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配置偏好的调研报告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为例.docx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配置偏好的调研报告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配置偏好的调研报告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为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配置偏好的调研报告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为例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的经济形势也是错综复杂。
虽然在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会有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但是面对压力,我国着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推进经济新常态的进程。
尤其是在2015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都在着力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进程缓慢等问题,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向着良好势态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二者关联密切。
金融环境的稳定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完善稳定的经济环境离不开健康良好的金融市场,而在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
众所周知,煤炭和钢铁等传统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许多企业的资金都需要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而煤炭和钢铁等传统行业又是目前去产能的重点行业,再加上近些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国商业银行可谓是在改革的浪潮中艰难前行。
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都对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提出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有着重大的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要部分,通过吸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发挥自身信用中介的功能,把盈余资金配置给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者。
在这一过程中,贷款的发放不仅是盈余资金配置的主要形式,还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
虽然现阶段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盈余资金配置方法推陈出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繁荣发展,各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更加便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新业务,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这两项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业务任然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而贷款业务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式和利润来源。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不仅很独特,并且可谓是一波三折:
在1979年之前是大一统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从1979年起,逐渐恢复成立了四大专业银行,各银行分别专职一部分,各司其职;1994年开始陆续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之前的专业银行也开始扩展业务,向综合性的商业银行转变,我国的银行体系开始丰富起来;2000年初开始对转化成综合性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制。
之后又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体系终于形成了由5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以及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伴随着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共同发展的局面。
截至2017年7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1家国家开发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34家城市商业银行、1,114家农村商业银行、、40家农村合作银行、1,125家农村信用社等。
截至201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232.3万亿元,分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为:
5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为37.3%;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为18.7%,位列第一、第二。
由此可见,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机构数少,但是占整体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份额却很大。
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企业而言,银行既是存放多余资金的地方,也是获取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
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对我们资金使用的时间、空间进行着配置。
而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选择对于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贷款虽然是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风险的一项业务。
不同银行的风险偏好不同,对贷款发放的选择自然会不同。
虽然已经不少文章分析过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效率等,也有一些文章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但目前并没有关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有何异同。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偏好的差异。
由于对比分析需要部分数据分组分类的一致性,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能收集的数据有限,大部分数据都来源于各银行公开的年报。
经过整理对比,最终选取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代表和中国光大银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代表,收集分析两家银行2012年—2016年5年的年报,对两家银行进行贷款配置的分析,从而反映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偏好的差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代表,选取中国光大银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代表,对两家银行近五年的贷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由此发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的偏好差异,以及经济形势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配置的影响。
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分析,主要是区分一下商业银行贷款与信贷的区别,以及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理论。
第三章首先分别对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分别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客户结构、担保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的现状。
第四章主要是问题的发现及提出,通过第三章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各方面的分析,在第四章得出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贷款配置的偏好、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有什么差异。
第五章主要是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各银行都能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是本文的小结。
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使用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配置偏好,并对比总结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行文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是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数据,并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配置上的偏好,进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是数据统计法,通过收集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2012年—2016年5年的年报,找到与贷款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其贷款偏好。
三是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一方面把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同时期的不同数据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分别对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2012年—2016年5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选取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代表,选取中国光大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的代表,对两家银行近五年的贷款数据,按照贷款的客户结构、担保结构、地区结构、行业结构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两家银行具体的贷款偏好。
另外,本文在分析银行贷款结构时,加入经济转型升级、产能过剩等背景,这方面较少有文章涉及。
由于关于银行贷款的部分数据属于各银行的机密,难以搜集,因此本文在数据支持方面并不是很全面,另外出于笔者自身学识的局限性,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不全面,以及两家银行的数据代表性并不是很强,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相关理论
(一)商业银行贷款与信贷
如果我们要对商业银行的相关理论进行学习,那么对商业银行贷款一词肯定很熟悉,相信大家也经常听到商业银行信贷这一说法,但是两者到底有何异同呢?
