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296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绿叶的梦

2.因为“我们”在采集绿叶时能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我们”还能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秋天一到,“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装饰教室,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

★说说自己童年有趣的事,跟同学一起分享快乐。

回忆自己的童年,从有趣入手。

说话要有条理,口齿要清楚。

说起自己的童年,我就觉得好笑又好玩,它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让我午休,我偏偏不听,和亚强一起到邻居家的枣树上去偷枣,枣摘得不多,却摸着了马蜂窝,蜇得我俩脸都像馒头一样。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东跑西颠了。

2 芦 叶 船

2.“我们”在竖河里放芦叶船时产生过这样的联想:

有的找不到了,联想到它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联想到它进港了。

联想到的原因是他们见过真正的船是怎样航行的,又是怎样远航和进港的,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们”联想芦叶船开到长江里,开到东海里,这是对芦叶船充满了希望,也是“我们”对生活的希望。

3.在第一组里,第二句“那里的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较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在第二组里,第二句“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这里的“顺着风,顶着浪”,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交代清楚了,还能使人想到“我”的表哥确实“更会”做芦叶船,进而能理解“我”那“又惊又喜”的心情。

3 一 只 贝

2.要从可怜和可敬两方面来考虑。

可怜是因为外表不漂亮,又不被人喜欢,它还忍受着沙粒的折磨。

可敬是它默默地忍受着屈辱,因为它深深懂得自己虽然外表不漂亮,但是很有用,因为壳内有一粒闪亮的珍珠。

答案供参考:

因为一粒沙钻进了它的壳内,它忍受着内在的折磨。

它的壳上没有了光泽,没有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孩子们不理睬它,所以说它是一只可怜的贝。

当孩子们用脚踢它时,发现它里面有一颗闪亮的珍珠。

它的壳虽然不漂亮,但它里面含有宝贝,它没有炫耀自己,它的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可敬。

3.第一句话是孩子们戴上贝壳串成的项链后,人们的夸奖。

这句要表达的意思不在于孩子、贝壳漂亮还是不漂亮,而是要表明漂亮的程度,因此重音应放在“多”上。

联系课文,重点描写的是美丽的贝壳,而孩子们是因为贝壳漂亮而更漂亮,句子的意思主要是强调贝壳,所以“贝壳”二字比“孩子”二字读音要重些。

第二句话是大人们回答孩子们的问话时说的,但它不是简单的回答。

当孩子们把这颗珍珠带到大人跟前时,大人的第一反应是惊喜,因为这是颗贵重、罕见的大珍珠;接下来是赞叹。

朗读时要把这种惊喜、赞叹的感情表达出来。

5 古诗三首

2.

(1)在皓月下,洞庭山显得更青翠,洞庭水显得更清澈,二者浑然一体。

远远望去,如同白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一样,十分可爱。

(2)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我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3)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着,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寒霜。

面对江边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6 观  潮

2.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

大潮的壮观景象是这样的,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白线越来越近,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又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是把钱塘江大潮远处传来的声音比喻成闷雷滚动,形象地说明大潮的来势之猛;把白浪翻滚的样子比喻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说明大潮的浪头又大又亮;把浪潮向前滚动比喻成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说明大潮声势很大,不可阻挡。

从中我们可体会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感受到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7 火 烧 云

2.课文先描写火烧云上来的情景,接着描写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最后描写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

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先是跪着的马,过了两三秒钟,马大起来,腿伸开,脖子也长了,尾巴不见了,最后马变模糊了。

接着又来了一条大狗,后面还跟着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见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找不着了。

作者观察着这瞬息万变、变化多端、瑰丽神奇的火烧云,不时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9 满山的灯笼火把

2.本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卡在井口,在黑暗、寒冷、孤独、害怕中坚持着,最后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出来救助“我”,令“我”十分感动。

3.坚持——今天我们举行了长跑比赛,最终我坚持了下来。

渴望——我渴望灾区的同胞早日重建家园。

满山遍野——春天一到,满山遍野的小花都开放了。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2.因为她的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她从老师那里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能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

3.要读准字音,“兴味盎然”中的“兴”读成四声;“人云亦云”中的“亦”读成四声;“不折不扣”中的“折”读“zhé”。

边读边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兴味盎然:

形容兴趣特别浓的样子。

经久不忘:

经过好长时间不会忘记。

形容记忆非常深刻。

异口同声:

大家说的都一样。

异,不同的。

千奇百怪:

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

人云亦云:

指人家怎么样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云,说。

亦,也。

不折不扣:

指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折、扣,买卖货物,照标价减去一个成数,叫打折扣。

11 成  长

2.我同意这个看法。

文中小约翰从小就离开了妈妈的羽翼,在风雨中锻炼自己,深深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长大就会体谅父母,生活也会有条理,有计划,在劳动中学会经验,步入社会适应性强。

而在我们身边的大部分同学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同学写完家庭作业连书包都不整理,在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视为家长的“掌上明珠”。

不能自理、自立,又怎能自强?

