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知言》.docx
《孟子《知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知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子《知言》
知言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
孟子原文:
公孙丑曰:
「何谓知言?
」
孟子曰: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
这段文章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章,谈到「不动心」的章节里。
在这段文章之前,孟子先是提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在解说了如何养浩然之气之后,接着再补充了这段知言的说明。
为什么孟子谈浩然正气,要先提到「知言」这个主题呢?
可见这个「言」字,对于能否养得起浩然正气的关系非常重大,故而孟子要特别加以申论。
什么是真正的「言」呢?
「言」者”心声”也。
对自己内心所发出的声音,不管是好是坏,是正是邪,都了如指掌,叫做「知言」。
「知言」就是了解自己当下的存心是正是邪,进而有时机扫除心内的无明,走向光明正大纯洁无暇的坦途。
有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突显「知言」的重要性。
美国曾经针对八千多位中学生做了一项心里测验及调查,这些受访的学生里面,百分之七十一的学生作过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常打架,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在商店里偷过东西。
而品德测验的结果,却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孩子,觉得他的品德良好!
在这个活生生的真实例子里面,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对于自己内心时常发生的不净心思,简直可以说是毫无所知!
如此一来这些孩子还有进步的空间吗?
因此「知言」的功夫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正是佛家「明心」的基础功夫之一!
然而孟子所谓的「知言」,指的不只是观照出自己的心声与习性,也包括能体察出他人的心声与习性。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能知自己的言,简直就是无明,岂能修得了自身;不能知别人的言,也就无法区分是非曲直,岂有智慧可言。
例如从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便可以知道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也可以知道谁在收买你、吹捧你、谁在贬损你、抵抗你、谁是君子君而不党、谁是小人党而不群、谁是益者三友、谁是损者三友…分辨得出这些是非曲直,凡事清楚明白,这才是智慧。
佛家所说的智慧,便是孟子的「知言」的效应。
这个「言」字不止代表心思,当然也包括语言、举止、行为在内。
例如一个眼神也是言,当你说了一句话,惹得有一个人怒眼瞪着你,这眼神也已经明确的表示出他不喜欢你的心声了!
然而他的嘴巴却说:
「没有啊!
我哪有不喜欢你!
」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到他的内心根本不喜欢你!
这个内心的想法透过他的眼神,早就表露无遗了,任他嘴巴再怎么说喜欢你,此刻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所以从根本处来说,真正的「言」不是他在说什么话,也不是在他的眼神、也不是在他的动作,真正的言只发生在一个人的「内心」!
在他未说话,未动作之前,这个声音就已经先在他的内心回荡已久了!
一切的「言」都是发自内心,心里面的声音、感受、念头,才是真正的「言」!
公孙丑问孟子什么是「知言」?
孟子用下面这段文章来解释「知言」。
曰: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是「生于其心」这四个字。
由于这四个字的指引,我们便可以清楚的知道,所谓诐辞、淫辞、邪辞、遁辞等等的「言」,指的不是一个人嘴巴所说的话或肢体做的事,而是指内心的声音。
内心一有贪嗔好恶的剎那,才是「言」的所在!
「言」是发自心上的,这一点要先确定方向,才不会使这段文章的解释有所偏差。
「诐辞知其所蔽」:
先解释什么是「辞」。
辞有看不见的意思,也有语言、心声的意思。
躲在内心深处那个看不见的真话,就叫做「辞」,这里的「辞」也就是知言的「言」,但「言」字比较容易被解读为狭义的「语言」,所以在这里改成「辞」字来突显“躲在内心”的未尽之意。
「辞」字还含有辞别、辞去的意思。
意即「不存在你的面前,但却存在背后的某处」的意思。
所以古人常用「辞」这个字来影射「外表上看不到,却隐藏在你内心的那个声音」。
「诐辞」,就是执于一端之词,是偏颇的词,虽有部份道理,但整体来看却是个偏颇的说法。
好比墨子所提倡的「兼爱」,即是似是而非的一种说法。
墨子提倡要平均的去爱每个人,对任何人的爱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完全没有差异。
这说法听起来很对、很伟大,感动了很多人,拉走了很多人的心,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把它落实在社会上,因为当你去落实的时候,却发现你也得把父母亲当成路人一般才公平的,这是违逆人性的作法。
就像这种带着偏见、不合实际的言辞就叫「诐辞」!
