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习题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4728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习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当代习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当代习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当代习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当代习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习题整理.docx

《当代习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习题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习题整理.docx

当代习题整理

1、“文学工具论”

这是在经历了千百年的社会文化的变革,从文艺创作的正反经验中逐步明确起来,并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不同表述的一种文艺观念。

“文学工具论”是从文学的功利目的、功能作用的角度概括出来的一种源远流长、影响深广的文艺观。

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被表述为“文以贯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具体观点。

“文学工具”论在近代以梁启超的“小说革命论”为代表。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小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其中写道:

“欲新一国之民,何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何以故?

”答曰:

“小说又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2、文学主体论

刘再复是新时期文学“主体论”的代表,认为人道主义是新时期文学的主潮。

学界有人认为“主体论”是对“文学是人学”的自行深化。

(黄力之)“主体论”思想最初由李泽厚提出,后由刘再复加以集中探索和深入阐述,主要体现在刘再复的代表作《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论文学的主体性》中。

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是从创造主体、对象主体和接受主体三方面,论述了人在文学活动中的应有地位,指出以往主体性不同程度的丧失,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研究重心“位移”(由客体向主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刘再复“主体论”的思想来源:

1、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2、现代人道主义思想成果;3、当代文艺运动中人的主体失落的现实。

意义:

主要在于突现了人在文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拓展了文艺批评的视野和方法。

(刘再复在阐述他的“主体论”的同时,还一再强调人性、人道主义在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地位,他认为新时期文学的主潮应定位在人道主义这股潮流上。

这显然夸大了人道主义的力量。

3、文学是人学

此文艺观念最早是人们根据高尔基的有关言论概括出来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高尔基早时,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人的文学》,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文艺观点。

到了30年代,“人的文学”的思想被梁实秋更为系统化地加以阐释,并将其上升为衡量文艺的惟一标准。

在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史上明确地论述、倡导“人的文学”的是两个人,即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和巴人(王任叔)的《论人情》。

思想内涵是:

文艺应表现人的生活,把人作为文艺表现的对象主体。

文学以人为本,就不仅要再现人的生活的多侧面,更要揭示出人的精神,而不能把文学中的人作为傀儡和工具,要给人以极大的尊重,写出人的本性与真善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文学即人学,除了反映人的生活和灵魂,还要考虑对接受主体的尊重,给他们提供美的食粮,同时要给他们以参与创作的空间,而不是愚弄读者和媚俗。

意义:

1、确立了认识文艺必须从人出发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2、“人学”观对于造神文学和没落的人本主义对人的歪曲和否定式一次理性的批判。

3、“人学”观的重提打破了大一统的社会学批评模式,拓展了批评空间。

4、文学审美说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这个术语及其定义式在1932至1934年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

与中国的文艺相结合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所作的表述: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这一概念从苏联文艺理论中引进中国后,由周扬做出全面的理论阐释。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

1953年9月新中国第二次全国文代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同时提出了三条原则要求:

1、满腔热情地歌颂社会主义;2、千方百计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3、用社会主义精神去教育、鼓舞、激励劳动人民。

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1、放歌潮的涌现,主旋律是歌唱祖国的新生、党和领袖的丰功伟业;2、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批量问世;3、初步建构了当代文艺理论的基本框架。

 

(后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被定为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以社会主义的美德理想,按照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写人。

6、“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

出现于50年代中后期,式微与60年代初,是非主流的文学思潮。

所谓“干预生活”即“积极干预生活,反对粉饰生活,写生活的阴暗面”。

这股思潮首先是中国文艺界对苏联兴起于50年代初的“干预生活”、“解冻文学”的文艺思潮的借鉴和呼应。

直接背景:

1956年2月至5月间,国外——《文艺报》刊登出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批判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典型问题论断的专论。

苏联文艺界批评无冲突论,出现“解冻文学”。

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方针。

上述背景下,中国作家、理论家喊出了“干预生活”、“积极参与生活”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思潮在理论界的突出表现是:

对作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做了新的理解和直率的表述。

代表作品:

1、直接针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论题的,如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2、就文学的本质、主体是什么发表言论的,如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王任叔)的《论人情》;3、就当前文艺问题,管理问题等所发表的问题,如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刘绍堂的《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

