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753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docx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1207改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

监测技术要求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总则.

监测项目.

监测方案的编制.

各监测项目技术要求.

现场巡视.

监测频率及监测时限.

监测警戒值.

监测过程管理

成果反馈.

10异常情况或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11重要地段监测要求

12测点保护及损坏补救措施.

附件1:

各监测项目表格

附件2:

监测点编号及图例

24

25

27

28

29

31

31

31

33

40

 

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要求

1总则

为规范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测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成果可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也可作为苏州市类似地下工程现场监控量测的参考。

1.3苏州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工作的主要作用是:

1.3.1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测结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3.2监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确保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1.3.3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苏州地区的同类工程提供类比依据。

1.4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各施工监测单位均应遵守本技术要求。

2监测项目

2.1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工程结构的稳定,而且要考虑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测内容包括三类:

(1)结构变形和应力、应变监测;

(2)结构与周围地层(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

(3)与结构相邻的周边环境安全监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监控量测项目的设置应以设计文件为基础,以满足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为基本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合理性。

2.2监测内容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施工方法、设计要求、周围环境及地层特点

进行编制,并能满足下列要求:

对工程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要求下,力求降低监测费用;

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监测点的布设和测量应该合理,尽量减少

与工程施工的交叉影响;

(5)与后期运营监测工作有效衔接;

(6)满足科研项目的设计要求。

2.3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地铁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选择也不同。

根据地铁明

挖基坑不同的深度、环境保护要求、地质复杂情况,将其分为三类(设计文件有规定的,原则上以设计文件的基坑等级为准),如表2.3.1所示。

表2.3.1基坑等级标准

等级标准

各等级环境保护要求

一级

基坑周边以外0.7H范围内有地铁、共同沟、桥梁、高层建筑、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筑或设施,必须确保安全;或基坑开挖深度H>

10m;或周边地质等对工程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

二级

基坑周边以外0.7H范围内无重要管线和建(构)筑物;而离基坑0.7H〜2H范围内有重要管线或大型的在使用的管线、建(构)筑物;或基坑开挖深度7m

三级

基坑周边2H范围内没有重要或较重要的管线、建(构)筑物,且基坑开挖深度H<7m,周边地质等对工程结构施工影响较小。

注:

H为基坑开挖深度

2.4承包商应根据设计文件中的监测项目作为监测对象,选择性监测项目应结合

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和周遍环境来确定。

主要监测项目见表2.4.1、表2.4.2:

表2.4.1区间隧道施工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

选择

地表沉陷

建筑物和管线变形

隧道沉陷

隧道收敛

土体水平位移(测斜)

土体垂直位移(分层沉降)

地下水位

衬砌内力和变形

注:

▲为必须项目,☆为选测项目,可按设计要求选择。

表2.4.2明(盖)挖基坑主要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

一级基坑

二级基坑

三级基坑

围护结构裂缝及渗水(巡视)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围护结构顶部沉降

围护结构与中间柱差异沉降

围护体水平位移(测斜)

应力/应变

水、土压力

土体水平位移(测斜)

土体垂直位移(分层沉降)

坑底回弹与隆起

爆破振速监测

地下水位

支撑轴力

周边地表沉降

周边建(构)筑物变形

地下管线变形

注:

▲为必须项目,☆为选测项目,可按设计要求选择。

3监测方案的编制

3.1建设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制必须建立在对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

与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工程相邻环境详尽调查,并与监理单位、测监单位、

设计单位以及管线主管单位和道路监管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

3.2在监测方案编制须前对影响区内的所有建(构)筑物、管线进行初期调查,

形成施工前建(构)筑物、管线状况的初始调查资料。

3.3监测方案的编制须依据或参考以下规范、规程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各土建标段施工图设计资料;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2009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2003

(5)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TB10101-99

(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0)《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13)

(1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5)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16)

国家现行的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3.4监测方案应在工程施工前编制并通过评审后执行,方案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况及特点描述;

 

监测项目、内容;

监测点布置与埋设要求;

监测点观测及精度要求;

监测时限及监测频率;

 

成果反馈和信息化施工;

(10)监测人员、仪器设备的组织安排;

