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6640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docx

热工车间历年来问题汇编0523

历年来事故、障碍、异常一览表

序号

事件简述

问题分类

发生时间

所属

专业

事件性质

备注

班组

1、

解除IB循泵保护时致IB循泵跳闸。

IA循泵不自投,循环水中断,导致低真空保护动作,#1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6.05.14

热工

设备损坏事故

2、

#1炉A1、A3给粉机分别于4:

39和6:

2O热偶保护动作跳闸后,运行人员经验不足,未能及时投油调整,而逻辑功能在A1、A3给粉机跳闸200秒后,发出层给粉机跳闸指令,将A2、A4给粉机同时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6.07.20

热工

异常

热工

运二

3、

在未办理工作票,又未和运行人员打招呼的情况下,为处理IB小机润滑油温度表缺陷,将表拆回班内,在14时开泵时,造成润滑油从仪表管内喷出。

就地元件

1996.07.27

热工

异常

4、

#1炉火检误发灭火信号,MFT动作导致停炉。

热工控制系统

1996.09.07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调试单位

5、

#1炉火检误发灭火信号,MFT动作导致停炉。

热工控制系统

1996.10.07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调试单位

6、

#1炉火检误发灭火信号,MFT动作导致停炉。

热工控制系统

1996.10.19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调试单位

7、

#2机热工超速保护误动跳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7.01.28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二公司

8、

#2炉一次风压低保护误动作停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7.03.24

热工

一类障碍

9、

IIB一次风机因轴承温度高保护误动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7.06.11

热工

异常

10、

#2机定子冷却水“断水保护”误动跳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7.08.19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厂家

11、

高排压力高保护误动,#2机跳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7.11.15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二公司

12、

#2炉火检误发灭火信号,MFT动作导致停炉。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2.19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调试单位

13、

DEH的UPS电源输出接线接触不良造成误发中压主汽门关闭信号,#1机组打闸停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4.23

热工

一类障碍

责任:

新华

14、

#2炉A、B层给粉机下粉突然不均,由于制粉系统、高加检修,粉仓粉位低及I级减温水调门卡等原因,使主汽压、气温上升,运行人员调整过程中,机侧再热气温超过规程规定允许值。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4.20

热工

二类障碍

15、

IB引风机轴温1测点突变跳闸IB引风机,联跳IB送风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4.23

热工

二类障碍

16、

#1机DEH#2高压主汽门因LVDT损坏,关闭至1O%的开度,导致负荷由2OOMW突然降至14OMW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4.01

热工

异常

责任:

厂家

17、

IIA送风机就地轴承温度端子漏雨短路引起送风机A热工保护动作,导致风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6.12

热工

二类障碍

18、

IB引风机因轴温突变引起热工保护动作跳闸,联跳IB送风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7.25

热工

二类障碍

19、

IB一次风机电机轴温突变引起热工保护动作致风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7.31

热工

二类障碍

20、

IB一次风机电机轴温突变引起热工保护动作致风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8.04

热工

二类障碍

21、

#1机IA前置泵CRT画面显示的驱动端与非驱动端温度相反,导致非驱动端温度升高士运行值班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热工控制系统

1998.07.11

热工

异常

22、

热工车间副主任戴XX,在#2炉抢修现场炉本体南侧,站在由竹板做架板、杉木杆做支架的9.3米层脚手架上指挥燃油系统电缆敷设时,因未扎安全带,不慎从9.3米层坠至零米,左前额向外流血,安全帽仍戴在头上,安全帽左前部摔裂。

23时25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热工控制系统

1998.8.29

热工

人身死亡

23、

#2机大机直流油泵因压力开关损坏导致备用中自启

热工控制系统

1998.10.31

热工

异常

24、

IIB引风机就地元件接线松动,前轴温测点TE2O63B1跳变致运行中跳闸,联跳IIB送风机。

热工控制系统

1998.12.02

热工

二类障碍

25、

#1炉汽包水位(CCS)测点有一点冻。

热工控制系统

1998.12.02

热工

异常

26、

1C磨煤机油站#2泵运行中跳闸,#1泵不联起,造成油压低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1.27

热工

二类障碍

27、

#2机DEHA机故障,#1高调门全关,负荷变化大。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1.13

热工

异常

28、

IIB排粉机因后轴承温度跳变至150℃跳闸,就地检查轴温正常。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2.02

