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案0000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869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教案0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礼仪教案0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礼仪教案0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礼仪教案0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礼仪教案0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仪教案00001.docx

《礼仪教案0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教案0000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仪教案00001.docx

礼仪教案00001

礼仪教案

小班文明礼仪教案

活动一

活动名称:

小手真干净(健康)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知道在饭前、便后要洗手。

2、愿意学念儿歌,初步学会边念儿歌边洗手。

活动准备:

1.一只可以示范吸收的水桶、接水的盆、肥皂等。

2.每人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吸收的兴趣。

提问:

我们马上要吃点心了,吃东西前要干什么?

小朋友已经长大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你们会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吗?

2.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1)提问:

你知道该怎样洗手?

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讲的内容出示图片,最后共同调整出正确的洗手顺序。

(2)教师示范正确的方法,变洗手边念儿歌。

3.练习正确的吸收方法。

(1)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怎样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

幼儿坐在座位上边念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教师检查幼儿的方法是否正确,并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组织幼儿到水池边上洗手,教师对洗净、擦干手的幼儿表示赞赏。

师:

“你的小手洗得整干净,是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二

活动名称:

宝宝有礼貌(社会)

活动目标:

1.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宝宝,与老师同伴礼貌交往。

2.会使用“老师好”“老师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与师进行情境表演。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看情景表演

(一)。

幼儿从搭的门内走出来,走到老师面前鞠躬问早,又向家人说“再见”。

(1)提问:

早晨小朋友来到幼儿园,看见老师说了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

对家人说了什么?

(2)师小结。

(3)幼儿实践操作。

2.看情景表演

(二)。

幼儿从搭的门内走出来,走到老师面前鞠躬说“再见”。

(1)提问:

下午家人来接宝宝了,小朋友对老师说了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

3.看情景表演(三)

提问:

小朋友拿不到玩具怎么办,他说了什么?

,老师帮他拿到玩具后,小朋友有说了什么?

4.阅读幼儿画册。

 

活动三

活动名称:

我能,我会(看图讲述)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图片,学习用短句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

2.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应与同伴友好相处,一起游戏、生活。

活动准备:

1.配套挂图:

(1)几个小朋友一起搭玩具。

(2)一个跟一个,慢慢下楼梯。

(3)活动结束,几个小朋友一起收玩具。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示3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1)出示第一幅,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第二幅,引导幼儿观察。

(3)出示第三幅,引导幼儿观察。

2.拓展经验。

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依次观察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提问:

你也能这样做吗?

3.小结。

鼓励幼儿也能像图片中的小朋友一样与同伴友好相处,知道活动中人多是要依次排队、相互谦让。

 

活动四

活动名称:

谢谢叔叔阿姨(综合)

活动目标:

1.初步有尊敬、热爱园内工作人员的情感。

2.学会说一句感谢的话:

“××您辛苦了,谢谢您。

活动准备:

1.教师己在日常活动中(散步、离园等)带领幼儿参观过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平时幼儿与他们有较亲密的接触。

2.邀请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如园长、花工、厨师来班上做客。

活动过程:

1.欢迎客人。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班上有许多客人来访,用描述或表演的方式说明这位客人的工作性质,请小朋友猜猜他是谁。

2.与客人共度一段时光。

请客人和孩子分享一件事,如:

和幼儿一起唱歌、念儿歌、讲故事、吃点心、玩游戏……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说说他可以帮孩子什么忙,让幼儿检验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心。

3.谢谢叔叔阿姨。

每人说一句感谢叔叔阿姨的话,如:

“××您辛苦了,谢谢您。

 

活动五

活动名称:

送玩具宝宝回家(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幼儿园有许多玩具,玩具是放在玩具架上的或玩具柜中的,懂得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学会收拾玩具。

2.根据玩具标记图。

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活动准备:

1.两个分别装有积木、高宝玩具的玩具筐,筐上贴有眼睛、嘴巴。

2.自制玩具标记图一套。

活动过程:

1.送玩具宝宝回家。

(1)教师模仿玩具宝宝的声音,伤心地哭:

“呜—我在教室里玩了一天,我想回家休息了,我找不到家了,怎么办呀?

