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在党中央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全党一项极为重要的全局性工作之后,市委、市政府于2月25日召开了全市政法工作表彰暨社会管理创新领导责任书签订大会。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这是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召开好今天的会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周书记两次听取了工作汇报,詹县长牵头召开了预备会议,就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实化了方案、细化了要求。
待会儿,周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詹县长将作会议总结。
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攻坚破难、开拓创新,XX年全县政法工作呈现出好气势、好态势、好趋势
XX年,是我县成功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政法工作经受重大考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全县上下紧扣“抓转型、保发展、惠民生”主线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大重点,以政法工作的转型升级,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整体工作呈现出“五降四升三个不发生”的良好态势,即:
群体性事件发生数、万人发案数、八类案件数、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数和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下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刑事案件破案率、民事案件调撤率、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率上升;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政治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省、市先后在我县召开了5次现场会,推广了我县联合接访、检调对接、法治建设、长安创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等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
XX年是社会矛盾化解大突破的一年。
全县上下把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为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源头治理各项举措,全年受理矛盾纠纷5627件,调处成功5605件,调处成功率99.6%。
一是“联合接访中心”全省推广。
以专门、专业、专职为重点,累计组建13个专业调处机构,联调联处了一批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
特别是将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升格为政法委副科级建制内设机构,围绕“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的目标,有效化解了数起多年未了的棘手问题,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化解从“治乱”、“治标”走向了“治本”,涉法涉诉信访在全县信访总量中的占比大幅下降。
省委政法委在我县召开现场推进会,对我县联合接访“四大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二是“动态预警管理”全国首创。
创造性地制定了《如东县社会矛盾纠纷动态预警管理办法》,确定矛盾纠纷“特别关注、重点关注、一般关注”三个级别,实行红、黄、蓝分级管理,全年管控重大矛盾纠纷64件,这一全新的动态管控模式,经过了实践检验,得到各级充分肯定。
三是“稳定风险评估”重点覆盖。
全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11个重点领域先行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共完成评估项目20个。
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报备制度,有效防止了因矛盾累积叠加引发的不稳定事端,我县成为南通市唯一的全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免检单位。
XX年是社会管理创新大推进的一年。
各地、各部门围绕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路径。
一是凸显科技化。
围绕城镇视频监控重点,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增加布点数量、扩大覆盖范围。
全县上下咬定“全国农村农户技防第一县”目标,完成210个村级报警平台建设和19.5万户的农户报警器安装任务,覆盖全县228个村居,实现了县、镇、村、户四级报警监控联网。
在农村技防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了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的转变。
自主创设的“警铃入户,十户联防”报警系统质量标准通过市质监部门的验收确认,形成全国第一部农村技防建设标准。
二是突出规范化。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14个镇全面配齐了专职党委政法委员。
按照“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的标准,强化了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运行效能。
继续加强村居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平安稳定根基进一步夯实。
新组建教育保安大队,161名教育保安通过派驻制全部上岗服务。
扎实推进综治“小档案”建设,为党委、政府强化社会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是注重人性化。
以“教育、感化、挽救”为目标,以“用足政策、凝聚合力、搭台帮扶、整体联动”为重点,积极探索人性化特殊人群管控模式,进一步强化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大力开展“五扶一促”牵手帮扶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零报告”和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三防一体”矫正模式被司法部推广。
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96%,帮教率100%。
对某团伙人员进行分类管控教育,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隙。
全县未发生xx组织现行违法犯罪及非法活动情况,防邪反邪工作综合考核居全市第二。
XX年是公正廉洁执法大改善的一年。
全县政法各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有力推动了政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内部驱动力进一步激发。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政法工作的意见》,组织政法各部门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第三批述职评议,深入推进政法部门岗位大练兵活动,锻炼了队伍,优化了素质,激发了动力。
二是外部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在全市率先成立公正司法领导小组,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督导”等4个监督平台,出台“案件协调指导”等3个工作规程和《关于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和行政案件协调工作的若干规定》。
加强执法质量考评,县委政法委全年组织9次执法专项评查。
下发《如东县政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履职中存在的21种不良行为,通过效能告诫、经济处罚等7种形式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整体形象力进一步提升。
在全县机关目标整体考核中,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被评为先进单位,县委政法委囊括省、市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法治建设考核的先进。
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率再度提升,总体满意率达99.1%,并成功组织首届“如东县十大平安卫士”评选活动。
XX年是服务经济发展大作为的一年。
全县政法部门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政法工作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
一是在系列会战中彰显作为。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弃企逃债、恶意借贷、地下钱庄等问题,县委政法委整合政法各部门职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严打活动。
集中两个半月时间开展“弃企逃债”专项整治,排查出弃企逃债企业31家,负债总额9000多万元,涉及对象3000多人(户),通过一个案子、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有效缓控了弃企逃债势头,化解了日趋严峻的矛盾纠纷,为全县信访稳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省、市政法委充分肯定。
XX年共立危害金融管理秩序案件22起,破案16起;为县信用联社盘活1亿元农户不良贷款,回笼3000余万元;摧毁涉恶团伙16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余起。
二是在司法保障中主动作为。
县法院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共审结各类案件8839件,全力做好各类案件的调解、和解和协调工作,民事案件调撤率达79.89%。
县检察院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9件11人,渎职侵权案件4件4人。
县公安局和县委某办公室切实加强对重点人员控制措施,加大对现行案件侦破力度,八类案件同比下降12.1%,连续14年命案全破。
有效防范和打击了某团伙等xx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独特作用。
县司法局积极开展“双促双助”活动强化法律服务,大力开展“普法金点子”活动拓展法律宣传平台。
公安边防部队全面深化爱民固边战略,扎实推进反偷渡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有力促进了边防辖区和谐。
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圆满完成了以执勤、救灾、处突、反恐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三是在专项安保中积极作为。
紧紧围绕世博安保,认真落实“三访”等“环沪护城河”各项维稳措施,实现了世博期间去沪上访、滋事“零记录”的目标。
在海洽会等重大活动以及“两会”等敏感时期,全县各地、各部门全面排查、管控各类不稳定因素,出色完成了安保任务。
XX年是法治如东建设大跨越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法治县创建考核验收中,我县一举夺得南通、泰州两市所属各县(市区)现场考核第一名,获“江苏省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是法治创建机制更加规范。
