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320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9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题1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7题。

1.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阶段是(  )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4

2.该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过渡型

3.我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的阶段是(  )

A.阶段2B.阶段3C.阶段4D.阶段5

4.该阶段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有(  )

A.计划生育B.经济发达C.自然灾害D.文化观念

5.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基本上进入(  )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

C.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D.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阶段

6.影响我国近40年人口增长速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出生率B.死亡率C.生存环境D.生产力水平

7.现在,我国人口年增长数量仍然明显大于澳大利亚,主要是由于我国(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大量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总数大

8.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9.人口迁移是指(  )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

10.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11~13题。

1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

12.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1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

C.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D.经济水平

15.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D.云贵高原

二、综合题

16.右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字母代表的选项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粮食需求量加大B.建设用地增加

C.工矿规模扩大D.土壤污染加剧

E.土地荒漠化F.植被破坏

G.土壤肥力下降H.粮食产量下降

17.读下表“200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情况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非洲

3.8

1.4

2.4

北美洲

1.4

0.9

0.6

拉丁美洲

2.4

0.6

1.8

亚洲

2.2

0.8

1.4

欧洲

1.0

1.1

-0.1

大洋洲

1.8

0.7

1.1

(1)出生率最高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

上述大洲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型,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上的特点是

(2)出生率最低的是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原因是

(3)死亡率最高的是洲,原因是。

(4)死亡率由高至低排序,居第二位的是洲,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

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或者直接读图中自然增长率曲线图也可获得。

2.B解析:

因为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A解析:

读图中人口增长曲线值。

4.C解析:

三年自然灾害导致。

5.C解析:

我国基本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

6.A解析: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7.D解析:

我国人口基数大。

8.C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小于最大人口容量,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会越大。

9.D解析: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概念不同,它还需要定居及其时间。

10.C解析:

“孔雀东南飞”指高素质人才的人口迁移。

11.C解析:

西亚石油开发,吸引了外籍工人。

12.A解析:

民工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

13.A解析:

人口迁移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14.B解析: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5.B解析:

主要看自然资源状况。

二、综合题

16.

17.

(1)非非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传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欧欧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等

(3)非经济、生活及医疗卫生水平仍偏低

(4)欧人口老龄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

1.荷兰人在规划圩田居民点时,尽可能将高一级居民点设置在(  )

A.低一级居民点中央B.低一级居民点边缘

C.陆地边缘D.港口附近

2.下列有关城市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B.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城市化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没有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D.城市化可以对城市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3.由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可能会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有(  )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垃圾污染④噪声污染⑤核污染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4.下列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B.减少城市中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发展绿色交通D.要扩大城市用地和城市中的绿地

5.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

6.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宜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交通线布局不够合理

C.城市建设经验不足D.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

7.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

A.环境污染日益加重B.绿地面积减少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经济发展趋缓

8.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是(  )

A.住房紧张B.环境污染C.入学困难D.交通拥挤

9.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

A.绿地面积B.建筑风格C.饮食习惯D.服装服饰

10.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③知名度④种族和宗教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商业区是通过下列哪种效应才逐渐形成的(  )

A.分散效应B.聚变效应C.经济效应D.集聚效应

12.城市各功能区中,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的是(  )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行政区

13.北京天安门附近没有形成商业区的原因是(  )

A.经济因素B.历史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

14.有关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B.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C.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

D.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

15.重庆与成都的城市形态不同,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城市(  )

A.气候特点不同B.地表形态不同C.发展历史不同D.经济结构不同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南方某住宅小区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内部因____________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图示区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商店的布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布局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区内A校和B校相比,_________校位置不够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外转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下表给出了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项目

国家

1970年

1992年

城市人口比重(%)

人均GDP

(美元)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

(美元)

埃塞俄比亚

9

69

13

114

韩国

41

282

74

6777

英国

89

1912

89

15625

美国

74

4861

76

23180

日本

71

1946

77

29486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__________(国家)最明显,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表格回答: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发展水平,但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解析:

高一级居民点要覆盖低一级的服务区。

2.C解析:

城市化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C解析:

城市化不会带来核污染。

4.D解析:

扩大城市中的绿地正确;扩大城市用地不正确。

5.D

6.D解析:

城市化进程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7.C解析:

城市化内容之一就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8.B解析:

其他三项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9.B

10.A解析:

距离城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与否是影响地价最主要因素。

11.D解析:

集聚产生规模效应,产生行业知名度。

12.C解析:

交通便捷才能够吸引消费者。

13.B解析:

历史上该处是政治中心。

14.D解析: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全国,但不可能覆盖全世界。

15.B解析:

重庆的城市形态为组团式,其受河流阻隔影响,而成都相对地形平坦使城市中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形成团块状城市形态。

二、综合题

16.

