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110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1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太原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推断题

1.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

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溶液呈蓝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来堆砌物质。

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盖完房子:

(1)写出C和G的化学式:

C_____,G_____。

(2)从烟囱中出来的气体为_____(填名称)。

(3)写出F→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写出“盖房子”的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5)在第一层的下面再挖出一层做地下停车场,若左边的物质是大理石,则右边的物质可能是_____。

【答案】NaOHH2SO4二氧化碳Na2CO3+Ca(OH)2═CaCO3↓+2NaOH2NaOH+H2SO4=Na2SO4+2H2O水或氧化钙

【解析】

【分析】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溶液呈蓝色,则B铜的盐溶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则G是稀硫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D为二氧化碳;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结合图,可推测A为铁、B为硫酸铜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D为二氧化碳、E为稀盐酸,F为碳酸钠,G是稀硫酸。

【详解】

(1)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结合图,可推测A为铁、B为硫酸铜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D为二氧化碳、E为稀盐酸,F为碳酸钠,G是稀硫酸,故C和G的化学式分别为:

(2)从烟囱中出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3)反应F→C,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盖房子”的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为:

(5)在第一层的下面再挖出一层做地下停车场,若左边的物质是大理石,则右边的物质可能是水或氧化钙。

【点睛】

B的溶液呈蓝色,则B铜的盐溶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则G是稀硫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D为二氧化碳。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

“﹣”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__(填序号).

A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答案】CO2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ABCD

【解析】

【分析】

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

【详解】

(1)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则D是二氧化碳,D的化学式

,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

(2)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则A是铁,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C是一种常见的碱,则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A放入B的溶液中,故可以观察到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B和C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A、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可以减少碳排放,故A正确;

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碳,故C正确;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故D正确。

故选ABCD。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由H、C、O、Cl、C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甲、丙组成元素相同,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乙是______,其主要用途有______(写一点)。

(2)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甲、乙、丙均含有金属元素,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O2(氧气)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2CO+O2

2CO2或2CO2+C

2COCaO+2HCl=CaCl2+H2O

【解析】

【详解】

(1)若甲、丙组成元素相同,甲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水与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其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能制取氧气,则甲为过氧化氢,丙为氧气,甲与丙都能产生乙,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则乙是O2(氧气),其主要用途有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2)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常温下很稳定,则甲可能是碳,乙、丙组成元素相同,甲能转化为乙、丙,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丙转化成乙,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丙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丙转化成乙的反是化学方程式是2CO+O2

2CO2或2CO2+C

2CO;

(3)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丙为氢氧化钙,甲、乙、丙均含有金属元素,甲能转化为丙、乙,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甲是氧化钙,乙为氯化钙。

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

(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复分解反应BaCl2+H2SO4=2HCl+BaSO4↓补钙剂(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

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因此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D是氧化钙,E是硫酸,F是盐酸。

【详解】

(1)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因此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2;

(2)D是氧化钙,F是盐酸,反应①是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E是硫酸,F是盐酸,反应②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4)B是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合理即可)。

 

5.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紫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C+2CuO

2Cu+CO2↑

【解析】

【分析】

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A能够转化为B,因此A是碳,碳和氧化铜产生铜,则D为铜;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且B能够转化为铜,因此B是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C为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或者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

(2)B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因此可以作为燃料或冶炼金属;故填: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3)碳和氧化铜高温得到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6.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B,反应②是化合反应且G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1)物质B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类型应是_____;

(3)写出符合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写出物质G的一种应用实例_____。

【答案】O2复分解反应2NaOH+CO2=Na2CO3+H2O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B,推测物质B为氧气;G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推测G为氢氧化钙。

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说明都显碱性。

A与氧气点燃生成C和D,反应①为有机物反应,生成C、D为水和二氧化碳,且D与F可以生成H和C,可知C为水,D为二氧化碳;F为碱性物质,且可以与D反应,推测F为氢氧化钠,则H为碳酸钠;碳酸钠与G氢氧化钙生成F氢氧化钠和I碳酸钙沉淀;C水与E氧化钙可生成G氢氧化钙。

代入框图,推测成立。

则B、氧气,C、水,D、二氧化碳,E、氧化钙,F、氢氧化钠,G、氢氧化钙,H、碳酸钠,I碳酸钙,

【详解】

(1)物质B为氧气,化学式为O2

(2)反应④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物质G为氢氧化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7.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D。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