而「知其所蔽」的「蔽」字是蒙蔽、无明、灵台没有打扫干净的意思。
一听到偏见的辞,我们就立即能发觉到他的无明与蒙蔽。
当然这个「其」字可以指自己,也可以指他人。
好比在我的内心里发出了一丝丝的偏见,我当下就要觉知到我依然存在着无明的蒙蔽。
或是当我听到一个人怀有偏见的言词,我也要能知道这个人的内心正受到无明的蒙蔽,这都叫「诐辞知其所蔽」!
然而要做一个如此明理的君子,其实没有这么容易,原因是世上似是而非的论调真的太多了,而且依然还隐藏在我内心的杂思、欲望、偏见也还很多,因此虽然有很多内内外外的诐辞,正显现在你的内心或眼前,但却很少人能立即觉知得出来的!
好比我曾在电视上听过一个偏见的大德这样子弘法,他说:
「选择一个正确宗教有几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教主要有高贵的出生!
」我听到这第一点就差点摔破眼镜!
各位,要哪一种高贵的身份才有资格做一个宗教的教主呢?
有这种规定吗?
人还有分贵贱吗?
出身低微鄙陋的人就没有资格当个觉悟者了吗?
这显然是莫大的偏见,但包括他自己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却不一定能听得出来!
然后他接着说:
「像有一个宗教的教主是一个未结婚的女人的私生子;另一个宗教的教主是个四处去求官求不到的流浪者;还有一个宗教的教主只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只有我们宗教的教主是个高贵的太子血统,本来可以当国王的高贵血统!
」
各位,弘法者本身要有正见,不能怀着偏见。
这位大德所说「未结婚的女人的私生子」是谁呀?
他虽没讲出名字,但我掐指数一数五教,大概指的是耶稣吧!
传说中圣母玛莉亚受圣灵而怀了耶稣,被他说成私生子!
然而就算是出身低微的私生子,就不能觉悟吗?
而他说那个「四处去求官求不到的人」是谁呢?
我掐指再算一算,再笨的人也知道应该是指孔子吧!
孔子是不是去求官我们先别论,但当不了官的人就没有资格觉悟了吗?
而那个「图书馆当馆长的」,指的应该是周朝的「柱下史」老子吧!
看管图书的就没有资格可以觉悟吗?
只有当太子、当国王的人可以觉悟成佛吗?
是的,当然太子或国王也可以成佛,但不当太子国王的人就没有佛性了吗?
就无法觉悟成佛了吗?
我当然知道释迦佛的伟大,也非常崇拜他,但一个弘法者不可以因为要强调释迦佛的伟大,就想方法找些似是而非的论调,去贬损别的教主的伟大,这种做法不仅不公正客观的,而且还有损修行者的宗风。
这个理只有自己的教派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可以,放到别的教派身上就说不通了,放到宇宙间去验证看看就更可笑,这真是明明白白的「诐辞」!
不管我是不是该教派的人,不管我喜不喜这个法师,一听到这种「诐辞」,就立即要知道这个说法者的心中,依然还存在着莫大的无明,灵台还没有打扫干净!
如果这样大的「诐辞」还听不出来,那还谈什么「知言」呢!
然而我在电视上看到,他这话语一出的时候,下面满满的听众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好似很欣赏这个「高贵」的说法,真是不可思议呀!
这不是一种非常大的无明吗!
由此可见这句「诐辞知其所蔽」说来容易做来难,难怪大学里面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学问要实践得来才是真功夫呢!