以“法治镇(区)”、“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法治创建工作更趋规范化、常态化,全县“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98.4%。
二是法制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以“xx”普法终期验收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法律专题讲座、农民学法讲坛等活动,不断深化法治创建,“xx”普法工作有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三是法治惠民意识更加凸显。
继续深化法治惠民“十个万家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法治惠民百件实事,县依治办通过社会公示、公开承诺、座谈调研、检查评议、通报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办,百件实事均在规定期限内全面完成,“法治惠民百件实事”工程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奖。
在XX年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同参共创的结果,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和综治工作者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实干的精神,群策群力、开拓创新,为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和和谐如东建设再立新功!
二、准确研判、科学定位,积极应对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xx”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xx”普法的启动之年,也是如东在基本现代化建设征程上快步迈进的关键一年。
新形势下,政法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
我们只有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定位目标与思路,才能不断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应对新要求、实现新突破。
所谓“准确研判”,就是要用科学的理念、辩证的观点,科学分析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挑战与机遇,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一是新形势带来新挑战。
从国际看,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多国接连发生反政府示威游行、内政变革、流血冲突,在全球局势持续震荡、地缘政治格局不断改变的背景下,西方少数国家对我牵制、遏制的意图和行动更加明显,他们对我国在战略上围堵、安全上威胁、发展上牵制、形象上丑化、思想文化上渗透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
从国内看,正值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管理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越来越突出,一些阶段性、突发性的社会矛盾叠加碰撞、多发频发,大多数因为涉及到社会稳定最终进入政法领域,给政法工作和社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从我县看,如东“xx”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定位已经确定,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如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是摆在各镇区、各部门尤其是政法各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二是新使命孕育新机遇。
中央将南通列为江苏唯一、全国7个地级市之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这是来之不易的荣誉,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们必须从建设现代化新如东的全新定位出发,能动破解制约政法综治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具有如东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
三是新期待伴生新要求。
“xx”期间是我县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政法机关能否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充满了新的期待。
政法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必须主动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有效组织群众,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到政法各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
所谓“科学定位”,就是要在清醒认识当前政法工作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对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关于今年的政法工作,会前已印发了《如东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和《如东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书》,今天会议上又下发了《如东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任务推进责任分解表》,对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明确。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今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2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这个主题和社会管理创新这条主线,不断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在新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如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2012年全县政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围绕创建江苏省平安县、法治县和南通市长安建设先进县目标,实现四个“着力提升”:
着力提升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基本建立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如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水平,人民群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着力提升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水平,健全完善执法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着力提升政法机关自身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2012年全县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一,必须紧扣发展大局这一根本谋划政法工作。
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及目标任务,继续主动将政法各项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分析形势、调整思路、明确任务、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好政法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作用,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全力保驾、奋力护航。
第二,必须紧扣改革创新这一核心提升政法工作。
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这一主题,时刻保持高点定位、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作风,把政法工作中的难题解决好,把好的做法弘扬好、实践好,不间断地推动政法工作实现跨越赶超,确保全县政法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三,必须紧扣法治惠民这一主线改善政法工作。
越是在经济发展形势好的情况下,越是要铭记“稳定重于泰山”,越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越是在社会财富大量聚增的情况下,越是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协调、维护等机制,将服务民生、保障民权、发展民利作为检验政法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必须紧扣基层基础这一重点推进政法工作。
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贯穿政法工作始终,巩固已有成效,深化工作措施,提升整体绩效,真正构筑起和谐社会的铜墙铁壁。
第五,必须紧扣源头掌控这一环节开展政法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在打击犯罪、化解纠纷、加强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在工作部署、政策制定、力量配置、实绩考核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源头预防、源头治理的要求,努力实现“临时治标到着力治本、被动应付到主动掌控”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增强政法维稳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第六,必须紧扣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强化政法工作。
积极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政法各部门要及时研究分析政法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经费保障、人员编制、执法环境等制约政法工作的突出问题,为新一年政法工作创造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
三、聚全局之势、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出实招、出特色、出成效
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班上,xx从八个方面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围绕中央和省、市要求,从今年起,我们将通过一至两年的探索实践,构建起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这项工作已于今年1月5日正式启动,近三个月来,全县上下对社会管理创新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新提升,投身社会管理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普遍增强,社会管理创新总体上开局喜人。
