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二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4099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二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单元二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单元二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单元二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单元二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二上.docx

《第二单元二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二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二上.docx

第二单元二上

题目

1、秋游

主备人

姜婷婷

教材分析

《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欢乐的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指导法、谈话引导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中感悟思想感情的方法。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讲读课文,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生字,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师:

小朋友,秋风起了,秋天到了,在这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季节里,我要到郊外去游玩一番,我还想带许多小朋友一起去,谁愿意?

  师:

小朋友们都想去,好的,那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一课《秋游》。

(揭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感课文

1、师:

下面请小朋友打开书,先自己读读课文。

老师的要求是多读几遍,第一遍标出小节数,圈出生字。

第二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都做完了以后再读读课文,争取读的通顺。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

当小老师领读。

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

开火车读。

(2)指名朗读课文。

指名逐段读或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三、精读课文

1、观察图画,看看秋天的田野和天空是怎样的,田野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然后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图文对照,说说哪几个自然段讲了秋天的田野和天空?

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2、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说说秋天的天空美吗?

美在哪儿?

学生交流:

(1)天空蓝湛湛的;

(2)天空一望无边;

(3)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指导读出天空的美,“蓝蓝的”和“白”轻读;“一望无边”和两个“有时像”要读的缓慢;“一群白兔”和“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俏皮。

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你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天上的白云呢?

你感觉它像什么?

出示: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3、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指名回答。

你觉得田野美吗?

美在哪儿?

学生交流。

是啊,秋天的田野确实很美,你能来说一说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

高粱红了,红得怎样?

棉花白了,白得怎样?

出示:

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学生根据想象填空。

同学们描述得太美了,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好吗?

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出高兴的心情。

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组读。

四、在这么美的秋天,同学们在干些什么呀?

如果你们来到草地上,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你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说一句话吗?

请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兴奋。

(指名反复朗读、齐读。

五、整体诵读

指名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六、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巩固字音。

2、你能记住谁?

有什么好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学生讨论,学会自主识字)

3、指导书写。

出示:

追逐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半包围结构,写时注意先里后外。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七、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郊外欣赏了大自然美景,体会到了在大自然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同学们发挥了想象,体会到了秋天的美,秋天的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

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

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句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提供句式说话。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玩得多开心呀!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多!

3.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

(1)讨论交流:

农贸市场商场里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

(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3)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巩固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兔:

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凉:

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

逐:

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

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郊:

左边的“交”捺改成点。

望:

左上方的“亡”第三笔是竖提,下面是个“王”,不能写成“土”。

喊:

左边的“口”字要写得窄一点,与独体字的“口”不一样,右边的笔画较多,更注意匀称,也应写得左窄右宽。

逐:

“豕”的弯钩落在竖中线上。

喊,第十笔斜钩要写得长而弯。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放轻音乐)

8.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五、总结评价学生写字情况。

个性化设计

实践作业

 

周末,让爸爸妈妈带你到郊外走一走,看看,观察一下秋天的变化。

 

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

农田

同学们乐

教学反思

 

 

题目

再见了,北京!

主备人

姜婷婷

教材分析

本文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的。

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的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

课文简短优美,画面感强,情感充盈。

从全文来看,“留恋与不舍”贯穿其中,是情感的明线。

“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蕴含其中,是情感的暗线。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论是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还是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中国的形象更加地高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是盛会,卓越、友谊和尊重也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奥运会的背景,隆重的场面,人们的表现等的了解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让要他们感受到“卓越、友谊和尊重”奥运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人们对即将结束的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场面描写感受北京奥运的隆重而盛大,体会人们的“留恋与不舍”,感受“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的热情。

教学策略

1、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和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奥运,知道申奥的不易。

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庆场面以及北京奥运会的隆中而盛大的场面。

课前准备

图片,录像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讲读课文,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生字,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

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

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

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

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

(背景为鸟巢图片)

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

可以由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音像资料等)切入,认读“鸟巢”,并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然后揭示课题。

“再见了”,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

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第一步,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激情感染。

正音,让学生读通顺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场”的翘舌音。

学习生字

第二步,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理解词语。

如:

A缓缓降下,渐渐熄灭;

B深情回望,微笑告别;

C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D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老师让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

第三步,播放录像(2008北京NBC高清奥运闭幕式,时间自行控制)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细读课文,领会感悟

1、朗读课文段,以读代讲。

老师引导提示,

师:

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鸟巢”上空的五环旗怎么样了?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怎么样?