热工

二类障碍

29、

因DEHA机控制主机板不好,#1机达冲转参数挂闸时,中压调门与中压主汽门同时开启。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3.04

热工

异常

30、

#1炉发“RB”信号,原因系#1机#9DPU故障。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5.27

热工

异常

31、

#2机主机机头EH油试验块漏油严重。

EH油箱油位降低较快,解除“EH油低油压保护”后,关闭试验块入口总门漏点消除。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7.04

热工

异常

32、

#1炉燃油跳闸阀因行程开关接线绝缘降低,造成短路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1999.08.11

热工

异常

33、

#1机负荷296MW,IA、IB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全关,指令反馈全到零。

热工控制系统

1999.12.16

热工

异常

34、

#2机#4高调门出现全关又全开现象。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2.15

热工

异常

35、

因子组级电泵启动顺控程序中信号误发导致#2机电泵自启。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2.14

热工

异常

36、

因#4高调门的LVDT反馈中的一个工作不正常,导致#4高调门晃动,负荷波动。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3.06

热工

异常

37、

#1机#2中调门两个LVDT线圈和到伺服阀的指令线对地和线间绝缘不好,导致中调门突然关闭。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5.30

热工

异常

38、

1A小机因跳闸开关安装位置不合理,造成变送器显示值和跳闸开关动作值之间有差值,导致跳闸开关误动作。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6.27

热工

二类障碍

39、

#2机DEH图像站CRT因电子间顶棚漏雨导致DEH05柜内外设电源熔丝烧断而失去监视作用。

热工控制系统

2000.8.24

热工

异常

热工

热电

40、

处理#1机#1轴向位移缺陷时,解除汽机调速班做的防漏喷油措施;缺陷处理完毕后,恢复防漏喷油措施不完善,使油漏出进入保温层,导致高温引燃。

热工控制系统

2000.09.13

热工

二类障碍

41、

IIB循环水泵启动过程中,由于2B循泵蝶阀现场开度与盘上显示有较大差别,蝶阀开度接点不通,造成不允许开泵的假条件,使IIB循泵长时间解除备用。

热工控制系统

2000.11.30

热工

异常

42、

#1机IB小机因启动阀原因造成速关油压降低,导致速关阀关闭,IB小机停机。

因西侧速关阀关闭行程开关未动作,导致电泵未连起。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1.01

热工

二类障碍

汽机

热工

43、

#2炉汽包水位变送器LT0906取样管冻,汽包水位自动解除时间超过8小时。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1.14

热工

异常

44、

IA小机因排汽压力变送器排汽孔接头松动,变送器所测压力瞬间升高,IA小机低真空保护动作,IA小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3.11

热工

二类障碍

45、

IB炉水泵因出口门微动行程开关固定方式易受后部电缆扯动产生位移,在外界环境震动的情况下,行程开关误动作,导致IB炉水泵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3.20

热工

二类障碍

46、

IIA引风机跳闸,电机轴温测点显示异常,保护仪主机板故障,面板显示“HHHH”。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5.28

热工

二类障碍

47、

IID磨前轴承温度测点线头松动,导致IID磨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5.01

热工

异常

48、

因IC磨煤机保护误动导致IC磨煤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1.07.31

热工

异常

49、

WDPF系统误发指令导致IIA送风机动叶指令由59%突升至98%,IIAIIB引风机档板退出自动,炉膛负压升到160Pa。

热工控制系统

2001.10.15

热工

异常

50、

#1机组大修后试运启动过程中,热工人员发现许多DPU离线,随复位离线DPU,9:

07分引起部分辅助设备误动。

炉MFT

热工控制系统

2001.11.10

热工

异常

51、

#1炉1B一次风机跳闸,原因:

检修人员处理一次风机轴温元件时,因SCS程序存在缺陷造成风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1.12.01

热工

二类障碍

52、

IIC炉水泵运行中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2.9.17

热工

二类障碍

53、

#2机组锅炉MCCII段电源保险三相全部熔断。

热工控制系统

2002.11.20

热工

异常

54、

#1炉#2PCV阀起座。

热工控制系统

2002.12.26

热工

异常

55、

#1炉MCC柜失电。

热工控制系统

2002.12.27

热工

异常

56、

3:

17,#1机#5轴承振动大跳机,8:

02分并网。

原因:

轴振探头安装盒松动,导致汽机保护动作。

热工控制系统

2003.6.18

热工

一类障碍

57、

#2炉燃油跳闸阀关。

热工控制系统

2003.6.22

热工

异常

 

58、

#1炉MFT

热工控制系统

2003.8.18

热工

一类障碍

电气

热工

59、

#1炉IC磨煤机跳闸,光字牌发“IC磨煤机热工保护动作”信号

热工控制系统

2003.10.22

热工

异常

60、

2005年7月21日11:

30,#1炉D1、D3给粉机同时跳闸,11:

35,D2、D4给粉机投运正常。

7月30日5:

08,#1炉C2、C4给粉机同时跳闸(C1、C3备用),运行人员及时投入AB层三只油枪稳燃,5:

23,C2、C4给粉机投运正常。

热工控制系统

2005.7.21

热工

异常

61、

#3炉MFT,机组停运

热工控制系统

2006.2.16

热工

内部考核一类障碍

热工

运二

62、

3A引风机跳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6.3.3

热工

二类障碍

63、

1B小机转速由3700RPM突然升至4700RPM,立即手动将1B小机打闸,维持汽包水位。

热工控制系统

2006.4.7

热工

异常

64、

2炉负荷由172MW突降为141MW

热工控制系统

2006.5.18

热工

异常

65、

锅炉MFT后,汽机未跳闸,手按紧急停机按钮也未跳,后汽机就地手动打闸。

热工控制系统

2006.7.28

热工

异常

66、

#3、4机仪用汽源开始下降,14:

50降至0.27MPa,20:

00系统恢复正常,

热工控制系统

2006.12.18

热工

异常

67、

#3、4锅炉脱硫公用喷淋水泵、#4锅炉脱硫增压风机跳闸,#4炉脱硫设施被迫停运。

热工控制系统

2007.1.11

2007.1.12

热工

异常

68、

#3机负荷波动,供热流量在62~130T/H之间波动,被迫切#4机供热。

热工控制系统

2007.1.20

热工

异常

历年来事故、障碍、异常汇总

1、#1机化瓦

【事件描述】:

1996年5月14日10:

05分热工车间程控班张XX、尹X在循泵房解除#1机IA、IB循泵润滑水压低跳闸保护时,由于措施不当,在解除IB循泵保护时致IB循泵跳闸。

IA榻泵不自投,循环水中断,导致低真空保护动作,#1机跳闸。

在大机惰走中当转速在1247r/min时,直流油泵热偶保护动作跳闸,低压交流油泵当时有检修工作,已停电不能启动,手动开顶轴油泵,因入口油压低又跳,致使大机轴瓦断油2分46秒O事故后立即组织抢修工作,经吊缸检查,#1-#4瓦过热烧损,#5-#7瓦轻度磨擦痕迹,高、中、低压转子无弯曲在标准范围内,目前抢修工作在紧张进行中。

【原因分析】:

润滑水压力低跳泵信号,因施工方技术交底不详,系常闭接点,而不是逻辑取非,又因上位机死机,无法进入计算机进行逻辑调出检查,解除保护时应该短接,而错误的将其断开,致使发出润滑水压力低跳泵信号,1B循泵跳闸。

【处理方案】:

(1)取消了润滑水压力低跳泵保护,对循泵联锁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一切正常。

【防范措施】:

(1)此保护对我厂型号的循泵无意义,取消润滑水压力低跳泵保护。

且在循环水泵房无人值守改造中,根据设备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保证了保护联锁的可靠性。

2、#1炉A1、A3给粉机保护动作跳闸后跳A2、A4给粉机

【事件描述】:

1996年7月20日,#1炉A1、A3给粉机分别于4:

39和6:

2O热偶保护动作跳闸后,运行人员经验不足,未能及时投油调整,而逻辑功能在A1、A3给粉机跳闸200秒后,发出层给粉机跳闸指令,将A2、A4给粉机同时跳闸(此功能厂家未予说明,现已采取措施,将其屏蔽掉)。

【原因分析】:

(1)给粉机热偶保护动作值不合适。

(2)给粉机跳闸逻辑不完善逻辑。

【处理方案】:

(1)更换给粉机保护热偶,已经更换。

(2)修改给粉机跳闸逻辑,已经修改。

【防范措施】:

(1)修改给粉机跳闸逻辑,已经修改。

3、润滑油从仪表管内喷出

【事件描述】:

1996年7月27日,热工车间计算机班工作人员,在未办理工作票,又未和运行人员打招呼的情况下,为处理IB小机润滑油温度表缺陷,将表拆回班内,在14时开泵时,造成润滑油从仪表管内喷出。

【原因分析】: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2)班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处理方案】:

(1)恢复IB小机润滑油温度表。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2)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制度,落实责任。

4、#1炉MFT动作导致停炉

【事件描述】:

1996年9月7日8时59分5秒,#1炉BTG盘发“MFT”声光报警,显示“火焰丧失”,MFT动作导致停炉。

【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追忆、燃烧工况及煤质化验,断定造成MFT动作的主要原因是:

煤质较差,引起炉内燃烧不稳,由于火检灵敏度高,导致火检误发灭火信号。

【处理方案】:

1O时20分进行MFT处理后,锅炉重新点火,10时23分,发电机并网。

【防范措施】:

(1)提高入炉煤质量;

(2)根据煤质情况调整给粉机缩孔。

5、#1炉“火焰丧失”MFT动作

【事件描述】:

1996年10月7日21时41分47秒,#1炉A2给粉机热偶保护动作跳,12时42分29秒D4、A1、A3给粉机相继跤闸,投油未成,炉“火焰丧失”MFT动作。

【原因分析】:

造成灭火的原因系煤质不好,炉膛燃烧不稳,火检灵敏度高,引起火检动作。

【处理方案】:

21时55分锅炉重新点火,22时19分发电机并网。

【防范措施】:

(1)进一步提高入炉煤质量;

(2)根据煤质情况调整给粉机缩孔。

6、#1炉MFT

【事件描述】:

1996年1O月19日09时3分#1炉B3给粉机跳后未开,由检修人员更换开关把手,9时7分A3给粉机跳闸,立即投A、B层#1、#2、#3油枪,9时9分因火检灵敏度高,当部分火检检不到火时联跳A1、B1给粉机,9时9分46秒锅炉灭火,炉MFT。

【原因分析】:

(1)火检灵敏度不合适;

(2)逻辑设计不合理。

【处理方案】:

12时0分将FSSSA层火检跳单台给粉机条件解除,保留A层火检MFT条件后,发电机重新并网。

【防范措施】:

(1)生技部重新研究制定火检频率,已经调整为煤34Hz,油54Hz;

(2)A层给粉机火检跳单台给粉机条件解除,保留A层层火检跳闸条件。

7、#2机热工超速保护误动跳机

【事件描述】:

1997年1月28日20:

30分,#2机热工超速保护误动跳机。

【原因分析】:

(1)经检查原因为超速整定电位器接触不良。

【处理方案】:

(1)立即更换超速整定电位器后开机正常。

【防范措施】:

(1)更换超速整定电位器,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8、#2炉一次风压低保护误动作停机

【事件描述】:

1997年3月24日,13:

23,#2炉一次风压低保护误动作停机。

【原因分析】:

空气预热器漏风严重,一次风管道带灰多,一次风压取样管堵。

【处理方案】:

吹扫一次风压取样管。

【防范措施】:

(1)定期吹扫一次风压取样管。

(2)更改保护手段,取消一次风压低保护,已经完成更改。

9、IIB一次风机“轴承温度高”跳闸

【事件描述】:

1997年6月11日,9:

10,IIB一次风机“轴承温度高”跳闸。

【原因分析】:

IIB一次风机轴温实际温度不高,热电阻元件瞬间跳变,超出跳闸值,由于SCS系统速率保护不起作用,从而导致一次风机跳闸。

【处理方案】:

(1)根据生产部文件,取消SCS一次风机轴温高跳闸保护逻辑,改为监视。

(2)大修中对元件重新改造性安装,使轴温元件可靠显示。

【防范措施】:

(1)选择正确的元件安装方式,使其牢固、可靠。

已经完成更改。

(2)取消SCS一次风机轴温高跳闸保护,已经完成更改。

10、#2机定子冷却水“断水保护”误动跳机。

【事件描述】:

1997年8月19日,8:

19,#2机定子冷却水“断水保护”误动跳机。

【原因分析】:

断水保护回路中间出口继电器误动。

【处理方案】:

立即更换断水保护回路中间出口继电器。

已经完成。

【防范措施】:

(1)加强设备检修检查。

11、#2机跳闸,锅炉MFT动作,发电机解列

【事件描述】:

1997年11月15日O:

O9,#2机跳闸,锅炉MFT动作,发电机解列。

【原因分析】:

保护回路电缆接地端绝缘胶皮余度过小,使电缆芯裸露部分较大,用绝缘胶布包扎,长时间运行后,绝缘胶布老化造成短路,保护误动。

【处理方案】:

立即重新包扎处理电缆芯裸露部分。

【防范措施】:

(1)电缆芯裸露部分重新包扎处理好,并在停机检修时作了彻底处理。

(2)加强质检工作,热控电缆尽量不出现中间接头。

12、#2炉MFT,机组跳闸。

【事件描述】:

1998年2月19日17时40分,#2机组负荷210MW,17时54分38秒,#2炉MFT,机组跳闸。

首显原因为“炉膛火焰丧失”,18时O6分,#2炉点火,2O时O8分#2机组并网成功。

【原因分析】:

因2D粉仓降粉位处理粉位计缺陷,使粉仓下粉不均,造成火焰燃烧不稳,17时54分25秒运行人员投入2层3支油枪助燃,但终因下粉不均、火检灵敏度过高、无法检测到稳定的火焰而灭火。

【处理方案】:

炉膛吹扫完成后,点火并网。

【防范措施】:

根据生技部下发文件现已将#2炉煤火检频率暂时降为35HZ。

13、#1机中压主汽门自行关闭

【事件描述】:

1998年4月23日14时1分,#1机负荷185MW,各项参数均正常,突然负荷由185MW降至27MW。

经检查,系中压主汽门自行关闭,各项参数、轴承温度、推力瓦温度、轴承和汽缸声音均无异常。

因中压主汽门需经挂闸方式打开,经中调批准,机组于14时54分打闸停机。

14时55分机组重新挂闸后,因疏水集管漏空气,真空低跳闸,且再热器安全门不回座。

经检修处理后,2O时3O分机组挂闸,24时O7分并网成功。

【原因分析】:

5月3日利用停机机会,由电厂、电科院、新华公司联合试验发现:

(1)、DEH的UPS电源输出接线开焊松动,接触不良造成B主机瞬间失电后又上电,使状态反转,误发中压主汽门关闭信号。

(2)DEHA、B主机均不能实现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实际供电方式为UPSl单供A机,UPS2单供B机。

任何一路UPS故障或电压波动,均能造成相应主机故障,从而误发控制指令。

(3)、DEH系统双机冗余运行时,备用机的任何故障均不应该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实际B机出现故障时,造成控制系统误发指令。

【处理方案】:

(1)立即处理DEH的UPS电源输出接线开焊松动问题,重新焊接牢固UPS电源输出接线。

(2)已经利用停机检修机会进行了系统改造。

【防范措施】:

(1)加强设备检修维护。

14、#1机组机侧再热气温超过规程规定允许值

【事件描述】:

1998年4月2O日13时许,#2炉A、B层给粉机下粉突然不均,由于制粉系统、高加检修,粉仓粉位低及I级减温水调门卡等原因,使主汽压、气温上升,运行人员调整过程中,机侧再热气温超过规程规定允许值,

【原因分析】:

(1)粉仓粉位低造成给粉机下粉不均无法有效控制主汽压;

(2)I级减温水调门卡涩,无法有效控制主汽温。

【处理方案】:

(1)运行人员加强粉仓粉位监视管理;

(2)更换I级减温水调门接触器。

【防范措施】:

(1)运行人员加强粉仓粉位监视管理;

(2)I级减温水调门更换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控制器。

后来改造8台减温水调门,仍然造成更多次卡涩。

直到2004年第二次改造后,才彻底解决问题。

15、IB引风机突然跳闸联跳IB送风机

【事件描述】:

1998年4月23日14时28分,IB引风机突然跳闸,联跳IB送风机。

【原因分析】:

轴温1测点突变至跳闸值,系就地测点线断开所致。

【处理方案】:

(1)对元件重新改造性安装,使轴温元件显示准确、动作可靠。

【防范措施】:

(1)选择正确的元件安装方式,使其牢固、可靠。

(2)对全部保护测点在保护仪上设置速率保护,抑制因测点异常突变引起的保护误动。

(3)对保护仪系统进行改造,带保护的测点全部改为双保护仪通道保护,降低设备误动可能性。

16、#2高压主汽门关闭至1O%的开度

【事件描述】:

1998年4月1日5时52分,#1机负荷由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