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64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小泥人-教学设计.doc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小泥人

作者

刘继华无锡市惠山小学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小泥人”一课是前几册中泥塑课的延续。

本课通过欣赏无锡泥人作品,让学生了解无锡泥人的历史,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尝试以泥土为材料,捏制出各种动态的小泥人,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懂得民间艺术是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的创造,我们要懂得传承和保护。

学生情况:

无锡的地方文化资源主要有两大块,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宜兴的紫砂壶和无锡的惠山泥人。

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民间文化的传承正经历着社会和自然淘汰的劫难,而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把民间艺术与富有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强根固本”教育的意义则更深远,合理地开发利用民间的工艺,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开始,通过玩一玩、做一做、动一动、摆一摆、看一看、学一学、评一评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一步一步从简单地捏制一个初始泥人模样,到最后通过逐步添加完成一个有趣完整的动态泥人创作。

从不了解泥人的历史到让学生热爱惠山泥人这样一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民间艺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人文内涵的新理念。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直观欣赏法、分步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师准备:

课件、泥塑工具、两块泥、展台。

学生准备:

泥塑工具、两块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学习简单有趣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塑造出一个有趣的动态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服饰的添加,细节的表现,并能独立完成一个有趣的泥人塑造。

教学难点:

小泥人的各种动态表现。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学习技法

  1.教师领着学生用泥工工具做游戏,在游戏中训练技法,完成一个泥人的初始模样。

  2.揭示课题“小泥人”。

  设计意图:

在“请你跟我一起做、猜一猜它是谁”的小游戏中,通过团团、搓搓、揉揉、切切、刻刻、画画、接接,在看似不经意的游戏中把手捏泥人的最基本技法都教给了学生,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当游戏的最后一步完成后,谜底也随之揭开——一个小泥人的初始模样,从而揭示了课题。

这样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轻松、简单、快速地完成了教学中的第一步。

二、课件激趣,跟学动作

1.老师的泥人跟你的可不一样,你们看。

(课件播放泥人的各种动态)谁来说说?

老师的泥人是怎么动的呀?

生:

踢腿,弯腰,伸手……

师:

多有趣啊,只要把小泥人掰一掰,动一动,小泥人就可以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我们也来试一试。

(学生掰动小泥人改变泥人的动作。

设计意图:

通过泥人的动画展示,让学生看着课件中的泥人,一起学做动作。

通过自己的动态表现,很快就能联想到泥人的动态表现,从而解决了造型中的难点,为以后的泥人创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师:

咱们的家乡可是泥人之乡,你还看到过哪些小泥人呢?

生:

我看见很可爱的阿福。

3.师:

对,阿福我们也叫印模泥人,通过磨具印制而成,可以成批的生产。

现在咱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这一类泥人基本都属于这一类,我们把印模泥人叫做粗货(图1)。

除了阿福,还有一种泥人(图2),他们可不是靠模具,而是完全靠手工捏制出的,我们把它叫做细货。

这一类泥人在艺术上有着更高的造诣,表现的题材多为戏曲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手捏泥人,好不好?

图1粗货   图2细货

  4.师:

传统的手捏泥人,从开始到完成要经过很多的步骤,究竟有多少种呢?

让我们走进泥人博物馆看看民间的大师们是怎样来捏制泥人的。

  5.播放视频(传统的泥人捏制过程)。

  师:

一个泥人从开始到结束要经历整整17种技法,还不包括上色,你记住了几种?

这么多的技法一下子教给你能一下子就掌握好吗?

