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001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2015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分析报告

抓好教师·课堂·学生三要素唱响谋划·管理·培补三部曲

——确保我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内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主任胡书珍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丰收的季节天天都是好日子。

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

一是分享我们一年辛勤劳动收获的成果,二是重点研讨我县高中教育教学在连年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如何继续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上学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师业务素质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常规管理促高三复习备考质量等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以达成共识,促进我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稳步提升。

  一、正确评价高考成绩,坚定普通高中教育再上新水平的信心

  2015年高考,我县高考质量稳步提高。

一本、二本进线率位居全市各县第二,三本以上进线率位居全市各县第一,内乡高中贾少博同学摘取全市理科状元,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内乡高中一本、二本进线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的高位态势,为全县高考质量提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实验高中今年一、二、三本进线率较去年都有较大提高,为全县高考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内乡职专普通类三本以上进线7人,对口本科升学进线98人,在普职融合发展探索和职业技能培训中成绩特别突出。

  我们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充分认可,也得到了市政府记二等功表彰。

我们顺利完成了“保三争二”的目标,增添了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以省市高考数字为镜,认真对照,科学分析,以扬长补短,长善救失,确保我县高考质量再上新水平。

  

(一)省市县报考、进线与增幅情况

  1、河南省报考、招生计划与进线:

2015年,我省统考报名总数为77.2万人,其中,普通类考生66.12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万人;对口招生5.8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

我省普通类招生计划总数为52.45万人,比去年减少了4.17万,计划录取率接近79.3%,较去年下降7.82%。

本科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了3396人,其中提前批本科41005人,比去年增847人;一本51621人,比去年增1454人;二本118786人,比去年增3644人;三本73495人,比去年减少1702人。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计划减少主要在三本和专科。

各高校在河南投放的本科招生计划为28.54万人,计划录取率约43.16%,与去年的43.2%基本持平。

  2015年河南省本科一批共录取新生54916人,其中文科考生9518人,理科考生45398人,一本录取比例接近8.3%。

二本共录取新生120052人,文、理共增招2131人,其中文科33678人,理科86374人,录取比例18.16%。

三本共录取新生74467人,其中文科28661人,理科45806人,文、理科共增招1259人,录取比例11.26%。

  2、南阳市报考、进线及增幅:

全市报考43316人,较去年41839人增加1477人,增幅3.53%。

全市一本进线6203人,较去年5604人增加599人,增幅10.68%,进线率14.32%,较去年增加0.93%;全市二本以上进线15515人,较去年14310人增加1205人,增幅8.42%,进线率35.82%,较去年增加1.62%;全市三本以上进线24468人,较去年23049人增加1419人,增幅6.15%,进线率56.49%,较去年增加1.4%。

就南阳市整体情况看,进线率和进线人数均呈增长趋势,说明我市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持续提高,培优工作成效明显。

这是我市普通高考成绩在连续4年大幅度攀升的基础上又一次取得的优异成绩。

  3、我县报考、进线及增幅(不含体艺类和对口类考生):

我县今年报考3552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3525人,较去年3693人减少141人。

一本进线535人,较去年559人减少24人,进线率15.86%,略高于去年0.69%;二本以上进线1471人,较去年增加69人,进线率41.73%,较去年增加3.67%;三本以上进线2327人,比去年增加200人,进线率66.01%,比去年增加8.27%。

  与省、市报考、进线及增幅相关数据相比,在省、市高考成绩都呈正增长的基础之上,我县本科三个批次的进线率、增幅依然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再次证明了我县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是成熟的、稳定的、科学的。

  

(二)各高中报考、进线及增减情况

  1、内乡高中:

今年参加考试1911人,占全县总考生的54.2%,比去年减少116人。

一本进线515人,较去年541人减少26人,进线率26.95%,较去年增0.26%;二本以上进线1235人,进线率64.63%,较去年增2.47%;三本以上进线1651人,进线率86.39%,较去年增2.67%。

其中贾少博同学独占鳌头,成为南阳市理科状元,另有二人成绩也非常优异。

内乡高中是我县高中教育的旗帜,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师德师风淳的优秀教师队伍,内乡高中人秉承多年来务实奉献、敬业乐业的优良传统,做实做细三年备考工作,为我县高考成绩在全市保持领先位次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2、实验高中:

今年考试1038人,占全县总考生的29.45%。

一本进线20人,较去年18人增加2人,增幅11.11%,进线率1.93%,比去年增1.13%;二本以上进线233人,较去年134人增加99人,进线率22.45%,较去年增加9.66%;三本以上进线636人,较去年增加236人,进线率61.27%,较去年增加23.10%。

实验高中能使中招位次大多在1300——3000名之间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十多年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内部挖潜、实施精细化管理密不可分。

实验高中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我县高考成绩整体提升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

  3、赤眉高中:

今年考试384人,较去年469人减少85人。

二本以上没人进入,与去年比减少6人,比率减少1.28%;三本以上进线25人,较去年21人增加4人,进线率6.51%,较去年增加2.03%。

体育艺术类报考258人,较去年293人减少35人,进线133人,较去年126人增加7人,进线率51.55%,比去年多8.55%。

赤眉高中普通类高考受报考人数下降的影响,二本批次出现下滑,但三本批次有了正增长。

体艺类报考人数虽然也在下降,但进线率和进线人数都在增长,实属难能可贵。

  4、灌涨高中:

今年试考103人,比去年多46人,二本进线1人,三本进线11人,较2014年5人增加6人,比率比去年增加4.19%。

体艺类报考61人,进线21人,进线率34.43%,较去年增加11.53%。

灌涨高中做细做实教学常规,盯准盯紧苗子不放松,优化备考措施,适度配补,确保学生持续发展。

灌涨高中教师默默地奉献、付出,顽强地发展、进步,为他们点赞!

  5、内乡职专:

今年对口类报考238人,较去年208人增加30人,本科上线150人,较去年99人增加51人,进线率达63.03%。

普通类报考68人,本科进线4人,进线率为5.88%。

职专多年来既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也通过对口升学向高等院校输入优秀人才,还兼顾普通类高考升学,也为我县高考成绩整体提升做出一定贡献。

  二、客观分析现状,确立普通高中高考新任务

  数字虽枯燥乏味,但最客观公正。

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很清楚地明白我们当前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培优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二、课堂教学改革富有成效。

今年高考,实验高中二本、三本人数上的巨大提升,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坚持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完全正确的,还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三、抓好常规管理,统筹三年备考、全员备考的做法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高中三年,既要踏踏实实、按部就班抓好每个年级,又要步步为营、运筹帷幄抓好三年一盘棋,这样才能赢得全局。

四、目标管理、激励机制等举措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各高中全体同志团结务实,奋力拼搏。

  我县高中教育能有今天的骄人成绩,是奋斗在一线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殚精竭虑、辛苦付出换来的,很不容易,要珍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我们竞争的优势微弱,压力急剧加大。

今年我县三本以上进线率虽然进入了全市县级第一名,但仅高于第二名西峡县0.08个百分点;一本全市第二名,仅高于第三名新野县0.02个百分点,新野的提升速度非常惊人,与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小。

其它如唐河、镇平、方城、桐柏等高考大县也都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淅川甚至与我们处于胶着状态。

二是政策因素客观上起到了一些助力作用。

我县近年来高考质量的不断增长与国家对贫困地区招生政策的倾斜是有不小关联的。

三是我县高考质量确实出了一些问题,去年我们三本以上总量在下滑,今年我们三本以上总量上去了,但一本出现了下滑。

唐局长在教师节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也入木三分地分析了原因:

客观原因是近几年我县高中办学规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主观原因主要是教师培养不到位,特别是新进青年教师培养没跟上高考质量提升的步伐,课堂教学改革不到位,学校管理粗放、危机意识不足、盲目乐观;教研意识不强,研究有的流于形式;分层教学有待进一步落实;对练习和考试的调控不够科学,没有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

有些话听起来似乎毫不留情,但我们做教育教学的,最清楚这些分析不是空穴来风,是有真凭实据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及早寻医问药,对症下药,根除弊病。

  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再创高考新佳绩

  为了让今天的会议成为一个新起点,我们在前期也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

八月下旬组织高中各学科教研组长,课程组长及参加今年高招评卷的老师进行座谈会,就高三备考的成功经验与反思,评卷对常规教学的启示及基础年级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研讨;9月8号开始,深入各高中和职专,视导督导,专题反馈,充分肯定成绩,也绝不掩盖问题;9月23号召开全县初中教研组长及高三课程组长大会,就其定位与守位问题、复习备考策略等方面做了针对性的培训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决定召开本次大会。