淫辞知其所陷:
「淫」是过多的意思,当然不当的男女情色也是淫,不过「淫」这个字倒不一定指男女情色而言。
但凡超过本分的、浮华的、夸大不实的、放纵的言论都叫「淫辞」。
例如那些政客在竞选时所开出来那些不切实际的支票,或是攻击对手时,故意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去夸大对手的小小错误,以便使对方陷于必死之地。
当我们听到别人说着这些夸大的淫辞,或是发现自己的心中萌生出这样的淫辞,就要能分辨得出发出淫辞的当下,便是一个人的内心仍然有所陷溺的当下,仍然有不净的心机的当下了,有了这个觉知的能力,便是「淫辞知其所陷」。
或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开玩笑的方式,都喜欢夸大自我、吹嘘自我、把自己讲得很厉害,把别人讲的都很逊,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都是古人所说的「淫辞」。
或是有些好色的人,谈话时三言两语就会扯到男欢女爱的粗俗话题,没有一点正经的话题,这也是「淫辞」。
还有一些修行人喜欢谈玄说奇,不实在的去洗心涤虑,不去建立德行,不去克己复礼,谈的都是神奇鬼怪的事情,神通法力的事情,这些尚玄好奇的话,都叫「淫辞」。
淫辞虽然是从嘴巴讲出来,但其根源仍是从内心所萌生出来的,当我们听到别人说着这些淫辞,或是在自己的内心觉知到这些淫辞时,就要知道此刻的别人或自己,内心依然陷溺于种种无明习气、总总贪欲而难以自拔了。
有了这样的觉知力,便叫「淫辞知其所陷」。
邪辞知其所离:
邪辞是不正当、违背正理、为到达某些目的而刻意误导、蛊惑人心的言论。
好比「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样的广告词,或是「没有上酒家的都不是男人」这样的话都叫邪辞!
真的只要想做的事就没什么不可以做的吗?
如果想去学游泳、学音乐这种正当的事,当然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如果想去强奸一个人、想去侵犯一个人、或想去吸毒,也没什么不可以做的吗?
讲这个话的人简直是不负责任。
真的只有上酒家的才是男人吗?
像文天祥、岳飞、关公这样的正气男儿,也会跟他们一样上酒家玩女人才显得出自己的气魄吗?
在君子的眼中,此话一出真是自己的人格都扫地了!
然而这些似是而非的话,让正在脱序边缘的人听了很高兴,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可以为所欲为,还可以丝毫不觉得羞耻,这就是「邪辞」!
曾经有位大师在著作上写道:
「如果你未曾尝试过的事就没有资格批评,即使是吸毒也是一样,只是你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负责。
」这种话让那些想要摆脱传统束缚的人听了既惊讶又感动,但真的可以去试试吸毒的滋味吗?
吸了之后有几个人还有时机回头的呢?
即使他想为自己的错误负责,问题是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吸毒只是个例子,其它还有太多可以伤害自己及伤害别人的事,还有太多会让家人懊悔莫及的事,真的都可以去试试看吗?
他们真的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讲这种话的人真是为了赚得人心,为了哗众取宠,而完全不负责任!
坦白讲他根本就负不了这个责任,因为这种人即使离开人间,其遗祸仍可漫延千年,这就是标准的「邪辞」!
这种邪见远比诐辞、淫辞、遁词还要可恶!
一听到类似的邪辞,就知道说话的人试图要让你叛离正当的道路了。
当你觉知到自己心中产生这样的邪辞时,就要知道这样的心思将使你叛离正道甚远了。
有了这样的觉知力,就是「邪辞知其所离」。
遁辞知其所穷;
「遁辞」是闪躲逃避、吞吞吐吐、理由牵强、或在背后说是非的言辞。
像是「我只是犯了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这样的话,就叫遁辞,自己犯了错承认就好了,还拉一大堆的男人下水帮他背书,试图以此脱罪,让人家觉得他很无辜。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的理由勉强屈穷,不会因为这番牵强的理由就误认他是对的。
社会上常有一种人,在背后说了一大堆人家的是是非非,但当人家要正面和他对质时,他却支吾其词,说「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不断的闪躲其词,试图要来圆这个场。
一看到这样的场面,虽然我们不和他计较,但我们知道他编造了是非,因此内心有所屈穷了。
如果这种错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更要立即觉知到自己内心的理屈,而大大的自省一番!
再举个古代的例子,孟子对齐宣王说:
「假设您有一个臣,因为要去楚国远行,于是把妻儿委托给一个朋友照顾,等到他回来时,却发现他的朋友没有尽职,让他的妻儿挨饿又受冻,交到这种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理直气壮的答复说:
「这种无情义的朋友应该和他断交!
」孟子又说:
「如果你下面有一个负责管监狱的官,但他却连自己的属下都管不好,那你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理直气壮的答复说:
「免了他的职!
