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4279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语文期末复习基础

七年级

 

一、字词

1)注音

嗥鸣炽痛下颏军帖哽咽遒劲逞能犷野亘古祈祷卓越庇荫惩罚剽悍女佣佣金怂恿蜷伏殷红冗杂蓦然字帖蹿跳羸弱田垄撺掇畸形恍惚狩猎躯壳对峙脐带砭骨虫豸湛蓝毋宁苍穹雪橇缭绕悲怆抽搐疆域窥伺疮痍烧灼浊流妥帖哺育

果脯花圃怪诞告罄踌躇阔绰驾驭观瞻妍丽沟壑鬣蚱蜢污秽碾压行辈吞噬撇开颦蹙粲然亢奋束缚羁绊咿哑面面相觑锋芒毕露鲜为人知锲而不舍义愤填膺潜心贯注棹着小舟毛骨悚然垂涎三尺戛然而止浑身解数叱咤风云怏怏不乐白雪皑皑忧心忡忡吁声叹气踉踉跄跄

海市蜃楼本色当行孜孜不倦斩钉截铁口头禅参差强迫钥匙甜腻辗转

强词夺理宰割彷徨赫然默契磐石深邃重荷忌惮踱步归省凫水踊跃惬意嗔视遗孀犁铧厄运履践崔巍阴霾凛冽

2)找出错字并修改

怂勇惩诫妄下段语肌健秩序景然进退惟古眼花瞭乱恍忽窥饲脖击斑谰斓语屏嶂妇儒皆知马革果尸鞠躬尽萃家谕户晓篷断草枯幅射九屈连环一泄万丈水泻不通锋芒必露心汇神凝慷概淋漓一返既往震憾提心掉胆无遐与此高潮叠起杂乱无彰一拍即和寻欢做乐荒缪锤练

瞋视变换多姿尽态极研消蚀告磬赢弱忧心冲冲毛骨耸然珊珊来迟

萎缩不前念念有辞语无轮次不可思义真缔云云众生养精畜锐齐心胁力

迫不急待刚毅不曲

3)解释词语

石破天惊:

芸芸众生:

本色当行:

尽态极研:

进退维谷:

气冲斗牛:

戛然而止:

相得益彰: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

马革裹尸:

当之无愧:

亦复如是:

鲜为人知:

兀兀穷年: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包罗万象:

义愤填膺:

叹为观止:

死得其所:

卷土重来:

叱咤风云:

毛骨悚然:

慷慨以赴:

妄下断语:

忧心忡忡:

怏怏不乐:

不可思议

大彻大悟:

孜孜不倦:

略胜一筹:

杂乱无章:

如梦初醒:

小心翼翼:

怂恿:

窥伺:

疮痍:

遒劲:

二、文言文考点

(二)《木兰诗》

考点: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3、句子赏析;

4、课文情节把握(5个短语);

5、木兰形象;

6、写作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渲染烘托);

7、对末段的理解;

8、出自本课的成语。

1.注释:

(1)当户:

(2)思:

(3)忆:

(4)惟:

(5)点兵:

(6)爷:

(7)市鞍马:

(8)但闻:

(9)戎机:

(10)金柝:

(11)策勋十二转:

(12)百千强:

(13)不用:

(14)郭:

(15)扶将:

(16)红妆:

(17)霍霍:

(18)著:

(19)扑朔迷离:

(21)傍地走:

(22)安:

(23)帖: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1)户2)走3)但

4)不用5)爷6)忆7)迷离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愿为(此)市鞍马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

4、修辞手法辨析:

互文、顶针、复沓

5.句子翻译。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5)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0)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3、内容理解:

1)《木兰诗》一文的中心主旨?

 

2)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喜爱?

 

3)本文作者为何略写“十年征战”一部分的内容?

 

4)修辞、赏析句子。

(见作业本整理内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

答案:

运用比喻,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妙加以巧妙的解答,形象体现了木兰的机敏谨慎、活泼俏皮。

以此结尾,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6)请写出出自本课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7)比较阅读:

《陌上桑》选段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问题:

试比较《陌上桑》选段与课文《木兰诗》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异同。

答:

①相同点:

都使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②不同点:

《木兰诗》主要表现木兰的勇于担当、孝敬父母、忠孝两全、勇敢坚毅、机敏谨慎等特点。

《陌上桑》种在刻画罗敷的美丽、勤劳。

(三)《孙权劝学》

考点:

1、重点词语解释(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重点句子翻译;

3、课文情节把握(3个四字短语);

4、孙权、鲁肃、吕蒙的形象;

5、写作手法(侧面描写);

6、对末句的理解;

7、出自本课的成语。

1、解词

(1)谓:

(2)当涂:

(3)辞:

(4)治经:

(5)博士:

(6)但当涉猎:

(7)见往事耳:

(8)孰:

(9)以为:

(10)乃始就学:

(11)与:

(12)过:

(13)才略:

(14)非复:

(15)即更:

(16)刮目相待:

(17)见事:

2、重点句子翻译。

(1)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通假字:

4、古今异义:

1)博士2)往事3)治经4)更

5)过6)过7)复

5、一词多义:

1)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3)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

2)省略句:

肃遂拜(于)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7、内容理解: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体会。

 

2)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本文的三部分内容。

 

3)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特点。

 

4)用原文填空:

①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②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

③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

5)文章的最后一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

1)不能。

最后一句写鲁肃被吕蒙的才华所折服,原意与之深交2)表现了鲁肃的爱才、敬才,同时也是侧面描写,鲁肃是吴国谋士,能与吕蒙皆结友3)侧面衬托了吕蒙读书后进步变化之大。

6)请说出“邪”、“耳”、“乎”分别代表什么语气?

