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60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100所名校届高三攻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安徽100所名校高三攻疫联考

文综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西周时期,天子在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时,要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

授土是天子建立一个大社,在封诸侯时凿取一块社土,放在白茅上,赐给受封诸侯,即诸侯受土于周室。

这一现象

A.打破了商朝土地国有制度B.彰显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C.有助于国家政权走向严密D.增强了受封者

乡土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诸侯管理的疆土来自周天子的封赐,说明分封制下的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从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这就有助于国家政权由分散逐渐走向严密。

C正确;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A排除;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B排除;受封者的乡土观念是否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排除。

故选C。

2.西汉“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

孝文时颇征用(儒者),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

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这表明汉初

A.儒学博士得到皇帝重用B.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的趋势

C.学而优则仕的途径畅达D.统治政策与社会形势相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汉初不同统治者的政策体现出他们对军功爵制、无为而治、儒法等治国思想的选择,而这些统治者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D正确;据材料“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来看,儒学博士未得到重用,优学的途径不通畅,AC排除;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

故选D。

3.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

“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

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

”据此可知,宋代

A.家庭手工业规模的扩大B.商业竞争异常地激烈

C.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市场D.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坊巷”“三更不绝”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

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家庭手工业,A排除;商业竞争是否激烈,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判断,B排除;材料未涉及宋代政府对市场的管理,C排除。

故选D。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对于明朝何以衰、何以亡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反思,普遍地主张黜虚务实,倡导分权“众治”,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新思潮。

由此可知,该新思潮

A.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B.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何以衰、何以亡”“充满活力”说明新思潮体现出对社会实际的探索,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

A正确;囿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新思潮是儒学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并没有摆脱传统儒学的束缚,B排除;明清之际的新思潮是对理学的反思、批判,而非完全否定,C排除;明末清初时期,西方启蒙思想还未传入中国,新思潮不能受其影响,D排除。

故选A。

5.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同文馆肄业生、副教习贵荣曾记述:

“同人潘(翻)译西书十余年来,如《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等”,“始知邦国往来之道,战和交涉之例,以及世代盛衰之由。

上下四千年之久,东西七万里之遇,犹全豹之见一斑也”。

这从侧面反映出

A.清朝士人的守旧与愚昧无知B.新式教育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C.洋务派引入了西方政治体制D.晚清外交活动遍及世界各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同文馆的教育和译书活动对中国人了解近代国际社会外交制度、礼仪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对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B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和学习,A项与题意相反,A排除;洋务派作为封建地主阶级,不主张学习西方制度,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通过翻译西书才了解到的世界状况,而不是晚清真正的外交活动,D排除。

故选B。

6.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纺织业设厂资本额的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投资建厂外部环境改善B.纺织纱厂数量稳定增长

C.企业开设成本日益增加D.国民实业救国热情高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开设厂数变化幅度小,但资本额大幅增加,表明投资增大,意味着国内企业开设成本日益增加。

C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当时西方逐渐抬高了对中国出口机器设备

价格,外部环境不好,A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新建企业资本的相关情况,并没有涉及当时国内企业总数的信息,不能得出“纺织纱厂数量稳定增长”的结论,B排除;实业救国与材料主旨不符,D排除。

故选C。

7.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中写道:

“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由此推知,这次“奇袭”

A.表明了游击战争的灵活性B.削弱了日军对华北的统治

C.旨在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D.显现了八路军力量的壮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其势……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说明八路军的奇袭改变了日军对华北八路军的看法,引起了日军对八路军力量的重视,实际上显示了八路军力量的壮大。

D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八路军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体现了运动战主动出击的特点,A排除;百团大战后,日本加强了华北地区的力量,因而并没有削弱日军的统治,B排除;百团大战是为了打击国民党投降的倾向,客观上配合正面战场,但这并非百团大战的目的,C排除。

故选D。

8.下图所示为1949-1977年我国城市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变化信息。

导致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实施B.新中国成立与政局稳定

C.经济建设与政府的调节D.农业生产取得丰硕成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共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且1953年中国开始工业化建设,因此1949~1957年我国人口主要由农村涌向城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及中央的调整政策使,出现了1958~1963年的波动期;由于国家对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的控制、“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故出现1964~1977年的停滞期,这说明国家的调节和经济建设的推动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C正确;一五计划的实施仅符合“增长期”的情况,A排除;“文革”时期,政局动荡,B排除;“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D排除。

故选C。

9.古罗马《查土丁尼法典》认为。

“如果个人在胁迫下承担了某项债务并自动指定了一名债务担保人,那么,债务人和担保人均不承担责任:

如果不是债务人而是担保人受到胁迫而提供了担保,那么只有担保人不承担责任”。

这表明罗马法

A.给予个人私有财产以法律保护B.强调缔结契约以避免纠纷产生

C.折射出对人的正当权利的保护D.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高度认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在胁迫下所缔结的契约,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这折射出罗马法对人的正当权利的保护。

C正确;材料并不是指个人私有财产,而是指债务纠纷,A排除;材料强调缔约时债务人、担保人的自由,B排除;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高度认可与材料主旨不符,D排除。

