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2881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docx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

性质:

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

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

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

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

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

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

特点:

l.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

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

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

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

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

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

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

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

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

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

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

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

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

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

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法国作为传

统的大陆国家,一直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而西班牙、奥地利一直对其发展构成

威胁,因此,法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要要远远大于英国,为摆脱包围,就必须实

现自身实力的突破,谋求欧洲霸权,因此,法国一直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夺取欧洲

大陆霸权。

  2)利益差异。

资阶革命以后,资阶在英国已经处于主导地位,英国外交战

略的重要目标是如何在内外实现和维护资阶的利益,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产

地,拓展海外殖民地成为其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比较而言,法国是

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国家的一切利益表现为王朝利益,经过几代君臣的努力,

波旁王朝从路易十四起正式走上称霸欧洲大陆的道路。

因此,法国的对外战略是

围绕称霸欧洲大陆主题展开的。

回答二:

比较英法在近代外交上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最终也出现不同的结果。

两国的地理位置,宗教,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双方统治者采取了相异的外交战略。

从英国来看,17世纪上半期,由于国内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日益激烈,并最终酿成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无暇估计欧洲大陆的事务。

为了维持欧洲均势和自己在大陆的利益,英国在对欧洲大陆国家交往时,始终保持着独立姿态,并把均势政策作为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

英国议会在内战期间,和外国均保持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

但是革命成功之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对外政策的重点就走向了海外扩张,争取更多的殖民地。

并因此和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海上强国发生争夺。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对外扩张政策并为有所变化,只是在对待法国和西班牙的政策上有所改善。

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英法同盟结束,英国开始了和法国争霸的历史;英国和荷兰由于威廉亲王的原因关系日益密切;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时更为主动。

而从法国来看,法国国内宗教矛盾导致了长达30年的战争,在从战争中恢复以后,亨利四世的目标是:

"在实践上追求两个目的:

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

宗教矛盾,天主教国家,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实力,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加强绝对君主制度。

30年战争以及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使得法国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心。

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后,沿袭对外扩张的针刺,梦想实现法国的"天然疆界",要成为全欧洲的霸主。

为此法国开始了一系列战争,发动或参与了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最后一场战争使得法国从霸权的顶峰走向衰退。

法国在和英国的抗衡中最终处于下风。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英法在18世纪为了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而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争。

最终,法国的殖民地丧失殆尽,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而英国却确立了自己的海上和殖民霸权。

英国在整体外交战略中虽然后期也开始在海外殖民地大力扩张,但仍注重保持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势力均衡,而法国则无止境的追求自身的霸权,虽然获得阶段性成功,但最终由于树敌众多陷入孤立,失去了获得霸权的机会。

由此可见,追求霸权终究要导致衰落,而保持国际势力均衡应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 试以现代国家关系理论分析18世纪的欧洲国际形势。

答:

①18世纪的欧洲基本上都是几个国家为联盟。

是国家集团之间的冲突。

以英

法的冲突最为激烈!

还有普奥,以及奥法,和俄普之间的冲突。

1756-1763年

爆发的7年战争可谓是18世纪最重要的战争;

②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是王权国家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为此欧洲在18世纪经历四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通过在战争和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以及人文学者对国际关系探讨和深思,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最终推动了现代国家观念、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行为规范乃至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要素,对于将来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都具有根本的规范意义。

4.民族国家是怎样起源的?

答:

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

治概念及实践。

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

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

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

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

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形式。

而民族则是共同体的认同概念,其来源可以是

共享的体制、文化、或族群。

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应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

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

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

所有公民共享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

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

因此,当代民族国家

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

民族国家的成型,大多认为始自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二章     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1.试论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

答:

建国之前的美洲殖民地,两次大陆会议在独立进程上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内部存在着强大的亲英力量,不愿意和英国彻底分裂。

在英国强硬态度和潘恩的常识小册子的影响下,陆续有殖民地宣布独立。

但是潘恩的小册子一方面表达了独立的理想,一方面也显现出了美国孤立主义的萌芽。

因为他宣称:

"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要和英国以及欧洲的各种纷争划清界限。

而在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利用老练的外交手段促成了法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

这种成功是作为一个弱国在应对强国是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式。

建国之初的外交更体现出弱国处理外交的特色,对强国的利用被美国运用的相当娴熟。

并且不拘

泥于所谓对等外交,基本都是单方面派驻使节,这些使节在离间该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从而使美国减轻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压力。

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美国对对外政策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也就是孤立主义。

而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

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

2.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答:

1)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阶革命是比之前任何一次更加彻底的一次资阶革命,通过这次革命,法国从根本上消灭了其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法国的资阶政权。

同时,这次革命震撼了欧洲,并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2)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革命的洪流遍及欧洲,资阶势力超越封建贵族势力。