(11)应急预案;

(1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4各监测项目技术要求

4.1地表沉降

(1)监测仪器

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

(2)监测实施

1基点设置

水准点的型式和埋设参照三、四等水准点的要求进行,其数目不少于3个,

对水准点每1个月1次进行联测、校核。

水准点在首次沉降观测之前1个月埋设好。

2监测点的埋设

硬化面地表沉降点的布设,应先采用钻孔的方式,然后在地表打入不小于①14的螺纹钢筋至原下卧土层(长度应不小于800mm),钢筋与地表硬化路面脱离,孔隙处用细沙回填,不可用混凝土或水泥固牢,并加以保护。

如土质地表亦可采用浇筑、预埋水泥桩的形式进行布设。

3测点保护

水准点须埋设在相对稳定区域,受破坏、震动等影响因素较小,必要时须加

盖保护,并设立明显标志;硬化面地表沉降点须加工到硬化面之下,避免过往辎重车辆、建材的压覆,必要时加盖保护,并设立明显标志。

1mm。

④监测方法及精度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须高于

使用时,i角控制在±15〃,视线长度不大于50m,闭合差应小于±0.5Vnmm

(n为测站数),测量数据保留至0.1mm。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水准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

⑤地表监测的基本要求

a.观测前对所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按有关规定进行校验,并作好记录,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

b.首次进行观测,应适当增加测回数,一般取2〜3次的数据作为初始值;

c.固定观测人员、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d.定期进行水准点校核、测点检查和仪器的校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e.记录每次测量时的气象情况、施工进度和现场工况,以供监测数据分析时参考。

4.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

(1)监测仪器

采用精密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组(精度须高于:

2〃,2+2ppm;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测量精度须高于1mm

(2)监测实施

1测点埋设

水平位移监测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监测点3种。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监测点可结合于一点埋设。

2测点保护

基准点应按规范要求埋设于基坑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可靠的地方,必要时须加盖保护,并设立明显标志;变形监测点的布设须避开基坑护栏、防水矮墙等存在观测障碍的地方,并设立明显标志。

3监测方法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主要使用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组等进行观测。

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很多,如:

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控制网法和极坐标法,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要求灵活应用。

4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计算

采用严密平差计算各监测工作点和监测点坐标,与既有坐标比较即可知道围护体系是否发生了变形。

5

水平位移监测注意事项

的影响。

6围护结构顶部垂直沉降监测

围护结构顶部垂直沉降监测可参考地表沉降监测。

4.3支撑轴力

(1)监测仪器

钢筋计、轴力计及频率接收仪。

(2)监测实施

1测点布设方法

根据支撑杆件所采用的材料不同,所采用的监测传感器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钢弦式频率轴力计(反力计);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可采用钢筋计均匀布置在该断面的四个角上或四条边上,与主筋串联对焊,通过钢筋与混凝土变形协调条件反算支撑轴力。

2测点保护

轴力计安装好后,须注意传感线的保护,禁止乱牵,并分股做好标志;钢筋

计焊接过程中须用湿布包裹钢筋计,避免高温导致内部元件失灵,安装完毕后应注意日常监测过程中的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③监测方法

利用用振弦式频率读数仪对轴力计或者钢筋计进行读数,然后利用各传感器

的率定曲线计算其受力。

支撑轴力量测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温度对应力的影响,

温度下量测,每次读数均应记录温度测量结果。

4注意事项

a.无论哪一种监测传感器,在埋设前都应进行严格标定,并观察其从埋设后至开挖前的稳定性,一般以开挖前的监测值作为初始值。

b.联接监测传感器的信号线需用金属屏蔽线,减少外界因素对信号的干扰。

c.由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选择监测传感器的量程时应比最大设计值大50%-100%

d.直接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出来的轴力值和弯矩值,有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应对计算公式中未能考虑的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4.4锚杆拉力

(1)监测仪器

锚杆测力计及频率接收仪。

(2)监测实施

1测点埋设

锚杆拉力计安装在承压板与锚头之间,在锚杆进行张拉前埋设,锚杆拉力计与墙体受力面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使锚杆受力后,受力面位置不致变形下