故选C。

10.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开卷以东方文明为首,“第一次,欧洲的标准是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的,欧洲必须学会从外部来审视自身”。

可见,《风俗论》的创作

A.改变了欧洲人原有的世界观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历史观

C.加快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D.表现出对东方文明的反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必须学会外部来审视自身”来看,伏尔泰将视野扩展到《圣经》所记载的欧洲以外的世界,并且“审视自身”,故其《风俗论》的创作体现了伏尔泰对神学历史观的破除和对理性主义历史观的弘扬。

B正确;材料不能证明其改变欧洲人的世界观,说法过于绝对,A排除;材料说明由非基督文明衡量,不代表结合了东方,C排除;《风俗论》的创作表现出伏尔泰对西方文明的反思,D排除。

故选B。

11.1929~1930年,苏联对美国的进口额占苏联总进口额的25%。

之后美国与苏联展开经济战,双方贸易大幅下滑。

然而,自1933年后,美国寻求与苏联加强经贸联系,并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态度的变化折射出

A.美苏双方经济实力的调换B.苏联对美国经济外交的成功

C.美国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D.美国对苏联发展模式的推崇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时代背景来看,1930-1933年,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与其“展开经济战”到“加强经贸联系”的变化,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的变化。

C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美苏经济实力对比状况,A排除;美国态度的变化,并不是苏联经济外交成功的结果,B排除;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不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排除。

故选C。

12.下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物价上涨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A.部分成员国与欧盟的隔阂加深B.部分成员国间实现了经济互补

C.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加强D.部分成员国福利建设压力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数据可知,欧共体主要国家的物价在1973年以后大幅上涨。

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涨”,因此国家大力发展福利建设事业,这势必会加大政府财政的压力。

D正确,此时欧盟还未成立,A排除;材料未反映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看出其经济互补与否,B排除;物价上涨与一体化加强无关,C排除。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

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

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

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

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1860年,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10种商品。

第二个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

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

1860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

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

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

——摘编自[英]W.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年至1939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

【答案】

(1)特点:

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也引进经济作物;形式上以朝贡为主。

原因:

农业、手工业发展及技艺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外贸主要由政府控制。

变化:

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及食物;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2)影响:

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曾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

影响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近代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

【详解】

(1)特点:

依据材料“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来看,我国当时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奢侈品为主,也包含了一定的经济作物,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可知,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为主;原因: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而且人口不断增加,需要高产作物,所以有了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又因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政府控制,因此以朝贡为主;变化:

依据材料“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来看,近代后英国进口以工业原材料为主,出口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由以前的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贸易。

(2)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贸易产品和方式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近代英国: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最终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动因与性质。

中外学者提出了一些解释模式,下列是其中的主要模式: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史实,对表中的解释模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进行评析。

(要求:

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运用不同

解释模式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

评析:

对于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叙事的解释模式看,这在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必然发生,但结果是必然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具有局限性。

从现代化叙事的解释模式看,辛亥革命是当时中国先进人士探求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他们全面学习西方,希望实现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革命叙述的解释模式强调了辛亥革命的局限,现代化叙事的解释模式强调了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并认为中国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相同,这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两种解释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有利于我们多个角度认识辛亥革命。

【解析】

【详解】通过表中的叙事来看,通过不同的解释模式可以对一件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看待,这样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个历史事件。

以辛亥革命为例,从叙事的解释模式看,这在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必然发生,但结果是必然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具有局限性。

从现代化叙事的解释模式看,辛亥革命是当时中国先进人士探求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他们全面学习西方,希望实现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革命叙述的解释模式强调了辛亥革命的局限,现代化叙事的解释模式强调了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并认为中国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相同,这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两种解释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利于我们多个角度认识辛亥革命。

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的科技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涉及天文、历算、水利、医学、军事、纺织、制造、印刷、建筑、种植、地理及矿冶等多个学科领域。

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朝廷为算学规定祭祀历代科技大师的礼制,受祭者多达70余人,借以使学生仰见古人风范,以收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

宋代各科技教育机构立足实际,如医学,到宋神宗时开始分方脉、针、疡三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分为三类:

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

算学课程分为三类:

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在宋代,无论是医学、算学还是武学,无论是升舍还是毕业,对学生的考核都是十分严格的。

如医学的考试,平时依据太学的“三舍法”,实行积分升舍,所积学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依次开入内含和上舍;医学的毕业考试更为严格,既考理论又考技能,分三场进行。

作为职官性机构的司天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辩认星宿,“提举官与判监及测验官,夜于浑仪台上指门逐人在天星宿,若门士不识五星以上者,降充额外学生”。

同时,司天监还着重培养学生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及占候等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摘编自赵国权《从科技创新看宋代的科技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内容:

重视科技与道德教育;重视课程设置;严格考核制度;注重研究性教学,立足实际。

特点:

管理模式制度化、规范化;融行政、科研与教学为一体。

(2)意义:

有利于培养众多科技人才;促使多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使宋代科技进入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详解】