」接着孟子说:
「那么一个国君应该要负责治理国家,但他却没有把国家治好,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没有答复,眼神一下子看左、一下子看右,就把话题叉开了!
因为知道自己理屈,再也不能理直气壮了,又穷于找理由来应付,干脆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遁辞」的表现。
有时我们的内心也会这样,因为理穷,所以一直找理由掩饰,或是故意去忽略那个不净的心思。
明理的人一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就应该坦然的自省,才有时机走在正人君子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觉知力,便叫「遁辞知其所穷」。
以上孟子所谈到的诐辞、淫辞、邪辞、遁辞,是举些例子来代表众生一切的心声,一切的「言」,「知言」就是要让诐辞、淫辞、邪辞、遁词都逃不掉你的法眼的意思!
觉知到别人的心声正不正叫「知言」,觉知自己的心声正不正更是「知言」。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内心假设有不正的言,自己一定得先知道,坦然去面对,才有进步的可能。
别人有不正的言,你也得看得出来,才不会被他混淆了是非,才能够替社会伸张正义,才能去救治沦落的世界。
就像孟子与杨、墨之徒辩,又与告子、高子辩,这都是因为孟子能看穿诸家所发的诐辞、淫辞、邪辞和遁辞,知道其心有所蒙蔽、有所陷溺、有所叛离,有所穷屈。
因而不得不与之一辩,以救苍生之无知。
所以做为君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知言,知言才能正心,才能养气,才能救世。
假设不能知言,想要不动心,想要养浩然正气,想要救世,则所做的事情不晓得对不对,恐怕会越帮越忙的。
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原文「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有误。
请参考滕文公下章有「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的章句,两相对照便知此处有误。
且「事」属个人小事,而「政」属国家大事,事小政大,把事字摆在政字前乃符合本段先后次序。
〕
一个平常人的内心假设存着不正的心念,这种存心必定会危害到他处理任何事务的公正。
所以说「生于其心,害于其事。
」既然处事有不正的作风,假设是让他为政主宰国家的话,也必定会危害到治国的任何政策上。
所以说「发于其事,害于其政。
」
这话的意思是说,任何显现在外的事,不管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的作为、或甚至一个治国的政策,原先都是从一个人内心的「言」所散发出来的。
当然能不能养得起浩然正气,也与这个存心息息相关的!
这也就是孟子为什么把「养浩然之气」和「知言」相提并论的原因。
我相信即使再有圣人出现,也必认同孟子这番见解的,因此「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
当然,内心存着不正的言,不仅能害于其事、害于其政、也能消亡一身的正气;但反过来说,内心假设存着正当的言,不仅能益于其事、益于其政、也能长养一身的浩然正气。
好比每当你凡事开阔的往大处、远处着眼时,胸中必常有一股浩然正气在;而凡事狭溢的往小处、短处看时,胸中必有股狭隘阴私的欲望在。
所以「正见」必有正气满腔的感受在茁壮,而阴气则日渐消亡;「邪见」必有阴私满腔的感受在茁壮,而正气日渐消亡。
坚持胸中的正见,也就是护持了正气,放弃了胸中的正见,也等于是放弃了正气。
因此知道自己内心的「言」正不正,才能养出一股浩然之气。
「知言」与「气」原不可分,只是众生缺少观察,所以不明了它们的关系而已。
而内心要存着什么样的「言」、什么样的存心,才有助于养出一身的浩然正气呢?
才能有益于身心性灵的健康呢?
偶而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流传的文章,借来分享给各位参考:
传统固有的人生训诲,强调「好心有好报」,但这样的教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社会,难道只能一种道德教条,无法以科学方法来证实吗?
直到看到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戴维﹒霍金斯在其着的《Powervs.Force》,才让我们大开眼界,知道「善恶报应」还真有其科学根据呢!