陷,影响测试结果。

一般可采取在测力计和墙体受力面间增设钢垫板的措施,安

装过程应随时进行测力计监测,观测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有应采取措施处理。

2测点保护

锚杆测力计安装完毕后,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3监测方法

锚杆拉力的监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类似于其他传感器的监测计算方法。

4.5围护(支护)结构内钢筋应力

(1)监测仪器

钢筋计及频率接收仪。

(2)监测实施

1测点埋设

若能取得围护结构弯矩设计值,可参考最不利工况下的最不利截面位置进行钢筋计的布设。

当钢筋笼绑扎完毕后,将钢筋计串联焊接到受力主筋的预留位置上,并将导线编号后绑扎在钢筋笼上导出地表,从传感器引出的监测导线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中间不宜有接头。

2测点保护

钢筋计焊接过程中须用湿布包裹钢筋计,避免高温导致内部元件失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钢筋计的保护,在日常监测过程中的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③监测方法

结构内力的监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类似于其他传感器的监测计算方法。

4.6盖挖路面系统内力监测

(1)监测仪器

钢筋计、应变计及频率接收仪。

(2)监测实施

1测点埋设

对钢筋混凝土梁,将钢筋计串联焊接到受力主筋的预留位置上,并将导线编

号后绑扎在钢筋笼上导出地表,从传感器引出的监测导线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中间不宜有接头。

对钢结构(如立柱和钢盖板)可用应变计等进行监测。

2测点保护

钢筋计焊接过程中须用湿布包裹钢筋计,避免高温导致内部元件失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钢筋计的保护,在日常监测过程中的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3监测方法

盖挖路面系统内力监测监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类似于钢筋砼支撑的内力计算方法。

4.7坑外或区间隧道周边水土压力

(1)监测仪器

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和频率接收仪。

(2)监测实施

1土压力盒的埋设

一般采用挂布法、钻孔法布设。

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

在平面上,土压力盒应紧贴监测对象表面,布置位置需考虑其他监测项目的位置,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在立面上,应考虑计算土压力的图形,在不同性质的土层中布置土压力盒,监测挡土结构接触面土压力时,可选择在支撑处和围檩的中点,以及水平位移最大处。

压力膜应与所测土压力的方向对应。

2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

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方法与土压力盒基本相同,可采用挂布法、顶入法、弹入法、埋置法和钻孔法。

近年来地铁工程中用的最多的方法是钻孔法埋设。

在围

护结构外侧钻孔至设计埋设深度后,将事先定位好的,绑有孔隙水压力计的钢筋

支架下入孔内,并固定导线,每只孔隙水压力计上下0.5m范围内用细砂回填,每两只孔隙水压力计之间用不透水材料封堵。

3测点保护

布设过程中应跟踪测读数据,防止在布设过程中破坏以备及时修补,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传感线的保护,并分股做好标志。

4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和计算方法类似于其他传感器的监测计算方法。

5注意事项

a.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的量程选择要合理。

b.监测土中土压力,应采用直径与厚度之比较大的双膜土压力盒;监测接触面土压力,可采用直径与厚度之比较小的单膜土压力盒。

C.压力膜的方向必须埋设正确。

d.采用钻孔法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原则上不得采用泥浆护壁工艺成孔。

如因地质条件差,不得不采用泥浆护壁时,在钻孔完成之后,需用清水洗孔,直至泥浆全部清除为止。

e.封口是孔隙水压计埋设质量好坏的关键工序。

一般来说,为保证封口,孔隙水压计之间的间距应大于1m以免水压力贯通。

在地层的分界处附近埋设孔隙水压计时应十分谨慎,滤层不得穿过隔水层,避免上下层水压力的贯通。

f.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埋设,都要扰动地层,使初始孔隙水压力发生变化。

为使这一变化对后期测量数据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一般应在正式测量开始前一个月进行埋设。