代表作品:

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等。

7、人性、人道主义

当代人性、人道主义文艺思潮兴起于建国初期,但在当时就被视为“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遭到批判,虽有勃兴之意,未有勃兴之势。

这股创作势头是以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朱定的《关连长》,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为代表。

在苏联的“干预生活”、“解冻文学”思潮的冲击下,在“双百”方针所营造的民主空气中,中国当代文艺中的“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于50年代中后期骤然兴起,正是在这股具有鲜明的批判意味的文艺思潮中,人性、人道主义文学主题再度高扬,形成了较建国初期更具规模,更有深度和艺术性的鲜明特征。

作品:

宗璞的《红豆》,方纪的《来访者》,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人性、人道主义在经受了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1959年的反右倾机会主义政治斗争的打击后,于60年代初期在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中第三次出现。

代表作家作品有西戎的《赖大嫂》,谢铁骊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并执导的电影《早春二月》,阳翰笙编剧的电影《北国江南》,以及白刃的电影作品《兵临城下》。

8、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派产生的背景、哲学根基、外在形态与西方现代派有显著差异,又称为“拟现代派”。

(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为文学的借鉴创造了良好环境,技术革命、“第三浪潮”开拓国人视野,唤起改革意识;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作品的引进刺激了强劲的借鉴欲;对20、30年代中西合璧式的文学再度产生的认同感,唤起了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续接精神;文学自身发展孕育着突破自身困境的内因。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各流派和作家群,包括:

意识流小说,意象派诗歌,象征派,荒诞派戏剧和小说等。

意识流小说:

王蒙的《春之声》、《活动变人形》,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

朦胧诗:

以舒婷、顾城、梁小斌为代表的朦胧诗人

实验戏剧:

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蜚声文坛的高行健在戏剧领域大胆尝试,创作,作品有话剧《绝对信号》,《车站》等。

荒诞文学:

王蒙、谌容、宗璞、吴若增、魏明伦、刘索拉、陈村、残雪、马原、格非、扎西达娃。

有影响的作品——《冬天的话题》、《减去十岁》、《泥淖中的头颅》、《你别无选择》、《美女岛》、《苍老的浮云》、《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

中国当代现代派文学作品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存在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结构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思想。

艺术形式上的共性:

1、整体构思有假定性;2、重意象、重氛围、重感觉,却不注意写完整的人物形象;3、讲究叙事策略,不注意情节的叙述,非理性、非逻辑,变换叙述视角,有意打破自然时空秩序,混淆客观与主观现实的界限;4、常用象征、隐喻、夸张、变性、荒诞、魔幻手法,甚至注重语言游戏,以创造怪异奇谲的艺术世界。

不足:

现代主义对文学思想的冲击导致了创作中的唯美主义思想倾向和形式主义的偏向,表现在创作上严重脱离生活,远离社会现实,沉潜于历史题材和个人内心世界。

9、社会-历史批评

所谓社会历史批评在称谓上并不统一,它往往以多种形式的表述存在于文艺学和批评实践中(社会学批评、历史批评、道德批评、历史——美学批评,乃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等都是与社会历史批评相关联或等同的批评概念)。

当代文艺中的社会历史批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批评标准,着重发掘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创作倾向,同时也绝不忘记将“历史观……………………

10、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最为广泛,目标之一便是反对大写的文化(传统,最奉为经典的),对抗的是高雅文化、大文化、主流文化,而所涉及的是大众的、通俗的、亚文化。

文化批评家要有介入社会现实的意识。

西方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解放的工程”。

11、新锐批评

12、《论“文学是人学”》

钱谷融于50年代中后期发表,是人本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代的突出代表,钱谷融也成为系统论证“文学是人学”“至今还仅有的第一人”。

文章不仅大胆地批判了季莫费耶夫《文学原理》中关于“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还以中外伟大文学家、文学典型为例深刻阐述人与现实的关系,人与文学的关系,从世界文艺多元思潮中认定“伟大的文学家必然也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并把人道主义视为评判作家作品优劣的试金石。

尽管文章有过分强调人道主义的力量之嫌,但其基本观点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

1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周扬发表于1983年3月16日的《人民日报》,全篇一万五千字。

