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456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

这反映了周以后()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25.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D.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26.“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有所为有所不为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2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

“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28.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

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

这一现象()

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人超局面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29.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

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30.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

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参政议政的权利B.公共事务的意识C.公民的义务责任D.公民的身份特权

3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主要强调的是()

A.法国和英国革命发生时间相同B.法英两国是双元革命主要载体

C.法英两国革命非凡的世界意义D.法英两国革命的相互影响关系

3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

“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B.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C.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D.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33.1938年初,日本声称:

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

”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

”这些情况说明(  )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3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

C.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D.大国对抗激烈

35、雨果认为巴尔扎克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D.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

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

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

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

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

“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

”……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一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颤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

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

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

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

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

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

(10分)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5分)

 

41.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比较图1、2和图3、4,提炼两项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

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

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

”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

”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

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

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雍正本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9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建国大纲第一条言:

“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

”标示革命建国的方针-并明定建设程序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时期……为国民革命的革命法典。

材料二: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宣言中,昭示要端四点:

1.国民政府之职责,在履行中山先生的遗志,贯彻国民革命志业。

2.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平等自由之中国,首在废徐不平等条约。

3.废除不平等条约,当召开国民会议为执行之枢机,以收回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夺去的主权。

4.执行国民党党纲及政策,扫除障碍,从事建设。

——摘自王正华:

《国民政府初创时期之组织及党政关系》(1925年)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国民党革命建国的基本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建国方针的意义。

(7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历史上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波斯萨珊王朝的关键性一战),双方因领土、宗教、民族、领导人的野心等复杂因素而爆发,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l8曰,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结果两败俱伤,它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推迟至少二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9分)

 

材料二: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战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火,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

(2)联合国安理会第59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解决两国矛盾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4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朝廷一面须将农工商各实业已办者,实心保护;未办者竭力提倡,以培元气。

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louzhi,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

铁亦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

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全集·政治》

材料二: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

——《孙中山全集》

(1)据以上材料,归纳张謇、孙中山的不同经济主张,并说明理由。

(8分)

 

(2)谈谈你对他们经济主张的认识。

(7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4——28DDCAC29——33BDCDD34——35CD

24、D【解析】“顺天应民”是指顺应天命,合乎民心,将抽象的天命观和现实中的民心联系起来,A、C材料并不

能反映,B项重视民心,并不代表人民的主体地位确立了。

故选D。

25、D

26、C【解析】材料所说的意思是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尊敬,反之,哪怕做到宰相三公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没有个好结果。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强调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为公思想,正确答案为C。

2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舍得起来就交钱,强调的是防伪功能,故A项准确。

纸币如果管理不当也会造成通货膨胀,阻碍经济的发展,故B项表述不准确;纸币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材

料中并没有体现“满足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故D项错误。

28、C【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可知,此时的中国已经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西方国家需要中国的大量

原棉,棉花进入国际市场,从而造成了棉花出口和原棉价格上涨的局面,这一过程也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

体。

A、B、D表述都不准确。

29、B【解析】材料主要概括了建国以来因不同时代的需要而选拔干部的标准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和调整,如:

放初因为阶级斗争是时代的需要,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阶级出身的标准;人民公社时期,要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农村干部的选拔任命侧重于劳动建设中的模范和积极分子,故选项B符合对材

料的准确分析和解答。

30、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而古代希腊的公民观

念源于公民的身份即公民的身份是特权的,外邦人、妇女、奴隶等是没有公民身份的,所以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

与之相比,不同之处只能是“公民的身份特权”而非其他的选项。

31、C

32、.D【解析】根据时间1922年,此题考查的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33、D

34、C

35、D

40.

(1)目的:

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

(4分)

特点:

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有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离职必须按清单归还所有物品。

(6分)

(2)同:

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都对官员公有住房规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

(6分)

异:

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4分)

认识:

实行官邸可以消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官邸的大小应适用而不能奢侈;官邸制有利于减少消费,促成廉洁之风。

(5分,任答2点即可得5分)

41.示例1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分别体现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特点。

(4分)茶马古道的出现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陆路交通,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及对外输出农业产品。

(4分)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对外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远洋航行,体现了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掠夺金银财富的特点,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4分)

示例2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4分)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形成了持久互补互利的经济关系;交易的产品以土特产为主,贸易双方具有互补性;边境贸易、对内贸易共同发展,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发展;(4分)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分)

示例3茶马古道和新航路都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4分)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原汉族和边疆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交流,成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系的纽带;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长期的交往中,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

(4分)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东西方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

(4分)

(学生答到以下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茶马古道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开拓创新的精神。

茶马古道上的商旅不畏艰险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高原国际商道,体现出了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

45.(15分)

(1)措施:

成立专门机构,清查钱粮;奖惩与德行操守引导相结合;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6分)

(2)原因:

最高统治者改革决心坚定;改革措施切中时弊;恩威并施。

(6分)启示:

要坚定反腐决心不动摇;要加强立法,健全反腐制度;要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官员素质。

(3分)

46.

(1)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分)确定了革命建国分“三步走”的实施程序;(2分)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军阀相结合;(2分)革命和建设同步开展。

(2分)

(2)设计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蓝图,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的目标任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参加国民革命的积极性,成为国民革命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5分)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进一步密切了国共合作。

(2分)

47、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领土争端:

两国领土争端已有百余年历史,尤其都意图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

领导人的野心: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朗总统萨达姆都有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

宗教分歧: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什叶派)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逊尼派)抵制这种渗透。

民族矛盾:

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境内,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

大国干预:

两伊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1点3分,共9分)

(2)主要内容:

两伊应立即无条件停火。

(2分)

正确途径:

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和平对话之路;应遵循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要求。

(1点2分,共4分)

48.(15分)

(1)不同:

张謇主张优先发展棉、铁行业;孙中山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分)理由:

张謇:

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孙中山认为交通建设是实业发展的基础。

(4分)

(2)评分说明:

应从两人经济主张提出的背景、实质、特点、意义、局限、体现人物品格等角度进行分析,总分不超过7分。

示例:

背景:

两人的主张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掠夺,近代工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提出的。

(2分)实质:

都是追赶世界近代化潮流(2分)意义:

张謇重在收回利权,同外国人进行商战,孙中山重在发展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者都将实业与民生并重,强调实业的社会功能。

(3分)发展棉铁工业,有利于减少贸易逆差,挽回国家利益;保障国计民生,推动中国基础工业的发展。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有利于资源开发,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分)人物品格:

体现了他们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和忧患意识。

(2分)

局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走不通。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