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977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docx

化学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

2014-201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重点班)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H2、

是氢的三种同位素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金刚石、石墨、甲烷属于同素异形体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

A.图示为硫离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16,最外层为6个电子;

B.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

C.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D.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答:

解:

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6,最外层为6个电子,硫原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H2、D2、T2都是氢气分子,为同一种物质,H、D、T为氢的同位素,故B错误;

C.氧原子质子数为8,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0+8=18,符号为

,故C正确;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甲烷是化合物,与金刚石、石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结构示意图、同位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方法,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

 

2.

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

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

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I的化学性质与

I相同

 B.

I的质子数为53

 C.

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考点: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A、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

B、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

C、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中子数.据此判断.

解答:

解:

A、53131I与53127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故A正确;

B、原子符号AZ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53131I的质子数为53,故B正确;

C、53131I是电中性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故C错误;

D、53131I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31﹣53=78,中子数多于质子数,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

考查学生对原子符号AZX理解,难度较小,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以及对原子符号AZX理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两种微粒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单核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分析:

A、H2O、HF等均是10核微粒,质子数=电子数,不是原子;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C、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排布有关,与质量数无关;

D、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解答:

解:

A、H2O、HF、NH3等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但不是原子,故A错误;

B、Cl﹣只有还原性,K+只有氧化性,Ar既没有氧化性也没有还原性,但三者粒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错误;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故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元素是一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原子的总称,故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单核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组成,涉及质量数、化学性质决定因素、质子数等概念,难度不大.

 

4.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粒子半径:

S>S2﹣>Cl﹣>F

 B.酸性:

HClO4>H2SO4>H3PO4

 C.氧化性:

F2>Br2>I2>S

 D.离子还原性:

S2﹣>I﹣>Br﹣>Cl﹣

考点: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

A.阴离子半径大于对一个原子原子半径;

B.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

解:

A.阴离子半径大于对一个原子原子半径,应为S2﹣>S,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2SO4>H3PO4,故B正确;

C.非金属性F>Br>I>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C正确;

D.非金属性Cl>Br>I>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双基的考查,明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注重规律性知识的归纳来解答.

 

5.下列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得出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该金属失电子能力越强

 B.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位于ⅥA族

 C.aA2+、bB+、cC3﹣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序数c>a>b

 D.铅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可作半导体材料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

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有关,与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无关;

B.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6;

C.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

a﹣2=b﹣1=c+3,且A、B在周期表中C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

a>b>c;

D.铅不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属于典型的金属元素.

解答:

解:

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有关,与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无关,如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Na原子多,但Na的金属性强,失去电子的能力强,故A错误;

B.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6,一定位于ⅥA族,故B正确;

C.aA2+、bB+、cC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有:

a﹣2=b﹣1=c+3,所以原子序数:

a>b>c,故C错误;

D.铅不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属于典型的金属元素,不能作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D.室温下,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

B.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均为金属元素;

C.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在增大,非金属性在减弱;

D.0族元素的单质为稀有气体.

解答:

解: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故A正确;

B.从ⅢB到ⅡB十个纵列为副族元素和第ⅤⅢ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在增大,非金属性在减弱,则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气态氢化物越不稳定,故C错误;

D.0族元素的单质为稀有气体,常温下为气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明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周期表中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

XYZ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

 C.Y元素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含氧酸,其中一种是强酸

 D.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考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

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可知R处于第二周期,X、Y、Z处于第三周期,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则X为P元素,可推知R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C.硫元素形成的常见两种含氧酸为亚硫酸、硫酸,其中硫酸为强酸;

D.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绝对值=8,该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解答:

解:

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可知R处于第二周期,X、Y、Z处于第三周期,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则X为P元素,可推知R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X的非金属性比R的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X的氢化物不如R的氢化物稳定,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

X>Y>Z,故B错误;

C.硫元素形成的常见两种含氧酸为亚硫酸、硫酸,其中硫酸为强酸,故C正确;

D.PCl5分子中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化合价为+5,二者之和为10,分子中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0,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应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NO3中只含共价键

 B.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分析:

A.含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C.干冰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解答:

解:

A.含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则NH4NO3中含离子键、共价键,故A错误;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则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故B正确;

C.干冰升华,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则分子内共价键不变,故C错误;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为

 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为2Nax+

→2Na+

 D.MgCl2的电子式为

Mg2+

考点:

电子式.