(1)CuOFe

(2)③(3)CuSO4+Fe=Cu+FeSO4(4)制农药

【解析】

【分析】

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则D为铁,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则E是CuSO4,Fe+CuSO4=FeSO4+Cu,F为金属单质,F是Cu。

B为氧化物,B是CuO,则C是H2SO4。

Fe+H2SO4=FeSO4+H2↑,故A是H2。

【详解】

(1)由分析知,B是CuO,D是Fe;

(2)①的反应是:

Fe+H2SO4=FeSO4+H2↑,属于置换反应。

②的反应是H2+CuO△Cu+H2O,属于置换反应。

③的反应是CuO+H2SO4=CuSO4+H2O,不属于置换反应,④的反应是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③;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CuSO4在农业上可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D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答案】CO2酸K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和二氧化碳会相互转化,所以C可以是碳酸钠或碳酸钾,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可以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所以A可以是盐酸,B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验证,正确。

【详解】

(1)经过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酸;

(3)由上分析可知B与C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

K2CO3+Ca(OH)2=CaCO3↓+2KOH(合理即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9.A、B、C、D、E、F、G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相连的两个方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B、E分别为_____、_____.

(2)A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二氧化碳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CuO+CO

Cu+CO2

【解析】

【分析】

A、B、C、D、E、F、G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所以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会与稀硫酸、碳酸钠反应,D如果是碳酸钠,碳酸钠除了会与氢氧化钡、稀硫酸反应,不会与气体物质反应,所以A是氯化钡,E是稀硫酸,稀硫酸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F是氧化铜,G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所以B是二氧化碳,E是稀硫酸;

(2)A与D的反应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实验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3)F与G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稀硫酸;

(2)产生白色沉淀;(3)CuO+CO

Cu+CO2.

 

10.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C的一种物质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NaOH与A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答案】酸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如稀硫酸或稀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

(1)由碱的化学性质:

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则A为硫酸铜溶液;B能用于灭火,则B为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故C属于酸,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C为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3)NaOH与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11.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

_____;D→E反应的实质为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CaCO3锌原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分子Ca(OH)2+2HCl=CaCl2+2H2O2H2O

2H2↑+O2↑

【解析】

【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是碳酸钙,A能与D反应,能与碳酸钙反应的物质是酸,所以D为酸,可能是盐酸,五种物质为不同类别物质,A、B、E分别为单质、氧化物和碱中的一种,A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生成C(碳酸钙),所以A只有碱[Ca(OH)2],能与A[Ca(OH)2]相互转化的氧化物是水,所以最后猜测E为单质H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所以C是碳酸钙,化学式为:

CaCO3,D→E的反应可以是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实质为:

锌原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氢分子;

(2)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3)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A和D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E是应用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俗称_____________,物质B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3)C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写一种)。

【答案】熟石灰氧化物CuSO4CuSO4+Fe=FeSO4+Cu置换反应除铁锈

【解析】

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和D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则A和D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中一种,E是应用广泛的金属,E是铁,D与E能相互反应,则D是硫酸铜,A是氢氧化钙;C能与铁反应,C能生成硫酸铜,C是硫酸,B能与硫酸反应,B能转化为氢氧化钙,则B可能是氧化钙,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因此:

(1)A氢氧化钙,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物质B是氧化钙,所属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D是硫酸铜,化学式CuSO4;

(2)D与E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C是硫酸,在生产上的用途是除铁锈。

 

13.A﹣E是初中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是单质,B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C是红色固体,E俗称小苏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

(2)分别写出C与D、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转化为A的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____。

【答案】NaClFe2O3+6HCl=2FeCl3+3H2ONaHCO3+HCl=NaCl+H2O+CO2↑炼铁

【解析】

【分析】

B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故B是氯化钠,E俗称小苏打,E是碳酸氢钠,D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故D是稀盐酸,C是红色固体,能生成单质A,且能与稀盐酸反应,故C是氧化铁,A是铁,经检验,推理合理。

【详解】

(1)由分析可知,B是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

(2)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3)氧化铁转化为铁工业上长用于炼铁。

 

14.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______。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化合反应灭火(或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3CO+Fe2O3

2Fe+3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则G是氢气,B、C、D、E、F是氧化物,G、F间的转化可知F是水,E能与水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可能是氧化钙,则F、E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能与A、C反应,则D是金属氧化物。

【详解】

(1)G是最轻的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