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7748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docx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历史文试题

                     李丽萍审核人:

袁卫兰2014.12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Europebecamea“powderkeg”,                             waitingforthesparkthatMakeitexplode。

点燃欧洲“火药桶”的这颗“火星”是

A.德奥缔结了同盟条约B.萨拉热窝事件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D.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2、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战中的某场战役时曾说:

“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                       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体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此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B.东普鲁士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

3、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

百万吨)

┌───┬─────────┬─────────┬─────────┐

││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25日│1917年│

│├────┬────┼────┬────┼────┬────┤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

│生铁│22│22│16│25│50│15│

│钢│19│21│16│25│58│16│

│煤│394│332│346│355│851│340│

└───┴────┴────┴────┴────┴────┴────┘

A.意大利的倒戈

B.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4、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俄·列宁

②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皮洛夫

③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福煦元帅

④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

——美·威尔逊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5、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     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

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D.维护和尊重殖民地的主权

6、一战期间,法国香奈儿女士设计出简洁便利的女士裤装与夹克,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是这一时期

A.和平主义思潮盛行B.民族主义思潮盛行

C.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D.物资消耗非常巨大

7、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

“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

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

”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

C.英法的反对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8、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

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

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

D.苏联等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11、有人说:

“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12、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

“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         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

”这表明法国政府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13、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14、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宣布:

“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     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丘吉尔认识到联合苏联打败法西斯的重要性

B.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可以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的挑战

C.说明意识形态的分歧要服从于国家利益

D.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共同的事业

15、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

“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6、“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7、1943年1月,中美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简称《中美新约》,美承诺放弃近代条约赋予它在中国的各项特权,这是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成果。

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主要有     

①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中美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需要

③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④美国扭转太平洋战场劣势的考虑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18、总统杜鲁门曾经把二战的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地会议,称为“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确定原有协定的那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

19、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20、1945年10月,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①各国主权平等 ②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③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④各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⑤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21、《禹鼎》铭文记载:

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一史料反映了

A.宗法制开始瓦解B.封国的实力削弱

C.分封制尚能维护王权D.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22、“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3、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都是削弱相权的措施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由皇帝亲信近臣取代重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24、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5、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

“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积虽不足一省,但因为他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B.西藏行省C.理藩院D.宣政院

26、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说:

“金榜题名。

”有的答:

“功成名就。

”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8、元史记载: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地方行省

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D.大都

29、“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30、马克思说:

“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封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封建的作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

……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

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

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都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

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作出让步。

4月23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

“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

”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

材料二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日在哪一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他们各自的依据。

(3分)

 

(2)材料一中,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外交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为什么中国人民对这一变化强烈不满?

(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

(5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

(4分)

 

32、(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幅反映二战前某重大历史事件的漫画

图一 这幅漫画中,正义化身的超人(美国)左手抓着斯大林(苏联),右手擒着希特勒(法西斯德国),正朝瑞士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飞去,要带这两人去接受“审判”。

材料2:

丘吉尔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TheUnnecessaryWar”(不必要的战争)

图二 漫画上是希特勒和斯大林。

希特勒拥抱的同时,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图中的文字是:

“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图三 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

请回答:

(1)为什么美国超人会把斯大林和希特勒放在一起去接受审判?

(3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

(3分)

 

(3)“希特勒在斯大林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的表现及影响是什么?

(2分)

 

(4)依据图三和所学知识,美、英两国是如何“传承和维护世界自由”的?

有何影响?

(3分)

 

(5)有人说:

“战争纪念……更是一种对战争的理性反思和警醒”,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分)

 

33、(17分)材料一春秋至秦为创立期。

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

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

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材料二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

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

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

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

从西汉前期一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

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

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

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

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

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

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

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材料三魏晋至宋为调整期。

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材料四元至清末为衰落期。

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

(1)据材料一,春秋至秦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哪些?

(3分)

 

(2)据材料二,“宰相被杀的也达三十多人”、“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试说明其主要原因。

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结合材料谈谈其体现的突出特点?

(6分)

 

(3)依所学知识思考:

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

以北宋为例说明。

(4分)

 

(4)试概述元至清末宰相制度衰落的表现?

(4分)

 

34.(14分)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依据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史观

解读

①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③全球史观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④近现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长期以来,在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

解放后我国史学界一般都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请问,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分)体现了什么史观?

(1分)

 

(2)另一种观点认为,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前后特别是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

目前,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

请从文明演进或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4分)

 

(3)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曲。

(3分)

 

(4)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不同史观的侧重点不同。

如若运用①、④两种史观对义和团运动作出评价,哪种史观评价较高,哪种史观评价较低?

为什么?

(4分)

 

平桥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答题卷

高二历史(文)

一、选择题(请答到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

31题

(1)(3分)

(2)(4分)

(3)(5分)

(4)(4分)

32、

(1)(3分)

(2)(3分)

(3)(2分)

(4)(3分)

(5)(2分)

 

33、

(1)(3分)

(2)(6分)

(3)(4分)

(4)(4分)

 

34、

(1)(3分)

(2)(4分)

(3)(3分)

(4)(4分)

(2)英、法、美的态度:

先是认为中国理应收回,并支持中国立场,后来支持日本继承,并压迫中国让步。

英、法、美的态度转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4分)

(3)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5分)

(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2分)

(4)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影响: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3分)

(5)认识:

不能纵容战争,要制止战争;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必须要牢固树立和平意识,坚决反对战争。

(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4)元朝废除三省,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实行一省制,六部也归入中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4分)

 

34、【答案】(14分)

(1)依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重大胜利,英国从此确立起资产阶

级的统治,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时代。

(2分)

史观:

革命史观。

(1分)

 

(4)革命史观评价较高。

因为义和团运动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维护了国家主权。

现代化史观评价较低。

因为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4分,不能正确阐明判断理由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