今天的会议,是我们贯彻中央和省、市精神的认识再统一、责任再传递、工作再推进。
(一)我县已到了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阶段。
如何准确分析和把握我县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从社会管理的自身需求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挑战:
人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对立矛盾增大,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在虚拟社会、“两新组织”等新社会群体管理上,还存在真空地带和“盲点”,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快速发展、矛盾日益复杂的局面。
二是从我县阶段性发展特征看。
推进现代化,前提是和谐稳定;建设新如东,必须建设全新的社会管理体系。
体现在地缘格局变化方面,过去我县没有铁路、没有高速、也没有港口,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由过去的交通“末梢”变为东部沿海开放的前沿,人流、物流将成倍增加,治安形势将愈加复杂。
体现在大开发、大建设方面,城市改造、征地拆迁、劳资争议等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多,如何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来化解社会矛盾,已是我县现阶段很突出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管理进行全面创新。
三是从我县社会建设管理现状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对经济建设的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但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与当前矛盾高发、犯罪上升、民生问题增多的现实形势还不相适应。
在管理理念上,被动式管控多,主动服务激发活力少。
在运行机制上,依靠行政手段多,社会组织按照职能自主开展工作少。
在工作成效上,各单位、各行业在各自领域抓创新、抓突破多,协同整合还不够,等等。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次南通市作为全国综合试点城市的契机,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及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尺来加以考量,着力改变“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不出事不重视、出了事才重视”的现象,切切实实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创新上,牢固确立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两轮驱动、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两者并重的新导向,使如东未来发展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都有全新的突破。
(二)我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定要突出自身特点,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为全市作出示范。
根据周铁根书记“把如东打造成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先行县、示范县”的总体要求,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定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具体来讲要坚持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科学性”这一前提。
牢牢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理念,理清思路,创新方法,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动力。
二是突出“惠民性”这一核心。
创新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要通过建立完善社会稳定应急处置机制、民生权益保障中心和诉讼服务中心、突发事件调处“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举措,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突出“能动性”这一特征。
我们在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要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
四是突出“规范性”这一根本。
以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工作为重点,大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程序,着力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
五是突出“基础性”这一依托。
以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活力。
六是突出“实效性”这一标准。
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看得见、摸得到,真正做到受众面宽、覆盖面广、实效性强。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实行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我们先期确定了11个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和3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细化成174项任务,重点涉及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社会服务的创新。
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10个创新项目为载体,对接群众需求,解决民生问题。
重点创新发展四大体系。
一是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以市民服务中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机制建设,全面建立城乡救助体系,形成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挂钩、与全县gdp增长比例同步的保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优化道路交通建设,提高城市通行能力;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2012年全面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
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大民生工作格局,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新型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以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加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稳定等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一格多能、一格多员”新型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掘港镇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新型社区先行试点,确保6月底前取得成功经验,并在全县推开。
三是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6月份之前,筹建1个省级以上安置帮教基地,同时,切实加强各镇社工中心规范化建设;今年年底前建立县救助中心,对流浪乞讨儿童实行有序管理,根据其身体、智力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安排到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生活;整合现有精神病救治医疗机构资源,确保2012年建成安康医院,使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和有效管理,确保全县不发生精神病人因肇事肇祸引发的重大恶性案件、事件;新建县法律援助中心,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四是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在掘港镇、洋口镇、长沙镇、县经济开发区等外来人员相对较多的镇(区)全面建立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在其他镇、村(居)全面建立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或工作站),6月底前按标准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硬件设施;组织推进外来人口管理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等机制,在“五大载体”和外来人口分布密集区域,加快推进外来人口“三集中”管理模式,将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改革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确保外来人口在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享有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运行的创新。
以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等9个创新项目为载体,重点创新发展三大体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一是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
进一步加强县镇两级大调解领导体制建设,实行机构专设、编制专列、人员专职。
进一步深化大调解专业调处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种涉及民生类矛盾纠纷的专业化调处机制,做到哪个行业矛盾纠纷突出,专业调解组织就延伸到哪里。
同时继续完善各类对接调处机制,强化实体运作,规范对接流程,拓展对接范围,不断拓展“一综多专”的大调解新格局。
整合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有机整合诉讼、仲裁、行政调处等多种手段,今年上半年建立、完善好对全县突发事件实施统一预防调处、现场调处、善后调处的“绿色通道”。
强化大调解信息化管理,突出源头预防、排查零报告、责任查究、纠纷调处,县、镇、村三级大调解全部实行网上运作。
整合相关部门资源,组建“县民生权益保障中心”及相应的10个民生工作站和“诉讼服务中心”,确保上半年投入运行,从而实现“双轨”并行、“诉”“求”分流、快速回应。
从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入手,把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提升各级调解机构硬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