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新教材)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和立体图形的拼组。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其他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立体图形进行拼组,又能很好地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你说我做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本特征,能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经历对这几种物体和图形的认识过程,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掌握分类和比较等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类和比较等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
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
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化和生活化。
在这一部分只是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
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种立体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所有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
1、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
2、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1、在一组立体图形中,能分辨出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样题1)
2、在一组立体图形中,能正确数出有几个正方体、几个长方体、几个圆柱、几个球。
(样题2)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不同点几何图形。
教法:
演示法、观察法。
学法:
小组探讨。
教具准备:
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景导课
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
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
大家喜欢它吗?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二、分类感悟
师: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
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分类结果。
师:
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
生1:
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
有道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
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
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
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3:
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
你们说得很棒!
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三、玩耍体验
师:
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赶快行动吧!
学生小组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
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
师:
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们组的好朋友。
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
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
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
我很喜欢玩球。
师:
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
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
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
(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
师:
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类好朋友的名字?
(有的同学知道叫圆柱)你们还想介绍哪位好朋友?
生:
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师:
你能有顺序地数给大家看看吗?
大家都来数数。
生:
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
有的面小。
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它长得一样。
师:
你真聪明!
对你的好朋友非常了解,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有的同学知道它叫长方体)你们还有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生:
我的好朋友是方方正正的,也有六个面,六个面是一样大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
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有同学知道叫正方体。
)
生1:
为什么球爱滚?
师:
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1:
球没有平平的地方,所以爱滚。
生2:
为什么圆柱站着不会滚,躺着才会滚?
生3:
我知道,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平平的,所以能站稳,它的旁边是弯弯的所以会滚。
师: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
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
(放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
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
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四、应用拓展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圆柱和球?
(先同桌说,再全班交流。
)
5、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而且还在校园里找到了很多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用途很广泛,到处可见。
小朋友们今天回家看看自己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我们今天学过的物体,讲给你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七、课后小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你说我做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出自己的图形,能清楚地向他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把简单的问题用游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
教法:
实验法。
学法:
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的问题。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分组讨论)
二、建立模型
1、分组研究讨论。
学习要求:
(1)讨论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
(2)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结果。
2、汇报交流,初构模型。
师:
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交流、汇总的基础上讨论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
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
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
情境呈现:
几个几何体积木。
你说我摆,同桌互相进行游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以随之增加,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正方体(正),圆柱(圆),球体(球)。
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
再用空间位置关系来说。
(其形状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让学生自主完成。
3、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以分组进行。
4、看一看,数一数。
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先协助解答。
四、总结回顾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小记:
七数学好玩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方法与过程:
1、首先,通过选题,让学生发现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训练学生清晰加以表述。
2、其次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
3、最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
4、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成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收获或体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并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
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
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一“议一议”
目的:
通过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等。
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吗?
你们的教室里、校园里又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1)分析:
面对这样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应该这样解决呢?
(2)讨论:
看看淘气的校园,画面上的数学信息非常多,我们怎样做才能有条理的找到更多的数学信息,并且做到不遗漏呢?
(学生讨论)
(3)分工:
为了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分工合作。
①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谁来做呢?
又该怎样做?
②以一个小组为单位,教师示范如何分工。
③所有小组进行分工。
教师要对个别小组进行帮组。
(4)指导学生怎样记录。
二、活动二“做一做”
目的:
通过合作等实际操作环节,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
过程:
完成三个数学活动。
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分组活动。
2.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1)学生汇报。
(2)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说出有效的数学信息。
3.数一数,填一填。
(1)数出在操场上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填在表中,完成任务。
(2)鼓励学生尝试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全课总结:
通过交流的方式总结全课。
关键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提出下节课将要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1、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二、活动三“想一想”
1、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数学信息?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一活动总结、反思并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金额解决问题的成果。
(1)确认小组内的分工,重点提醒组长、记录员的任务。
(2)提出要求。
(3)小组活动。
教师随时指导活动。
(4)交流汇报。
2、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学生交流。
(2)对学生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问题银行。
3、总结小组活动,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
三、带学生到操场进行数学活动。
(可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此活动)
1、你的校园里有哪些数学信息?
想不想调查一下?
(1)先在教室做好分工,提出要求。
(2)带领学生去操场进行观察、记录。
2、把学生带回教室。
3、小组内先进行整理。
4、学生交流汇报。
5、根据调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2)解决部分问题。
6、活动总结。
四、自我评价
活动目的:
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
1、通过两节课的数学活动,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能否从倾听、交流、以及在活动中能否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等方面,对自己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
2、学生自评。
3、同伴互评。
五、全课总结。
《一起做游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方法与过程:
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过的内容加以巩固,并获得取胜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和重要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
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
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2、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游戏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游戏,也许大家可能在游戏中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呢?
二、游戏一“堆一堆”
1.赛前准备
(1)分组:
可以分为几个大组进行比赛。
(2)比赛用品的分发:
每组准备相同的几何体。
(3)赛前要检查物品数量与形状。
师:
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
它们是什么形状?
有几个?
2、明确游戏规则
(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
(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
3、开展比赛,并计时
(1)游戏活动时间5分钟。
(2)教师发出指令,开始游戏。
(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
(4)进行第二轮游戏。
(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进行第三轮游戏,时间可限制在4分钟内。
4、决出胜者。
5、还可以进行全班赛。
6、全班总结交流。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
三、游戏二“玩一玩”
1.游戏前准备
认牌识点数:
(1)抽出其中的几张牌,请学生说出牌面的点数。
(2)尤其是对A的认识,知道A代表1。
2、明确游戏规则
(1)打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则。
(2)讨论游戏规则中讲了什么。
(3)因为规则比较复杂,教师结合扑克牌做必要提示。
3、教师根据主题进行讲解。
(1)引导学生对游戏中出现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并进行判断。
例如:
每人的点数已知,现在淘气的点数是8,笑笑的点数是9,淘气不继续摸牌肯定赢不了,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
淘气摸到几才能获胜?
(2)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计算、思考、判断。
4、小组开展比赛。
(1)分组:
可以分为4人小组进行比赛。
在明确游戏规则和小组成员后,开始游戏。
(2)教师在各组间巡视,进行帮助指导。
(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验。
(4)进行第二轮游戏。
(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6)根据时间,可以进行第三轮游戏。
四、全班总结交流。
全班交流,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游戏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或是游戏中要想取胜的“秘诀”等。
五、课外练习
同学们,这些游戏好玩吗?
回家后可以把这些好玩的游戏介绍给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一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