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新版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秸秆养畜示范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类型:

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

1.1.4主要养殖畜种:

肉羊

1.1.5建设地点: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玉泉办西王村

1.1.6建设单位:

华阴市西王羊场

1.1.7法人代表:

1.1.8技术负责人:

1.1.9项目主管部门:

陕西省农业厅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2.1秸秆处理设施设备及物资

1.2.1.1秸秆处理设施设备

(1)青贮氨化池

新建青贮窖9216m3,年新增青贮秸秆5530吨,每立方造价115元,共需105.98万元。

(2)秸秆处理机械

新购秸秆粉碎机9台(8T/h),每台9100元,共需8.19万元。

(3)小型饲料加工设备

新购饲料粉碎机3台(4T/h),每台15000元,小计4.5万元。

1.2.1.2秸秆处理物资

(1)氨化尿素

44吨,每吨1600元,共7.04万元。

(2)氨化膜

7吨,每吨15000元,共10.50万元。

(3)微贮菌种

1000袋,每袋10元,共1.00万元。

1.2.2改良体系建设

引进种公羊30只,每只2000元,共6.00万元。

1.2.3养殖和秸秆加工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畜舍1593.95m2,单位造价570元,计90.85万元;畜舍运动场3072m2,单位造价80元(包括围栏),计24.58万元;养殖场草料库房199.7m2,单位造价800元,计15.98万元;硬化6m宽道路0.6公里,每公里造价24万元,计14.4万元;配套输变电线路0.54公里,每公里造价15万元,共需8.1万元。

1.2.4科技推广费

组织技术培训5期,每期400人次,每人次50元,共计10万元。

新购技术推广设备投影仪1台,1.40万元。

1.2.6项目前期费用

项目单位编制可研、初设、计划各种申报文件需要的费用2.80万元。

1.3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310.92万元。

其中:

秸秆处理设施设备及物资 137.21万元(占总投资的44.13%);改良体系建设 6.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3%);养殖和秸秆加工基础设施建设153.51万元(占总投资的49.37%);科技推广与培训费11.40万元(占总投资的3.67%);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2.80万元(占总投资的0.90%)。

1.4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10.92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32.16%),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其中:

省级44万元,市级6万元,占总投资的16.08%),企业自筹资金160.92万元(占总投资的51.76%)。

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2年,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该良种肉羊繁育场现存栏良种肉羊5200头(其中基础母羊2000头),项目建成后,该羊场存栏新增1800头,达到7000头,新增青贮秸秆5530吨,青贮饲料达6490吨。

该项目年新增销售收入308.84万元,扣除年均总成本费用246.8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61.95万元,减去年均所得税15.49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46.46万元,投资利润率16.8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87%,财务净现值141.16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6.76年。

1.6.2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华阴市肉羊产业快速发展,将现代舍饲养羊和羔羊强度育肥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带动肉羊养殖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羊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而且实现粮食过腹增值,改善土壤肥力,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无公害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

同时,消耗农村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减少因秸秆霉变、焚烧等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可带动示范区及周边地区群众人工种草,增加土壤覆盖,维护生态环境。

经过青贮等处理的秸秆通过畜体,可增加牲畜对秸秆的消化吸收利用,过腹后的秸秆以粪肥形式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陕农业计财〔2011〕155号:

《关于申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的通知》;

2、财发[2010]46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3、国农办〔2011〕16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4、国农办[2010]143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

5、陕财办农发[2011]7号:

《陕西省财政厅关天调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通知》;

6、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7、国家环保局环发[2003]78号:

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8、陕政发[2003]10号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9、陕西省《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10、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11、《陕西省畜牧业产业规划》;

12、建设单位根据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项目背景

“秸秆养畜”即以处理秸秆辅之以补饲发展农区反刍家畜生产。

农作物秸秆数量极大,分布很广,但多被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秸秆通过科学处理,其消化率提高,适口性改善,采食量增加,可以作为反刍家畜的基础饲料。

适合我国广大农区、半农半牧区推广应用。

秸秆养畜项目集国内外秸秆养畜科技成果,形成极富中国特色、能为广大农民接受的秸秆养畜实用技术,在推广工作中始终坚持政策、技术、资金、物资“四落实”,试验、示范、推广和农、科、教两个“三结合”。

