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8263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50140035课程名称:

中级微观经济学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3学分学时:

48学时

2.课程性质:

必修

3.适用专业:

经济学适用对象:

本科

4.先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

5.首选教材:

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选教材:

平新乔著,《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

[1]、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HalVarian,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

AModernApproach,sixthedition,W.W.Norton&Co.,2005;

[4]、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3版·上、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曼斯费尔德著,黄险峰等译,《微观经济学》(第九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平时表现(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表现占30%)

7.教学环境:

要具备必要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安排

内    容

参考学时

1

导论

1

2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1

3

消费者行为

(一)

2

4

消费者行为

(二)

3

5

消费者行为(三)

3

6

消费者行为(四)

3

7

生产

4

8

生产成本

3

9

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2

10

市场势力:

垄断与买方垄断

4

11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2

12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4

13

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3

14

要素投入品市场

3

15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2

16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3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预算约束

1、预算约束;2、预算集的性质;3、预算线如何变动;4、预算线的变化。

第四节偏好

1、消费者偏好;2、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3、无差异曲线;4、偏好的实例;5、良好性状偏好。

第三节边际替代率

1、边际替代率;2、边际替代率的其他解释;3、边际替代率的性状。

第四节效用

1、基数效用;2、构造效用函数;3、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4、边际效用;5、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

第五节选择

1、最优选择;2、消费者需求;3、若干例子;4、边际替代率条件的含义;5、税收类型的选择。

思考题:

1、列出并解释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

2、列出并解释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点。

第4讲消费者行为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进一步从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讨论消费者的最优决策。

价格变化给一种商品需求量带来的变化可以划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消费者愿意为一种商品而支付的数额与他购买该商品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为消费者剩余,通过它可以评价市场结构的得失。

当一个人的需求受到其他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时,就有了连带外部效应。

通过学习,应弄清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关系,掌握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消费者剩余、连带外部效应等重要概念及需求理论的数学处理方法,用于现实经济分析。

教学重点: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显示偏好、斯勒茨基方程

第一节需求

1、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2、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3、几个实例;4、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5、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6、替代和互补;7、反需求函数。

第二节显示偏好

1、显示偏好的概念;2、从显示偏好到偏好;3、恢复偏好;4、显示偏好的弱公理;5、检验显示偏好弱公理;6显示偏好的强公理;7、如何检验显示偏好强公理;7、指数;8、价格指数。

第三节斯勒茨基方程

1、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3、替代效应的符号;4、需求的总变动;5、变动率;6、需求法则;7、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证;8、另一种替代效应。

第四节购买和销售

1、净需求和总需求;2、预算约束;3、禀赋的变动;4、价格变动;5、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6、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7、斯勒茨基方程的运用;8、劳动供给;9、劳动供给的比较静态学

思考题:

1、什么是普通物品,什么是吉芬物品,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推倒斯勒茨基方程。

3、用图形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

第5讲消费者行为(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进一步推进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上一章我们研究了在一期约束和确定性下消费者如果做出选择的问题,但是,在跨期条件下消费者如果做出选择,在现实中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时,消费者如果做出选择。

因此本章通过跨期分析、资产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资产四个部分来拓宽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预算约束、跨时期选择、资产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测度。

第一节跨时期选择

1、预算约束;2、消费偏好;3、比较静态学;4、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5、通货膨胀;6、现值:

更仔细的研究;7、对若干时期的现值分析;8、现值的用途;9、债券;10、税收;11、利率的选择

第二节资产市场

1、报酬率;2、套利与现值;3、对资产差异的调整;4、具有消费报酬的资产;5、对资产报酬征税;6、应用:

金融机构。

第三节不确定性

1、意外消费;2、效用函数和概率;3、预期效用;4、预期效用为什么是合理的;5、避免风险;6、资产多样化;7、风险分散;8、股票市场的作用。

第四节风险资产

1、均值一方差效用;2、风险的测度;3、风险资产的市场均衡;4、报酬如何调整。

思考题:

1、为什么要研究跨时期选择?

跨时期选择分析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2、预期效用为什么是合理的?