(2)提问:

玩具宝宝怎么啦?

它为什么哭呀?

(3)教师与玩具对话:

“你为什么哭呀?

”引导幼儿关心玩具。

(4)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柜上的标记图,找出积木、宝高玩具的家。

(5)请个别幼儿将玩具筐放入相应的玩具柜中,送玩具回家。

2.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1)提问:

班上还有那些玩具,玩具的家在哪里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一找还有那些玩具没有在自己的家里,请幼儿帮助它们回家。

3.游戏“谁走错了”。

 

活动六

活动名称:

橡皮膏小熊(健康)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2.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懂得一些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玩具熊、橡皮膏若干。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观察受伤的小熊。

教师出示贴满橡皮膏的玩具熊。

提问:

这是谁?

它怎么了?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熊受伤后,会有什么柑感觉呢?

2.讨论小熊受伤的故事。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猜小熊受伤的原因。

(2)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言。

3.听小熊受伤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

小熊究竟是怎么受伤的呢?

(2)在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提问:

小熊爱运动但不会保护自己,让我们来告诉它怎样做才能不会受伤。

4.根据故事内容,在幼儿生活材料上给小熊画上橡皮膏。

5.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并能边看边讲述。

 

活动七

活动名称:

你玩我玩大家玩(社会)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玩具应该大家玩的认识。

2.学会用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初步体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玩具若干。

2.事先请两位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3.幼儿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来。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师:

“今天小明到丫丫家里做客,丫丫准备了很多玩具,他们是怎样玩这些玩具的呢?

1.合作玩娃娃家游戏。

一个人当妈妈照顾娃娃,另一个人当爸爸烧饭做事。

2.互相谦让共同玩。

(表演时用互相谦让的语言交往)

提问:

他们是怎么说的?

怎么玩的?

(幼儿学说情境中的语言)

3.互相交换轮流玩。

提问:

他们是怎么说的?

怎么玩的?

4.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可以合作玩,共同玩,还可以轮流交换玩,这样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二、请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用礼貌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如:

给我玩玩好吗?

我们一起玩好吗?

我们换着玩好吗?

等等

三、小结

总结幼儿在游戏中好的表现,让幼儿再次体会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八

活动名称:

小兔乖乖(故事)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初步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

(1)欣赏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乖乖》。

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故事里有谁?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

提问:

图妈妈要出去拔萝卜,对三个孩子说了什么?

兔妈妈走后,谁来了?

小兔子怎么做?

看见兔妈妈回来了,大灰狼怎么了?

兔妈妈来到家门口,唱了一首什么歌,小兔子才开门的?

第二天,大灰狼也唱了这首歌,为什么小兔没有开门?

他们对大灰狼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兔妈妈回来了,她为什么夸三个小兔子是好孩子?

再次欣赏故事,边听边学说故事中重复的对白。

(3)讨论:

如果小朋友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

师幼共同归纳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九

活动名称:

小河马拔牙(健康)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糖、睡觉前吃糖对牙齿有害。

2.初步懂得要保护牙齿,要养成刷牙、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配套CD或磁带和《幼儿画册》(第一册P26)

活动过程: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边看图边边听故事。

提问: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故事里有谁?

发生什么事了?

(2)听第二边故事。

提问:

小河马什么时候吃糖的?

小河马糖吃得多吗?

小猴医生对小河马说了什么?

小结:

小河马爱吃糖,而且吃了很多糖,睡觉前吃了糖也不漱口,所以小河马的牙齿坏了,很痛,只好拔掉。

2.再听故事。

鼓励幼儿跟着录音机一起讲故事。

3.讨论:

小河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

小结:

要保护自己的牙齿,糖不能吃得太多,睡觉前不能吃零食,饭后、睡觉前要漱口、刷牙。

4.应到幼儿看《幼儿画册》并讲述。

 

活动十

活动名称:

搭积木(看图说话)

活动目标:

1.会观察图片,并能用简单的词汇讲述图片内容。

2.会说礼貌用语:

“谢谢”“别客气!