4.8地下水位

(1)监测仪器

水位计、PVC水位管。

(2)监测实施

1测孔布设

测孔埋设采用地质钻钻孔,孔深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成孔完成后,放入裹

有滤网的水位管,管壁与孔壁之间用中粗砂或石屑回填至离地表约0.5m后再用

粘性土回填至地表,以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对承压水水位进行观测时,则需埋设

深层承压水位孔,承压水位孔的钻设基本同于上述普通水位孔,其深度必须进入

承压水层,滤水段位于承压水层内,其外部用中细砂充填,而其余段直至地面均

水力联系。

2测孔保护

水位孔埋设后应注意施工期间的保护,必要时加工对硬化地表下,并加盖保护,日常监测后应及时盖好顶盖,防止地表水的进入。

3监测方法

将电测水位计的探头沿孔套管缓慢放下,当测头接触水面时,蜂鸣器响,读取孔口标志点处测尺读数a,测得管口标高H,水位标高即为H-a。

水位标高之差即是水位的变化数值。

4.9围护结构体水平位移(测斜)

(1)监测仪器

测斜仪,PVC测斜管。

(2)监测实施

1测斜管埋设

测斜管一般采用绑扎方法固定在钢筋笼上与其一起沉入孔(槽)中。

管壁内有二组互为90度的导向槽,固定时使其中一组导槽与围护结构体水平延伸方

向基本垂直,长度基本与钢筋笼等长并在管内注满清水,防止其上浮,测斜管管底及管顶用布料堵塞,盖好管盖。

2测斜管的保护

a.为了防止泥浆从缝隙中渗入管内,接头处应进行密封处理,涂上柔性密封材料或贴上密封条。

b.凿除桩头、浇筑冠梁的时候应及时把测斜管接上,避免被堵塞。

C.日常监测后须及时盖上顶盖,防止测管被杂物堵塞。

3监测方法

一般采用孔底为假设不动点,以孔顶平面位移值作为测斜修正值的测斜方法。

测试时采用带导轮的测斜探头按0.5m点距由下往上逐点进行读数,采取00、

1800双向读数。

在基坑开挖前,完成测斜数据初始值测定工作,并确定初始值。

4注意事项

a.由于泥浆的浮力作用,测斜管的绑扎定位必须牢固可靠,以免浇筑混凝土时,使其发生上浮或测向移动,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b.当结构较深测斜管较长时,还要注意避免测斜管自身的轴向旋转,以保证测出的数据真正反映在基坑边缘垂直平面内的挠曲。

C.在进行测斜管管段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段的滑槽相互对准,使测斜仪的探头在管内平滑运行。

4.10深层土体位移

(1)监测仪器

测斜仪,PVC测斜管;沉降仪、沉降磁环。

(2)监测实施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测管埋设

用地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孔深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5〜10m孔径比所选

的测斜管大5〜10cm然后将测斜管封好底盖逐节放入孔内,并同时在测斜管内灌满清水,直至放到预定的标高,管壁内有二组互为90度的导向槽,固定时使其中一组导槽与围护结构体水平延伸方向基本垂直,随后在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

隙内回填细砂或水泥与粘土拌和的材料,以固定测斜管,配合比应与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匹配。

2土体分层沉降测管埋设

用钻机在预定孔位上钻孔,孔深由沉降管长度而定,沉降管联接时要用内

接头或套接式螺纹,使外壳光滑,不影响磁环的上、下移动。

在沉降管和孔壁间用膨润土球充填并捣实,至底部第一个磁环的标高,再用专用工具将磁环套在沉降管外送至填充的粘土面上,施加一定压力,使磁环上的三个铁爪插入土中,然后再用膨润土球充填并捣实至第二个磁环的标高,按上述方法安装第二个磁环,直至完成整个钻孔中的磁环埋设。

3测管的保护

a•为了防止泥浆从缝隙中渗入管内,接头处应进行密封处理,涂上柔性

b.