3、风险的测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6讲消费者行为(四)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总结部分,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工具消费者剩余,然后介绍了如果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最后在是市场的均衡。

这一章学生主要要掌握的是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弹性定义、弹性的各种应用和均衡。

教学重点:

  消费者剩余、弹性、边际收益、市场均衡、税收

第一节消费者剩余

1、离散商品的需求;2、根据需求曲线建立效用函数;3、消费者剩余的其他解释;4、从消费者剩余到诸消费者剩余;5、近似于连续需求;6、拟线性效用;7、对消费者剩余变化的说明;8、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9、生产者剩余。

第二节市场需求

1、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2、反需求曲线;3、离散商品;4、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5、弹性;6、弹性与需求;7、弹性与收益;8、弹性不变的需求;9、弹性与边际收益;10、边际收益曲线。

第三节均衡

1、供给;2、市场均衡;3、两个特例;4、反需求曲线和反供给曲线;5、比较静态学;6、税收;7、税收的转嫁;8、税收的额外净损失。

思考题:

1、什么是消费者剩余?

用图形表示消费者剩余。

2、什么是生产者剩余?

用图形表示生产者剩余。

3、简述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第7讲生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

生产理论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对厂商行为进行分析,这类似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无差异线和预算线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通过学习应掌握在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者是什么关系,生产要素报酬率为什么会递减,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为什么是平均收益递减的第二区域;在长期生产函数中等产量曲线有什么性质,什么是固定技术系数等产量曲线,规模报酬与生产要素报酬有什么区别以及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三种变动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

生产技术、生产函数、等产量线、长期与短期、规模报酬

第一节生产的技术

1、投入和产出;2、技术约束的表述;3、技术的例子;4、技术的特征;5生产函数;

第二节等产量线

1、等产量线;2、短期和长期;3、可变更投入品和固定投入品。

第三节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1、长期和短期;2、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3、报酬递减规律;4、劳动生产率。

第四节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1、报酬递减;2、投入品之间的替代;3、生产函数的特例。

第五节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2、规模报酬递减;3、规模报酬不变。

思考题:

1、生产技术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区分经济中的长短期?

什么是规模报酬?

第8讲生产成本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在剖析几种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角度讨论了厂商的生产成本问题。

在短期成本函数中: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可变成本,在长期成本函数中:

不存在固定成本,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

长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则不是短期边际成本的包络线,这两条曲线相交而不是相切。

企业的扩展线描绘了企业如何随其规模或产出而作出成本最小化的投入。

学习曲线则描绘了当企业的累积产量增加时,企业生产既定产出所需投入的减少数量。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有关成本的基本概念,描绘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中的各种曲线及相互关系,而且要掌握相应的数学表达。

第一节成本的测量

1、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2、沉淀成本。

第二节短期成本

1、总成本;2、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3、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4、短期成本的决定因素;5、成本曲线的形状。

第三节长期成本

1、成本最小化的选择;2、等成本线;3、生产者均衡。

第四节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

1、短期生产的固定性;2、长期平均成本;3、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第五节范围经济

1、产品转换曲线;2、范围经济程度。

第六节估计和预测成本

1、成本方程与成本函数;2、成本函数和规模经济的计量。

思考题:

1、什么是经济成本,什么是会计成本,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根据定义画出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图形。

3、什么是范围经济?

试用范围经济解释你所熟悉的经济现象。

第9讲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以竞争性市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厂商如何实现最大利润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取决于它的成本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它的收益状况,即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情况。

是定义利润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在存有大量买主和卖主、产品同质、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买卖双方信息充分的完全竞争市场上: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与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三线合一;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是所有厂商需求曲线之和。

在短期,厂商只有通过产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极大化,在长期,厂商可以通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极大化。

厂商的生产者剩余是收入与最小成本间的差额,这对于生产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是必要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弄清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生产者剩余、经济租等基本概念;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条件及厂商和行业的供给曲线,分清成本递增、递减和不变行业的生产特征,并逐步学会用简单的模型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利润最大化

1、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1、竞争性厂商的需求和边际收益;2、竞争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第三节选择短期产量

1、竞争性厂商的短期利润最大化;2、竞争性厂商的短期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节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1、厂商对投入品价格变动的反应。

第五节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1、市场的供给弹性;2、短期的生产者剩余。

第六节长期的产量选择

1、零利润;2、竞争的长期均衡;3、经济租;4、长期的生产者剩余。

第七节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2、成本递增行业;3、成本递减行业;4、税收的短期和长期效应;5、长期供给弹性。

第八节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定;2、可竞争性市场。

思考题:

1、解释厂商目标,并指出厂商目标在长期与短期的区别。

2、列出并解释完全竞争厂商的基本假定。

第10讲市场势力:

垄断和买方垄断

第一节垄断

1、垄断市场中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2、垄断者的产量均衡;3、垄断者的定价法则;4、需求变动对垄断产生的影响;5、税收的作用;6、多工厂模型。