””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

3.知道与小朋友游戏时也使用礼貌语言,友好地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

2.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一、打开画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

图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会说些什么(启发幼儿讲清他们在借积木时的对话并练习礼貌用语)?

二、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讲述图片的内容。

师小结:

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时,缺少玩具了要和小朋友商量,不争抢,友好游戏才会很快乐。

三、为图片起名字。

提问:

图片说了红红和东东在玩什么?

我们可以给这张图片起个什么名字呢?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中班教案

活动一

活动名称:

文明礼仪小天使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文明用语、并在交往中运用文明用语。

2.学习一些文明礼仪的知识,逐步养成文明行为。

3.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游戏、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

活动准备:

1.张贴有关宣传文明行为的图画,有:

《垃圾扔进垃圾箱》《老师您早》《我来帮帮你》等。

2.张贴文明用语条幅如:

请、谢谢、您好、再见、您辛苦啦!

等,于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让家长带领孩子说一说。

活动安排:

1.注重日常渗透,细化礼仪内容

一日生活为提供了很多社会性的礼仪行为发展的契机,幼儿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2.重视榜样示范,强化礼仪行为

爱模仿是幼儿的特点,是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另一种学习方法,这种隐性的教育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教育。

因此,我们组织开展开展“文明小卫士”评比活动。

对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赞许,可以使成功的幼儿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儿看有形象、学有榜样。

3.开展系列活动,内化礼仪品质

开展“行礼仪、说文明话”、“流动的微笑”“他们做得对吗?

”“我与文明手拉手”、“我爱我家”、“我爱老师”、“我爱同伴”等活动。

 

活动二

活动名称:

流动的微笑。

活动目标:

强化使用文明用语,鼓励幼儿大胆主动与人交往。

活动准备:

微笑透视胸章等÷开心果项链、相机。

活动过程:

一、微笑快车

教师与幼儿共同组合成一辆小火车,车头幼儿手举“微笑快车”的牌子,一批可爱的“微笑小天使”戴上“微笑头饰”,开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把微笑传播。

二、赞美语的运用

成员们下车后分散主动的向家长和其他班幼儿展开笑容、打招呼。

通过说“一句好听话’开展“开心咔嚓”微笑一瞬活动,教师跟踪随机真实地记录下过50个表情。

三、赠送微笑

幼儿与家长共同准备好开心果项链,在活动时赠送上自制的小礼物:

开心果项链,传递微笑,分享快乐。

 

活动三

活动名称:

他们做的对吗?

活动目标:

  1.判断行为的对错,知道保护环境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2.培养幼儿自身的环保意识,左翼个文明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生活中用相机随时记录的不文明现象,做成的课件。

  2.材料准备:

笔、纸,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回顾幼儿的送微笑活动。

  表扬主动与人交往,文明有礼的幼儿。

  2.讲述活动:

他们做得对吗?

  

(1)观看实地拍摄的照片。

“但是,在刚刚的活动终我也发现了这些情况,请你们来看一看。

 

(2)这些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

  3.讨论活动

  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4.建议:

制作一个宣传栏。

幼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参与布置活动,共同制作宣传栏。

 

活动四

活动名称:

流动的微笑

活动目标:

强化使用文明用语,鼓励幼儿大胆主动与人交往。

活动准备:

微笑透视胸章等÷开心果项链、相机。

活动过程:

一、微笑快车

教师与幼儿共同组合成一辆小火车,车头幼儿手举“微笑快车”的牌子,一批可爱的“微笑小天使”戴上“微笑头饰”,开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把微笑传播。

二、赞美语的运用

成员们下车后分散主动的向家长和其他班幼儿展开笑容、打招呼。

通过说“一句好听话’开展“开心咔嚓”微笑一瞬活动,教师跟踪随机真实地记录下过50个表情。

三、赠送微笑

幼儿与家长共同准备好开心果项链,在活动时赠送上自制的小礼物:

开心果项链,传递微笑,分享快乐。

 

活动五

活动名称:

他们做的对吗?

