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高一下册1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高一下册1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高一下册1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语文高一下册1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高一下册1.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4、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看过孙膑的孙子兵法吗?
我们知道,孙子兵法中有很多计谋,你都知道哪些?
有美人计,有空城计,有李代桃僵计,还有借刀杀人计。
其实借刀杀人计又被称之王为“离间计”。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是跟”离间计“有很大关联。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去看看。
看看烛之武如何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让秦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呢?
2、著作介绍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
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故事前情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5、释义:
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
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
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
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
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
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
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二、新课学习
1、翻译原文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
“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
“不行!
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2、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
(二)古今释义
1.贰于楚也
古:
从属二主,动词;今:
“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
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使者,出使的人;今:
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
那个人;今:
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夜:
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
表时间,在早上)
③既东封郑 (东:
表处所,在东边)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西:
在西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 (封:
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 (利:
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 (鄙:
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阙:
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
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退:
使动,使……退却(撤兵))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
远地)②臣之壮也(壮:
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
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
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一词多用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
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
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
《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
(例:
《左传·昭公十六年》: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
本文:
“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
“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
《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所 (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
(本文:
若不阙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
《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
《资治通鉴》: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本文:
因人之力以敝之。
)
(五)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之)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
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
指郑国)
三、课文赏析
1、本文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郑伯,勇于自责者。
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
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
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
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其次,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最后,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
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3、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
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其次,本文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此为一波。
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
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
此时,郑伯赶紧认错,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
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
最后,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
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
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也撤了兵。
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4、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
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
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
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其次,烛之武充分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
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
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
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
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6、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一、相互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
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二、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
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三、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7、课文结构
四、拓展延伸
史书常见的几种体例
(一)编年体:
是一种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例
(1)《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2)《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3)《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二)国别体:
是一种先分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例。
《国语》《战国策》等均采用这种体例。
(三)纪传体:
是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记传为中心的史书体例。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直至《清史》的二十四史均采用这种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