这种局面不仅为法国资义发展扫清了障碍,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而尚处在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欧洲各国无法容忍法国革命。

在封建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之下,欧洲各国暂时放下各自之间的矛盾,组成反法联盟来应对"涉及自身生死存亡"的威胁。

1794年,法国大败联盟军,从而瓦解了反法联盟,保卫了法国独立的革命果实。

但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斗争直至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才偃旗息鼓。

  3)从1789年到1794年,受法国资阶革命的影响,国关的主导因素是法国革命政权与英国策动的反革命联盟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英国是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反法堡垒,法国成为资阶革命的中心。

法国资阶革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它是国关史上现代民族主义的源泉。

这标志着君主时代的结束和以民族国家为本位时代的到来。

欧洲乃至全世界逐步建立起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秩序。

同时法国革命在给法国人民带来民族主义的政治归属感和身份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被封建制度压迫人民的使命感。

3.试述拿破仑时期欧洲大国关系。

答:

英国公开的反对拿破仑,普鲁士、奥地利、沙俄被法国打败过,被迫和法国签订盟约,但暗中和英国勾结,一有机会就和英国一起组织反法联盟打破拿破仑,西班牙刚一开始是法国的盟国,后来被法国占领了,葡萄牙一直保持中立。

4.如何评价拿破仑时期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法国对外政策?

答:

拿破仑的对外政策,是他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为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1)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前期,主要是他同反法同盟的斗争。

虽然已经暴露明显的争霸性质,

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倾向;

(2)后期的霸权主义已经暴露无遗:

最重要表现是实际取消普鲁士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大陆封锁战争、和对西奥俄的侵略战争。

总之,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始终贯穿着两个特征:

一是外交政策的两重性和进步性;二是靠战争机器来进行。

拿破仑的外交政策是连贯的,又有发展的变化,反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方面相互消长。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1. 哪些条约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框架?

答:

①1815年9月,《神圣同盟条约》签订。

《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

    ②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

《神圣同盟条约》与《四国同盟条约》作为维也纳体系的补充,最终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的完整结构。

    ③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2. 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的协调为什么逐渐失灵?

答:

欧洲协调失灵:

从1818年亚琛会议开始,英国由于拒绝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

1821年,特洛波会议和莱巴赫会议,英法反对武装干涉意大利革命,与俄普奥裂痕加大。

1822年维罗纳会议时,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并企图霸占西班牙所属的拉美市场,未参加干涉西班牙革命的行动,此次会议的结果标志着英国已经放弃"欧洲协调"原则,而与东方三大国分道扬镳。

英国甚至主动派坎宁去美国商谈阻止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拉美独立运动。

门罗宣言发表后,面对法国、比利时和波兰的革命运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维持维也纳体系的欧洲协调逐渐失去了其协调功能。

随着东方问题的出现,英、法、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始在希腊、土耳其问题上相互排挤、竞争。

最终,由于

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欧洲协调彻底崩溃、瓦解。

  原因:

  1)维也纳体系的正常运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维持欧洲大陆的局势和平,

首先是领土现状;B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载体是欧洲协调,大国协

调主要是建立在《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的基础上,两个条约内容

不同,但目的基本相同,就是维持欧洲的正统秩序,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

1818-1830年期间,法国总体上已经融入到维也纳体系之中,并成为其中重要力

量。

共同敌人的消失使英、俄、奥、普四国之间共同基础消失,是各方更加关注

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2)大国协调内部本身就存在冲突。

作为资阶性质的国家,英国为维护国内

资阶利益,其主要着眼点是对外殖民占领,保持海上优势,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俄普奥作为封建国家的代表,为维护国内封建阶级的利益,主要通过领土占领、

对外扩张、镇压革命等形式来实现本国的利益。

由于利益差异,英国与俄奥普在

是否干涉革命问题上必然产生分歧。

  3)维也纳体系从本质上是镇压革命的落后的、(反动的)体系。

法国大革

命尤其是拿破仑时期将法国先进的启蒙思想带到了欧洲,是欧洲各国都产生了对

主权独立追求的基础。

大国协调在1818年-1830年间的作用主要是干涉欧洲革

命。

随着形势的发展,俄普奥自身都受到了民族革命的挑战。

本国封建政权受到

挑战。

干涉欧洲革命实质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落后(反动)运动,因此其性质决定

了大国协调最终的崩溃。

3. 维也纳和会所设计的正统秩序和领土秩序,其地理范围是否包括美洲大陆和土耳其帝国?

