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570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导学案全册

 

(学年度上期)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师:

 

上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任教班级

六年级

学生总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学生基本

情况分析

我班本学期共有学生人,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人。

通过上学年的教育教学,我班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班级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善,多数的同学上进心更强了,语文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留下了遗憾。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争取把我班的语文教学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在听说读写阅读量上有很大的提高,改变由于懒惰心理造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争取成绩差的有所提高,成绩优异的掌握好好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2.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总体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课内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

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

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

 

2.交际目标要明确。

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

 

(四)习作教学 

1.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

 

2.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3.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

 

(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1.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

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2.阅读材料辅助活动的开展。

落实计划

和提高教

学质量的

具体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2.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3 .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4.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5.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并组织好单元测试。

   

6.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周次

课时

教学内容

1

6课时

1.《山中访友》2.《山雨》3.《草虫的村落》 

2

6课时

4.《索溪谷的“野”》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3

6课时

5.《詹天佑》6.《怀念母亲》7.《彩色的翅膀》

4

6课时

8.《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

5

6课时

9.《穷人》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

6

6课时

12.《用心去倾听》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7

6课时

13.《只有一个地球》14.《鹿和浪的故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8

6课时

16.《青山不老》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9

6课时

17.《少年闰土》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9.《一面》

10

6课时

20.《有的人》21.《老人与海鸥》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

11

6课时

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

12

6课时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

13

6课时

22.《跑进家来的松鼠》23.《最后一头战象》

14

6课时

24.《金色的脚印》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15

6课时

25.《伯牙绝弦》26.《月光曲》27.《蒙娜丽莎之约》

16

6课时

28.《我的舞台》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

17

6课时

综合复习

18

6课时

整理复习

19

6课时

期末考试

20

6课时

期末考试

2014—2015学年上期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

简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和鉴赏。

我们要带领学生领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欣赏青松迎客、寒梅报春的自然情怀。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雨》用优美的抒情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万般神奇,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

《草虫的村落》展开丰富的想象,追随者一只爬行得小虫,对草虫的村落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奇丽的美景,抒发了畅游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或化身大自然中的一员感受世界;或根据音响展开想象;或分享分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回顾·拓展”让学生交流课内外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及自己的感悟,另外再积累体现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深化认识。

单元

学习

目标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爱恋之情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2.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观察行动。

3.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大自然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4.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自读中遇到的问题;与他人讨论交流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5.摘录好词好句,并学会用在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单元

教学

重点

1.会写1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运用的各种写作

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单元

教学

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课题

1.山中访友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庞兆文

课时目标

1. 我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我能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我要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我能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我要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

学生学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

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思考问题:

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2.学生读课题。

 

1.出示生词:

邀请俯身凝望瀑布

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德高望重别有深意

2.强调容易读错的“瀑”“津”“蕴”

3.听写词语。

4.出示练习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齐读生词:

邀请俯身凝望瀑布陡峭身躯

津津乐道蕴含侠客德高望重别有深意

2.读含有“瀑”“津”“蕴”的词语。

3.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hèhé) 树冠(ɡuānɡuàn)旋转(zhuànzhuǎn)扎进(zāzhā)细数(shǔshù )

1.提问:

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2.巡视,了解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3.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用笔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请一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3.给课文分段。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

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引导学生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句子1: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句子2: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句子3:

第5自然段: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句子4:

忽然,雷阵雨来了,……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四、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小组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并谈体会。

2.品析句子1: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有感情地朗读。

3.品析句子2: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

(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4.品析句子3: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3)仿写: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

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5.品析句子4: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齐读一遍。

出示句子:

①你弓着腰,(         )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        )我的名字,,露珠与我(            )。

③喂,(     )的云雀,(         )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          )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      )、(         )。

五、拓展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前三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当做________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_____________关系。

课题

1.山中访友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

庞兆文

课时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我能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3.我要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我能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

我要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

学生学

1.听写词语:

“邀请俯身凝望瀑布”等词语。

2.提问:

课文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

一、复习导入:

                 。

1.听写词语,并互相订正。

2.思考:

想一想:

课文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

3.生:

思考并自由发言。

1.出示句子1: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吧?