原来情绪是有频率的,物理学家已经证明,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
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
戴维﹒霍金斯,经过二十年长期的临床实验,其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包括各种不同种族、文化、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数据,他把人的情绪映像到1-1000〔100Hz~100000Hz〕的范围。
他发现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Hz)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
霍金斯发现,老实、同情和理解的意念,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
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当你想着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的健康。
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结果让人大开眼界,兹摘录其主要项目如下:
1.羞愧耻辱:
20 2.恶念谴责:
30 3.冷漠绝望:
50
4.忧伤懊悔:
75 5.恐惧焦虑:
100 6.渴求欲望:
125
7.愤怒怨恨:
150 8.骄傲轻蔑:
175 9.勇气肯定:
200
10.信赖:
250〔中性〕 11.温和希望乐观:
310 12.宽恕原谅:
350
13.理性谅解:
400 14.关爱尊敬:
500 15.安详平静:
540
16.喜悦快乐:
600 17.开悟正觉:
700~1000
这么说来,古人强调做人要宽恕、要有爱心、要尊敬他人…都是有很深切的道理的。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尽量让我们有更开阔的存心,时时保持在250以上,才能有益自己的身心。
并请您在各种烦恼来袭时,赶快把黄庭禅的观照功夫拿出来用,在黄庭里面天天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境才是!
谈到观照,金刚经叫我们要观照自身的实相,叫我们单纯的体验身中的感受,然而接近「实相」只是第一个过程,有了实相就像一块地基被打扫干净了,但上面还没有看到任何有益的建设,这并非最后的目的,接下来是要建设起什么有益的东西来,才能使这净土发出光茫。
而那个能让佛性发光的东西就叫「志」!
向上的心念叫做「志」。
接近实相后假设没有向上的「志」来护持,这个实相很快的又会退转到贪嗔分别的习气中了,这块好不容易才打扫干净的地基,马上又要被人倒很多垃圾在上面了。
因此想要有「不退转」的心,所靠的就是向上的「志」,这些能长养浩然正气的志,包括宽阔慈悲的「仁」,忍辱负重的「义」,依序而行的「礼」,辨明是非的「智」,踏实无华的「信」。
这些存心都能使胸中产生一股浩然的正气,滋养着我们的法身。
能时时存着这样的心,才是真正的「知言」,也才是真正在长养自己的浩然正气,真正的对身心性灵都有益处。
现在的人喜欢走遍千山万水去找旺盛的气场,或有灵气的地方,然后在气场上猛吸气!
这种外求的人丝毫不知道存心的重要,不知道世上最有灵气的地方就只在你的内心,不知道浩然之气只源自纯正的志,不知道浩然之气只能从自己的内心里长出来,不是从外面吸来的。
他们这种外求的修法,在金刚经、心经里看不到,在大学、中庸里也看不到,在道德经、清静经里也看不到,各教圣人都不提倡,为什么还能迷惑一大群人呢?
这都是未读圣贤经典,堕入了尚玄好奇的陷阱,所以才会「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呀!
知言举例:
道德经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因此「知言」不仅是知自己的言,也是知别人的言,知己知彼才是全方位的知言。
以下就让我举几段经典或历史里的例子,以及学员的分享案例,以便帮助各位更深切的了解「知言」的范围及其重要。
〔一〕论语:
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直」是正直、果断、敢为了正理而得罪人。
「谅」是开阔、信实、没有虚伪。
「多闻」是常谦卑的向人学习,或知道很多有用的知识。
当你身旁有这样的朋友时,你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可贵吗?
你的内心懂得珍惜这样的朋友吗?
或是你内心认为他们太正直太老实了,反而不敢跟他们在一起,以免常常被指正?
或是因为他们知道的比你多,反而使你嫉妒不已呢?
这些存在别人的「言」及自己内心的「言」,你看得清楚明白吗?
「便」本来是给人方便,但假设用到不好的地方,好比一个人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差一点点无所谓啦、不要太计较啦、喝一点酒没关系啦、上一次夜店又不是干什么坏事、抽一只大麻又不是抢劫…一切都太方便了,变到最后连该守的原则都不要了,这就是便辟的人了。
便辟就是极会应酬,极会迎合人情,极会勾起你的赞同,会让你对他的好意非常感念,这叫做便辟。
便辟并不是这个人很奸诈、很邪恶。
奸诈邪恶的人怎能吸引你的认同与感念呢?
奸诈邪恶的人你又怎会与他为友,对他死心踏地呢?
他必定能给你很聪明、很通权达变的感觉、很温暖、体贴、幽默、细心的感觉!
因此你才会将他视为知己朋友,并对他所说的歪理全盘接受。
一个人为什么要逢迎人?