活动目标:

  1.判断行为的对错,知道保护环境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2.培养幼儿自身的环保意识,左翼个文明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生活中用相机随时记录的不文明现象,做成的课件。

  2.材料准备:

笔、纸,图片等。

活动过程:

  1.回顾幼儿的送微笑活动。

  表扬主动与人交往,文明有礼的幼儿。

  2.讲述活动:

他们做得对吗?

  

(1)观看实地拍摄的照片。

“但是,在刚刚的活动终我也发现了这些情况,请你们来看一看。

 

(2)这些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

  3.讨论活动

  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4.建议:

制作一个宣传栏。

  幼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参与布置活动,共同制作宣传栏。

 

活动六

活动名称:

我是文明的小乘客

活动目标:

1.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

2.通过集体走迷宫,巩固礼仪常识。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做文明乘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乘车礼仪歌。

2.棋谱图片,红旗、大骰子一个等。

3.扮演老爷爷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

1.导入:

今天我们要乘车到张家港公园去,应该乘几路车呢?

好让我们站在站台上等候吧。

2.排队。

(1)提问:

呀!

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这样挤来挤去好吗?

为什么?

谁来提醒他?

这样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一定又快又好。

(2)图片小结:

老师也来提醒他吧“乘车请您先排队,前门上来后门下”。

我这样说清楚吗?

我们一起来提醒他们吧。

(3)幼儿上车。

听喇叭声。

(师:

听,又开来一辆车,真的是11路开了!

这辆车哪里是前门、哪里是后门呢?

让我们....

 

活动七

活动名称:

学习礼貌用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猪、小猴、小兔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

带动跳《礼貌歌》进入教室。

  师:

小朋友,你看小动物们都这么有礼貌,小兔也想做个礼貌的孩子,我们看看小兔是怎样做的,仔细听听它是怎样说的,它说的对不对。

  2.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看。

  师:

小兔子都遇到了谁。

幼:

小猪、小猴、小猫、小青蛙。

  师:

小兔子的礼貌用语说的对不对。

幼:

不对

  师:

小兔子分别遇到了猪伯伯、小猫、小猴、小青蛙是怎么说的呢?

它说的不对,那么它应该怎么说?

请小朋友把它说错的地方改过来。

  3.再次播放课件,教师分段引导幼儿观看

 4.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师:

小朋友刚刚我们都学了那些礼貌用语。

幼:

谢谢,没关系,不客气。

师:

那么我们除了这些礼貌用语我们平时还用了哪些礼貌用语。

(幼儿回答)

  师:

小朋友平时早上你到幼儿园要跟老师怎样打招呼?

  幼:

跟老师说早上好

  师:

你不小心踩到别人的小脚,应该怎样说

幼:

对不起 

 

活动九

活动名称:

神奇的请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与人交谈的礼仪,礼貌待人的好处。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正确用“请”字。

活动准备

1.文明礼仪课件,文明用语图片。

2.课前预习一半故事: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请”字的神奇

提问:

金花会找到李阿姨的家吗?

(让孩子自由发挥,各抒己见)金花是怎样找到李阿姨的家的呢?

引出故事:

提问:

金花顺利地找到了李阿姨,是因为她用了一个神奇的字,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字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请”字

1.让幼儿用“请”字说一句话:

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时怎样用“请”字。

幼:

我的车开到路边,我想倒车,我会说“倒车请注意”。

幼:

游戏开始,请小朋友注意安全。

2.集体谈话:

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怎样说。

3.幼儿自由讨论:

生活中什么时候还会用到“请”字。

幼:

买东西时会用到。

幼:

坐车的时候会用到。

幼:

我和妈妈去提水时也用到了,我说:

“爷爷,请你先来。

三、情景表演,巩固礼貌用语

1.播放文明礼仪课件,让幼儿仔细观察。

2.将文明用语图片贴在教室四周,供幼儿自由进行情景演练。

 

活动十  

活动名称:

懂礼貌讲文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猪、小猴、小兔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

带动跳《礼貌歌》进入教室。

  师:

小朋友,你看小动物们都这么有礼貌,小兔也想做个礼貌的孩子,我们看看小兔是怎样做的,仔细听听它是怎样说的,它说的对不对。

  2.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看

  师:

小兔子都遇到了谁。

幼:

小猪、小猴、小猫、小青蛙。

  师:

小兔子的礼貌用语说的对不对。

幼:

不对

  3.再次播放课件,教师分段引导幼儿观看

 师:

小兔子救了青蛙,青蛙是怎样说的呢?

