:

我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下面的数叫分母。

生3:

我会读分数,读分数时,先读分母,然后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六、作业设计

作业1

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5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操作题)按照图形下面的分数把相应的图形画上阴影。

3.(基础题)读一读,写一写。

 读作:

 读作:

 读作:

十二分之七 写作(     )

八分之五 写作(     )

六分之二 写作(     )

九分之一 写作(     )

【提升培优】

4.(重点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

(对的打“√”,错的打“✕”)  

5.(易错题)选一选。

(1)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  )。

(2)下面各图中的空白部分表示

的是(  )。

【思维创新】

6.(难点题)1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  ),2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  ),3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  ),3号图形是1号图形的(  ),3号图形是2号图形的(  )。

 

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活动中构建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活动——分苹果表示结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认识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做了铺垫。

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

2.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全员动手参与,贯穿始终。

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

本节课的引入——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参与,在认识

这一环节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

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涂色和表述,了解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地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写半个字,画半个图形等一些方法来表示。

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之后的涂一涂

折一折、涂一涂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方法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到位,如坐、站的姿势,写字的姿势,站起举手的不好习惯等。

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稍微单一了些,还需多样化,对后进生的激励也还需加强。

再教设计:

1.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

2.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