商业银行贷款按照书本上的定义,一般是指:
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与政策,将组织到的货币资金以一定的利率提供给借款人使用,并且需要还本付息的一种资金运用形式。
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按贷款的偿还期限长短可以分为活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照贷款的质量(或风险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五类;按照有无担保可以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等等。
在这种分类下,信用贷款则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一部分,专指没有担保、仅依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发放的贷款。
与商业银行贷款按照有无担保分类不同的是,康茹园在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一一基于金融功能视》一文中,把银行信贷资源界定为货币资金的借贷,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信贷资源指的是银行贷款和存款。
认为信贷资源的配置就是商业银行把信贷资源在不同的产品、企业、地区之间匹配。
南星星在其《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信贷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把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等同于商业银行贷款——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指的就是贷款类资产。
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是由商业银行发放的各种贷款所组成,一般周期较长,风险较大,但收益率相对较高,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根据笔者在前期的资料查阅以及搜集过程中,发现除了在商业银行教材等课本中,商业银行信贷和商业银行贷款是明确区分开的,而在博士硕士论文以及期刊中,大多数作者把商业银行信贷与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概念等同了,文章中提到的商业银行信贷实际上指的就是商业银行贷款。
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把商业银行贷款进行明确的分类,以及直接把商业银行信贷直接等同于商业银行贷款并不是十分合适,本文所选取的还是商业银行贷款这一词语。
(二)商业银行贷款依据
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分配是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制度,虽然各个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不尽相同,但要遵循的内容大体上还是相似的。
首先,商业银行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
安全性指的是在发放贷款时首要保证资金能收回,避免经营风险。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础最首要的业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最易发生风险的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是应首要考虑安全性。
流动性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考虑到贷款期限与存款期限的匹配情况。
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来集中社会上的闲置资金,然后再向公众发放贷款。
当客户有取款需求的时候商业银行必须要满足,这就需要存贷款在期限上的配合。
盈利性主要是期望贷款业务能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收入。
商业银行通过向公众支付利息获取存款,再向客户收取利息发放贷款,存款贷款的利息差是其收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考虑到成本,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其次,各家商业银行都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贷款政策、贷款审查原则以及贷款程序等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以规范贷款的发放。
(三)本文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贷款的种类也一直在增加,对于其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方法,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研究时,主要是从客户结构、担保结构、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这四方面进行的。
商业银行贷款的客户结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贷款发放给什么类型的客户手中,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公司客户以及个人客户。
但是由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在统计时略有不同,具体的,本文把中国建设银行的客户分为:
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票据贴现以及其他客户。
把中国光大银行的客户分为:
公司客户、个人客户以及其他客户。
商业银行贷款的担保结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具体的保障条件是怎样的。
本文按照贷款的担保条件把其分为四类:
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
其中,信用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无需任何担保抵押品或担保人,完全依据借款人的信用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押物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保证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第三人的承诺为担保方式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都属于担保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的地区结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贷款发放在哪些区域里,本文把贷款区域分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七个地区。
商业银行贷款的行业结构主要分析的是商业银行将其公司类的贷款发放给哪些行业,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九个行业:
制造业,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及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业,采矿业,其他行业。
三、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贷款配置分析
(一)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规模
1.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规模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10月,并行于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39),于200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39)。
本文相关数据选取自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年报。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建设银行跟紧国家经济战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经济发展,通过不断改革开拓创新新局面,通过控制风险保障质量安全。
中国建设银行各方面都稳中求进、稳重趋强。
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已在全国境内设有14,985个分支机构,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商业银行类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共拥有境外各级机构251家。
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0万亿元,营业收入6050.9亿元,实现净利润2,323.89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6年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中国建设银行位列第二位。
核心财务指标继续领先主要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8%和15.44%,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94%和12.98%,成本收入比27.49%。
中国建设银行不断推进自身发展,扩大自身规模。
2012年至2016年近五年来,资本净额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10,93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7,839亿元,增幅达63.15%;资产总额也在不断上升,从2012年的139,72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09,637亿元,增幅50.03%。
图1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以及资本净额。
中国建设银行贷款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012年至2016年近五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客户贷款总额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客户贷款总额为117,570亿元,较2012年的75,123亿元增加42,447亿元,增幅56.50%。
公司贷款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58,648.95亿元,较上年增加873.82亿元,增幅1.51%。
个人贷款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境内个人贷款余额43,383.49亿元,较上年增加8,715.39亿元,增幅25.14%。
图1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及资本净额
2.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规模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并于201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818),于2013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18)。