场上仿佛响起了什么歌曲?

(我和你)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圣火怎么样了?

生读完后

师:

奥运会就要闭幕了,如果你在现场,心情会如何?

生:

留恋与不舍

师:

谁能找出最能表现人们“留恋与不舍”的词句?

生:

缓缓、深情回望、微笑告别

师:

下面是“我和你”的歌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

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2、请将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

师:

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

生:

“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

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

演一演,说一说:

师:

是啊,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再读这一句。

等会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人们不愿离去的样子。

请几位学生上台来演热闹的场面。

下面学生齐声朗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语

2、齐读课文,个别读。

二、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师: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请你们来读读,能读出什么感觉?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

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明亮、千言万语。

飘扬、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无尽、留恋与不舍、绚烂、欢呼、拥抱

此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引入申奥时的一些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把闭幕式的场景联合起来想象。

2、奥运口号: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师:

奥运会虽然闭幕了,但是我们的奥运精神依然存在,你会怎么在学习生活中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分组讨论、交流。

(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1.学习生字“京、环、表、名、国、员、机、场、朋、米”,找找这些生字字形上的特点。

(“环、机、场、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场”要写得左窄右宽。

   2.指名读,组词。

   3.比比谁有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指名记字形)

   4.范写“国”。

先观察“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间架结构,感受“国”的形体美。

书写时,注意把大口框打直,注意“玉”的三横长短变化,书写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5.学生描红,书写。

(教师提示写字、握笔姿势:

头正、身直、足安,一拳、一尺、一寸)

个性化设计

 

实践作业

 

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知识,班内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再见了,北京!

深情回望

留恋与不舍

我和你,心连心

教学反思

 

 

题目

英英学古诗

主备人

姜婷婷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既学习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感悟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而数得。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文后下面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和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

 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图文结合、诗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重点指导朗读,让孩子们以读感悟诗句的深刻涵义。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从而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精读感悟

第二课时:

拓展练习,写字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

古诗。

2.说话练习:

你学会了哪些古诗?

你最喜欢哪一首?

向大家介绍介绍(或者背一背古诗)。

出示:

我学会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初步培养学生感知古诗的能力,要让学生说出一二。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

(出示卡片,指名读准后鼻音)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她的名字。

4.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你们想知道是哪一首吗?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师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5.生齐读课题。

(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最会动脑筋的,我们叫他(她)小小思想家。

*可能提的问题:

生:

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学的是哪首古诗?

生:

我想知道英英学古诗是怎么学的,她学得怎么样?

生:

我还想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产生学生间的互动,比教师直接教授的效果要好。

(三)以学定教,读书为本

1.听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小朋友,我们学习课文得深入课文,得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读完以后,你肯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体会,有新的感受。

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读课文,比比谁的收获多?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

英英 一首古诗 教 静夜思 意思 照 一层白霜  唐代

(2)请学生当老师提醒读音要注意的地方。

如:

后鼻音—英静 层 唐  翘舌音—诗照    平舌音—思

(3)请同学分读课文,指导评议:

谁的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

4.请学生带着问题下面

(1)和

(2)再读课文后交流:

  

(1)这篇课文和一般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对话。

(2)英英说了几次话?

(三次)奶奶说了几次话?

(两次)

(3)课文一共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三次对话,联系课文插图(或挂图)指名逐个对话读或全班对半读或同桌对读,读准字音。

相机出示多音字背(bēi bèi),可联系学过的课文分别组词。

提醒板书:

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作者

(四)精读训练

1、 学生轻轻地主导课文,教者板书或用投影出示《静夜思》全文。

2、 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的意思。

3、 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你是怎么弄懂的?

(1)教者表扬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你为什么不说是“秋天”呢?

(3)为什么不说“地上铺了一层白霜”而说“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呢?