 

7)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的学习成效的?

 

8)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分别解释。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四)《口技》

考点: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3、课文情节把握(3个场景);

4、写作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1、重点注释

(1)善:

(2)会:

(3)大宴:

(4)设:

(5)而已:

(6)团坐:

(7)少顷:

(8)但闻:

(9)满坐寂然(10)惊觉:

(11)欠伸:

(12)既而:

(13)妇抚儿乳:

(14)儿含乳啼:

(15)呜:

(16)絮絮:

(17)当是时:

(18)一时:

(19)众妙毕备:

(20)侧目:

(21)以为妙绝:

(22)未几:

(23)稍稍:

(24)意少舒:

(25)俄而:

(26)中间:

(27)力拉崩倒:

(28)曳:

(29)虽人有百手:

(30)名其一处:

(31)奋袖:

(32)两股:

(33)走:

2、重点句子翻译。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4)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8)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通假字:

满坐寂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4、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两股战战

4)稍稍正坐5)几欲先走6)但闻

5、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2)侧目

3)妇抚儿乳4)不能名其一处

6、一词多义:

1)以为妙绝/群响毕绝2)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3)众宾团坐/满坐寂然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5)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7、《口技》阅读理解。

(1)本文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3)本文形象而逼真的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模拟的哪几个场景?

 

(4)课文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五)《短文两篇》

考点: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3、课文情节把握;

4、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夸父——勇于追求、敢于挑战、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

共工——勇于挑战、勇敢无畏、愿意牺牲自己改造山河,同时也有暴躁、刚烈的一面;

5、两篇神话的主题。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词语解释

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于5.河6.不足7.北8.道

9.触10.维11.绝12.焉13.不满14.水潦尘埃15.归

2、一词多义:

化为邓林/与颛顼争为帝

3、句子翻译: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3)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4)未至,道渴而死。

5)弃其杖,化为邓林。

6)天柱折,地维绝。

7)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8)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内容理解:

1)如何理解“夸父”的形象?

或:

有人说夸父逐日是一种不自量力的行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2)“夸父逐日”在现在的比喻义:

 

3)如何理解《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答:

①这一结尾体现了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形象。

②结尾富有诗意,极具想象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使整个神话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如何理解共工的形象?

 

5)“怒”字体现了共工怎样的特点?

答:

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了他性格中的暴躁、刚烈。

6)《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主题?

本文反映了远古部落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勇敢坚强、具有挑战精神、甘为人类造福的共工的形象。

从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6)比较阅读:

夸父和共工的共同点是什么?

①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②愿意牺牲自己改造山河,甘为人类造福;③他们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

(六)《狼》

考点:

1、重点词语解释;

2、重点句子翻译;

3、课文情节把握(4个2字短语);

4、狼和屠户的形象;

5、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第3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屠户的反应侧面衬托狼,以狼的形象侧面衬托屠户;

6、启示。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词语解释:

1.担中肉尽2.止有剩骨3.缀4.并驱5.如故6.窘7.顾8.积薪

9.苫蔽成丘10.弛11.持12.狼不敢前13.眈眈14.少时

15.径去16.犬17.久之18.瞑19.意20.暇21.甚22.暴23.以24.毙25.方26.洞27.隧28.尻29.股30.假寐31.盖32.黠33.顷刻34.变诈35.几何

2、一词多义: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3)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

5)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6)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屠自后断其股/其一犬坐于前

7)复投之/久之/数刀毙之/禽兽之变诈/两狼之并驱如故

3、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1)狼不敢前2)一狼洞其中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

5、特殊句式:

投以骨场主积薪其中

6、重点语句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8)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9)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7、内容理解:

1)本文的中心主旨:

 

2)请分析文中屠户和狼的形象。

4分

 

3)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①结构上:

结尾议论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题。

②内容上:

借议论狼性与其结局,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终将被人的智慧所打败。

既是对狼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机智勇敢的的赞扬。

4)从屠户与狼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①狼的角度看: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

②屠户的角度看: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要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终将会取得胜利。

5)本文主要是写狼还是写人?

请从文中找到依据。

3分

 

6)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3分

 

7)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分

 

8)原文填空:

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三.名著阅读考点

(一)《童年》

1、作家常识:

《童年》是(国籍)作家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德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和。

2、人物形象与情节:

1)外祖母的人物形象?

请从作品中举出一个最能反映外祖母性格的具体事例。

答案: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举例略。

 

2)阿廖沙的人物形象?

