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855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docx

西南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习题(上)

一、填空题:

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说来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一个是古白话。

2.文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古白话是六朝以后的话基础上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3.许慎说: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这是指“六书”中的;“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这是指“六书”中的。

4.许慎说: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这是指“六书”中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这是指“六书”中的。

5.许慎说: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这是指“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这是指“六书”中的。

6.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一是。

7.古书中常见的形体分歧的字有古今字、和三大类。

8.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和完全相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9.繁简字是笔画多少不同,在的条件下,可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其中笔画多的称为繁体字,笔画少的称为简体字或简化字。

10.《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清代,《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清代。

11.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有、和古今意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三种。

12.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词,词义发展变化可分为的演变、的演变和词义轻重的演变三个方面。

13.古今词义范围的演变,通常有词义扩大、和三种情况。

14.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是从分析入手探求汉语词的本义的。

15.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以分为句首、和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

①载伐及孔②斩休雀析

③安息益景④北亦林朝

2.下列四组字中,全属会意字的一组是()

①景步走休②莫朝臭岩③亦伐北及④宗雀盆现

3.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

①齿果孔人②雀栽耷森③岩从休析④腾斧到衷

4.下列四组字中,全属形声字的一组是()

①河悟休衷②我期理益③荆湖栽疆④取北孔析

5.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

①后後②说悦③杯盃④會会

6.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

①自鼻②粮糧③丑醜④早枣

7.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①新薪②然燃③悦说④礼禮

8.下列四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①景影②益溢③采彩④泪淚

9.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字组是()

①栗慄②穀谷③期朞④障嶂

10.下列四组字中,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

①说悦②辟避③鵝鵞④後后

11.《齐桓公伐楚》: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蔡溃,遂伐楚。

”中“伐”作进攻讲,其古今词义的变化属()

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感情色彩扬升④词义轻重变化

12.《齐晋鞌之战》:

“赦之,以劝事君者”。

中“劝”作“鼓励”、“勉励”讲,其古今词义的变化属()

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词义轻重演变

13.《汉书·刑法志》:

“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中“止”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14.《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虽及耇,获而取之,何有于二毛?

”中“取”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15.《左传·僖公四年》: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中“河”作“黄河”讲,其古今词义的变化属()

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演变

16.《孟子·尽心下》:

“君子引而不發,跃如也。

”中“發”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17.贾谊《治安策》: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

”中“解”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18.《左传`隐公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中“及”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19.《国语·晋语》: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中“自”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20.《左传·隐公元年》: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中“所”在句中表示的是()

①本义②直接引申义③间接引申义④假借义

21.《荀子·天论》: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中“是”在句中是()

①副词②指示代词③判断词④形容词

22.《左传·僖公二年》:

“公曰:

‘是吾宝也。

’”中“是”在句中是()

①副词②指示代词③判断词④形容词

23.《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产曰: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中“是”在句中是()

①副词②指示代词③判断词④形容词

24.《战国策·秦策》:

“臣闻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中“是”在句中是()

①副词②指示代词③判断词④形容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式的是()

①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②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微子)

③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论衡·感虚)

④(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阵卓几见杀之状。

(后汉书·吕布传)

2.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式的是()

①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荀子·非十二子)

②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③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南史·江淹传)

④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韩非子·说难)

3.下列各句中有被动句式的是()

①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虚实)

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法)

④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4.下列各句中“于”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是()

①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左传·隐公元年)

④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5.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是()

①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汉书·鲍宣传)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③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一)

④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

(史记·公孙弘列传)

6.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①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

(张衡《南都赋》)

②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④江南火耕水耨。

(史记·平准书)

7.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

②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③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

(史记·匈奴则传)

④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

8.下列各句中“朝”不表本义的是()

①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朝非子·五蠹)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③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史记·肖相国世家)

④张汤轻重其心,汉朝之刑以弊。

(贞观政要·刑法)

9.下列各句中“解”不表本义的是()

①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战国策·赵策三)

②遂以解国之大患。

(荀子·臣道)

③孔子自解,安能解乎?

(论衡·问孔)

④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

(贾谊《治安策》)

10.下列各句中“及”表引申义的是()

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

②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同上)

③公曰:

“無庸,将自及。

(同上)

④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传·成公二年)

11.下列各句中“之”作代词的是()

①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

②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

“奚之?

”曰:

“将之齐。

”(庄子·人间世)

③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逍遥游)

④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12.下列各句中“之”不作动词的是()

①甲兵之事,未之闻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

②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

“奚之?

”曰:

“将之齐。

”(庄子·人间世)

③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逍遥游)

④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

(史记·苏秦列传)

13.下列各句中有“之”作连词的是()

①异哉!

之歌者非常人也。

(吕氏春秋·举难)

②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

(韩非子•说林)

③奉阳君徐为不信臣,甚不欲臣之之齐也,又不欲臣之之韩、梁也。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自赵献书燕王书)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战国策•赵策)

14.下列各句中有“之”作动词的是()

①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

(韩非子`说林)

①之人也,物莫之伤。

(庄子`逍遥游)

③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

“牛何之?

”(孟子·梁惠王上)

④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

15.下列各句中有“之”作连词的是()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

(论语`微子)

②民唯恐王之不好勇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③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谋攻)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

16.下列各句中“孰”不表示选择的是()

①汉王曰:

“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

”(史记·黥布列传)

②圣人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

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17.下列各句中“孰”表示选择的是()

①父与夫孰亲?

