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977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docx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

产业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六月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石景山区立足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首钢搬迁调整等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也是石景山区提升城市功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五大着力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指导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关于制定石景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石景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

1.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石景山区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首钢搬迁调整等重大机遇,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一五”以来,石景山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4亿元,较“十五”末增长31.4%,年均增长8%。

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000元以上,较“十五”末增长17%。

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2010年,全区一般财政总收入达到40.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8%。

节能降耗不断取得新进展,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为2.20吨标煤,较“十五”末下降46.6%,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6%,较“十五”末上升近2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区域经济加速向高端化、服务化转型。

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

石景山区空间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十一五”期间,中关村石景山园收入和税收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实现收入、税收分别突破400亿元和10亿元,年收入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达到48家。

银河商务区初具规模,万达广场、中铁大厦等汇集了一批知名商业商务企业。

京西会展商务区、东部现代娱乐区、京燕酒店商务区、西部休闲旅游区等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

创新活动较为活跃。

“十一五”期间,中关村石景山园区企业牵头及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在数字音视频等10余个行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幅达87%,版权著作权认证以每年50%以上速度递增,聚集了一批研发能力强,创新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

“十一五”期间,石景山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经济总量规模相对较小,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聚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空间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研发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

2.面临机遇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这为石景山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带来新契机。

北京着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

北京提出了建设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石景山区在提升区域功能,聚集高端要素资源,增强发展能力等方面将迎来难得机遇。

北京加快首都西部地区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继《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之后,北京市日益关注城市西部发展,并下发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1〕1号),积极推进土地利用、人才引进、财政支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为石景山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将进一步深化政策体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这都将有力地推动中关村石景山园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全面推进。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有利于石景山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主要挑战

未来五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石景山区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如空间资源统筹整合的模式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充分规划利用好首钢搬迁调整区域,还面临一系列协调解决的问题;区域品牌形象有待进一步培育和重塑,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周边区县竞争日益激烈,石景山区培育产业新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体部署,坚持产业“高端化、服务化、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以首钢搬迁调整和永定河综合治理为契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做精做优二产,做大做强三产,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一轴一带一核一园多支点”的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石景山区成为首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新的增长极。

石景山区产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高端定位,引提并举。

大力引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为石景山区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集约发展,功能提升。

整合空间资源,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布局,加快产业功能区发展,积极承接高端资源转移,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

创新驱动,品牌制胜。

坚持率先创新、持续创新,集聚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施主导产业品牌培育战略,提升区域品牌价值,提高石景山区区域创新活力和产业吸引力。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产业资源,加强石景山区西部地区产业引导,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积极与周边区县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产业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石景山区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主要表现在:

产业实力迈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12%以上,2015年突破390亿元。

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其中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超过70家,上市企业超过15家。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25%和15%。

产业绿色化发展不断推进,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期末下降40%。

空间布局形成新亮点。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一轴一带一核一园多支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2015年,中关村石景山园区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

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形成导向明确、衔接有效的产业支撑政策体系,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高端产业资源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二、构建服务主导型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点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效益,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

1.文化创意

立足石景山区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力,发挥骨干文化创意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数字娱乐、数字媒体、工业设计等领域,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推动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力量,将石景山区建设成创意资源丰富、创意活动活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网络游戏。

依托“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大力推进“网络产业园”建设;构建“网络游戏综合服务平台”、“电子竞技赛事运营综合服务平台”,扶持网络游戏引擎开发、网络游戏设计、网络游戏制作、虚拟现实体验、网络运营等领域发展,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技术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创游戏产品研发推广;积极开发数字体育产品和电子竞技产品,打造“八大处网络体育集聚区”。

——影视动漫。

大力发展影视动漫作品策划制作、广告制作、版权营销、版权交易等,努力形成集策划、制作、交易、营销于一体的影视动漫产业链;围绕动漫游戏的品牌产品,支持相关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玩具文具、少儿服装等衍生产品开发;促进影视动漫产业与旅游服务、体育休闲、文艺演出等融合发展。

——数字媒体。

把握“三网融合”契机,大力推动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推进3G内容制作、数字出版、互联网电视等领域的发展,吸引新媒体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和现代传媒企业落户石景山区;加快“西山汇新媒体基地”、“国广文化传媒产业基地”等建设,打造数字新媒体产业集群。

——工业设计。

充分发挥首钢品牌优势,规划建设工业设计园区,扶持培育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产品类及视觉传媒类工业设计,努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设计企业或机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2.高新技术

借助石景山区建设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和互联网、物联网等电子信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发展。

——信息技术。

依托中关村石景山园,大力发展软件及电子产品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集成、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推进“三网融合”和3G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产品。

——新能源。

加快“中国绿能港”等新能源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新能源研发服务骨干企业,鼓励新能源企业在石景山区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鼓励和支持申报国家新能源项目,积极支持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攻关,扶持引导重点企业拓展系统集成、技术咨询等高端领域;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促进能源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新能源技术转化等服务机构发展。