(4)还有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

(5)教者讲:

“举头”是“抬头”的意思。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弄懂的。

这很好。

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1)指名读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

(2)下面我们也来讲讲《静夜思》的意思吧。

(3)发散思维训练:

诗人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大家想一想,他会思念些什么呢?

(4)齐读《静夜思》。

5、提问: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教师讲解:

唐代:

朝代名。

李白:

公元701——762年。

唐代著名大诗人。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

(/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五)总结谈话

师:

小朋友们连同学们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古诗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极其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今后,大家还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古诗,希望大家从小就喜欢它,学好它。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师: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静夜思》,并且弄懂了它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画了什么。

这个人是谁?

(唐代诗人李白)

二、想像与说话训练

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再把课文轻轻地读两遍,想像当时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

提示:

想一想:

李白这时在哪里?

他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会怎么做?

各自练习说,同桌互相试说,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

指名当众口述。

三、背诵《静夜思》

1、《静夜思》的第一句写什么?

2、第二句写了诗人的哪两个动作?

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4、指名朗读《静夜思》。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四、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连同学们今天学的《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们觉得古诗怎么样?

教者讲解:

古诗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内容极其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今后,大家还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古诗,希望大家从小就喜欢它,学好它。

五、写字指导

1、 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英:

共八笔。

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央”。

写“央”字时应注意:

第一、二笔宜收紧,下面一“横”宜长,最后两笔“撇”、“捺”取对称势。

教:

共十一笔。

左右结构。

左边“孝”字的第四笔撇宜稍高过第一笔横,最后一笔横改为提;右边“攵”要保持平稳。

全文左收右放,左低右高,彼此配合。

静:

共十四笔。

左右结构,左略窄,右略宽。

2、 其他要描红的生字。

代:

共五笔。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横笔宜朝右上取斜势,斜钩宜长,略取弯势,末笔点写于右上空隙部位。

首:

共九笔。

独体字,开始两点,左为侧点,右为撇点。

下面的横宜长。

“自”的撇宜短,框内两短横靠左不靠右。

意:

共十三笔。

上下结构,三部分均呈宽扁形:

上部“立”尤宽扁,两横笔上短下长;中部扁“日”,上宽下窄;下部扁“心”左点为垂点,中右两点为侧点,卧钩取平势。

六、课堂练习

1、 描红练习。

2、 背诵《静夜思》。

个性化设计

 

实践作业

 

课余时间背几首古诗,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3、英英学古诗

第一次  诗句

第二次  诗意

第三次作者

教学反思

 

 

题目

4、乡下孩子

主备人

姜婷婷

教材分析

《乡下孩子》一课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

这首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简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全诗一共四个小节:

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欢畅的黄鹂”比喻孩子的活泼欢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爱。

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景。

第三小节写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

最后一小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教学目标

1、学会18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进入情景地朗读、想象地朗读等等,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带领学生感受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到大自然中,感悟、体验,开拓视野,发展想象力,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写字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义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很美的诗歌,齐读课题:

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是哪里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卡片贴在课题之下: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师:

乡下孩子,一起读(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学生可能提问什么叫旷野)

3、点出“旷野”这个词,理解并读好它。

 4、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乡下孩子的意思了吗?

在理解和明白一件事以后,我们常常用点头或者感叹词(卡片“哦”贴在课题之上)来表示,谁来试着读好这个“哦”?

(提示学生在自言自语的时候,在告诉别人的时候)

5、指导读好诗歌第四小节:

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此处设计意在开门见山,直接理解题义并由此带出诗歌最后第四小节的学习,读好感叹词“哦”)

(二)、观察插图,指导说话

过渡:

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他们长什么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乡下小姑娘。

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从脸部表情到手的动作来观察,老师及时指点把话说的完整生动。

小结:

乡下小姑娘细长的眉毛下忽闪着一双又圆又黑的大眼睛,乌黑油亮的头发扎成了两条长长的辫子,辫子上还戴着两朵自己摘来的野花。

她左手挎着一只小竹篮,右手指着飞舞的蝴蝶,乐得笑开了花,好象在说:

“小蝴蝶,你真漂亮呀!

(三)、导读课文,感悟诗意

 过渡:

从图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乡下孩子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间是多么的开心啊!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