下面根据唐局长、彭局长有关会议的讲话精神,结合近段时间工作和平时了解的情况,重点说说对下段工作的思考。

  

(一)强化目标管理,落实主体责任

  2016年全县高考备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全面育人为指针,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一步靠实责任,精细管理,夯实过程,强化督查,狠抓质量,积极营造创新进取、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高考备考氛围,努力推动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

  我们的目标任务是:

确保我县2016年高考一二三本进线率在全市(除市区外)保底第三,守住第二,力争第一。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各学校和全体高三科任教师必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务实苦干,确保高考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各校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情、学情,将高考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班级、到教师、到学生,层层定目标、定奖惩,完善目标责任体系。

各校校长是学校高考备考的第一责任人,是高考备考成败的关键。

要把握好学校全盘工作与备考工作、年级组工作与部门工作之间的关系,经常深入教学和管理一线,了解教情、学情,针对高考目标强化备考管理。

包级负责人是高考备考的管理责任人,是高考备考的核心。

要全面掌握高考备考规律,及时了解备考进展情况,部署落实阶段性备考计划,抓好教学管理,为年级组工作领好路、掌好舵。

班主任是高考备考的具体责任人,是班级备考的灵魂。

要在协调整合科任教师备考合力上做文章,在尖子生培养、后进生帮扶、临界生推进和问题学生心理调适上下功夫。

各科任教师是高考备考的直接责任人,是高考备考成败的根本。

要精细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科备考质量。

全体备考人员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盯高考目标,落实主体责任。

  

(二)加强高考队伍建设,切实提升高三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教师是高考第一资源。

如果一所学校拥有杰出的高三教师队伍,这所学校就会拥有突出的高考成绩。

说到底,高三教师的素质是高考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以非凡的力度狠抓高三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四种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高考是事业,需要奉献。

选择高三,就是选择奉献、选择吃苦、选择寂寞。

各学校要对高三教师倡导“四种精神”:

即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

要扬育人正气,树身边榜样,坚决孤立和整治消极怠工,不负责任,不思进取的人与事,以“做一个负责的高三教师”的态度来教书育人。

  2、推进教师读书学习。

众多事实告诉我们: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

因此,从制度上推进教师读书,是使高三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感染力的良策,是提升高考质量的上策,是当务之急。

各学校要把教师的系统读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举措,要引导教师读一读各种教科书,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其次鼓励教师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扩大智慧和见识;再次要求教师多读一些优秀教育期刊,像内乡高中过去编选的《教改文选》,让老师了解教育改革的前沿和新锐;最后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创造一种同伴互助、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相互提醒和相互借鉴的学习氛围,高效地整体提高一个群体的教育素养,从而培养一群富有战斗力的教师精英。

  3、筑牢班主任阵线。

班主任是高考工作的中流砥柱,是教育的脊梁,无比重要。

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几十名学生的前途,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声誉。

各学校要精心选配班主任,将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担重任、挑大梁;要全面培训班主任。

制订严格的班主任工作常规,促进班主任增强协调各学科教学的意识,提高协调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的能力,构建一支爱生善管的班主任队伍;要积极鼓励班主任。

对有贡献的班主任大力表扬,并实行重奖,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各班主任要勇负主责,勇挑重担,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全面掌握班级情况,在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在“后进生”的学习转化上狠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有效提高全班升学率。

  4、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必须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

从高考备考领导小组的领导,到高三全体教师,都要出谋献策,使劲出力。

各高中要加强交流,确保做到信息互通,问题共商,资源共享。

各学科在信息处理、内容选择、教法示范、学法指导、题例研究等方面,要集中全县高中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既紧密协作,又分工负责,定期开展活动。

学科备课组要加强集体研究,要克服各自为战的弊端,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发挥集体潜能,注重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新的结合,依据学科备考计划,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沟通信息,互补优势。

  (三)加强考试研究,明确方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科学性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因此,研究高考政策、高考试题,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把握考试脉搏和方向,有的放矢,科学备考,是提高备考效益的关键,是实现高考目标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考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也已敲定,我省也即将实行新高考。

新高考在考试科目、评价方式、高校招生等方面都有方向性的变化,目前要特别研究利用好自主招生政策。

这些变化,必须引起各校和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主动适应高考改革要求,提高高考备考的“科技”含量。