写作背景:

1、80年代初期,中国新时期文学已经开启,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理论纷纷登陆,思想理论方面较为混乱,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模仿现代主义的浪潮,为缓解此种焦虑,产生了“清污”运动。

2、文艺界“许多问题说不清楚”,文化的冲撞必然会发生阵痛,阵痛就会有反思,就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各媒体便发表文章数百篇。

3、契机,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之际,各界要举行一次主体纪念会。

1、文章中定义了人道主义,并对人道主义的积极性、消极性做了辨析;2、提出了所谓“异化问题”,对“异化”做出定义,并比较各学派关于异化言说的差异性,提出了异化类型、表征,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有异化现象。

3、提出了“人是什么?

”的问题,人是“目的本身”,人被物化,被工具化,“人的本质力量、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实现,使个性的全面发展代替旧的分工制度下个人的片面发展,实现人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4、“现实主义深化论”和“写中间人物论”

在大连小说会议上提出的"现实主义深化论"是邵荃麟有关现实主义理论的文艺批评的重要成果,它经历了三个阶段:

处于萌芽期的4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理论;处于曲折期的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处于成熟期的60年代的"现实主义深化论"理论.

中间人物论:

先进的、落后的群众数量始终是少数,中间群众占大多数。

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更多地反映大多数中间人物。

60年代文坛在对于柳青《创业史》中“中间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讨论中,邵荃麟提出“写中间人物”的见解。

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两头小,中间大;中间人物是大多数,而反映中间状态人物的作品比较少。

这些看法自然是正确的,但在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该见解被断章取义地理解为以“中间人物”反对“英雄人物”,被江青等人列入“黑八论”并遭到严重批判。

15、“异化论”

周扬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提出,文中定义了异化,“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或支配主体本身。

”异化分为:

1、经济异化,在这方面没有经验,导致做了不少蠢事;2、政治异化,也就是权力异化,指民主法制不健全,人民公仆滥用权力;3、思想异化,最典型的便是个人崇拜,也就是思想领域的造神,这神始终是精神领袖或精神之父。

这和费尔巴哈批判的宗教异化有某种相似之处。

16、“人是目的”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人是什么?

”的问题,并作出解释,人是“目的本身”,人被物化,被工具化,“人的本质力量、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实现,使个性的全面发展代替旧的分工制度下个人的片面发展,实现人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这是早期到成熟的发展,人的最高境界这个问题是与思想道德有着历史继承关系的,周扬找到了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联,也是这一方面激起了理论权威的不满。

17、主流思想阐释派

主流阐释派是对主流的、正统的、权利的思想和话语进行理解、阐释、传

播的派别,当代文学史上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内容的一个派别。

就地位说,他们都身居领导职位,手中握有领导权,都具有革命的、左派的、红色的知识分子身份,享有足够的理论话语权,是当之无愧的启蒙者和布道者,他们终生以解读、阐释、贯彻主流思想意识为己任,唯主流思想为大,警惕、规制、打压一切与之相悖的思想。

他们也从事一定的文学批评,以体制化声音掩盖自己的声音,主体意识缺失,偶尔也做思想冒险之旅,在大一统的文学批评原则下突破主流意识禁锢,发出一丝自己的声音,艰难建构矛盾性文论,是复杂的文艺现象。

他们除了有阐释权还有批评、批判权。

18、“人学”学派

认为“文学是人学”,即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以认为目的的。

主张:

1、文艺应表现人的生活,把人作为文艺表现的对象主体。

2、文学以人为本,就不仅要再现人的生活的多侧面,更要揭示出人的精神,写出人的灵魂史,提倡写人类的道德,人类的情感,而不能把文学中的人作为傀儡和工具,要给人以极大的尊重,写出人的本性、人的真善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3、文学即是人学,除了反映人的生活和灵魂,还要考虑对接受主体的尊重,给他们提供美的食粮,同时要给他们以参与创作的空间,不要愚弄读者,也不要媚俗。

代表文论作品:

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

19、周扬

1908—1989,从30年代到90年代初一直都是文艺界的主要领导,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他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党的文艺政策的直接阐发者和贯彻执行者。

文学史概括:

“周扬是阐述毛泽东《讲话》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理论批评家之一”。

主要著述收在《周扬文集》中,(周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主要对象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代表作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20、钱谷融

原名钱国荣,当代著名文论家,中国现代文学专家,钱谷融是系统论证“文学是人学”“至今还仅有的第一人”。

代表作品《论“文学是人学”》是人本主义文艺思想在当代的突出代表,文章不仅大胆批判了季莫菲耶夫《文学原理》中关于“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还以总外伟大文学家、文学典型为例深刻阐述人与现实的关系,人与文学的关系,从世界文艺多元思潮中认定“伟大的文学家必然也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并把人道主义观视为评判作家作品优劣的试金石。

尽管文章有过分强调人道主义的力量之嫌,但其基本观点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

一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的基础体系和理论来源

基础体系:

理论来源:

1、对中国源远流长、丰厚博大的古典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儒、道、佛各家学说博大精神,其中蕴含着相应的文艺思想也是相当丰厚的。

当代人对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更多且更为正统。

“文以载道”贯穿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之说。

当代文艺学中的大量的理论著述、学术范畴、流派学说都源出于古典文论。

如《文心雕龙》、《艺概》、《诗品》乃至“童心说”、“性灵说”等等至今仍为人们阐释与应用。

2、对中国新文艺思想,特别是解放区文艺思想的直接延续。

“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启蒙思想的成果,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人的文学”的文艺观念等成为当代文艺思想的直接源头和基础。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把《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纲领性文献,把“工农兵方向”确定为文艺的新方向等,包括对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等照搬挪用,都是对现代文艺思想的续接。

此外,新中国文艺队伍的重要成分是来自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三个地狱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跨越两个时代、两种体制,自然地将其已有的文艺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带到了当代文艺运动中。

3、对俄苏文艺思想和文艺经验的吸收和借用。

从党领导文艺工作以来,俄苏文艺思想、经验就成为我们亲近的样板,以至于形成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的俄苏化模式。

自五四以来,李大钊、鲁迅、矛盾、郑振铎、蒋光慈、瞿秋白等都对中俄文艺想象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

毕达可夫、季莫菲耶夫、日丹诺夫等的文艺思想都曾被照搬,成为高校文科必修教材。

马雅可夫斯基的“政治抒情体”、高尔基的“文学即人学”等都被直接拿来奉为楷模。

“别、车、杜”的理论思想更是被贯穿在当代文艺学的体系中。

4、对欧美现代文艺思想的突击补课和积极吸纳。

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运动,曾掀起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三大高峰”等的文艺思想的学习、借鉴、传播高潮。

新时期在“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对欧美传统文艺思想和现代文艺思想的突击补课和积极吸纳,这对当代特别是新时期的文艺思想形成了重大冲击和直接影响。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形成90年代文艺的两大明显的思潮。

柏格森、荣格、弗洛伊德、格式塔的心理学,萨特、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纪实美学渗透在各类文体的创作中;阐释学、比较学、文化人类学、原型研究、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等批评模式也影响着当代文艺批评。

二比较当代文学前后两个“三十年”文学观念的变化(1、“文学工具论”3、文学是人学)

当代前三十年主要表现为文学工具论,1979年《上海文学》发表李子云的文章,王蒙

后三十年,商品观念,游戏情节,王蒙推崇王朔(痞子文学)

朱大可《流氓的盛宴》

福柯——话语权的问题提出,怎样取得?

结构“文学工具论”,重归“文学是人学”,纯、雅、俗文学可以并存,也可以走向融洽,文以载道,为历史代言和文学游戏说、身体叙事、个人化叙事共存共融。

“文学终结说”和文学三元论,以及商业化写作诗意栖居,可以自由选择,充满着冲突、悖论和迷惑,文学在生命线上挣扎、突围、死亡、涅槃。

“文学终结说”出自美国的米勒(文学的死亡,变性)

三中国当代文学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致性

1、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当代文艺思想均突出和强调“人民文艺”的思想方向。

毛泽东在《讲话》中所阐述的“工农兵方向”与新中国文艺所确定并坚持的“新的人民的文艺”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一基点上,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整个当代文艺运动基本上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当代文艺思想向来都重视并愈来愈重视文艺的综合审美功能。