所以我们要从小锻炼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3.人物的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表进行描写,包括五官、长相、身材、穿着等。

其中有一个叫约翰的男孩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

他那双大眼睛闪了又闪。

约翰穿着一件红大衣,戴着一顶红帽子。

他笑得那么甜,胖乎乎的脸颊上露出两个酒窝。

13 麻  雀

2.第1至第3自然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第4至第6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是文章第三部分。

3.第一句中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飞禽类与敌人争斗时,或因为遭到危险时紧张、害怕的样子,“绝望地尖叫”指发出尖叫时带着毫无希望的神情。

说明老麻雀对自己的举动能否阻挡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尽管如此,它却尽力地尖叫来保护自己的幼儿。

第二句中的“安然”是平安、安安稳稳的。

老麻雀不能安安稳稳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

这句话表现了存在于老麻雀身上的那种令人钦佩的伟大的情感。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2.课文是从两方面来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①让野草自由生息;②让小鸟自由生息。

在路边、树下、楼旁、城市偏僻角落以及城乡结合处,凡无需特别美化的地方,都生长着野草和野花,它们同样得到园林工人的定期修剪、养护。

从日内瓦湖中的白天鹅,到城内树林里的黑乌鸦,都有人投喂面包和巧克力,从未听说过偷捕和滥杀的事情发生。

这里几乎所有的鸟都不怕人,一见有人喂食就飞来讨要。

3.这两个句子都是长句子。

第一句要注意前后的小分句是用怎样的关联词衔接起来的,注意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

第二句中的“几乎”在这里是“接近于、将近于”的意思。

虽然……但……——在百米大战的跑道上小军虽然摔倒了,但他没有被吓倒,爬起来继续跑。

几乎——大雪天,马路上的行人几乎都穿上了羽绒服。

15 蒲公英的梦

2.本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开始写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接着写开花后的遭遇和希望;最后写蒲公英做了一个美梦。

同时也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

深夜——第二天(从早上到晚上)——睡觉时(夜里)。

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是有原因的:

①经常听汽车喇叭的噪音;②呼吸工厂排出的呛鼻子的废气;③经常喝有怪味的酸雨。

蒲公英做梦是愿意人们早点儿注重环保,让人们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

3.愁眉苦脸:

形容蒲公英很愁苦的神情。

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要震聋了。

造句:

钱塘江大潮涌来时震耳欲聋。

16* 台湾蝴蝶甲天下

课文是从蝴蝶的种类和著名的蝴蝶谷——黄蝶翠谷两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

如:

蛇头蝶的翅膀上端有像蛇头一样的图案,两翅一张,足有脸盆那么大,这么美这么大的蝴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皇蛾阴阳蝶和黄裙凤蝶真是太神奇了。

我真想一下子飞到台湾的蝴蝶谷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去一饱眼福,领略大自然秀美的风光。

17 小草之歌

2.诗歌是从以下几方面赞美小草的:

①献一点儿绿色在天地间闪耀;②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很少;③能击退洪水的咆哮;④使沙尘不再到处乱跑;⑤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更娇;⑥生命力强。

18 争  吵

2.安利柯和克莱谛从争吵到和好的经历使我明白了:

人与人之间不要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要讲宽容、忍让,当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误时,要敢于承认错误,要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父亲说的话是:

①应该知错认错。

②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③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我认为安利柯的父亲说的话是正确的,他很会教育孩子,对于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

3.在第一句话中,“可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可是——我家的小花猫很漂亮,可是妈妈怎么也不喜欢它。

在第二句话中,“不是……而是……”是表示选择的,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不是……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第三句话中,“既然……就……”表示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结论。

既然……就……——你既然知道学习很重要,就应该坚持下去。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

(1)课文叙述了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参加指挥家大赛中,敢于在众多权威评委面前果敢地做出判断,指出乐谱的错误,并在大赛中夺魁的事。