第二节垄断势力

1、勒纳的垄断势力度;2、垄断者定价的简单法则。

第三节垄断势力的来源

1、垄断市场需求弹性;2、厂商的数目;3、厂商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1、价格管制;2、自然垄断;3、回报率管制;4、管制滞后。

第五节买方垄断

1、买方垄断与垄断的异同。

第六节买方垄断势力

1、买方垄断势力的来源;2、买方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3、双边垄断。

第七节限制市场势力

1、平行定价;2、掠夺性定价;3、反托拉斯法。

第11讲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以垄断市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价格决定和产量决定。

市场势力是买方或卖方影响商品价格的一种能力,可分为买方或卖方势力。

市场势力会造成社会成本,会使生产低于完全竞争水平。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产品的全部销售只有一家企业供给,此企业可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并根据获得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差别价格。

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行业的供给曲线,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通常,我们可以依靠反托拉斯法来防止市场取得过度的市场势力。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除了掌握垄断、自然垄断、垄断势力、社会成本等基本概念外,还要熟练地运用数学公式或图形曲线来解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收益、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分析买方和卖方垄断及其给社会带来的成本。

第一节侵占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含义,生活中有哪些一级价格歧视;2、二级价格歧视:

含义;3、三级价格歧视:

含义,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依据。

第三节时期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

1、时期间价格歧视、高峰价格定义;2、高峰价格与三级价格歧视的不同。

第四节两步收费制

1、两步收费制概念;2、入门费和使用费的确定。

第五节搭售

1、搭售的基本原理、消费决策;2、混合搭售:

混合搭售的原理,比较分开销售、纯搭售、混合搭售;3、搭售实践:

最优价格的确定;4、配售:

概念,配售的优点。

第六节广告

1、广告的效果;2、广告的简单法则:

广告对销售比率的确定

定价策略是厂商最重要的市场行为,定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占有消费者剩余,以实现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本章解释有市场势力的厂商如何定价,从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将其转化为厂商的额外利润开始,讨论每种定价策略的基本原理。

要求学生掌握价格歧视、两步收费、纯搭售和混合搭售,以及有市场势力的厂商的广告策略,确定利润最大化的广告对销售的比率法则。

思考题:

1、分别举例说明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2、举例说明搭售的基本原理。

第12讲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市场结构部分的重点。

第一种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它与完全竞争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第二种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研究纯粹垄断以外的,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竞争,各厂商都对价格有控制,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寡头垄断厂商的市场行为,如厂商之间的合作;第三种市场结构是卡特尔,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决定。

本章需要学生掌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定价策略和企业行为,同时接触博弈论的一些经典案例、基本模型、概念和分析方法,如囚徒困境、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纳什均衡概念,为下一章的博弈论学习做铺垫。

第一节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的产生: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2、短期和长期的均衡;3、垄断竞争和经济效率:

垄断竞争均衡和完全竞争均衡的比较。

第二节寡头垄断

1、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

纳什均衡概念;2、古诺模型;3、线性需求曲线——一个例子:

古诺均衡的意义,竞争性均衡、古诺均衡、串通的均衡比较。

第三节先行者利益-斯塔克博格模型。

第四节价格竞争

1、相同产品的价格竞争——伯特兰德模型:

与古诺模型的区别,伯特兰德模型评价;2、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

价格的纳什均衡。

第五节竞争和串通——囚徒的困境

1、得益矩阵;2、囚徒困境例子。

第六节囚徒的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

1、价格刚性:

拐折的需求曲线;2、价格信号和价格领导;3、主导厂商模型。

第七节卡特尔

1、卡特尔成功的两个条件;2、卡特尔定价分析

思考题:

1、用囚徒困境说明纳什均衡。

2、卡特尔成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第13讲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厂商在作定价决策和产量决策时,必须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应,本章的目的是用博弈论扩展对厂商决策的分析。

博弈论的应用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博弈论为微观经济学提供了更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于更深入地解释企业行为和市场现象。

本章介绍博弈论的部分基础内容,说明博弈论如何用于理解市场的发展和运作,经营者应当怎样考虑不断面临的决策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寡头垄断厂商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定价并调整价格,厂商如何采取策略性的行动以获得竞争或者谈判的优势地位,如何利用威胁、许诺等来阻值竞争者进入。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上策、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列博弈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学会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思考一些问题。

第一节博弈和决策

1、非合作;2、合作博弈;3、二者差别;4上策。

第三节纳什均衡回顾

1、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关系;2、极大化极小策略;3、混合策略:

纯策略概念。

第四节重复博弈:

无限次重复博弈策略——以牙还牙。

第五节序列博弈

1、博弈的扩展形;2、先行者优势。

第六节威胁、承诺和可信性

1、空头威胁;2、实施和可信性。

第七节对进入的威慑

1、策略性贸易政策和国际竞争

第八节讨价还价策略。

思考题:

1、什么是单纯策略,什么是混合策略,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

2、重复博弈能够形成纳什均衡吗?