密封材料或贴上密封条。

必要时须加工到硬化面一下,并加盖保护,防止被过往车辆碾压、破

坏。

 

监测方法

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以及注意事项详见围护结构体水平位移监测。

土体分层沉降的监测方法是先用水准仪测出沉降管的管口高程,然后将分层沉降仪的探头缓缓放入沉降管中,当接收仪发生蜂鸣或指针偏转最大时,就是磁环的位置,自上而下依次逐点测出孔内各磁环至管口的距离,换算出各点的沉降量。

4.11基坑回弹

(1)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铟瓦尺和沉降仪、沉降磁环等。

(2)监测实施

1

0.3

监测点的布设

回弹监测点的布设可采用回弹标钻孔法埋设法,深度应在开挖面以下

m〜0.5m,以免开挖时被挖去,回弹标上部钻孔内回填1m高的白灰后再填砂。

另外,基坑回弹监测点的布设亦可采用土体分层沉降的监测方式进行布设测点。

2测点保护

采用回弹标钻孔法埋设法的测点在开挖快到位的时候需采用人工清土,以减小开挖机械对回弹标的震动干扰。

采用土体分层沉降的监测方式时,在基坑开挖时须设专人保护并指引开挖,防止开挖机械破坏测管。

3基坑回弹监测方法

a.开挖前的监测

开挖前回弹标的高程可采用回弹标式和分层沉降磁环标的监测方法。

b.开挖后的监测

回弹标开挖后的高程可采用高程传递法进行监测。

C.开挖中的监测

深大基坑通常进行分部、分层开挖,则可将二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若遇这种情况,应注意开挖过程中测点的保护工作。

4.12中间柱沉降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卸载,基坑回弹,中间柱会向上隆起,其作为水平支撑的临时立柱,对支撑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对起隆起量的监测控制,是保证支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间柱的监测方法以全站仪量测法为主,也可以采用水准仪法,但水准仪法危险系数较大。

具体量测方法可参考地表沉降或围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

4.13周边建(构)筑物变形

(1)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及配套铟瓦尺、精密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组、反射膜片等。

(2)监测实施

1布设方法

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每10〜20米处或每隔2〜3根承重柱上视实际情况布设沉降监测点。

在满足监测建筑物整体和局部变形的前提下,尽量少布

点,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每幢建筑物上一般至少在四个角部布置4个观测点,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布置6个或更多测点。

建筑物倾斜测点可通过在建筑物外表面上粘贴刻有十字刻度的贴片进行布设。

2测点保护

建筑物变形的测点应尽量布置在不易受碰撞、且易于观测的地方。

反射膜片布设时应首先清洁粘贴面,避免膜片脱落,并做好明显标志。

3监测方法

a.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和计算方法和地表沉降相同。

b.建筑物倾斜观测

监测仪器采用高精度免棱镜全站仪和反射膜片。

在待测建筑物不同高度(应大于2/3建筑物高度)建立上、下两观测点,在大于两倍上、下观测点距离的位

置建立观测站,通过全站仪按国家二级位移观测要求测定待测建筑物上、下观测点的座标值,两次观测座标差值即可计算出该建筑物的倾斜变化量。

其特点是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仪器可以自由设站。

建筑物倾斜监测也经常采用差异沉降法,但被测建筑物应具有较大的结构刚度和基础刚度。

C.建筑物裂缝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必然导致结构构件的应力调整而产生裂缝,裂缝开展状

况的监测通常作为开挖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采用直接观测的方法,将裂缝进行编号并划出测读位置,通过裂缝观测仪进行裂缝宽度测读。

4注意事项

a.对建筑物进行监测之前,要进行详细的建筑物调查,主要包括建筑物总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主体结构形式、结构尺寸、构件刚度和承载力、结构原有裂缝、基础形式、基础深度、标准层的高度和形式等。

b.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体态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种类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为了反映沉降特征和便于分析,测点应埋设在沉降差异较大的地方,同时考虑施工便利和不易损坏。

c.监测应在水准尺成像清晰时进行,应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4.14地下管线变形

(1)监测仪器

精密水准仪,配套铟瓦尺等。

(2)监测实施

1管线调查

在制定测点布置方案和确定监测方法及频率前,首先应调查与管线监测有关的基础资料,内容包括:

a.管线的用途、材料和规格,以便选择重要管线进行监测;

b.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和埋设年代;

c.管线的接头型式和对位移的敏感程度,以便确定位移控制值;

d.管线所在道路的人流和交通的情况,以便确定测点埋设方式;

e.采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有关公式估算的地下管线最大位移值;

f.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地下管线的沉降允许值。

2测点布设

目前地下管线测点主要有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