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维也纳和会所设计的正统秩序和领土秩序,其地理范围不涵盖美洲大陆和土耳其帝国。

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产生了破坏。

4. 试评析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

答:

维也纳会议所规范的新的欧洲布局是建立在三个原则基础,即正统原则,补偿原则,遏制原则和两个技术支柱即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之上的。

正统原则侧重于意识形态的结合,补偿原则则成为协调互信的基础,遏制原则则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操作,配套以神圣同盟所形成的保守主义王朝联盟对意识形态的结合进行维护,四国同盟所体现的集体安全的雏形对现实政治进行操作。

此外遏制原则所倡导的均势观念,补偿原则所信求的协调合作机制,这些交织的举措编制了一张意识形态为经线,以现实政治为纬线巨大无比,又天衣无缝的安全网,并凭借大国的协调干涉的约束力,将它牢牢的笼罩在了欧洲的版图上。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1. 19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在统一方式上有何异同点?

答案一:

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状态;②都有一个核心邦国;③都有一个杰出人物;④统一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⑤都存在封建残余。

不同点:

①德意志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而意大利除了主要由撒丁王国领导进行统一运动外,加里波第领导志愿军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解放了两西西里,统一了意大利南部;②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只有普法战争是法国先侵略普鲁士,普鲁士在普法战争具有反侵略性质,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点则是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还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答案二:

1.相同点:

①背景方面,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

       ②过程方面,都出现了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中心人物(德意志是普鲁士和俾斯麦,意大利是撒丁王国和加富尔);都采取王朝战争和外交相结合的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是统一过程中的最大特征;

③影响方面,统一的实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统一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不同点:

①德意志统一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的,意大利统一除这种形式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意大利统一运动借助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且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2. 俾斯麦结盟体系是怎样形成和调整的?

答: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法国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霸主地位,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得到了统一。

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列强感到忧虑不安。

而且,德国在《法兰克福和约》中对法国割地赔款的要求使得两国长期交恶。

为了防范法国、孤立法国,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防止其他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好德国与俄国和奥国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873年6月,俄奥两国在德国的推动下拟定了一个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

同年10月,德国加入该协定,从而三皇联盟形成。

然而,俄奥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冲突使三皇联盟存在瓦解的危险。

1875年,东方问题再起,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

在战争中,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圣斯蒂法诺条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引起了英国和奥国的不满。

1878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法诺条约》引起的问题。

这次会议避免了一次大国间的战争,但由于东方问题,三皇联盟失去了彼此协调的作用。

     面对这一形势,俾斯麦通过联合奥国迫使当时在国际上孤立的俄国回到王朝联合的道路上来,而奥国也希望同德国订立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条约。

这样,1879年10月,双方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

德奥的接近引起了俄国的警觉,由于当时英国对俄国利益的损害大于奥国对俄国的损害,为了防备英国,重新控制巴尔干事务,1881年,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签署《三皇同盟》条约。

这样,德国也就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

与此同时,意大利在收复领土和殖民地争夺中处于劣势,国际地位也十分孤立,意大利希望与德奥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

而德国认为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三皇同盟尚不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于是同意与意大利结盟。

1882年,德、奥、意三国订立了三国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

德国可以牵制俄国的力量,进一步孤立法国。

随后,俾斯麦还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拉入自己主导的体系内。

至此,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形成。

     体系的调整

     1885年,保加利亚危机爆发。

这样,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再起冲突。

奥国联合英国抵制俄国恢复在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国则视奥国为扩张的主要障碍。

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的对立使得《三皇同盟条约》瓦解。

同时,法国也企图利用保加利亚危机进攻德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三皇同盟瓦解、法德关系恶化,这给俾斯麦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于是俾斯麦决定强化三国同盟。

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使三国同盟成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俾斯麦还有一个考虑,希望英国也能加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

因为,英国在地中海和巴尔干与法俄都有矛盾。

但英国并不信任俄国,只希望与奥、意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

1887年2-3月,英、奥、意三国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2月,三国又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这样,德国就增加了对付法俄的力量。

但是,《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法俄存在接近的可能,这是俾斯麦必须全力避免的。

而俄国有意从德国那里取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年6月,德俄在柏林签订了《再保险条约》,暂时防止了法俄的接近。

     体系的瓦解

     1890年,俾斯麦首相下台,接替他的卡普里维放弃了俾斯麦时期的路线,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

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措施就是取消了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这无疑是把俄国推向了法国。

但德国对英国的拉拢却收效甚微,这样,德国更加珍视三国同盟。

1891年,德、奥、意续订三国同盟,这次续订反映了一致对法的立场,英国也对三国同盟表示支持。

这促使俄法两国于1891年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次年,两国订立军事协定。

1894年,这项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遂告成立。

3. 俾斯麦体系为何会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

1885年9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

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

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

1886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

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

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的控制。

奥同英抵制俄在保恢复控制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恶化。

俄将奥视为它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

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

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

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

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

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

1887年2月10日,《三国同盟续约》。

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

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

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

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力量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

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

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的意图。

他认为英国的政策是既要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

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

1887年2-3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2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

但由于协定条款规定了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