(1)土地利用

(2)住宅区

(3)位于小区内交通干线两侧购物方便,交通便捷

(4)B高速公路旁,学生安全系数小,噪声大,会影响正常上课

17.

(1)英国①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②城市与郊区之间交通发达;③郊区与城市相比,生态环境好

(2)经济

(3)B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

甜菜主要种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甘蔗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交通C.气候D.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加大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

C.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D.实现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

3.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是(  )

A.集中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沿海地区B.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C.分布于市郊,紧邻消费市场D.经营粗放,商品率很低

4.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政策B.市场C.交通D.技术

6.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水稻和甘蔗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7.季风水田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地形B.科技、土壤C.市场、交通D.劳动力、水源

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

白色农业也就是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农业。

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

A.白色农业B.绿色农业C.彩色农业D.蓝色农业

9.关于美国中部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②高温多雨③科技先进④人多地少,有利于精耕细作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0.适宜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②地狭人稠③干旱半干旱地区④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1.阿根廷人为了保证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培育良种牛②打机井③发明海上冷冻船④种植饲料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2.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乳畜业在西欧、中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主要是(  )

A.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劳动力丰富

C.地租较高

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运输不便

15.下列有关提高农产品商品率的措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发展科技,提高产量B.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率

C.厉行节约,减少自身消耗D.使农业生产接近消费市场

二、综合题

16.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按农产品的用途分类,该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农业。

试分析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的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鱼塘—台田生产模式,采取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3)与乙地纬度大致相同、经度为90°W~100°W的世界某农业区,其农业生产水平高,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

影响农作物种类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

2.C解析:

因地制宜,对土地合理利用,是农业布局的最重要原则。

3.B解析:

大牧场放牧业为商品农业,商品率应该很高。

其气候上要求是干旱半干旱,这样才适宜牧草生长。

4.D

5.B解析: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6.C解析:

只有不同农业生产对象混合才称为混合农业。

7.A解析:

水稻需要高温多雨,蓄水需要地形平坦。

8.B

9.C解析:

交通便利和科技先进是其发展的主要条件。

10.D

11.B

12.D解析:

潘帕斯草原工业不发达。

13.A解析:

乳畜业主导因素就是气候和市场。

14.D

15.D解析:

商品率是商品量除以总产量,与是否接近市场无关。

二、综合题

16.

(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数量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自1953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17.

(1)水稻种植业自给/商品(混合型)

有利方面: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水、热配合较好。

不利方面: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

(2)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3)①该地区以北为工业发达地区和乳畜农业地带,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市场条件优越。

②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发达便利。

③附近地区工业发达,为该地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生产条件。

④科学技术先进,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持。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1~3题。

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技术成本

运输成本

其他成本

甲工厂

41

22

6

10

21

乙工厂

3

23

43

6

25

1.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水产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2.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3.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甲、乙两类工业发展中,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D.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4.下列生产布局与其主导区位因素不匹配的是(  )

A.北京的石油化学工业——淡水B.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业——热量

C.大兴安岭的木材加工——原料D.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业——土壤

5.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6.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核电②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些年又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

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

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以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回答7~8题。

7.1990年至2002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B.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C.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D.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

8.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缓解运输压力②减轻大气污染③降低运输成本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读“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C.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80%

D.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分别补充到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

10.图示内容最能直接反映鲁尔区振兴的综合整治措施是(  )

A.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B.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D.调整产业结构

11.下列经济活动能促进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是(  )

A.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

B.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C.兴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

D.扩大市郊养殖场规模,满足城市的需求

读“2000年世界主要地区之间汽车贸易情况图”(单位:

十亿美元,S代表总量),回答12~13题。

12.关于2000年世界主要地区汽车贸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是汽车出口贸易额最多的地区

B.北美洲是汽车进口贸易额最多的地区

C.西欧是区外汽车贸易额最多的地区

D.拉丁美洲是区内汽车贸易额最多的地区

13.西欧和北美洲区内贸易额大于区外贸易额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占领了国内市场

B.亚、非、拉国家贸易保护,阻碍了欧、美的海外贸易

C.欧、美地区经济发达,是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

D.欧、美汽车厂商在海外设厂,投资成本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