第14讲要素投入品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讨论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投入品市场。

基本思路同前面讨论的产品市场类似,包括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要素购买者具有垄断势力的市场、要素出售者具有垄断势力的市场,本章的学习应能够在以前学习过内容的基础上,应用产品分析框架自行分析要素市场的情况,对于劳动要素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经济租概念进行重点的掌握。

第一节竞争性要素市场

1、只有一种要素是可变要素时对要素投入品的需求:

厂商雇佣和产出遵循的原则;2、几种投入品是可变要素时对一种要素投入品的需求;3、市场需求曲线;4、对厂商的投入品供给:

利润最大化条件。

第二节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经济租:

经济租的概念,地租

第三节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边际支出和平均支出;2、厂商的投入品购买决策。

第四节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对工资率的垄断;2、劳动就业的两部门模型;3、劳动市场的双边垄断。

思考题:

1、为什么要研究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有什么不同?

2、厂商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第15讲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分析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别之间的商品交换入手,分析经济效率,进而到政府的再分配,讨论自由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可能性和消费者境况改善的作用。

最后对竞争性市场的效率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四种基本原因。

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学习本章要求学生对一般均衡分析、竞争性均衡实现的条件、效用可能性边界、消费者商品有效配置的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契约曲线、埃奇沃斯盒形图、生产可能性边界、市场失灵等要点熟练掌握。

第一节一般均衡分析

1、两个相互依赖的市场——向一般均衡移动;2、一般均衡的实现。

第二节交换的效率

1、贸易的好处:

商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原则;2、埃奇沃斯盒形图;3、有效配置:

交换的效率;4、契约曲线;5、竞争性市场中的消费者均衡;6、竞争性市场的经济效率。

第三节公平和效率

1、效用可能性边界:

效率和公平;2、公平和完全竞争。

第四节生产的效率

1、埃奇沃斯盒形图中的生产;2、投入效率;3、竞争性投入品市场中的生产者均衡;4、生产可能性边界;5、产出效率;6、产出市场的效率

第五届自由贸易的利益

1、比较优势;2、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散。

第六节总的看法——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交换的效率;2、生产中投入品使用的效率;3、产出市场的效率。

第七节市场为什么失灵

1、市场势力;2、不完全信息;3、外在性;4、公共物品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为什么需要研究一般均衡。

2、效率和公平为什么不能够同时兼顾?

第16讲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讨论当某些参与方知道的信息比其对手或其他人更多时发生的情况,讨论内容更加接近于现实中的企业问题。

首先是销售者对产品更了解即柠檬市场,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然后讨论销售者如何针对他们的产品给予消费者信号显示,避免柠檬市场。

本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讨论了现代企业中的管理激励问题,包括私人企业和公共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及其产生原因、信号显示、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并能够用这些基本概念思考现实企业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质量不确定性和“柠檬”市场

1、旧车市场:

柠檬问题;2、不对称信息的含义;3、保险;4、信贷市场;5、声誉和标准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市场信号传递

1、一个劳动力市场信号的简单模型;2、保证和保证书。

第三节道德风险。

第四节委托——代理问题

1、私人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2、公共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3、委托代理框架中的激励。

第五节一体化公司内的管理激励

1、一体化公司内的不对称信息和激励设计;2、应用。

第六节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效率工资理论:

偷懒模型

思考题:

1、用你熟悉的事例说明什么是逆向选择、什么是道德风险?

2、简述效率工资模型。

第17讲外在性与公共物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集中讨论市场失灵中的外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外在性的概念,正的和负的外在性和无效率,纠正外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的三个基本办法以及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性等要点,对产权理论和科斯定理有所了解。

第一节外在性

1、负的外在性和无效率:

边际社会成本;2、正的外在性和无效率:

外在收益。

第二节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

1、排放标准;2、排放费;3、标准与费的比较;4、可转让排放许可证;5、再生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