(左传·桓公十五年)

②汉王曰:

“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

”(史记·黥布列传)

③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④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尽心)

18.下列各句中“及”表引申义的是()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战国策·齐策)

②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成公二年)

③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左传·成公二年)

④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左传·隐公元年)

19.下列各句中“所以”表示原因的是()

①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史记·张仪列传)

②吾知所以距子矣。

(墨子·公输)

③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

(荀子·哀兵)

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韩非子·五蠹)

20.下列各句中“所以”不表示原因的是()

①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荀子·议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君不此问而舜冠,所以不对也。

(荀子·哀公)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下加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意义: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周南·关雎)

2.子疾病,子路请祷。

(论语·述而)

3.素锦绸杠。

(尔雅·释天)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

5.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隐公元年)

6.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乃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史记·孝景本纪)

7.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商君列传)

8.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贾谊《鹏鸟赋》)

9.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孟子·梁惠王上)

10.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小丑备物,终必亡。

(国语·周语上)

1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公元年)

12.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左传·成公二年)

13.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14.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

(史记·平原君列传)

1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史记·项羽本纪)

16.魏武子有嬖妾,武子疾,命颗曰:

“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左传·宣公十五年)

17.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18.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

(扬雄《解嘲》)

19.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论语·子路从而后)

20.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范仲淹《岳阳楼记》)

21.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孟子·万章)

22.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3.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4.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杜甫《泊岳阳城下》)

25.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世家)

26.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

27.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诗·邶风·燕燕)

28.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荀子·强国)

2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

30.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

3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32.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33.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也?

(孟子·许行)

3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左传·隐公元年)

五、用横线划出下列各句中动词的前置的宾语和介词的前置的宾语: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左传·僖公四年)

3.方此时也,尧安在?

(韩非子·难一)

4.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5.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6.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

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孟子·梁惠王上)

8.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

9.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10.且吴社稷是卜,岂为一人?

(左传·昭公五年)

11.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12.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

13.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14.子曰:

“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15.吾爱之,不吾叛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了的词,并说明其活用的类型:

1.齐军既已过而西。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下)

3.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庄子·秋水)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赤壁赋》)

5.杨子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列子·说符)

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

7.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

8.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孟子·离娄下)

9.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左传·成公二年)

10.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11.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12.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耳目也。

(孙子兵法·军争)

13.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1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劝学)

15.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16.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

(左传·僖公十年)

17.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18.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

19.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20.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七、标点下文,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左传·隐公元年)

3.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左传·成公二年)

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左传·僖公四年)

5.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6.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7.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史记·项羽本纪)

8.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9.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秦策三)

10.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战国策·燕策一)

八.下列成语中保存有古代汉语语法(宾语前置、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的遗迹,请指出并加以说明:

不胫而走良药苦口何去何从冰消瓦解飞砂走石刀耕火种

富国强兵时不我待破釜沉舟一以当十草菅人命唯利是图

汗牛充栋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何罪之有虎踞龙盘去伪存真

衣锦还乡不翼而飞兵不血刃马首是瞻汗马功劳道听途说

龙飞凤舞口诛笔伐文以载道幕天席地夜以继日莫我知也

 

(0192)《古代汉语下》复习思考题

一、词语解释

1.句读

2.倒置

3.并提

4.互文

5.引用

6.代称

7.委婉

8.上古音

9.中古音

10.对仗

11.平仄

12.小令

二、填空题

1.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大致反映了()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

2.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是声母的()。

3.明末古音学家()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指出: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反对朱熹的()说。

4.王力先生考订()时代古韵为29部,()时代为30部。

5.近体诗除了句数固定、押韵严格之外,还讲究()和要求()。

6.近体诗中八句的叫律诗,四句的叫(),超过八句的叫(),又叫排律。

7.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律诗都是()句,绝句都是()句。

8.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一般在()两联用对仗。

9.词最初称曲子词,又叫()句,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叫()。

10.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是各种词调的()。

11.词可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四叠。

12.词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三类,传统的说法是五十八字以内为(),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13.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叫(),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叫()。

14.唐代出现了一种不仅解释古书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的古书注解,一般称之为(),也称为()。

15.譬喻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三个成分的隐现,可分为()、()和借喻三类。

16.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和()等四种。

三、单项选择题

1.“油”和“笛”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2.“辅”和“捕”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3.“菲”和“辈”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4.“哗”和“烨”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三归匣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5.“怠”和“怡”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6.“仍”和“奶”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7.“常”和“棠”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8.“稠”和“调”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①古无舌上音②喻四归定③古无轻唇音④娘日归泥

9.《汉书·地理志下》:

“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

”颜师古注:

召读曰邵。

“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

①给汉字注音②以本字释假借字③声训④以具体释抽象

10.《荀子·天论》: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

”杨倞注:

“信读为伸。

”“读为”这个术语是用来()

①给汉字注音②以本字释假借字③声训④以具体释抽象

11.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属于()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2.曹丕《燕歌行》诗属于()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3.《焦仲卿妻》诗属于()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4.李白《蜀道难》诗属于()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15.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属于()

①古诗②古风③近体诗④入律古风

四、指出并说明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式

1.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3.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元稹《遣悲怀》)

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轻煖不足于体与?

(孟子·梁惠王上)

5.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

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