小朋友一起来说说

 师:

小兔子是怎样说的啊。

 师:

小朋友真棒,把小兔子说错的礼貌用语都改过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4.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活动八

活动名称:

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礼貌歌,关于有礼貌的

  动画故事。

画好的娃娃图片,油画棒,棒棒胶,线。

动物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手指游戏

  问:

游戏里的小兔有没有礼貌?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吗?

  

(1)出示小兔:

“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

“小兔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

“小朋友,再见”。

  二、进行部分

  1.师:

小朋友,小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

  幼儿观看动画片。

教师提问:

  

(1)谁最有礼貌?

  

(2)猪小弟是怎样做的?

  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个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你身边的老师或好朋友。

 

活动名称:

不随地吐痰

活动目标:

1、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以及吐痰的正确方法。

2、知道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视频、情景表演、图片、实物(垃圾桶、纸巾)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提问:

1、视频中的小猴子为什么哭?

(细菌追着它跑)

2、细菌为什么追着小猴子跑?

(因为它乱吐痰)

3、乱吐痰对吗?

为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

随地吐痰的危害

二、师出示图片(有关随地吐痰的危害)

师:

有的小朋友说吐痰很不卫生,有的小朋友说吐下的痰,别人踩上去会滑倒,那我们看看随地吐痰到底有那些危害。

教师幼儿一起看图片交流小结:

随地吐痰是一件很不文明的行为,因为我们吐的痰里有很多用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里的细菌就会到处乱跑,跑到别人身上,别人就会传染细菌,会生病,所以我们不能随地乱吐痰。

二、情景表演、学习正确吐痰的方法

师:

依依和妈妈要去游乐场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一名幼儿扮演依依,一名老师扮演妈妈。

依依:

妈妈,我想去游乐场玩?

妈妈:

好啊,那咱们走吧!

(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依依妈妈绕着教室走一圈。

然后放背景图(游乐场)

依依:

妈妈,游乐场到了。

妈妈:

那我们进去吧!

依依:

好的。

(边走边说:

妈妈,等一下,我想吐痰。

)依依正要吐痰

妈妈:

宝贝,等一下。

吐痰时要把痰吐在纸上,然后把纸包严,扔进垃圾桶里。

依依:

妈妈,我知道了。

(边说边把痰吐在了纸上,然后把纸包严,扔进了垃圾桶。

)妈妈:

你真棒!

教师提问,从而学习正确吐痰的方法。

1、依依和妈妈去了游乐场,依依想干吗?

2、妈妈是怎么说的?

3、依依又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小结正确吐痰的方法。

 

大班教案

活动一

活动名称:

从小讲礼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生活、学习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逐渐养成习惯。

2.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孩子体会到在讲礼貌用语时要真诚。

活动准备:

1.学生学会唱《“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

2.请五位大班孩子排练小品。

3.制作好课题和表演项目的卡片。

4.教师根据《“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重新填写歌词,并学会演唱。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

同学们,听说前不久你们刚学了一首歌,歌名叫《对不起,没关系》,你们愿意来唱一唱吗?

2.师生齐唱《对不起,没关系》。

3.师:

歌中的两位小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4.第一组学生表演:

5.第二组学生表演:

(注意: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文明有序地观看,节目表演前后给予热烈的掌声。

6.导入揭题:

师: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从小讲礼貌”这个话题。

二、个体体验

1.出示表演任务:

2.明确要求:

3.领取表演任务:

4.学生分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排练的情况。

三、多方交流

1.各小组进行表演比赛。

2.学生表演活动。

3.教师总结。

 

活动二

活动名称:

自觉排队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月的11日都是自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