——新材料。

大力推动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及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元器件支撑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兴材料;鼓励新材料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开展新材料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节能环保。

发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展示平台,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服务、建筑节能、节电技术等领域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水处理、水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废气治理领域的企业;加快环保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示范应用,着重吸引节能环保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入驻石景山区,发展一批提供节能设计、咨询、审计、能源管理等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

3.商务服务

依托高品质楼宇资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推进会展业发展,积极发展专业服务业,不断优化商务环境,力争将石景山区建设成为服务京西、辐射全市、面向环渤海的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

——会展业。

加大会展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会展服务的承载能力;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展览企业到石景山区开设分支机构和合资企业,推动展览设计、装饰装修、信息咨询、广告宣传等会展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大型商品类会展、机械类会展、国际性的大型会议等活动,打造石景山区特色会展品牌;进一步推动会展、旅游、商务联动融合,促进会展经济发展。

——总部办公。

加大总部企业的引进力度,努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营销、结算等机构;充分利用首钢品牌资源,积极吸引先进制造企业总部落户石景山区;不断优化总部企业服务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服务内容,引导一批符合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规模实力,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

——专业服务。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引企和引才力度,重点推动广告业、咨询调查、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服务业领域发展,提高引进企业的质量,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专业服务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4.现代金融

积极引入和聚集高端金融要素,推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金融服务业发展,构筑以金融要素交易、金融投资理财和金融服务中介为重点的金融发展格局。

——金融要素交易。

借助首钢品牌资源优势,重点推进贵金属交易所建设,大力发展北京保险交易所、北京建材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金融要素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品、高新技术产权等交易平台。

——金融投资理财。

重点吸引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金融信托等为重点的投融资服务机构,积极引进以资本运作、资金管理、理财服务等为重点的财务管理机构及以资产经营、资产托管、并购重组等为重点的资产管理机构。

——金融中介服务。

完善金融市场支撑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保险中介、资产评估、信用担保等领域,努力吸引金融租赁、典当、金融信息服务等中介机构;引进国内外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风险管理机构,积极建立高效规范的信用市场。

5.旅游休闲

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开发都市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等特色旅游休闲产品,塑造旅游休闲品牌,强化京西旅游休闲综合服务中心地位。

——都市休闲娱乐。

推进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建设,促进工业文化旅游发展;以石景山游乐园、国际雕塑公园等为重点,进一步丰富主题性强、参与度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打造综合性、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完善酒店、会所、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休闲服务业发展。

——历史文化旅游。

充分利用金阁寺、玉皇殿、天主宫等和北路雕刻佛像、佛经山洞、晾经台等一系列古迹资源,加快八大处佛教文化胜地建设,打造石景山佛文化之旅;规划建设模式口驼铃古道,串联沿线京西历史遗迹资源,推动京西旅游发展;进一步丰富节会活动,提高历史文化旅游的体验性和参与度。

——生态旅游休闲。

加快天泰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推进天泰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五里坨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商务等融合发展;加强与门头沟等周边区域合作,开发精品生态休闲旅游线路,打造京西生态旅游品牌。

(二)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1.制造业

加快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促进制造业的产业能级跃升,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以首钢工业区为重点,改造提升钢铁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特色优势领域,引进具有先导性的装备制造以及高端金属材料制造。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支撑制造业改造升级,积极支持开发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拓展先进制造业的前沿领域。

——重点加快推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并围绕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大力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关联产业;鼓励技术骨干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2.商业

整合现有商业服务业资源,优化提升传统商业业态,积极培育高端新兴商业业态,加快商业布局调整,努力构建由核心商业区、次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便利商业网点构成的商业发展新格局。

——以万达广场、苹果园交通枢纽等为重点,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努力形成彰显大都市商业繁华时尚魅力的综合商业区或大型商圈。

——推进台湾街、石景山游乐园塞纳左岸风情街、永定河国际风情文化大道、模式口京西古道等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提升特色街品位,打造石景山商业特色名片。

——积极发展社区商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建成多样化、层次化、功能完善、安全诚信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完善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努力推动现代商业与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3.房地产业

整合优化区域土地资源,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以商务地产和商业地产为重点,切实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依托永定河沿岸湿地、山林资源和“两湖三公园”建设,开发建设配套商业类、休闲娱乐类、商务金融类等地产项目。

——加快新能国际大厦、CRD银座等楼宇载体建设,推进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地下文化娱乐中心、中国创意谷、中国绿能港、首钢启动区及老厂区等产业类地产项目开发。

——加快重点区域改造升级,推动老古城、刘娘府、五里坨、西黄村、衙门口、苹果园等地区的综合开发改造,促进政策性住房项目、高品质住宅项目和高端商务、休闲娱乐产业项目综合发展。

三、构筑集约协同的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差异定位、有机联动”的原则,进一步整合空间资源,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构筑“一轴、一带、一核、一园、多支点”的集约、协同的产业空间新格局,实现双轮驱动、东优西进、沿河建设、纵深发展。

图1石景山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统筹布局T型发展轴线:

一轴一带

依托长安街西延线和永定河,努力构建长安街西延线综合发展轴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串联沿线重点产业功能区,构建“T”型高端产业发展格局。

1.“一轴”—长安街西延线综合发展轴

加强整体规划,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串联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中关村石景山园以及银河综合商务区、台湾文化创意商务区、西五环现代娱乐区、京西会展商务区、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等重要支点,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力争将长安街西延线打造成为集商务办公、高端商业、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京西财富大道。

2.“一带”—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

以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串联天泰旅游休闲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中关村石景山园。

积极培育商务服务、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产业,打造产业高端、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水岸经济带,带动石景山区乃至京西地区持续较快发展。

(二)全力打造两大核心功能区:

一核一园

依托“一核一园”,形成双轮驱动,打造引领石景山区乃至京西地区快速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

1.“一核”—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以首钢厂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立足京西,服务首都,面向全国,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务服务、文化创意、高端商业等产业,完善总部办公、创意体验、会议会展、城市游憩等功能,打造总部特征明显、创新创意活跃、高端要素聚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商务区,成为展现首都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标志地区。

——探索创新,形成北京市、首钢集团和石景山区三方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共同成立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首钢搬迁调整地区的开发建设。

——紧抓首钢搬迁调整的契机,整合空间资源,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规划功能布局,稳步推进土地整理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交通路网的规划建设,推进石景山路西延线、锅炉厂南路、北辛安路南延线、古城大街南延线、永定河东侧路、跨永定河大桥等区内重要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

——切实保护好首钢主厂区内的工业遗产,保留厂区内的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资源,推动工业旅游发展。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设立“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努力推进“全国贵金属交易中心”、“能源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集聚相关产业资源。

图2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示意图

2.“一园”—中关村石景山园

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的政策优势,重点发展数字娱乐、数字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高端资源要素,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将中关村石景山园打造成为石景山区科技创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图3中关村石景山园示意图

——以中关村石景山园北区为重点,着力推进西山汇新媒体基地、刘娘府创意总部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3G技术开发、3G内容制作、数字出版、互联网电视等领域发展,打造“国际创意谷”。

——以中关村石景山园南区为依托,加快推进“中国绿能港”建设,打造集新能源技术研究、新能源技术转移及产品展示、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评测和CDM技术支持等为一体的北京新能源高端服务产业基地。

——完成金顶山路、苹果园大街北延、永定河引水渠南路、西井中街等七条园区周边和内部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南区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北辛安路、古城西路、特钢南路等九条内部及周边道路建设。

——完善政府服务环境,组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中介交流平台,推进“数字园区”建设。

(三)重点建设多个产业集聚区:

多支点

重点推进银河综合商务区、台湾文化创意商务区、西五环现代娱乐区、京西会展商务区、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天泰旅游休闲区、中国动漫游戏城等七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石景山区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

图4多支点空间布局示意图

1.银河综合商务区

充分发挥区域行政资源聚集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集商务办公、现代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区域性商业商务中心。

——积极推进新能国际大厦、北方中惠国际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中铁建设大厦、万达广场等项目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提升万达广场、华联商厦、万商大厦等现有大型商业设施,优化商业业态,突出商业特色,提升商业品质。

——加快推进F地块、I地块等项目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做好银河综合商务区重点地块的拆迁、改造工作,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加快商务区周边地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增建扩建停车场,适量配置商业街、大型超市、影剧院、特色餐饮、健身场馆等设施,创造便捷、舒适、时尚、高端的办公生活环境。

2.台湾文化创意商务区

整合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地下商务区、北京台湾街等空间资源,以台湾文化为特色,推动文化创意、金融、商务办公、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融合发展。

——依托北京台湾街,汇集台湾时尚文化特色店、娱乐休闲店、私人会所、特色购物店等,展示台湾文化风情,重点打造“台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品牌,进一步彰显特色街区魅力。

——借鉴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经验,加快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地下商务区等载体建设,重点发展以文化型、服务型为主导的业态,打造集文化创意、时尚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娱乐中心。

3.西五环现代娱乐区

整合东部现代娱乐区、京燕酒店商务区、TSM商务区、西五环体育产业带等空间资源,重点发展大型游乐园、体育休闲、文娱演出等文化休闲娱乐业态,形成大型现代休闲娱乐中心。

——加快推进石景山游乐园“梦幻世界”室内主题乐园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游乐主题园区。

——依托奥运老山自行车馆、北京射击馆等体育场馆资源,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信息发布、体育交流训练、品牌体育用品等市场发展。

——加快金鼎商贸区、茂华璟都会休闲商业街、石景山游乐园酒吧街等建设,推动商业购物、娱乐休闲等融合发展。

4.京西会展商务区

突出会展和商务功能,打造集会议展览、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会展商务中心。

——成立京西会展商务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加快区域拆迁,推进“金融魔方”等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会展业,重点引进规模大、层次高、专业性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带动会展服务业发展,形成北京重要的会展展示中心。

——积极吸引总部企业、知名商务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