坚持“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的统一”的审美批评标准。

为实现这一审美目标,一贯坚持并力求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批判与借鉴的关系,以使文艺在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等方面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3、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当代文艺思想一贯重视文艺的主体性,认为作家、艺术家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写什么和怎么写由作家自己来定,要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同主张、不同流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既是最好的体现。

但毛泽东一直都在号召,作家、艺术家也应自觉意识到要深入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铸造灵魂,并认为灵魂石可以在实践中得以调整和升华的。

文艺的主体性的理论内涵在新时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和更有效的实践。

4、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当代文艺思想历来重视文艺和文化的关系问题,把文艺视为提高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民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文艺既要强调民族化、大众化,又要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精神品格,从而创造更具民族特色和世界品级的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

四宏观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四大文学思潮及其特点(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6、“干预生活”现实主义7、人性、人道主义8、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文学思潮,这是复杂的文学现象,是社会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是文学思想最鲜活、复杂也是最具动态性的体现,是受某种思想体系规范的作家群体的思想趋向。

特点:

历史性、社会性、群体性、动态性

中国当代文学思想更具复杂性,政治与文艺始终纠结在一起,难解难分。

(人本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形式主义、非理性主义、新历史主义)

陆贵山所划分的当代文学:

后现代主义、通俗文艺思潮、文化批评思潮。

五概论“主流思想阐释派”的命名与生成(17、主流思想阐释派)

1、阐释学和“阐释派”

阐释学的由来和本土化的过程:

阐释学也叫解释学,释义学,主要是对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学科,阐释学有几个关键词:

文本表达、接受理解、意义解释,它的来源是宗教学理论,也是哲学理论和方法,当然也是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文学科学”)。

正如施莱尔·马赫所说:

“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

”最初的解释学是神职人员用来传达、解释、传播上帝旨意的方法。

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的解释学自觉意识与运用大约在80年代以后。

西方现代阐释学中有几个人物:

赫尔德,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狄尔泰,姚斯等,阐释学至少是以文献学为基础,此外还有诠释学,诠释学与文献学中国古已有之。

阐释学的主旨就是要揭示意义和存在,是要把潜藏的东西显现出来,把不清楚的东西变得清楚,把遮蔽的东西澄清、澄明。

关键词“意义”

(《意义的探究》张汝伦辽宁人民出版社)将西方的释义学本土化了,书中“意义”定义为“复杂,很难去概念,下定义,意义体现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时间关系。

关键词:

悬置——期待悬置

前理解——由个人的语言、经验、理解、传统、思维观念等构成

有效阐释:

把潜在的意义开掘到位,相对应的是过度阐释。

视界融合(第三视界融合)——作者、读者、文本三者的世界融合,才能阐释与被阐释。

被建构,阐释派本身的产生是合理合法的。

2、主流阐释派生成的原因

主流阐释派是对主流的、正统的、权利的思想和话语进行理解、阐释、传

播的派别,当代文学史上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内容的一个派别。

就地位说,他们都身居领导职位,手中握有领导权,都具有革命的、左派的、红色的知识分子身份,享有足够的理论话语权,是当之无愧的启蒙者和布道者,他们终生以解读、阐释、贯彻主流思想意识为己任,唯主流思想为大,警惕、规制、打压一切与之相悖的思想。

他们也从事一定的文学批评,以体制化声音掩盖自己的声音,主体意识缺失,偶尔也做思想冒险之旅,在大一统的文学批评原则下突破主流意识禁锢,发出一丝自己的声音,艰难建构矛盾性文论,是复杂的文艺现象。

他们除了有阐释权还有批评、批判权。

主流派生成的内在因素:

心理文化特征。

主流派的党性原则和现代迷信决定了他们必为主流思想做阐释。

周扬在1951年让其长子周若艾有两个崇拜,那就是毛主席和苏联,并要迷信二者。

“解放牌”的优越感和宗派主义倾向。

延安核心,晚年的周扬承认自己的确有宗派主义,丁玲、冯雪峰与周扬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明显的,其时,以歌颂光明为主的鲁艺与主张暴露阴暗面的文抗之间是对立的,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和王实味的《野百合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