2.出示句子2: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二、学习修辞,体会表达:

1.体会句子1:

(1)作者把老桥比作了什么?

(2)突出了老桥的什么品质?

(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它的德高望重?

(4)这是一座()的桥。

2.体会句子2:

(1)本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表达了作者与鸟儿、露珠之间什么样的情感?

3.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读一读。

1.文章不仅表达方法上值得我们学习,在写法上也有可取之处,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三、再读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2.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

3.体会写法: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更进一步说明了作者与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之间的深厚友情。

1.出示练习。

(1)给画线的字注音

流 淌(   )瀑 布(   ) 

恩 泽(   )蕴 含(   )

山涧() 犬 吠(   )

2.出示例句: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3.出示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改成反问句)

(2)走进树林,鸟儿在叫,露珠在闪耀。

(改成拟人句)   

四、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1.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课堂检测:

(1)给画线的字注音

流 淌 (   )瀑 布 (    ) 恩 泽(     )

蕴 含 (   )山 涧 (    ) 犬 吠(     )

2.仿写句子

我来写两句:

 ①你好,芬芳的落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好,路旁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1)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改成反问句)

(2)走进树林,鸟儿在叫,露珠在闪耀。

(改成拟人句) 

                     

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回到久别的家乡时候的感受。

五、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

和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1.山中访友  (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  热爱大自然

山泉

溪流……

教学反思:

 

课题

2.山雨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庞兆文

课时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我会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批注自己读后的感受,达到理解本课内容的目的。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激情投入,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山林雨景的录像片

教师导

学生学

1.简介作者赵丽宏:

2.播放山雨录像片。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山雨录像片。

2.欣赏完录像片,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我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了。

3.我读了阅读提示,提示我在读课文时思考:

1.布置学生一遍读文一边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

2.提问: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回答问题: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雨起、雨中、雨后) 

1.范读第一自然段。

2.提问:

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提问:

1.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

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

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

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

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1.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2.教师适时点拨。

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1.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

 

1.出示检测题。

2.巡视了解掌握情况;

3.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4.展示学生的答案。

六、检测反馈: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______、每一片______、每一丛______,都变成了_______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  __________,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______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2)《山雨》这篇如诗般的散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

其中重点是写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之情。

 

(3)山雨到来时,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描写。

 

2. 指出下面每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        )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 

(3)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林挡住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

(      )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板书设计:

2.山雨 

雨前:

       山风云雾 

雨中:

       听声 

雨后:

       见色 

教学反思:

 

《草虫的村落》导学过程

课题

3.草虫的村落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庞兆文

课时目标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梳理分清课文的层次、整体把握内容。

教学重点

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准备

ppt

教师导

学生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跟随着台湾作家郭枫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2.揭题:

理解“村落”的意思。

(人居住的地方)“草虫的村落”你是怎么理解的?

(草虫居住的洞穴,拟人写法)

1.根据教师的叙述想象画面。

2.学生读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回答平时我们眼中村落里都有什么?

想象:

草虫的村落和人类的村落一样吗?

草虫的村落将会是怎样的呢?

交流:

在作者的眼中,草虫居住的洞穴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

二、自主学习,理清层次

1.提出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梳理层次,把握主要内容。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mìxiǎoxiàngqiàolìdîuhào()()()()pángrándàwùhōngkǎoyÿnyùn()()()2.你知道课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吗?

游侠----村落-----

远房亲戚的住宅----两棵大树-----

南国的少女-----茂盛的森林----

音乐演奏者-----街道和小巷----

3.寻觅作者的踪迹,作者把我们分别带到了哪里?

三、合作学习,感受情趣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情趣。

1.自主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思考:

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指导学生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提出疑问: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