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哺育pǔ砭骨biān亘古gèn人迹罕至hǎn
B、花圃pǔ娴熟xián嫉妒jí气冲斗牛dǒu
C、模样mó星宿xiù污秽huì义愤填膺yīn
D、归省xǐng亢奋kàng嗔视cēn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迥乎不同戛然而止眼花缭乱
B、锋芒毕露毛骨悚然来势汹汹
C、锲而不舍一拍即合耀武扬威
D、博学多问勇往直前迫不急待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牟洋模仿赵本山和马三立真是栩栩如生。
B、大西洋百慕大之谜,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小林说什么事都爱添砖加瓦,所以别人都不大相信他的话了。
D、商店的服务员现在都很热情,很少看到冷言冷语的面孔了。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下列说法无误的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由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伟大的悲剧》的作者茨威格是丹麦作家。
他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是因为他看重的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C、《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选自《山海经》。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D、《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文章以都德先生为主人公,表现他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对祖国的眷恋与深情。
6、古诗文填空(12分)
①、《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诗人都是通过工笔般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其内心丰富的情感。
著名诗人王维用“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幅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唐代诗人韦应物用“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创造出水急舟横的清幽竟境,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境;著名僧人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一句描绘出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行人渐行渐远的画面,表现出清静、幽远的竟境;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虚实结合,用眼前的美好的景色反衬出唐王朝衰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思乡”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写下了“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夸父逐日》中最能体现夸父具有一种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2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于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8、“世界读书日”那天,班里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根据语意,仿写一个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你读书的感受。
(3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
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2)你了解《昆虫记》吗?
请你按照以下提示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3分)
《昆虫记》是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的作品。
_________(填人名)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9、综合性学习。
(7分)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请根据你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完成问题。
(1)语文课本中的戏曲(2分)
“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
”(选自鲁迅《社戏》)句中的小丑(即丑角)俗称_________,扮演_________角色。
(2)戏曲知识我知道(2分)
中国戏曲之母是_________,被称为“东方歌剧”的是_________,它是地道的中国国粹。
(3)地方戏曲我来品(3分)
豫剧《花木兰》唱词: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在《花木兰》唱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
答:
二、现代文阅读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14分)
查一路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
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
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
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
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
可是现在?
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
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
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
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
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
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
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
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
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
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
抹些自来水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
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
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
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
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
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
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
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
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
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
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
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
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
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
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选自《青年博览》20XX年第9期)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父亲的尊严”?
(3分)
17、文中一共写了哪三位父亲?
他们为了“父亲的尊严”分别做了什么事情?
(3分)
18、文中第⑥节,作者为什么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3分)
19、文中第⑨节划线句中“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
(2分)
20、你赞同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作者的说法吗?
为什么?
(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伤仲永(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不能称前时之闻()
22、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方仲永的异于常人之处?
(2分)
23、方仲永的父亲有哪些错误的行为?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4、学习本文,请就“天才”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终不知车(8分)
方孝孺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
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
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
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
欺骗。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2分)
(1)辐腐而轮败()
(2)以为车固若是()
2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2)及寇兵侵其境。
27、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2分)
四、写作(任选一题作文)(40分)
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得抄袭。
(1)请以“美好的回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当你完成了七年级的学习任务,即将开始暑期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有长辈的关怀和爱护,有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你一定想对他们道一声“谢谢”。
现在请你以《,谢谢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
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警察、叔叔等;②叙事要具体;③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7分)
1、B(2分)2、D(2分)3、B(2分)4、D(2分)5、C(2分)
6、(12分)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明月来相照春潮带雨晚来急荷笠带斜阳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③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④弃其杖,化为邓林
7、(2分)
(1)删去“应该”或“必须”。
(2)在句末加上“的对象”(或“的人”)
8、(6分)
(1)每次阅读,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使人茅塞顿开。
(2)法国法布尔鲁迅
9、
(1)小花脸;喜剧(2分)
(2)昆剧;京剧(2分)
(3)勤劳、勇敢、追求男女平等、自豪、自信的巾帼英雄形象(3分,木兰特点答对一个给1分,答到三个即给满分;除参考答案外,学生其他答案只要与这段唱词的内容贴切也要认可)。
二、现代文阅读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14分)
16、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3分)
17、第一位是“我”摆地摊的同学,他为了儿子的面子,推着小车沿街叫卖,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第二位是“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为了维持在女儿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总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去接自己读初中的女儿。
第三位是“我”的一位朋友的父亲,在生命的晚期,当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时,他却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儿子报以顽强的笑容。
(3分)
18、“矮小”说的是外形,“高大”指的是精神的高度,因为父亲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甘心为儿女忍受屈辱,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代价,所以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3分)
19、是他用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2分)
20、赞同。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句话中的“卑微和渺小”应该指的是父亲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父亲在各个方面都符合我们心目中“高大而完美”的形象,我们更不能让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所以,“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9分)
21、
(1)拜访
(2)相当(2分)
22、
(1)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分)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目光短浅,追逐眼前小利,对孩子不负责任的人。
(3分)
24、结合本文内容谈天才与学习的关系。
(2分)
(二)(8分)
25、
(1)坏,毁坏。
(2)本来。
(2分)
26、
(1)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2)等到敌人侵人他们的国境。
(4分)
27、
(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2)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3)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4)不要自以为是。
(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分)
四、写作(40分)根据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