请从作品中举出一个最能反映外祖母性格的具体事例。

即使身处黑暗污浊的环境依然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坚强勇敢、正直乐观、充满爱心。

举例略。

3)小茨冈的人物形象?

请从作品中举出一个最能反映其性格的具体事例。

乐观纯朴、善良有爱心。

举例略。

 

4)“好事情”的人物形象?

请从作品中举出一个最能反映其性格的具体事例。

脾气古怪、痴迷科学、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举例略。

 

5)外祖父的人物形象?

请从作品中举出一个最能反映其性格的具体事例。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手下的工人。

举例略。

3、问题设置:

1、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答:

1)外祖母给我的感受最深。

2)原因: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宽容坚毅,能够尊重一个儿童的意愿,“我”在外祖母面前无拘无束。

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中,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原因:

a)阿廖沙本身就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b)虽然在可怕的环境中生活,但仍有许多人给了他温暖和光明:

如善良慈祥的外祖母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都给了他以力量和支持。

是他始终保持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2)启示:

(可参考两个角度:

角度一:

逆境成就人生。

b角度二:

正确面对困难、挫折等。

(二)《昆虫记》

考点:

1、基本常识;

2、具体文段赏析;

3、文学性特点。

1、作家常识:

《昆虫记》是(国籍)作家写的一部科普著作,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2、作品文学性的体现:

1)语言方面:

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表现昆虫的外形习性和特殊本领,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意。

2)表达方式方面:

综合运用各章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现手法,行文活泼,趣味盎然,如动物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3)情感方面:

作者并非客观记录昆虫的活动,而是用饱含感情的文字描写昆虫们的生活,赞美它们的各种本领和可敬可爱,富有感染力。

4)风格方面:

《昆虫记》被称为“昆虫的史诗”,因为它用诗歌一般优美的语言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情景。

四古诗文默写

1、《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体现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最能体现木兰不慕名利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借伙伴的吃惊侧面衬托木兰机敏谨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体现木兰到各个市场为战争做准备的句子是:

7、《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有担当精神、孝敬父母的句子:

8、《木兰诗》中描写战争环境恶劣、战情紧张的句子:

9、《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10、《山中杂诗》中描写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句子:

11、《竹里馆》王维将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出其新颖独到想象力的两句:

12、《竹里馆》描写是人活动的两句:

13、《滁州西涧》中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写出了作者悠闲的心态,也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的两句:

《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适悠然心境的句子:

14、《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

《峨眉山月歌》写月映清江的奇妙美景的句子:

15、《春夜洛城闻笛》中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引发思乡之情的句子:

16、《送灵澈上人》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令,创造一种清远幽渺的境界的句子是:

17、《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18、《约客》中表明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额两句:

19、《论诗》中告诉人们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鼓励后人不断创新的句子是:

20、赵师秀《约客》中富有时令感的写景名句是:

21、《江南逢李龟年》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是:

2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

2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描写清朗秀美的月夜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王维《竹里馆》中借皎洁的明月来映衬自己清幽澄静的心境的两句诗是:

2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

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五.综合性学习

(一)黄河

1、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

2)

2、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

(写三个)

1)不到黄河心不死:

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

2)跳进黄河洗不清:

喻无法摆脱嫌疑。

3)成语:

中流砥柱、泾渭分明、河清海晏

3、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

(写3个)

大禹治水、姜太公钓鱼、郑国渠

4、了解黄河忧患,关注黄河,保卫黄河。

1)黄河现状: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成“地上河”、缺水断流、水污染严重等。

2)治理措施:

节约用水;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植树种草;加强保卫黄河的宣传工作等。

3)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

5、保护黄河,人人有责,请针对黄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向环保局王局长提几条保护黄河的建议。

 

(二)戏曲大舞台

1、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

(南戏)是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2、行当: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是除大花脸与丑角外男性角色的统称(包括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俗称“花脸”,大多扮演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

“丑”扮演喜剧角色,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3、戏曲的特点: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4、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声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5、说出几个戏曲中的专用名词:

唱腔、龙套、脸谱……

6、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与精彩唱段:

1)京剧:

中国国粹,雍容华美,被称为“东方歌剧”。

(《玉堂春》)

2)黄梅戏:

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

3)豫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特点:

质朴通俗、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紧贴老百姓生活,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花木兰》)

4)越剧:

轻柔婉转,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西厢记》)

7、京剧旦角流派与代表人物:

1)梅派:

梅兰芳。

2)程派:

程砚秋。

3)荀派:

荀惠生。

4)尚排:

尚小云。

8、脸谱:

1)红脸:

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

2)黑脸:

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张飞、李逵

3)蓝脸:

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

4)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5)金脸和银脸:

代表神妖。

如孙悟空,金脸。

9、例题:

1)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

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摆脱这一困境?

请至少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原因:

①戏曲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②戏曲艺术传承不够,许多戏曲艺术家因“不外传”的规矩,阻碍了戏曲的发展等。

措施:

①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②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

③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

(三)马的世界

1、与马有关的俗语、成语,以“马”为偏旁的字。

俗语:

风马牛不相与、驴唇不对马嘴、人在衣裳马在鞍。

成语:

(至少写出4个)

以马为偏旁的字:

(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