(1)内容:

依据材料“主要是进行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借以使学生仰见古人风范,以收到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来看,宋代科技教育重视科技与道德教育,依据材料“课程设置分为三类:

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来看,比较重视课程设置;依据材料“对学生的考核都是十分严格的”来看,严格考核制度;依据材料“还着重培养学生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及占候等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来看,注重研究性教学,立足实际;特点:

综合宋代科技教育的内容来看,它的管理模式制度化,规范化,而且融行政、科研与教学为一体。

(2)综上来看,宋代课程种类多,立足实际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人才,促使多面的成果不断涌现,使得宋代科技进入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全盛时期,领先于世界。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5年5月9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美国和北约对抗苏联的前哨基地和桥头堡,同年6月7日,苏联驻巴黎大使馆一等秘书科斯泰列夫将苏联政府的一份照会送交到联邦德国驻巴黎大使馆,照会表示,苏联愿意邀请阿登纳总理访问莫斯科,“以便就建立苏联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会谈”。

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苏联的外交照会预示着它可以有机会向莫斯科清楚地阐明外交政策。

一方面,阿登纳“觉得高兴’;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苏联“要使联邦共和国摆脱同西方国家的紧密联系的企图是昭然若揭的”9月8日,以阿登纳为首的联邦德国政府代表团成员飞抵莫莫斯科;9日,双方开始建交谈判。

关于当时会谈时的气氛,格雷韦回忆说:

“双方都满怀希望,但是心情又极为紧张,就像两支敌对军队的将领,在多次战役中戎马对峙,现在却要第一次谈判停战而又未卜结局。

”9月23~24日,联邦德国联邦议院与苏联最高苏雄埃生席团先后批准两国政府正式建交建议。

——摘编自李华(1955年苏联与西德建交谈判过程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提出与西德建交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与西德建交的影响。

【答案】

(1)目的:

分化西方阵营;瓦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联邦德国反对苏联的可能性;削弱西德加入北约对社会主义阵营构成的威胁。

(2)影响:

使苏联打破了美国利用西德保卫、孤立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对日后德国统一起了一定作用;使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了一定的打击;两国建交开辟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对话交流的管道,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要使联邦共和国摆脱同西方国家的紧密联系的企图是昭然若揭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与西德建交是为了分化西方阵营,瓦解西方国家利用德国反对苏联的可能,进而削弱北约的威胁。

(2)依据材料“建立苏联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和西德建立外交关系在政治上打破了美国孤立苏联的企图,使美国“冷战”政策遭到了打击,经济上有利于两国贸易的发展,对后来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4年,希思工党政府上台后没有抑制工会,还制定了很多有助于工会发展的政策。

1969年至1979年,工会人数及工会密度均有上升,工会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加大。

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陆续进行劳资立法。

1980年颁布的《就业法》限制工会的普遍豁免权、和平的罢工纠察行动。

1984年颁布的《工会法》规定工会在组织罢工前须组织秘密投票,所有工会执委会中有表决权的成员每五年组织一次直接选举,工会中若设有政治基金则至少每十年进行一次会员投票。

1988年颁布的《就业法》支持工会会员对抗工会。

1990年颁布的《就业法》否认罢工附属行动的合法性。

集体谈判制度曾被誉为“自有劳资冲突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发明”,但蓝领工人工资增长由集体谈判决定的比例在1984年为79%,到1990年时则降至70%,白领工人的这一比例则从59%下降到50%。

私营部门中多名雇主一起参与集体谈判的现象也大幅减少。

撒切尔夫人下台后,大型报纸对其的评价较为中肯、客观,左翼小报《每日镜报》和右翼小报《每日邮报》则分别把其形象描述为狼子野心的冷血政客、庄重优雅的女首相。

——据高倩《撒切尔政府劳资政策分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劳资立法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撒切尔夫人出现两种不同形象的原因。

【答案】

(1)目的:

削弱工会的力量;严格限制了工人的权利;维护了资本家的核心利益。

(2)原因:

“狼子野心的冷血政客”观点反映了不满撒切尔夫人改革的人的看法。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削弱了工会力量,严格限制了工人权利,同时,政府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工人利益。

“庄重优雅的女首相”观点反映了支持撒切尔夫人改革的人看法。

撒切尔夫人劳资立法以维护资本家利益为核心和最终目的,使得资本家在劳资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得到了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限制工会的普遍豁免权、和平的罢工纠察行动”来看,这是为了削弱工会的力量;依据材料“否认罢工附属行动的合法性”来看,这是为了严格限制工人的权力,进而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2)依据材料“把其形象描述为狼子野心的冷血政客、庄重优雅的女首相”来看,撒切尔夫人的两种形象是狼子野心的冷血政客、庄重优雅的女首相。

要分析这两种形象的原因,应当从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内容、影响来分析。

“野心的冷血政客”的形象: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撒切尔夫人限制了工人的权力,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因此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不满意,才有如此形象;“庄重优雅的女首相”的形象:

因为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稳定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因此有了这一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