(2)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

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做出了果敢的判断。

(3)因为小泽征尔不迷信权威,相信自己,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3.要认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考虑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些加点的词。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再三”是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全神贯注——上课时,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再三——上学时,妈妈再三叮嘱我过马路要小心。

20* 皮巧根桥

皮巧根让爷爷帮助他把河边的一棵柳树砍倒,从河这边架到河那边去,然后,把树枝统统砍光之后,又在木头两边加上栏杆。

这样,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就架好了。

后来,柳树渐渐朽烂,村里就建起一座好一些的桥,是用最好的木头造的。

可这座桥还叫“皮巧根桥”,又过了一段时间,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这里,于是,一座大桥架起来了,两边做了铁栏杆。

可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的老名字——“皮巧根桥”。

这是因为是人们不忘最初的皮巧根桥给大家带来的方便,也表现出人们对皮巧根的敬仰之情。

21 一块特别的石头

2.

(1)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明白了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并开始对冰川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了多处冰川遗迹。

这些科学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2)他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地追求才会有所发现。

3.要注意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不同。

第一句话要读出疑问来,第二句话要读出惊讶的语气来。

22 地图上的发现

1.课文主要讲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文章是按着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

2.魏格纳在养病期间,漫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跟非洲西海岸线相吻合。

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科学家为了证明这一假说,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考察小组在南极洲先是找到了煤,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迹,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还发现了冰碛岩。

这些发现证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是成立的。

3.“逐渐”是渐渐的意思。

用来表示人们的行动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依次缓慢进行的。

逐渐——我们的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了。

23 新型玻璃

2.课文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

(1)夹丝网防盗玻璃。

特点是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能自动报警。

用途是可以防盗。

(博物馆、银行、珠宝店等可采用。

(2)夹丝玻璃。

特点是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用途是高层建筑采用,很安全。

(3)变色玻璃。

特点是能够反射太阳光,改变颜色。

用途是调节室内的光线,起到“自动窗帘”的作用。

(4)吸热玻璃。

特点是能使房间冬暖夏凉。

用途是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5)吃音玻璃。

特点是消除噪音。

用途是如果闹市临街的建筑采用,可减少噪音。

3.“尽管……还是……”表示让步关系,姑且先承认某一事实,然后说出正意。

“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根据它推出结论。

尽管……还是……——尽管小鱼是那样的机灵,还是逃脱不了翠鸟的眼睛。

如果……就……——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玩儿了。

25 倔强的小红军

2.课文讲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

先交代这是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

再写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自己只好先走。

最后写陈赓同志把他抱上马背,小红军就停止了呼吸。

“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

”深刻表现了他对小战士的疼爱和关怀,为自己的疏忽,没能及时挽救一名小战士而感到深深歉意,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小战士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3.我喜欢的句子有:

(1)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小红军的虚弱、疲惫,想象出红军在长征时的艰苦的条件。

(2)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

“你看,鼓鼓的嘛。

我的比你的还多呢。

通过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小红军的坚强、勇敢,宁肯自己挨饿,也不愿拖累别人。

27 虎门销烟

2.

(1)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先写成群结队的百姓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涌向虎门滩,接着描写销烟池之大以及林则徐和文武百官高台亲临监督销烟的情况,最后写围观群众欢呼雀跃,及群众看到销烟场面十分高兴的样子。

(2)虎门销烟大快人心,震惊中外,它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因为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大,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实属世界罕见,所以这次销烟的结果“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使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不可欺。

3.这段话描写的是观看大布告时,人们极其兴奋的场面。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描写,这样写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29 重阳节的传说

2.

(1)弄懂桓景怎样铲除瘟魔把握三点:

一是桓景按师傅的方法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每人喝一口菊花酒,登上附近的高山;二是当瘟魔来时,费长房的办法奏了效,瘟魔头晕眼花,在原地打转;三是桓景与瘟魔搏斗,用宝剑扎死了瘟魔,为民除了害。

(2)喜欢桓景,因为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

3.“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表现的情况。

“先……然后……”表示次序。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终于——经过反复较量,敌人终于被打败了。

先……然后……——放学以后,他总是先做功课,然后和小朋友出去玩儿。

因为……所以……——因为他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生活有规律,所以身体一直很好。

30 寓言两则

2.《掩耳盗铃》告诉我们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凡事都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寄希望于意外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