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917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docx

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思想理论学案

专题四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知识线索]———————题知识视点 线索引领把握

线索1 西方列强的侵华:

1840~1945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危机加深的过程,分为两阶段:

(1)1840~1900年,从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程;

(2)1901~1945年:

由多国共同侵华演变为一国单独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力,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危机加深的历程。

线索2 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探索: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开始了抗争与探索的历程。

(1)农民阶级:

先后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3)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阶段,担负起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 研析高考真题

考点一 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向一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背景

1.(2016·高考课标全国Ⅰ卷)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C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的情况。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故“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直到20世纪初,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仍是编练“新军”;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是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多次遭到英国、法国等国的侵略,其他列强也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获取在华权益,D项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符,故排除。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

2.(2017·高考全国Ⅰ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A____

【解析】 A对:

由于近代开辟的通商口岸多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内地高,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因此留日学生多集中在上述地区。

出现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错:

此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未建立,革命运动尚未出现高涨局面。

C错:

此时清政府鼓励留学日本,促进了留日潮流的出现。

但这一政策与留日学生分布不平衡无直接关系。

D错: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与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无直接关系。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C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排除B项;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在列强侵略下,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考向三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4.(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B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

现代化主要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B项正确。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A、C、D三项。

[主干提炼]

1.近代前期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战争

签订条约

主要内容(罪行)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附件

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关税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馆进驻北京,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营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赔款本息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一

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使馆区域为侵华大本营,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2.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名称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空前激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概况

1851年爆发→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变乱→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1900年春夏京津地区高潮→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扶清灭洋

作用

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3.辛亥革命

(1)经过

①建立政党:

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

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③成立共和国:

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④颁布宪法:

1912年3月,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辛亥革命的功绩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重难拓展]

1.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列强侵华方式:

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程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学习西方内容:

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5)革命力量:

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2.认识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2)建设性(客观影响):

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多元视角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的革命。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1.(视角:

外交的近代化)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

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解析:

选D。

据题干可知,“天朝”是清政府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的体现,“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表明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故选D项。

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的结论,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C项错误。

2.(视角:

列强侵华的影响)徐中约曾指出:

“西方文明在其他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它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瓦解,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

”这说明(  )

A.中国人期望西方文明带来和平稳定

B.西方留给中国构建新秩序的任务艰巨

C.中国旧秩序比西方文明更具优越性

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解析:

选D。

据材料“西方文明在其它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它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瓦解,故选D项。

据题干“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排除A项;B、C两项不合题意,排除。

3.(视角:

辛亥革命的背景)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

该规定(  )

A.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

B.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

D.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解析:

选A。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11年”得知此时处于辛亥革命前,故清政府的举措主要是为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故选A项。

维新运动是在1898年,B项错误;西方分权制衡是代议制民主,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晚清预备立宪是从1906年开启,D项错误。

4.(视角:

辛亥革命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

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

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一过程表明(  )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

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

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解析:

选C。

据题干材料体现了民主共和制下,三权分立原则得到初步的实践,故选C项。

根据材料“孙对此表示异议……据理力争”,并不能体现共识,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奉行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材料不体现民主观念对民间的影响,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向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1.(2015·高考课标全国Ⅰ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D____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

材料“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

2.(2015·高考课标全国Ⅰ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B____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

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可知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3.(2017·高考全国Ⅰ卷)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益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B____

【解析】 B对:

由“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本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A错:

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信息不符。

C、D错:

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一文件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

4.(2017·高考全国Ⅲ卷)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B____

【解析】 B对:

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列强取得了内河航运特权,人民解放军的这一做法,是一种反侵略的斗争,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A错:

社会主义阵营的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C错:

英国军舰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的目的是维护内河航运特权,并非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

D错:

“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考向三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特点

5.(2016·高考课标全国Ⅰ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D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材料。

1943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为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除了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等党派实行压制外,国民党还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进行文化“围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书刊进行严密审查和检扣,将全国文化出版纳入其一党管制之下,题干中“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名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不利,因此被禁止刊载,故选D项。

国民党这种做法会激化和其他党派的矛盾,也不利于其形象的塑造,故A、B两项错误。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故C项错误。

6.(2017·高考全国Ⅱ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

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考题试解:

_________

试解答案:

____D____

【解析】 D对: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的比例,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A错:

材料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没有体现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

B错: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

C错: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

[主干提炼]

时期

发展历程及主要事件

特点

中共创立时期

1919年的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开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共同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高潮:

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失败: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5年前,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为主;1935年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928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

1935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

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全民族抗战时期(1931-1945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东北沦陷,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争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标志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

1945年8月,全民族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945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中共进行反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

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完成

1949年4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重难拓展]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1)革命道路探索——从中共二大到八七会议

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但是从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俄国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②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①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③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④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

⑤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

⑥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特征:

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2)影响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

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1.(视角:

抗争与探索的特点)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

这主要反映了(  )

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益探索

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析:

选A。

解读题干,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吁“教育救国”到五四前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故选A项。

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项错误;“教育救国”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D项错误。

2.(视角:

中共的探索)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

“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