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265319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docx

202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两套附全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答案:

C

2.《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A.叙述和抒情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

答案:

C

3.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答案:

C

5.“易安居士”是指()

A.苏东坡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辛弃疾

答案:

B

6.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A.李煜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答案:

B

7.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A.感情充沛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

答案:

C

8.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论毅力》

C.《季氏将伐颛臾》

D.《论快乐》

答案:

C

9.《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A.清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明代中期

D.晚清

答案:

B

10.《门槛》一文是()

A.寓言诗

B.散文诗

C.抒情诗

D.哲理诗

答案:

B

11.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

B.泰戈尔

C.屠格涅夫

D.伏尔泰

答案:

A

12.《论毅力》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康有为

C.梁启超

D.王安石

答案:

C

13.《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

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答案:

A

1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夸张

B.拟人比喻设问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比喻

D.对偶拟人反问比喻

答案:

A

15.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中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

呼中丞之名而置之,谈笑(以)死

B.辞不许,(乃)归白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帝欲(为)娶贵族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答案:

D

16.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

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B.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

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呢?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哪管他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答案:

C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称:

适合

B.遂除田禁,悉以授民除:

解除

C.主上向我,为首为讳乎首:

自首

D.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直:

值得

答案:

D

18.下列各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1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茅盾

B.赵树理

C.老舍

D.巴金

答案:

C

20.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曹禺

B.巴金

C.鲁迅

D.茅盾

答案:

C

二、文言文阅读:

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冉有日: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日:

“求!

君子疾夫舍日:

“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1.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4分)

答案:

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22.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2分)

答案:

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23.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4分)

答案:

“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啊!

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危害:

季氏专权,又要扩张势力范围,这必然激化与鲁君的矛盾,发动不义之战,授鲁君以柄,后必有灾,这才是季氏真正的忧患之所在。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25.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

(4分)

答案:

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26.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

(4分)

答案: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长河》

B.《湘西》

C.《边城》

D.《萧萧》

答案:

C

2.“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

A

3.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文体被誉为()

A.冰心体

B.工艺美文

C.白话文西化

D.新文艺腔

答案:

A

4.《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答案:

A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答案:

D

6.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暗示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侧面烘托

答案:

C

7.鲁迅著名的杂文集有()

A.《呐喊》

B.《朝花夕拾》

C.《坟》

D.《野草》

答案:

C

8.散文诗《门槛》全文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象征

B.类比

C.比喻

D.对比

答案:

A

9.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答案:

A

10.《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答案:

D

11.《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

A.宗臣

B.刘一丈

C.顾秉谦

D.严嵩

答案:

D

12.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A.《关山月》

B.《国殇》

C.《氓》

D.《短歌行》

答案:

C

13.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A.比喻夸张设问拟人

B.拟人比喻设问反问

C.拟人设问对偶比喻

D.对偶拟人夸张比喻

答案:

D

14.下列句中括号内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答案:

B

1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译文:

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难吗?

B.函梁君臣之首

译文:

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C.久不见若影

译文:

很长时间看不见你的身影。

D.古之学者必有师

译文:

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答案:

D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除:

授予官职

B.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

不久

C.端士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

赠送

D.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课:

严重,严厉

答案:

D

17.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答案:

B

18.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阿Q正传》

B.《灯下漫笔》

C.《风波》

D.《药》

答案:

C

19.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答案:

D

20.《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A.记事散文

B.寓言故事

C.神话传说

D.传记散文

答案:

B

二、文言文阅读:

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1.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4分)

答案:

排比、对偶。

增强文章气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

2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案:

逐客的危害:

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23.分析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

(4分)

答案:

前一部分运用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法。

前后两部分之间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4~26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