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426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docx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

五篇课文中《孔子》《“心正笔正”柳公权》《梅兰芳》是精读课文,《黄帝》《唐玄奘西行取经》是略读课文。

单元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

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

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认识34个字,会写42个字。

单元的学习重难点:

单元训练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

单元训练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用修改符号修改常见的病句。

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孔子》2课时

《“心正笔正”柳公权》2课时

《皇帝》2课时

《梅兰芳》1课时

《唐玄奘西行取经》1课时

语文百花园五4课时

 

21、孔子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

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

(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

如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

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

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

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作业: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会认“卿、钦、宗、诀、溺、俭、肖、职”;会写“唐、凑、宗、诀、弦、溺、殿、袍、罢、俭、富、贤、肖、惹、职”理解“紧凑、秘诀、弦外之音、沉溺、俭朴、富有、贤良、惹恼、职位、铁骨铮铮、喜不自胜、名正言顺、流芳百世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资料,揭示课题

1)师:

柳公权是晚唐大书法家,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柳公权。

2)生介绍柳公权(师随机出示柳公权肖像和书法作品图)

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为什么用“心正笔正”来形容柳公权?

“心正”和“笔正”有什么关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两件事?

1)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心正”治国,律已清政。

2)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3、反馈交流预习情况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弦(xìáng)溺(nì)肖(xiào)凑(còu)等字的读音。

2)由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易写错的字

如“唐”(中间一竖出头);凑(最后一笔是点)

“袍”(衣补旁);贤(右上是“又”字)

“殿”(右半部分是殳)……

3)出示成语和词语的意思,由学生说出词语,检查预习效果暗藏试着写下词语。

比喻坚贞、刚硬,像铁一样硬的骨头。

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凛然正气。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诀)

比喻没有明确说出,而是间接透露出来的意思。

(弦外之音)

高兴到了极点。

(喜不自胜)

表示对人重视。

(垂青)

三、学习第一部分,精读品味

1、指名读,自然段,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1)唐朝著名书法家。

2)对后世影响及大。

3)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

2、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字——“笔正”

3、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

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

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

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心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整体回顾。

1、默读课文,思考,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

2、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过渡:

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他豪不犹豫地说: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默读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2、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3、带着理解分角色读,穆宗和柳公仅的对话。

指导朗读

4、默读第二件事,可做简单的画批,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从哪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的“心正笔正”?

1)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进行点拨。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

]

(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势,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皇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不断指了不足。

2)分角色读5-8自然段

三、整体回归,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

铮铮铁骨,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爱。

投影出示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他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字吗?

2、带着我们的敬佩齐读最后一段。

3、屏幕引唐太宗的一段话: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引导学生感悟,一个国家君主要容百川之胸怀,纳谏如流,更要有像柳公权这样正直,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忠臣,国家才会兴旺、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板书:

书法“笔正”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正直敢言

铁骨铮铮

做人“心正”

 

23、黄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

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查找关于黄帝的生平资料以及相关神话小故事,作为拓展性学习的阅读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

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2、考查生预习效果

1)出示一组词语,请同学认读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历史地位二、姓氏称号

传奇经历四、陵墓庙宇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1)什么叫始祖?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这个“人文”?

要点:

(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蛮荒。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总结: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2)出示黄帝陵图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

黄帝

人文始祖

历史地位姓氏称号传奇经历陵墓庙宇

 

24、梅兰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这句话。

教学准备:

学生需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充分预设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出课题。

二、浏览课后学习链结,简介梅兰芳的生平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三、初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五、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六、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

一、用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感慨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就是——梅兰芳(学生齐读)。

2、学生画出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评价,出示并指导读好反问句。

3、理解这句话中含义深刻的词和句子的意思。

4、过渡引出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1、学生画出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2、出示句子。

3、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视艺术为生命”和“毫不犹豫”的意思。

4、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体会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找出具体反应梅兰芳热爱祖国有坚定民族气节的五件事。

1、过渡:

梅兰芳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是通过哪些事情来体现的?

2、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梅兰芳的几件事?

分别是什么?

3、反馈课文写的梅兰芳的五件事,并用四个字简单概括。

(三)、具体学习这五件事并体会部分重点句子的含义。

1、弄清日本人一次次邀请梅兰芳演戏的目的。

(1)、学生找出,教师出示。

(2)、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可从文中找原句)

(3)、通过视频了解日本人在中国的丑恶行径,理解“中日亲善”的真正意思。

2、在五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哪一件?

为什么?

(1)、学生自由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那部分内容,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体会。

3、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

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并读好以下重点句子。

(1)、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2)、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三、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1、用文中的关联词再结合五件事总结。

板书设计:

梅兰芳

婉拒播音

拒绝演出

宁愿再拒登台也不失去民族气节

蓄须拒演

注射疫苗

25、唐玄奘西行取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学生准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以及书写。

(“奘”读zàng,而不读zhàng;,“壮”与“奘”的区别)

2、导入: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

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玄奘(zhàng)缉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堡垒(lěi)朝拜(cháo)

2、测查学生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

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

形容人人皆知。

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一、

(1)取经原因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2)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可先在文中画一画)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1)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

导:

也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总结:

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过渡:

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

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板书:

百折不挠

唐玄奘西行取经

舍身求法

中国的脊梁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体会顿号的用法。

2、学生能找出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3、激发学生认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兴趣,并和同学分享。

4、阅读新三字经(节选),增强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标点和句子

1、引导学生读句子,悟顿号的用法。

2、小组交流:

什么情况下用顿号?

可举具体的例子来说。

练习:

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每逢三五日,她都要去赶集,在农贸市场上总能看到她采购时讨价还价的身影。

3.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

答案:

1.“原子弹氢弹”间加顿号,“发射回收”间加顿号

2.“三五”间加顿号。

3.“四五”间加顿号。

二、修改病句。

1、请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修改病句?

2、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3、师生共同探讨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4、我们会经常遇见那些病症呢?

5.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呢?

5、引导学生当小医生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在艺术节活动中,受到美的薰陶。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许多飞机和坦克。

(3)来参观的人都夸耀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化好。

第二课时

一、拓展交流。

1、你觉得丫丫查阅相关资料后,制作的这个名人小档案有什么益处?

3、除了简介和名言之外,还可以记录一些什么内容?

二、阅读平台

1、不会的生字查一查字典。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三字经中出现的人物的相关资料。

3、提倡通读新三字经全文,全班进行朗诵比赛或根据新三字经内容讲述相关的故事,了解历史。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

1、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第三课时

一、交流搜集内容。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

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

并用几句简洁的话语来为大家描述他。

2、同学发言之后,大家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家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二、交流搜集经过。

1、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2、在你搜集资料过程中用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

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

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回头看,我们要好好珍惜,更要吸取经验,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积累和反思中成长。

3、请同学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三、交流搜集内容

1、先在组内交流,每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家评议,

四、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

1、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2)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换言之,要有文学性。

(3)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

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

2、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

 

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精神抖擞!

老师今天想请你们听首歌,愿意吗?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后,可要告诉我你听明白了什么哟!

课件播放《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