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简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069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生物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生物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生物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生物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简答.docx

《高中生物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简答.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简答.docx

高中生物简答

简答(论述):

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如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

[生物体都不停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都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植物茎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行为。

]

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如大多数生物都由受精卵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然后进行生殖产生后代。

]

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将自身遗传物质传给后代,后代也会产生各种变异,既保持了物种的稳定,又能不断进化。

]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现在生存的生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与环境大体相适应,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使环境发生变化。

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

]

2、水的作用

1.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两种形式存在。

2.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3.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

4.自由水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5.自由水为细胞提供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

6.自由水可以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无机盐的作用

1.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Mg2+是叶绿素分子的必需成分或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或碳酸钙是骨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2.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如Na+和K+的浓度可以影响细胞的渗透压。

H2CO3和NaHCO3可以调节血液pH值。

4、脂质的类型及作用

1.脂质分为脂肪、类脂和固醇类。

2.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良好的绝热体,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等。

3.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4.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5.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6.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7.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5、蛋白质的功能

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物质,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

3.催化作用,如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4.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蛋白质。

5.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6.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能消除外来蛋白质对身体的生理功能的干扰。

6、核酸的功能

1.遗传信息的载体,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作用。

7、化学元素、化合物、细胞的关系。

1.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

2.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

3.以碳链为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4.糖类和脂肪提供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5.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起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6.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8、细胞膜的分子组成、结构和作用

(1)分子组成: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构成,还有少量糖类。

(2)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

2.一部分蛋白质分子镶在膜的表层。

3.一部分蛋白质分子部分嵌插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3)作用:

1.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开,维持相对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

2.保护细胞。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关。

6.为生物化学中的酶提供附着点。

9、生物膜的功能

1.概念,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的顺利进行创作有利条件。

4.生物膜将细胞分隔为一个个小的区室,使细胞能够同时进行许多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10、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1.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仁,与RNA的合成及核糖体形成有关。

3.染色质,由NDA和蛋白质组成。

(2)功能:

1.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11、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

(1)不同:

1.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真核细胞大。

2.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3.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

4.原核细胞只有拟核,没有核膜;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5.原核细胞只有DNA无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

(2)相同:

1.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都有细胞膜、核糖体。

3.遗传物质都是DNA

12、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3、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

14、细胞分化的特点、结果、本质、意义

(1)特点:

1.普遍性。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2.持久性。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3.稳定性或不可逆性。

一般说来,分化完成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2)结果:

产生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形成组织。

(3)本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

(4)意义:

个体发育的基础。

15、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人的体细胞一般能分裂50-60次,癌细胞不受限制,可以长期增殖下去。

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呈球形。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16、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新陈代谢减慢。

2.酶的活性降低。

如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

3.色素逐渐积累。

阻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4.细胞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运输物质能力降低。

17、酶的特性

1.高效性。

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任何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需要适宜的条件。

酶促反应一般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高温、低温、过酸、过碱都影响酶的活性。

18、光合作用的意义

1.制造了数量巨大的有机物,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

2.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能量来源。

3.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4.对生物进化起了重要意义。

产生的氧气一部分形成臭氧层,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条件。

19、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2.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上进行。

3.光反应过程,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能,一方面用于水的光解,将水分解成氧和氢[H]。

4.一方面用于ATP的形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使ADP和Pi形成ATP,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5.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6.暗反应过程,一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吸收的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

7.二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被氢[H]还原,一部分形成糖类,一部分形成五碳化合物。

20、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1)区别:

1.场所。

光反应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

2.条件。

光反应需要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酶、[H]、ATP。

3.物质变化,光反应是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光解成氧气和[H],ADP生成ATP;暗反应是二氧化碳的固定、C3的还原和ATP的水解。

4.能量变化,光反应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将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

2.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了ADP和Pi。

21、简述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光。

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2.温度。

影响酶活性的变化。

3.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反应介质。

4.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5.二氧化碳。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矿质元素。

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光合效率。

22、植物吸收水分的过程

1.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

2.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有吸胀作用和渗透吸水。

3.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靠亲水性物质进行吸胀作用吸水。

4.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5.渗透作用是一种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6.渗透吸水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蒸腾作用。

23、水分散失(蒸腾作用)的意义

1.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

2.促进植物体中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

3.促进植物体中矿质元素运输的动力。

4.降低植物体温度,防止植物被灼伤。

5.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6.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4、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关系

根吸收水分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1.水分的吸收以水分子的形式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以离子的形式吸收。

2.水分的吸收过程是以渗透作用为主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呼吸作用的能量;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3.水分吸收的动力由蒸腾作用提供;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动力由呼吸作用提供。

(2)联系:

1.吸收器官相同,两者吸收的主要器官都是根。

2.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3.矿质元素随着水分运输而运输,所以运输途径相同。

4.吸收矿质元素的多少可以调节细胞液浓度,影响水分的吸收。

25、糖脂蛋的去路

(1)糖类去路:

1.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2.在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储存起来。

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

肌糖元供给肌肉能量。

3.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脂肪去路:

1.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2.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一部分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一部分转变成糖元等。

(3)蛋白质去路:

1.直接被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例如血红蛋白。

2.合成一些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质,例如消化酶。

3.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形成新的氨基酸。

4.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

5.含氮部分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

6.不含氮部分,一部分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一部分合成为糖类和脂肪。

26、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在一个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同时进行的,他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糖类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成糖类

4.糖脂蛋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5.只有在糖类充足时,糖类才能大量转化成脂肪。