秸秆养畜对节约粮食和解决我国人畜争粮矛盾、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改善人们食物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发展秸秆养畜的关键问题是微生物制剂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不能适应我国秸秆养畜业快速增长的需要。

据统计2010年,我国秸秆总产量达到6.87亿吨,但目前饲料用不足2亿吨,已经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的利用。

如通过秸秆青贮、氨化、机械加工和发展全混合日粮等技术,将这2亿吨秸秆充分利用,可节约饲料用粮6000万吨。

秸秆养畜不仅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减轻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每加工6吨秸秆物就节约1吨粮食。

秸秆加工调制综合利用进程实现了农牧结合,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养羊业作为一项传统产业,在保障人民生活和轻工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养羊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羊肉在人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消费羊肉已成为城乡居民追求健康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陕西省立足省情,把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作为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畜牧业强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了政策、资金、技术投入,加快了肉羊产业开发,全省养羊业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全省羊存栏1500万只(其中肉羊1200万只),以羊为龙头的畜牧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项主导骈业和新兴产业。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陕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同时,陕西省积极推动人工种草、秸秆利用、舍饲养畜等方式,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草业开发,夯实了畜牧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

充分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了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尽快形成和畜牧业养殖基地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

2010年末,全省存栏奶牛80万头、黄牛350万头、羊1500万只、生猪2000万头、家禽1亿只,肉类、蛋禽、奶类产量分别达到230万吨、60万吨、26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30%以上。

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是华阴市的传统产业,为了尽快将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华阴市在积极落实和争取中省市畜牧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出台一系列畜牧业方面的扶持措施:

实行畜牧业发展奖励政策;落实畜牧业生产用地政策;加大财政信贷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畜牧业倾斜。

鼓励在职畜牧兽医人员带薪培训进修,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华阴工作,确保华阴市畜牧业成为支撑华阴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华阴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畜牧业发展逐年迈上新台阶。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市畜禽存栏总数45.9万头(只),其中生猪4.5万头,牛6500头(其中奶牛870头),羊1.1万只,禽类39.5万只,与2005年比较,生猪增长113%,奶牛增长500%,羊增长63%,禽类增长70%;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886吨、2958吨和3002吨,与2005年比较分别增长48%、61%和206%。

2010年底,全市实现牧业产值1.04亿元,比2005年增长92%;全市人均牧业收入达到610元,比2005年增长205%。

虽然华阴市的畜牧业发展已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但是目前每年仍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特别是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还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有关专家建议,应该将秸秆养畜作为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加以重视,同时,要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特别要突破机械问题,包括粉碎、打包等多个环节的机械研究。

在此背景下,华阴市西王羊场申请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可以依靠项目的技术和资金,提高华阴市玉米秸秆的科学利用率,不断促进肉羊科学化、正规化、标准化向前发展。

2.2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2.2.1本项目的实施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各种类型的健康养殖模式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趋势。

而采用秸秆养畜,可节约饲粮,有利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9年全国青贮饲料1.17亿吨,氨化秸秆5000万吨,两项共节约饲料粮3772多万吨。

目前全国用作饲料的秸秆总量在2亿吨上下,除上述处理利用者外,尚有1.11亿吨未经处理直接饲喂,节约饲粮2220万吨。

两者合计,节粮总数达5992万吨。

中国饲料用粮比美国少,优质牧草更少,科技水平也比美国低(相应的饲料转化率也就不如美国),但中国生产的肉、蛋却比美国多得多,这里非常规饲料”(特别是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功不可没。

该项目的实施后,将带动全市各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大户开展玉米秸秆的青贮工作。

为了便于管理,将会出现专业青贮场,并逐步成为一个产业,会有数十辆机动车参与秸秆的运输,有大量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加入秸秆处理行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拉动地域经济的增长。

2.2.2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大秸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畜牧养殖和饲料业注入科技含量的需要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牛、羊肉和奶产量;可以大大节约饲料用粮,缓解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可以增加土壤无公害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基本实现了“秸秆多―羊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生产结构,已充分显现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和可持续消费等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增加迅速。

今后几年我国精饲料缺口约5000万吨,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