会逢迎的人大都怀着想要经营自己的小圈圈的目的。
一个君子的特质是「群而不党」的,而小人的原质是急着经营自己的私党的。
便辟的人他会处处逢迎你,给你好处,给你关心,以便拉住你的心,经营属于自己一小党的圈圈,好似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力量,或是有了自己的势力才能与谁抗衡,或是想在一方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或是想让人家看到我有才华等等。
面对这种便辟者逢迎、同理的慢慢收买,你还有能力看清彼此在那个当下,内心的心声究竟是正还是邪吗?
你还能力「邪辞知其所离」吗?
还是也跟着变成一个小圈圈的心态,彼此收买来收买去呢?
「善柔」到底是损友还是益友?
一个人有和蔼、热切、轻声细语的德貌,既善且柔怎么会被孔子归类在损友的一方呢?
这是因为他善于经营外表那副和蔼、热切、轻柔细语的德貌。
但不管你做的事是对是错,他永远只是善柔的认同你,永远不得罪你,他能让你很窝心,让你为他的贴心很感动,他会在你空虚的时候会打抚慰你,在你失意的时候他会逗你开心。
听到这里你会疑惑,难道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这是因为一个以善柔的样子为德的人,通常会缺乏敢对你的错误正色直词的义气与魄力,这种人只会讲一些好听的话来迎合你,无法让你进德修业,也无法引导你去做一些有义气、有志节、远离欲望的事情。
而且那么交这样的朋友有什么益处呢?
又一个好于经营外表善柔德貌的人,处处提着最灿烂的笑容,最温柔的与止,最后就变得有点矫情,有点公式化,甚至不知不觉落入虚情假意。
这种以善柔为德的人在道场里最常见,一谈到修行,大家第一个学的,就是和蔼、温柔、轻声细语、灿烂的笑容等德貌,但何时要收起这些德貌的应对机宜却没学到,最后只剩下一个附和污世的善柔样,这是非常可惜的。
一个君子与人应对进退,不外是禀持诚恳、祥和、友善、从容的态度而已,不必热切到一直提着灿烂笑容,或一直轻声细语的地步。
而且人与人的交往,有时为了维护正义,偶而也会有必需要用刚毅严正的态度来应对的时刻,假设不能明了这种进退权变之理,那么一昧的善柔,不仅有虚情假意的隐忧,也会有违背正义的时候,因此孔子把它归类在损友的一类。
说实在,面对「善柔」的人,你高兴都来不急了,你还有能力看清彼此在那个当下,内心的「言」究竟是正还是邪吗?
还有能力看得出自己在面对这种朋友时,内心的「言」是怎么被收买了吗?
这种人肯定会让你觉得他是个大好人,但却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孔子把他放在损友的一类!
「佞」是有巧言善辩的能力。
便佞的人总是歪理一堆,随便附和污世,即使你做错了事,他也有一堆歪理能让你觉得没什么错,甚至让你觉得理由正当,让你安心的停留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这种人会让你觉得「深得我心」,但就是对你的进德修业毫无帮助。
好比有个庙的庙祝在庙里和信徒聚赌,受到卫道者的质疑,旁边有个人就替庙祝打圆场说「庙祝也是人嘛,神明也要娱乐嘛,小赌一下又不强迫人,有什么关系!
」这话一出,势必深得那庙祝的心,但却使得一间清净的庙变成一个赌场,失去道场的清静,这种不能救正污世,反而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就是「便佞」的人。
面对一个如此便佞的人在收买你,你还有能力看清那个当下,彼此内心的「言」究竟是正还是邪吗?
以上其实不管便辟也好、善柔也好、便佞也好,都是很会运用同理心去逢迎的人,只是表现出来的重点不同,因此给他不同的名称而已。
本来同理、认同是好事,但由于心术不正,喜欢围小圈圈,短期看起来皆大欢喜,但长期看来没有一个对德行有所帮助,这便成为虚伪的德行了,因此孔子称他为损友。
环顾你身旁的朋友,一定有几个这种损友,大多是小圈圈领袖的那种人。
他们所提倡的都是一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小善小德,但就是内心缺少一份光明正大、大公无私、及放诸四海皆准的正义,因此无法与古圣先贤的正道相吻合。
这种人在百分之九十的善里面,藏着百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