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811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节日的资料.docx

传统节日的资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传统节日的资料

 

  篇一: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皇甫小学

  皇甫小学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过程资料

  篇二:

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

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

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

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

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

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

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

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

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

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

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夕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

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

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

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

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

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

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

  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

  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

  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

  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

  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

  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

  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

  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

  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

  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

  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

  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

  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

  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

  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

  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

  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

  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

  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新年)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

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

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过去也叫元旦。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

以元宵为题的诗句五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元宵也叫汤圆,部分地区也有在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一个大臣东方朔,在一年冬天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其原因。

原来,这宫女叫元宵,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妹妹..

  “上元节”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元宵节”。

道教中将农历的正月十五定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传说这天是“天官”的生日。

上元节的时间就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

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

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

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韩翃(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宋之问(唐)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的起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据传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与寒食节(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的时间很接近,到了唐朝,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将祭拜扫墓的日..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

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句

  有关书写端午节的古诗词有很多,这里紧摘录一小部分。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据史料记载,粽子的出现是与端午节的由来和纪念屈原密切相关的。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

  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广东从化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云浮市新兴县:

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阳春市有一年一度的“高流墟。

浙江省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XX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牵牛星和织女星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起源于什么时候

  七夕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

  自古以来,描写七夕节的诗词成百上千,这里收录几首众所周知的佳句。

《古诗十九首》(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七夕节又有“女儿节”、“乞巧节”之称,节日的活动对象主要是女性,习俗以乞巧为主。

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

  八月十五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中秋节始于宋代,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主要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

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月”为内容的,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

  篇三: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

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

“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

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

(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

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

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

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

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

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

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

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上元”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

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

  来历:

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

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

”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风俗活动:

吃春饼、春卷。

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上。

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

用鞭子打春牛(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

《附三醉立春》: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一片软云细细裹,奉与父老报春知。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

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

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

  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

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清明节:

  来历:

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

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句: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习俗: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

吃粽子、赛龙舟。

  诗句:

文秀《端午》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风俗活动:

妇女比赛针线活。

  诗句:

五代·后唐的杨璞《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九、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

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

来历、故事:

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

“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

”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

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风俗活动:

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

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

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诗句: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来历: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

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诗句:

清·夏仁虎《腊八》: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备注: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

  来历: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

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唐代以一、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