本文相关数据选取自中国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年报。
中国光大银行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要求,夯实经营基础,服务实体经济;调整业务结构,支持供给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型人才;发展目光长远,致力于长远布局,境外布局;中国光大银行积极服务于实体经济,坚持不懈的推动改革创新。
截至2016年末,中国光大银行已在全国境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5个经济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1,119家,形成全国性经营网络。
截至2016年末,中国光大银行资产总额为4.02万亿元,营业收入940.37亿元,实现净利润303.29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6年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中国光大银行位列第46位,比上年提升11位。
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85%和13.80%,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80%和8.21%,成本收入比29.01%。
中国光大银行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加速扩大自身规模。
2012年至2016年近五年来,资本净额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1,521亿元增长至2016年2,808的亿元,增幅达84.60%;资产总额也在不断上升,从2012年的22,79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40,200亿元,增幅76.37%。
图2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以及资本净额。
中国光大银行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调整贷款行业结构,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有所下降,民生及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贷款占比有所上升。
贷款的地区分布相对稳定,区域结构趋于均衡。
2012年至2016年近五年来,中国光大银行客户贷款总额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末,客户贷款总额为17,953亿元,较2012年的10,232亿元增加7,721亿元,增幅75.46%。
中国光大银行优化贷款投向,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引导贷款资源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城镇化建设倾斜。
截至2016年末,对公贷款余额10,759.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86.47亿元,增长17.29%。
中国光大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围绕个人融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产品和优质便捷的融资服务,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居民合理住房信贷、消费升级及实体经营;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化电子渠道自助贷款,创新小额消费融资体验;严控风险底线,个贷质量保持稳定。
截至2016年末,中国光大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余额(不含信用卡贷款)4,508.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5.97亿元,增长27.99%;当年个人贷款投放金额2,338.0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686.56亿元,增长41.57%。
图2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贷款总额及资本净额
(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客户结构
1.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客户结构
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总额58,649亿元,占比49.89%;个人类贷款和垫款总额43,383亿元,占比36.90%;票据贴现金额4,951亿元,占比4.21%;其他类贷款和垫款金额10,586亿元,占比9.00%。
表1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金额情况,表2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占比情况。
从整体上看,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将多半数分配给了公司类贷款和垫款,占比在50%以上,但从2012年至2016年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6年首次跌至49.89%。
尽管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在逐渐削减分配给公司客户的贷款,但整体上公司类客户还是占据主要地位。
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类贷款和垫款,占贷款总额30%左右,并且从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分配个个人客户的贷款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票据贴现和其他类客户占比重较小均在10%以下,但是从2012年至2016年逐年上升,并且其他类贷款有突破10%的趋势。
中国建设银行近年来在削减公司类贷款和垫款同时增加其他各种类型贷款的发放,但总体上贷款还是配置给企业的。
图3和图4显示了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占比变化情况。
表1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金额单位:
百万元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其他
2012年
4,963,050
2,017,826
137,558
393,878
2013年
5,399,631
2,464,654
116,962
608,810
2014年
5,760,406
2,884,146
168,923
661,035
2015年
5,777,513
3,466,810
433,153
807,664
2016年
5,864,895
4,338,349
495,140
1,058,648
表2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占比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其他
2012年
66.07%
26.86%
1.83%
5.24%
2013年
62.86%
28.69%
1.36%
7.09%
2014年
60.80%
30.44%
1.78%
6.98%
2015年
55.11%
33.06%
4.13%
7.70%
2016年
49.89%
36.90%
4.21%
9.00%
图3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趋势图
图4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客户结构图
2.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客户结构
截至2016年末,中国光大银行公司类贷款和垫款总额10,760亿元,占比59.93%,个人类贷款和垫款总额6,631亿元,占比36.94%,票据贴现总额562亿元,占比3.13%。
表3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金额情况,表4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占比情况。
2012年至2016年国光大银行贷款总额及各项贷款总量均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国光大银行也十分注重贷款结构的调整。
虽然截至2016年末,公司类贷款和垫款占比仍然接近60%,但较之前有大幅下降,并且有持续下降趋势。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占比和票据贴现占比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占比从2012年的30.44%上升至36.94%,票据贴现占比从2012年的1.24%上升至3.13%。
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同样大多数还是配置给企业的。
图5和图6显示了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占比的变化情况。
表3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金额单位:
百万元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2012年
699,090
311,454
12,643
2013年
761,474
391,372
13,464
2014年
820,139
458,385
20,931
2015年
917,327
525,020
71,196
2016年
1,075,974
663,131
56,173
表4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占比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个人类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2012年
68.32%
30.44%
1.24%
2013年
65.29%
33.56%
1.15%
2014年
63.11%
35.28%
1.61%
2015年
60.61%
34.69%
4.70%
2016年
59.93%
36.94%
3.13%
图52012年至2016年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趋势图
图6中国光大银行贷款客户结构图
(三)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贷款担保结构
1.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担保结构
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抵押类贷款总额50,953亿元,占比43.34%;信用类贷款34,710亿元,占比29.52%;保证类贷款19,647亿元,占比16.71%;质押类贷款12,260亿元,占比10.43%。
表5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担保结构的金额情况,表6显示的是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贷款担保结构的占比情况。
从各担保类型占比的变化趋势来看,2012年至2016年近五年间,各种类型的贷款占比虽有波动,但变动幅度并不大,基本上都在1%到2%之间。
其中,信用类贷款和质押类贷款占比都是从2012年至2014年呈下降趋势,2015年和2016年又开始回升,信用类贷款占比回升趋势明显,2016年占比29.52%已经超过2012年的27.76%,并且有持续上涨的势头,而质押类贷款占比2016年占比10.43%,虽然还未恢复到2012年的10.77%,但未来的上涨趋势也不可忽略。
抵押类贷款占比则是2012年至2014年呈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