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558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docx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与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合集

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确定颗粒粒径的方法有两种,它们是,不同方法所确定的粒径分别称为。

直接法和间接法;代表性尺寸和当量直径

2.用显微镜法测定颗粒粒径时,定向直径dF、定向面积等分径dM、等投影面积径dH,对于同一颗粒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dF>dH>dMB.dF

C.dF>dM>dHD.dF=dH=dM

A

3.关于空气动力直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000kg/m3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B.同一流体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000kg/m3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C.空气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相同的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D.同一流体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相同的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A

4.关于斯托克斯直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000kg/m3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B.同一流体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000kg/m3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C.空气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相同的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D.同一流体中颗粒沉降速度与密度相同的圆球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D

5.筛下累积频率为0.5时对应的粒径称为()

A.众径B.算术平均直径

C.中位径D.几何平均直径

C

6.筛下累积频率曲线拐点处,即频率密度最大值处对应的粒径称为()

A.表面积平均直径B.体积平均直径

C.中位径D.众径

D

7.常用的颗粒群平均粒径表示方法有

众径、中位径、长度平均粒径、表面积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表面积-体积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等(至少写出4个)

8.常用的粒径分布函数有。

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罗辛-拉姆勒分布

9.颗粒床层的空隙率ε是指

,空隙率ε与颗粒的真密度ρp和堆积密度ρb之间的关系为

颗粒间和内部空隙的体积与床层堆积的总体积之比;ρb=(1-ε)ρp

10.粉尘的()是设计除尘器灰斗(或粉料仓)的锥度及除尘管路或输灰管路倾斜度的主要依据。

A.导电性B.粘附性

C.润湿性D.安息角和滑动角

C

11.简述粉尘比表面积定义及常用表达式。

答:

粉尘的比表面积定义为单位体积(或质量)粉尘所具有的表面积。

以粉尘自身体积(即净体积)表示的比表面积SV,用显微镜法测得的定义为:

(cm2/cm3)

以粉尘质量表示的比表面积Sm则为:

(cm2/g)

以粉尘堆积体积表示的比表面积Sb则为:

(cm2/cm3)

12.试将颗粒中的水分分别按性质、结合力、普通干燥法能否去除进行分类。

答:

按性质分,可分为化学结合水、物化结合水、机械结合水;

按结合力分,可分为非结合水分和结合水分;

按普通干燥法能否去除分,可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

13.选用湿法除尘器的主要依据是粉尘的()

A.导电性B.粘附性

C.润湿性D.自燃性

C

14.选用电除尘器的主要依据是粉尘的()

A.导电性B.粘附性

C.润湿性D.自燃性

A

15.简要说明粉尘的导电机制。

答:

粉尘的导电机制有两种,取决于粉尘、气体的温度和组成成分。

在高温(一般在200℃以上)范围内,粉尘层的导电主要靠粉尘本体内部的电子或离子进行。

在低温(一般在100℃以下)范围内,粉尘层的导电主要靠尘粒表面吸附的水分或其他化学物质中的离子进行。

在中间温度范围内,两种导电机制皆起作用。

16.本体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阻称为,表面导电占优势的粉尘比电阻称为。

体积比电阻;表面比电阻

17.粉尘颗粒之间的粘附力分为。

分子力(范德华力)、毛细力和静电力(库仑力)

18.粉尘自燃性

指粉尘在常温下存放过程中自然发热,此热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该粉尘的燃点而引起燃烧的现象。

19.引起粉尘自然发热的原因有等。

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

20.引起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构成的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二是足够能量的火源

21.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包括。

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22.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经济指标包括。

设备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

23.同一条件下,处理同一种烟气,两个除尘装置的效率分别为95%和90%,则两个装置的通过率之比为()

A.0.5B.0.95

C.1.05D.2

A

24.对于分级效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值是ηi=50%,与此值相对应的粒径称为除尘器的。

分割粒径

25.根据雷诺数的不同,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形态可分为三个区,它们分别是

斯托克斯区、艾伦区和牛顿区

26.弛豫时间

由于流体阻力使颗粒的运动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1/e(约36.8%)时所需的时间。

27.使颗粒由初速度u0减速到u所迁移的距离x=。

28.使颗粒由初速度u0达到静止所需的时间是无限长的,但颗粒在静止之前所迁移的距离却是有限的,这个距离xs=,称为。

;颗粒的停止距离

29.对于某粉尘,已知体积-表面平均粒径,真密度为1900kg/m3,填充空隙率0.7,试确定其比表面积(分别以质量、净体积和堆积体积表示)。

解: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35(5-39)按质量表示

P135(5-38)按净体积表示

P135(5-40)按堆积体积表示。

30.根据对某旋风除尘器的现场测试得到:

除尘器的入口气体流量为12000Nm3/h,含尘浓度为4.2g/Nm3,出口气体流量为10000Nm3/h,含尘浓度为340mg/Nm3。

(1)计算该除尘器的处理气体流量(Nm3/s)、漏风率;

(2)分别计算考虑漏风和不考虑漏风两种情况下的除尘效率。

解:

(1)Q1N=12000Nm3/h=3.33Nm3/s

Q2N=10000Nm3/h=2.78Nm3/s

处理气体量为:

QN=(Q1N+Q2N)/2=3.05Nm3/s

漏风率为:

δ=(Q1N-Q2N)/Q1N×100%=16.6%

(2)考虑漏风时:

η=1-ρ2NQ2N/ρ1NQ1N=93%

不考虑漏风时:

η=1-ρ2N/ρ1N=92%

31.有一两级除尘系统,已知系统的流量为2.22m3/s,工艺设备产生粉尘量为22.2g/s,各级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5%。

试计算该处尘系统的总除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解: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5(5-58)

粉尘浓度为,排放浓度10(1-99%)=0.1g/m3;

排放量2.22×0.1=0.222g/s。

32.已知炼钢电弧炉吹氧期产生的烟尘服从R-R分布,质量中位径0.11μm,分布指数为0.50,试确定小于1μm的烟尘所占的比例及d63。

2。

解:

根据R-R分布,可知质量筛下累积频率计算见下式

即小于1μm的烟尘所占的比例为87.6%。

由公式可计算得

μm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何谓大气湍流,并按形成原因进行分类。

答:

大气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大气湍流。

按湍流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湍流:

一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力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二是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其强度主要决定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

2.湍流扩散理论有三种,它们分别为                                     。

梯度输送理论,湍流统计理论和相似理论

3.简述大气扩散模式中高斯扩散模式的原理。

答:

(1)坐标系:

以排放点(无界点源或地面源)或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x轴正向为平均风向,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y轴的正向在x轴的左侧,z轴垂直于水平面xoy,向上为正方向,即为右手坐标系。

(2)若连续点源的平均烟流,浓度分布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可作以下四点假设:

污染物浓度在y、z风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

4.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问题,必须考虑到地面对扩散的影响。

按照             ,可以用          来处理这类问题。

全反射原理;像源法

5.产生烟流抬升的原因有两个,它们分别是                               

                                                                   。

一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一定的初始动量,二是由于烟流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而产生的净浮力

6.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公式主要有三类公式,它们分别是                     

                                                       。

霍兰德(Holland)公式、布里格斯(Briggs)公式、中国国标中规定的公式

7.在危险风速下,烟流抬升高度刚好等于                           ,此时的地面最大浓度称为                              。

烟囱的几何高度;地面绝对最大浓度

8.厂址选择中应考虑的环保要求主要有                                   

                                                  。

背景浓度、风向、风速、温度层结、地形等

9.降低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地面浓度的方法有                                      

                                        。

燃烧前脱硫、燃烧中固硫、尾气脱硫、高空排放

10.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        ,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则称为           。

风;对流(或升降气流)

11.某污染源排出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为6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6m/s。

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500m处的

,试求正下风方向500m处SO2的地面浓度。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4-9)得

12.某污染源排出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为6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6m/s。

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500m处的

试计算下风向x=500m、y=50m处SO2的地面浓度。

解:

将数据代入式4-8得

13.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直径0.6m,烟气出口速度为20m/s,烟气温度为405K,大气温度为293K,烟囱出口处风速4m/s,SO2排放量为10mg/s。

试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SO2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

设大气稳定度为D级,此种情况下标准差与距离的关系如下表。

稳定度

标准差

距离   x/km

0.4

0.5

0.6

0.8

1.0

1.2

D

бy

28.8

35.3

40.9

53.5

65.6

76.7

бz

15.3

18.1

20.9

27.0

32.1

37.2

 

解:

由霍兰德公式求得

烟囱有效高度为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9 (4-10)、(4-11)

时,

稳定度为D级,由表查得与之相应的x=745.6m。

此时

代入上式

14.某硫酸厂尾气烟囱高50m,SO2排放量为100g/s。

夜间和上午地面风速为3m/s,夜间云量为3/10。

当烟流全部发生熏烟现象时,确定下风方向12km处SO2的地面浓度。

设稳定度为E级,下风方向12km处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