  生:

不能。

  师:

是有难度。

所以老师觉得很多技法的学习和运用都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的技法其实都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师:

作为泥人之乡的孩子,我觉得你们都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咱们家乡的泥人发展历史,这对你们以后的创作会很有好处的。

三、走进历史,感受魅力

  1.走进历史,感受惠山泥人的独特魅力。

(课件播放)

  师:

早在400多年前,咱们无锡就有惠山泥人了。

那时候,在咱们的惠山古街上也就是现在的惠山直街和横街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泥人馆。

民间的艺人们最喜欢用惠山上特有的黑色泥土来捏制各种各样的泥人和泥玩具。

那时候,无锡是个富裕的鱼米之乡,全国各地的文人活动都会对此地产生影响,最有影响就是京剧和昆曲了。

每逢庙会,大大小小的戏班子就会在咱们的寄畅园的戏台上演出,这就给了民间艺人更多的学习机会。

舞台上演员们的举手投足就成了民间艺人们的手中的题材,那一团团黑色的泥土就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小泥人,手捏戏文就是那时候诞生的。

透过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仿佛看到了民间艺人们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他们的艺术风格——强烈的装饰味,浓郁的江南味,独特的手捏味。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

我为家乡有这么精美的民间艺术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

了解泥人的历史与手捏戏文的诞生过程。

对家乡的泥人有新的了解,并且由衷地产生自豪感,对民间艺术的传承至关重要。

  2.现在让我们细细地分析大师作品,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孙悟空》和《闹春》重点分析动作;

(2)《武大郎和七品芝麻官》重点分析细节的刻画和动态的表现。

         

设计意图:

提高对泥人的欣赏眼光,对泥人的制作表现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好的方法。

   《孙悟空》《闹春》《武大郎和七品芝麻官》

3.师:

看完了大师的作品,我们再来看小朋友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会更喜欢。

(1)《听爷爷讲故事》分析人物表情的塑造和动态的表现;

(2)《二泉映月》分析衣服的制作方法及意境的表现;

(3)《钓鱼翁》分析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表现;

(4)《小歌手》分析人物的表情和动态。

《听爷爷讲故事》《二泉映月》《钓鱼翁》《小歌手》

  设计意图:

用学生的作品做为范例来欣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最能引起学生心中的共鸣。

此时的欣赏,不再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每件作品中的技能技巧和表现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4.出示《拉面大王》《维吾尔族小姑娘》图片。

(播放课件)

  师:

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分别展示两个小泥人的分步制作过程,并进行动画展示,让图片中的泥人动起来,激发兴趣。

 《拉面大王》   《维吾尔族小姑娘》

  设计意图:

这两个泥人的动画制作,把泥人最基本的制作方法通过分步图解一一呈现,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晰明了地掌握捏泥人的方法。

简单、易行,好操作,是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运用方法实践操作

  1.导语:

看了这些作品,许多同学都想试一试,让我们把捏好的泥人放在展台中间,像这张《小乐队》一样,许多小泥人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有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小乐队》

2.学生对小泥人进行服饰的添加,以及细节的刻画,完成泥人作品。

设计意图:

把展台布置在整个教室中,四周是课桌,这样设计方便学生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欣赏到自己的作品。

当学生作品完成后,放至展台,学生也有足够的欣赏和活动的空间。

五、展示作品交流感想

  1.评一评你最喜爱哪件作品,为什么?

  2.谈一谈自己对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具体的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创意,品评别人的作品,让你我他走进作品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起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语言表述能力。

小结:

看了大家的作品,老师给咱们的小泥人也总结了一下,你们做的泥人的艺术特色是,形象生动夸张,装饰多样有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七、拓展延伸感受艺术

师:

最后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看看世界各地古今中外的泥人,看看他们的泥人跟我们无锡的泥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妞妞进城》(清代,河南彩塑);

2.各地民间彩塑泥人;

3.《着色俑》(汉代),《兵马俑》(秦代);

4.《彩塑泥人》(唐代);

5.古希腊泥人和美洲泥人;

6.古代美洲陶俑,美洲印第安俑,玛雅俑;

7.《彩陶人》(新石器时代)。

1234

567

结束语:

无论是哪国的泥人,每个时代的泥人作品都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吸引着我们,代表着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捏制泥人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是凝固的,它应该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