6.糖脂蛋之间转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7.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8.糖脂蛋之间还相互制约。

9.正常情况下,主要由糖类功能,糖类代谢障碍时,才由脂肪功能,脂肪不足,最后由蛋白质供能。

27、有氧呼吸的过程

1.总过程为C6H12O6+6H20+6O2=6CO2+12H2O+能量

2.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

3.第二个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将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

4.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结合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8、无氧呼吸的过程

1.总过程为C6H1206=2C2H5OH+2CO2+能量或C6H1206=2C3H6O3+能量。

2.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

3.第二阶段,在细胞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植物一般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人和动物一般分解为乳酸。

29、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1)不同:

1.场所。

有氧呼吸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

2.条件。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温度、酶;无氧呼吸需要温度、酶,不需要氧气。

3.产物。

有氧呼吸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

4.能量。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2)联系:

1.两者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2.实质相同。

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有氧呼吸在无氧呼吸基础上进化而来。

30、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ATP,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合成体内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如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

3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比较

(1)区别:

1.发生部位。

光合作用发生在含叶绿体的细胞;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

2.反应场所。

光在叶绿体;呼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条件。

光需要光、温度、色素、酶;呼需要酶、温度、氧。

4.物质变化。

光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呼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

5.能量变化。

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或储存在ATP中。

(2)联系:

1.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有机物、氧气。

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被光合作用利用。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32、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

温度影响呼吸作用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呼吸效率最高。

2.氧气浓度。

氧气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

3.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弱。

4.水。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5.线粒体。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3、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1.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2.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3.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4.同化作用有两种类型:

自养型:

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的来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5.异养型:

人和动物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他们只能将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将这些有机物摄入体内,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些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

6.异化作用有两种类型:

需氧型: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的环境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来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7.厌氧型:

破伤风杆菌和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等少数动物,只有在无氧条件才能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4、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作用及运用

(1)产生:

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幼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2)分布:

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而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3)运输:

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4)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1.适宜浓度会促进生长2.浓度过高会抑制生长。

(5)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扦插的枝条生根。

先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易生根。

2.进果实发育。

在没有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够发育成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可以保蕾保铃。

35、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的作用

(1)赤霉素:

1.促进细胞伸长。

2.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细胞分裂素:

1.促进细胞分裂。

2.延缓叶片衰老3.诱导芽的分化

(3)乙烯:

1.促进果实成熟。

2.促进叶和果实脱落

(4)脱落酸:

1.抑制细胞分裂。

2.抑制种子萌发3.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6、阐述激素调节体温的过程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刺激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4.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抵御寒冷。

5.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

6.当甲状腺含量降低时,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垂体相关激素合成分泌增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

37、各种激素的作用和危害

(1)生长激素:

1.作用:

促进生长。

2.危害:

幼年过少,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2)促甲状腺激素:

作用:

1.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2.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促性腺激素:

作用:

1.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2.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4)甲状腺激素:

1.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危害:

幼年过少,呆小症;成年过少,大脖子病;成年过多,甲亢。

(5)胰岛素:

1.作用: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

2.危害:

过少,糖尿病。

(6)雄激素:

作用:

1.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2.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7)雌激素:

作用:

1.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2.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3.激发并维持雌性正常性周期。

(8)孕激素:

作用:

1.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发育。

2.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做准备。

(9)催乳素:

作用:

1.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

2.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

38、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x10-5-1.4x10-4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产热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主要随血液流到全身。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不同激素对不同的细胞起作用,只作用于自己的靶细胞。

3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区别:

1.传递形式。

神,神经冲动;体,化学物质

2.作用方式。

神经调节主要是反射;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2.作用途径。

神,反射弧;体,体液运输。

3.反应速度。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比较缓慢。

4.作用范围。

神经调节比较局限;体液调节比较广泛。

5.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时间短暂;体液调节时间比较长。

(2)联系: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2.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

3.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是大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如果缺乏,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40、无性生殖的意义

1.无性生殖(解释)

2.无性生殖中,新个体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来的,新个体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基本上能够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

3.缩短植物生长周期。

4.增加农作物产量。

5.在农业和林业中,常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41、有性生殖的意义

1.有性生殖(解释)

2.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

3.因此,由它们结合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

4.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

5.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4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2.受精作用后,合子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3.由此可见,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意义。

4.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作为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

1.能精确复制,使生物体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2.有贮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3.结构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发生可遗传突变。

4.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44、DNA分子结构及特点简述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1)结构:

1.由两条多核苷酸的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碱基对排列在内侧,遵循互补配对原则:

A与T配对、G与C配对。

(2)特点:

1.多样性,n个碱基对构成的DNA具有4n种碱基排列顺序。

2.特异性,如每个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稳定性,如两条主链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顺序不变,碱基对构成方式不变。

45、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意义

(1)过程:

1.DNA分子的复制(解释)

2.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3.复制开始时,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叫解旋。

4.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

5.最后,每条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双螺旋结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6.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这种复制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

(2)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6、基因表达的过程

1.基因的表达(解释)

2.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

3.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信使RNA。

4.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它以信使RNA为模板,以游离的20种氨基酸为原料,在转移RNA的帮助下,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47、DNA和RNA的区别

1.基本单位不同,DNA的是脱氧核苷酸,RNA是核糖核酸

2.碱基组成不同,DNA是A、T、C、G,RNA是A、U、C、G。

3.五碳糖不同,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4.空间结构不同,DNA一般是两条链,RNA一般是一条链。

5.分布场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