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581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docx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的型号为IS、BA型水泵的维护和检修。

适用于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其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80℃。

1.2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托架和填料密封等部件组成。

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

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1.3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泵型号

流量

m3/h

扬程

m

电机功率

kW

转速

r/min

IS100-80-160

100

32

15

2940

IS100-65-200

100

50

22

2940

IS150-125-315

200

32

30

2900

8sh-9

288

62.5

75

2900

6sh-6

162

78

55

2900

10sh-9A

668

30.5

55

1450

10sh-9

486

38.5

55

1450

6sh-6A

162

78

45

2900

6sh-9

170

46.7

37

2900

6sh-9A

170

47.6

40

2900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分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及底座完整、紧固。

2.2运行性能

多于5滴。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1.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

3.1.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

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不得超过65℃。

3.1.5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密封符合要求。

3.1.7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泵输不出液体

1.注入液体不够

重新注满液体

2.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

排除空气及消除漏气处,重新灌泵

3.吸入高度超过泵的允许范围

降低吸入高度

4.管路阻力太大

清扫管路或修改

5.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

检查清理

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1.吸入管路堵塞

检查清扫吸入管路

2.叶轮堵塞或严重磨损腐蚀

清扫叶轮或更换

3.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更换密封环

4.泵体或吸入管漏气

检查、消除漏气处

电流过大

1.填料压得太紧

拧紧填料压盖

2.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发生摩擦

检查原因,消除机械摩擦

轴承过热

1.轴承缺油或油不净

加油或换油并清洗轴承

2.轴承已损伤或损坏

更换轴承

3.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

泵振动大、有杂音

1.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

2.泵轴弯曲

校直泵轴

3.叶轮腐蚀、磨损、转子不平衡

更换叶轮

4.叶轮与泵体磨损

检查调整,消除摩擦

5.基础螺栓松动

紧固基础螺栓

6.泵发生气蚀

重新启动泵

密封处漏损过大

1.填料磨损

更换填料

2.轴或轴套磨损

修复或更换磨损件

3.泵轴弯曲

校直或更换泵轴

3.3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

a.泵内发出异常的声响;

b.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

c.电机电流超过规定值持续下降;

d.泵突然不出水。

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小修3个月,中修12个月,大修36个月。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内容

4.2.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2.1.2检查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2.1.3检查轴承及油路,更换润滑油;

4.2.1.4检查运行中的缺陷和渗漏,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4.2.1.5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锈蚀和冲蚀现象,予以修复和更换。

4.2.2.3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或更换。

4.2.2.4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4.2.2.5检查叶轮,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

4.2.2.6检查或校验压力表。

4.2.2.7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动机。

4.2.3大修内容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更换叶轮、泵轴及轴套。

4.2.3.3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4.2.3.4除锈防腐。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泵体及底座

5.1.1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涡旋室内及流体通道内壁铸造表面光洁。

5.1.2泵体安装的水平度:

纵向0.05mm/m,横向0.10mm/m。

5.2泵轴及轴套

5.2.1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修理或更换泵轴时应检测有无裂纹。

5.2.2泵轴轴颈的表面粗糙度:

安装叶轮、轴套及装配联轴器处Ra为3.2μm;装配滚动轴承处Ra为1.6μm。

5.2.3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键槽90或120方向另开键槽,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不大于0.03mm/100mm.。

5.2.4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圆表面不允许有砂眼、气孔、松动等铸造缺陷。

5.2.5轴套与轴的配合用H8/h8或H9/h9。

5.3叶轮

5.3.1叶轮表面及流道内壁应清理洁净,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

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圆滑过渡。

5.3.2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

5.4轴承

5.4.1滚动轴承

5.4.1.1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应无坑疤、锈斑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

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拆装工具且使用方法要正确,不得用锤直接敲击轴承,装配后轴承内圆端面与轴肩靠紧。

用加热方法装轴承时,应在油温不超过120℃的机油中加热,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

5.4.1.2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壳体孔公差用H7。

5.4.1.3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的间隙应不大于0.10mm;在轴的膨胀侧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的间隙,应根据两轴承间轴的长度和介质温度,留出足够的间隙。

5.4.2滑动轴承

5.4.2.1轴承合金与壳体应接合紧密牢固,不能有脱壳及裂纹、气孔等缺陷;表面光洁,无伤痕和凹坑。

5.4.2.2轴瓦与轴承盖的紧力应为0.02~0.04mm;下瓦瓦背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

5.4.2.3轴颈与下瓦接触角在中部600~900范围,接触面均匀,涂色检查每平方厘米至少有2~4个色斑。

5.5密封装置

5.5.1填料密封

5.5.1.1轴套与填料函处的表面粗糙度Ra为1.6μm,

5.5.1.2填料衬套和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表(mm)

轴套直径

≤75

〉75-110

〉110-150

直径间隙

0.75-1.00

1.00-1.50

1.50-2.00

5.5.1.3填料环与填料箱内壁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填料环的轴套的直接间隙应与8.11b表中相应增大0.3~0.5mm.。

5.5.1.4压盖压入填料箱深度应为0.5~1圈填料高度。

最小不能小于5mm,压盖不得歪斜,松紧度要调节适当。

5.5.1.5填料接口为斜口对接,填料选用要合适。

5.5.1.6注意填料环的环槽对准填料箱上的水封孔或略偏外侧,使水流畅。

5.5.2机械密封

5.5.2.1泵轴的轴向窜动应不超过±0.5mm。

5.6联轴器

5.6.1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符合下表标准(单位:

mm)

联轴器外径

端面间隙

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71-106

3

〈0.04

〈0.2/1000

130-190

4

〈0.05

〈0.2/1000

224-250

5

〈0.05

〈0.2/1000

315-400

5

〈0.08

〈0.2/1000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准备工作

6.1.1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

6.2.2检查泵座、电机座及各部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6.1.3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6.1.4按规定加好润滑油(脂)。

6.1.5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

6.2试车

6.2.1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盘车后将防护罩装好。

6.2.2向泵内引入或注满液体,排尽气体。

6.2.3按泵的启动操作程序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

6.2.4试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应达到:

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b.轴承温度正常;

c.轴承部位壳体的振动不超过规定;

d.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数值或查定能力;电机电流不超出规定值;

e.密封符合要求。

6.3验收

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

7.3.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并消除后再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