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9623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docx

教育学重难点总结

教育概述

1、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交往起源论。

5、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小学教育

1、在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小学教育。

2、春秋以后,“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3、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20世纪初才被废除。

4、古埃及在中王朝时期建立了三种典型的初等学校:

寺庙学校、宫廷学校、书吏学校。

5、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主导地位,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

6、教育内容上,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成为基本的教材,核心思想是灌输仁义礼智信。

7、教育方法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是最基本的方法。

8、教育权利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9、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

(1)小学教育的基础化;

(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10、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1)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

(2)改革普通教育及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体系。

11、1963年颁布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计划,成为改革开放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教育计划。

12、1986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3、中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公立化、法制化、课程设置学科化。

14、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15、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6、义务教育又叫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17、小学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18、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19、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学习小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小学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

(3)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要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条件。

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表现: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三)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而教育观念;2》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地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3、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科学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

4、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3》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

5、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流动

教育的相对制约性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

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

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发展的特点:

(1)特殊的自然性;

(2)社会性;(3)文化性。

3、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政治社会化;交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智力及能力的社会化。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1、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外铄论、内发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外铄论认为儿童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3、内发论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5、儿童身心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一)遗传因素;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

(1)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

(2)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3)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4)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因素;

(1)教育史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2)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3)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4)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2)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小学阶段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性: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这两个阶段是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相对平稳阶段。

2、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1)注意不稳定、不持久、范围较小;

(2)感知觉比较笼统,不精确;(3)记忆呈现出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小学三年级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创造成分增多。

3、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5)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

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2、教育方针:

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3、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科、专业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的性质、任务提出的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4、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依据功能、评价功能。

5、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民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结婚向世界、面向未来。

3、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2)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3)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1、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西斯昂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教育活动。

2、智育:

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

3、素质教育:

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素质教育的特点: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

教师概述

1、教师: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

2、教师的社会作用:

(1)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

(2)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3、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5)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爱你的连续性。

4、教师专业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精神。

(1)教育信念;

(2)专业态度和动机;(3)专业自我。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普通文化知识;

(2)学科内容知识;(3)教育学科知识;(4)实践性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1)教师的教学能力;

(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科研能力。

5、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学生管理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6、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2)学生之具有完整性的人;(3)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2、学生的时代特点:

主体意识增强;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受同辈的影响较大。

3、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主要呈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有两种观点:

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最基本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伦理关系。

2、师生关系的类型:

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走向交往对话的师生关系。

3、师生冲突的原因:

(1)传统中师生地位不同;

(2)师生在观念上存在差异;(3)师生之间缺乏了解与沟通;(4)不当奖励和惩罚。

4、师生冲突的表现:

(1)公开的言语和行为的对抗;

(2)间接的、硬性的冲突。

5、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民主平等、对话合作。

6、师生关系的建立:

(1)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

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

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2、影响课程的因素:

社会、学生、知识。

3、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现代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5、课程的文本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6、课程计划: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7、课程标准:

指学科课程标准,它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8、教科书: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称课本。

课程开发

1、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教育目的而提出的学校课程达到的预期效果。

2、课程目标的确定:

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3、课程内容的选择:

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接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结合。

4、课程内容的组织: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5、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校内部的因素;校长;学校外部的因素。

6、课程评价的类型:

(1)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内部人员评价和外部人员评价;(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7、课程评价的过程:

(1)明确评价目的与对象;

(2)分解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指标;(3)收集评价资料;(4)处理、分析资料;(5)作出判断,报告结果。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教学概述

1、教学:

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学习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3)认知教学理论;(4)情感教学理论;(5)构建主义教学理论。

5、教学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围绕课程,进行共同参与、对话和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6、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

7、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

(2)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所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9、教学原则:

根据一定得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要求和准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10、我国小学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1、教学方法: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教育学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手段,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和手段。

12、教学方法的分类:

(1)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方法的选择: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5)依据教学的环境条件。

14、教学方法的运用:

(1)树立整体观念,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2)坚持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3)灵活创造和运用数学方法

教学的组织

1、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2、班级授课制:

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这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教学的其他其他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复式教学;导生制;分组教学;协作教学;现场教学;开放教学。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评价。

5、备课的内容:

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恰当选择教法。

6、备课的形式: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7、课的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8、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语言清晰;组织有序。

10、学业成绩评定使用较多的方法:

作业、考试与测验、表现性评价(口试等)。

11、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的步骤:

明确教育结果;选定研讨采用的文本;由教师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选择记录研讨过程的方式或设计简明的记录袋。

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

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教学模式的结构: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构成因素关系式及策略;评价。

3、教学模式类型:

“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自学-辅导”式;“暗示-领悟”式。

4、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特定的教学目标;教材的性质;学生的特征;教师自身的特点

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

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也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2、教学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鉴别和选择功能;反馈功能;咨询决策功能。

3、教学评价类型:

根据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4、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阶段;反馈评价结果。

5、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随堂听课法;量表评价法;课堂观察与调查。

德育概述

1、德育: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本质:

将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

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品德是个体现象。

4、德育的功能:

个体性功能;社会性功能。

5、德育目标:

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方面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就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语气目的或结果。

6、小学德育目标:

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习惯。

7、小学德育内容:

开展热爱学习、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和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

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指向于德育对象品德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延续、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前者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后者形成过程是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而这二者之间属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3、德育过程的结构: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4、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5、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和新近性

德育途径

1、德育途径: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各种活动和工作。

2、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教育;

(1)通过德育课程进行教育;

(2)通过其他课程渗透教育;(3)通过综合实践课进行德育。

(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教育

(1)通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进行德育;

(2)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德育;(3)通过协调性工作进行德育。

(三)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教育

(1)少先队活动;

(2)课外教育活动;(3)校外教育活动(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

(1)通过校园环境进行德育;

(2)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教育;(3)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德育;(4)通过学校制度建设进行德育。

(五)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德育

(1)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德育作用;

(2)抓好德育工作的常规化管理。

(六)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进行德育

(1)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

(2)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德育的方法

1、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2)说服教育要有真实性;(3)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4)说服教育要有民主性;(5)说服教育要有艺术性。

(二)榜样示范法

(1)榜样要有真实性、先进性、时代感;

(2)宣传和树立榜样要实事求是;(3)学习榜样要见之于思想和行动。

(三)情感陶冶法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2)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控制克服不利因素;(3)情感陶冶要与启发说服教育相结合。

(四)实际锻炼法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及时检查和总结。

(五)自我教育法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六)品德评价法

(1)正确认识品德评价的目的;

(2)品德评价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3)坚持表扬和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

2、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1)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

(2)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灵活性;(3)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时代性

德育评价

1、德育评价:

教师、学生群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

2、德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3、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内容:

学生道德认知的评价;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

4、德育评价的方法:

问卷呢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测验法;整体印象评价法。

5、运用的于评价法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多元化评价;

(2)重视过程性评价;(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教育环境概述

1、教育环境:

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外在环境的总和。

其核心要素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

2、教育环境的特点:

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隐性与显性的统一;可控性与不可控性的统一。

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

1、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主要教育环境:

(一)学校环境

(1)学校环境的教育功能A、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B、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升;C、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

(2)学校环境的育人特点A、弥散性特点;B、多元性特点;C、潜隐性特点;D、间接性特点

(二)家庭环境

(1)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A、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