分析:

A.HClO中氧原子与H原子、Cl原子之间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B.H2S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S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C.氧化钠的电子式书写错误,应为

D.氯化镁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

解答:

解:

A.HClO中氧原子与H原子、Cl原子之间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H2S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S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氧化钠的电子式书写错误,应为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故C错误;

D.氯化镁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子式书写,A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受化学式影响,注意电子式表示物质或化学键的形成.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A.③④⑦⑧B.①③④⑦⑧C.①②⑤⑥⑨D.①④⑦⑨

考点:

化学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③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⑥在一种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

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氯化钠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

解答:

解: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故错误;

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错误;

③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所以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故正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故正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故错误;

⑥在一种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如硫酸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错误;

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故正确;

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故正确;

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氯化钠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所以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和化学键的关系,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即可解答,注意:

并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

 

11.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H3O+和OH﹣B.CO和N2C.HNO2和NO2﹣D.CH3+和NH4+

考点:

“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粒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解答:

解:

A、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OH﹣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电子数相同,故A错误;

B、CO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N2的质子数为14,电子数为14,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C、HNO2的质子数为1+7+8×2=24,电子数为24,NO2﹣的质子数为7+8×2=23,电子数为23+1=24,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D、CH3+的质子数为6+1×3=9,电子数为9﹣1=8,NH4+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电子数不同,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明确中性微粒、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的数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中性微粒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12.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由Zn和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碳酸钙的分解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

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多数的化合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

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水解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H2作为还原剂的反应等.

解答:

解:

A.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以C作为还原剂的反应,反应吸热,故B错误;

C.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不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熟悉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分析能量变化黑球代表氧原子,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计算判断;

B、依据A计算的焓变判断反应能量变化,结合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分析;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才能反应;

D、一氧化氮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

解:

A、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2+O2=2NO,△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

B、依据A计算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故B正确;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故C错误;

D、一氧化氮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计算和判断,反应的焓变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解质溶液Y是CuSO4溶液

 B.电极X的材料是Cu

 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为Ag++e﹣═Ag

 D.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X电极流向Ag电极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

由方程式2Ag+(aq)+Cu(s)═Cu2+(aq)+2Ag(s)可知,反应中Ag+被还原,应为正极反应,则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Cu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在装置图中X为Cu,Y为硝酸银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A.Y为硝酸银溶液,Ag+被还原,为正极反应,故A错误;

B.电极X的材料是铜,为原电池的负极,故B正确;

C.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被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Ag++e﹣═Ag,故C正确;

D.电子是从负极X电极流向正极Ag电极,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及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反应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15.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考点:

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

B、干电池中锌做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

C、依据铅蓄电池电极反应结合电子守恒计算;

D、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为水,无污染.

解答:

解:

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

B、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故B正确;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硫酸铅在负极上析出,该极质量应该增加而非减小,故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且工作的最终产物是水,故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类型的分析判断,依据原电池原理判断电极和反应产物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BC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

 A.AB.BC.CD.D

考点: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

解答:

解:

A.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

D.燃烧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形式,难度不大,该题涉及了两方面的知识:

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3分)同主族元素

(1)碱金属元素(按Li、Na、K的顺序)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金属性逐渐 增强 ,表现在:

单质与O2反应的产物越来越 复杂 ,反应程度越来越 剧烈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程度逐渐 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增强 .

②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K或钾 特殊),熔、沸点逐渐 降低 .

(2)卤族元素(按F、Cl、Br、I的顺序)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表现在:

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

 F2>Cl2>Br2>I2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

 HF>HCl>HBr>HI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

 HClO4>HBrO4>HIO4 ;

②单质的颜色逐渐 加深 ,密度逐渐 增大 ,熔、沸点逐渐 升高 .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分析:

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解答:

碱金属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依次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