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6852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工程.ppt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的布伦特兰定义为代表:

“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内涵包含五个基本原则:

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主权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本章前言本章前言本章首先讨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而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工程。

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中国的量度指标,以推动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讨论。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区域(区域(region)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地理工程地理工程(geographicalengineering)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andprogramming)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逻辑框架逻辑框架生态建设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生物多样性保育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减灾工程可持续发展测度“生态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谐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减灾规划其他相关规划地理工程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和谐发展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一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第二节第二节地理工程地理工程第三节第三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和谐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和谐发展第十章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一、中国21世纪议程n1992年6月:

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n1994年3月:

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宣布中国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一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重点提高增长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中国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中国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够发达,重点是消除贫困,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

1996年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n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n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战略n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标志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标志第一次以全国人大通过的重要文件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战略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于国务院于2000年年12月月21日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日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纲要纲要提出:

要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强调:

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地区和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阶段目标

(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阶段目标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

2010年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

2030年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

2050年年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城乡环境清洁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大部分地区实现环境优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

(二)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与措施

(二)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与措施n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n重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典型性、未受破坏的地区,建设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建设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

n建立自然保护区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国务院国务院1998年年11月发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月发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八个类型区域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50年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年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近期19992010年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中期20112030年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远期20312050年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一)中国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目标

(一)中国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目标n黄河上中游地区n“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n南方丘陵红壤区n青藏高原冻融区n长江上中游地区n东北黑土漫岗区n北方土石山区n草原区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

(二)生态建设总体布局

(二)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三)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规划(三)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规划n黄河上中游地区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防三化(沙化、碱化、草场退化),提高载畜能力(可持续)防治水土流失,草灌(木)先行减少入黄泥沙,节水,以旱作农业为主n风沙区n草原区n长江上中游地区防治水土流失,保障江河安全,建设林果等工程防治沙漠化(农牧交错带),综合治理,增加沙区林草植被为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一)国家减灾方针、目标与任务

(一)国家减灾方针、目标与任务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n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n把握全局,突出重点n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n调动一切积极因素n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

年)。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n农业和农村减灾n工业和城市减灾n区域减灾n社会减灾n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任务、总方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n加速减灾的工程和非工程建设n完善减灾运行机制n提高我国减灾工作整体水平n推进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工程减灾工程减灾

(二)国家减灾战略规划重点内容

(二)国家减灾战略规划重点内容农业和农村减灾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n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建设综合减灾的骨干水利工程n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以节水保墒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防洪、抗旱、排涝能力n以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继续实施“三北”、长江中上游和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等工程n加强生物灾害、风沙(尘暴)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的综合防治,以及畜牧业疫病、雪灾的预防n开展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村镇和乡镇企业密集区的综合减灾工程建设n完成国家农业减灾规划,编制农业综合减灾区划n建设一批推广和应用减灾实用技术的农业和村镇减灾示范区n加强灾害性天气、农林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畜牧业疫情、森林和草原火灾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n建立和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测报、灾情评估体系非工程减灾非工程减灾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n抓好预防洪水、地震、台风、风暴潮、巨浪、滑坡、泥石流、崩塌、塌陷、火灾等灾害的骨干工程建设,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和通讯枢纽、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水平n完善企业的减灾体系,加强企业减灾工程建设和危险源的管理,控制次生灾害发生n城市及其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抗灾设防标准n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完成规定的防洪工程建设,其他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也要使防洪能力明显提高n组织制定分行业的工业减灾规划和城市综合减灾规划n加强城市生命线保障系统和应急系统的减灾建设n提高现代化建筑和设施的消防水平工业和城市减灾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工程减灾方面工程减灾方面非工程减灾方面非工程减灾方面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n2001年3月: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n2003年7月:

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和“能力建设”作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的重点领域n2003年10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n2005年1月:

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五、其他相关规划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国家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具体地布置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框架。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一、地理工程的概念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地理条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与社会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环境演变,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变化趋势,要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地理工程地理工程地理工程是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一种工程行为,通常包括生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等。

地理工程的建设考虑条件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

新时期区域发展必然选择第二节第二节地理工程地理工程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第二节地理工程中国主要地理工程分布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十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工程二、生态建设工程

(一)

(一)“三北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工程第二节地理工程1978年国务院批准“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

范围:

东西长4480km,南北宽5601460km。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

总面积406.9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