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887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

(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

(课件出示)

美吗?

(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 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

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

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三)学习新知 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

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1、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反馈交流。

(1)、72-44=28              

(2)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

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

为什么?

(方法

(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

(2)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有加有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

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课件出示)咱们在“城南站“上车,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下车12人,又上车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1)请学生快速地列出算式。

(2)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

2、到校了,我们去图书室看会儿书,请听图书管理员阿姨为我们介绍:

同学们,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借故事书的人特别多,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了46本,返回25本,你知道现在图书室里有多少本故事书吗?

3、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自己哪里还掌握得不够好?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进行的。

教学目的是是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理解运算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规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运算规则,因此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采用老师教导运算法则,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对于小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六、教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和运算符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入课题。

口算:

(卡片)

81÷9×3   20+3×4 3×9÷3100÷4-21 

18-2×7    24÷6×3  7×3+2×3  40-5×7    

18÷3-464÷8-220-30÷57×4-10 

(二)呈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三)学习新课

出示例1:

计算 68-100÷5×2

出示例2:

计算 74+100÷5×3,并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试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出示例3:

计算:

(1)35+7×(11-8)

(2)35+7×11-8

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后,教师提出问题:

上面的两道题的数字、运算符号和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进行计算。

出示例4:

计算(440-280)×(300-260)

教师提出问题“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进行尝试运算,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四)加强练习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00-8×5×4

(2)84÷6÷4+63

(3)(15×20-180)÷6(4)(26+19)×(49÷7)

2、做一做:

(1)75-6×5÷2

(2)52+42÷7×3

(3)(15×20-180)÷6(4)75+360÷(20-5)

(5)(59+21)×(96÷8)(6)(220-100)÷(15×2)

(五)反馈、质疑

1、反馈刚才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巩固练习

3、课代表小结本节课各小组学习情况

(六)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观察、操作和验证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连一连、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解决问题 

6、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力 

7、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难点:

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

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

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3)小组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结果。

 

师: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后,概括总结: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各不相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生独立连一连,并交流反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的三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摆出这三组立体图形。

  

(2)摆好后每位同学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把看到的形状记录下来。

提问:

从上面看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

从左面和前面看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小结:

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

但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3)教师小结: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发散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提问: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小组交流后,反馈总结。

(四)课堂小结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  算37+23=    0+123=

指名让学生迅速读题说出结果。

师: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上面这两组属于哪种运算?

(加法运算)想想:

在加法算式37+23=60中,37、23和60分别叫什么?

(37、23叫作加数,60叫作和)

2、引入新课师:

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中,还有一种什么变,什么不变的规律,我们把它称作运算规律。

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例1)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运动?

李叔叔很喜欢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他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旅行。

(展示图片)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

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

(展示例1主题图、出示例1内容)

2、读题,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3、独立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口答。

方法一:

40+56=96(千米)   

方法:

56+40=96(千米)

4、提问: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你是怎么想的?

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

(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上面这两种算法都是求李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等号)

板书:

40+56(=)56+40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交换40和56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出示:

  36+84=84+36    158+68=68+158

上面的每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板书:

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7、学生试着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

8、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计算中用了加法交换律。

9、练习(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5+145=_+_    109+31=_+_   

 b+_=_+_    a+_=10+_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例2)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3、学生尝试解答。

4、质疑解答;

(1)通过看图可以看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是怎么列式的?

板书:

(88+104)+96    88+(104+96)

5、观察:

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

运算顺序不同。

出示式子:

(88+104)+96□88+(104+96)师: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可以用等号把两个加法算式连接起来)你会用文字叙述这个等式吗?

(88与104的和加上96等于88加上104与96的和。

6、比较发现: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观察:

(1)每组有几个算式?

(2个)

(2)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

(3)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计算顺序不同)

(4)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5)每组两个算式变,什么没有变?

(和没有变)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内容,请学生思考后填空。

(    )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填写完,学生齐读,理解后记忆。

8、抽象概括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老师板书:

(a+b)+c=a+(b+c)

9、学生试着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

10、练习(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

(43+145)+55=_(+_+_)   215+(85+30)=(_+_)+_(134+112)+88=_(+_+_)

三、巩固练习(下面等式运用了什么定律?

82+0=0+82  47+(30+8)=(47+30)+8(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小结: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大的区别是:

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

结合律的重要标示是小括号的应用。

四、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