今年备考中,前期督导发现有的学校有的学科组不重视考纲、考题的研究,抱着老弦弹,出现了考试要求低却教学要求高,或无考试要求却大量投入教学,大讲特讲、大练特练等低效或无效劳动,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做了许多无用功。

在考试研究上,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内乡高中要求各科做到考纲进课堂,高考真题进课堂。

实验高中开辟专题时间研讨《考试大纲》,要求全体教师做高考试题,写试题分析,对备考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高考的研究,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要及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各校要树立三年备考思想,从基础年级做起,及早谋划,科学决策,拓展和强固学生的学业基础,实现高中三年整体出彩出质量。

各学校要及早准确进行学科、学校定位,让老师充满信心和干劲。

要尽早安排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考试真题和教材的学习研究,分析高考命题方向,把握高考试题特点,确定好复习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要坚持以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高考试题为“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复习备考。

  2、要扎实。

要有具体计划和措施,要定时,定责任人。

要让考纲、课标的精神体现到备课、课堂、练习、考试中,让考纲在师生中入脑入心。

  3、要深入。

要研究各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研究高考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找准复习的重点;研究考试大纲的说明与高考试题之间的联系,找准复习的思路;研究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与高考题之间的关系,找准试题的发展方向。

对高考试题要系统地、动态地研究,要对比研究课改前后高考命题的变化,寻找发现课改精神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与方式;研究考纲要求背后的命题考查方式;研究教材中命题的承载模式。

①历年高考试题:

综合研究,找特征;②近三年高考题:

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考点的试题:

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区域的试题:

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各地模拟考试题:

集中研究,找信息;⑥当年命制的各套试题:

整体研究,找共性。

  4、要在搜集利用好高考信息资料上拓渠道。

学校要千方百计地动用一切力量、利用一切关系搜集高考信息和教学资料。

但在使用信息和资料时,又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对已获取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甄别、筛选与研究,以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和资料,为我所用,确保高考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避免高三复习迎考的盲目和随意,增强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教研室也将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根据我县形势和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结合教学督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组织教学交流、教学示范和教学研讨,及时反馈,推广先进经验。

举办高中学校教学交流会,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高考研讨会和《考试大纲》解读会,与省内名师、专家联系,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整合资料,为学校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

  (四)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备考效率

  1、深化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高考成败的关键在课堂。

在前期教学视导中发现高三有些课堂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性,效率不高。

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些教师关注学情不够。

“一味讲授”,很少顾及学生的反应,没给学生留下思考、思辨的空间;复习定位不明确,眼睛盯着学优生转,重心没有下沉。

二是高考考纲研究不够,教学内容选择性较差;有些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对讲评内容不加选择,从头讲到尾,时间利用率不高。

被教辅资料牵着走,难度没有下降,对资料习题筛选不够,有些习题过难,不适合自己学校学生。

三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只注重讲题,不注意归纳,不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缺乏教材处理能力,对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总结归纳、提炼、拔高不够。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堂有一半的学生在听讲,还有一些的学生在自学,也有不少的学生在“走神”或睡觉。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做题江湖乱道;教师讲的相当重要,学生认为已经知道;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在下胡思乱想。

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有效性的出路在课堂改革。

内乡高中能把握实质,注重实效,不为模式所困。

学校明确以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评价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深度和层次。

比如讲解,要求不管是连续讲解还是间隔讲解,每节课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以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以点拨答疑为主,让学生质疑问难、查漏补缺、落实基本知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对练习的自悟、自查、自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板演、默写、提问、检测等形式,结合讲、读、议、练,提高了学习实效。

实验高中坚持十多年的扎实有效的课改推进,确实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落实教学过程管理的中心和重点:

一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有较为固化的教学模式;二是着力学习小组建设,有效利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发挥行政管理团队作用;三是课堂教学过程合理规范,每节课的五步十环节可以取舍,但抽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等步骤必须完整;四是在“学、记、练、测、补”系列训练上能作细、做实,多数老师用好了笔记本、纠错本、规范训练本等,课堂内学生写的多,梳理落实多。

赤眉高中今年课改路上也迈出了一步,能以导学案编写、小组合作推进教学,提高了实效。

灌涨高中、职专也没以学生基础差为借口,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构建模式,立足基础,狠抓落实,有较好的效果。

重提这些,只是想说改革无止境,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学习借鉴。

改革课堂教学,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明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转变观念。

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第二正确处理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

新课程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学,但并不排斥教师的讲,关键是什么时候讲,怎么讲。

首先,教师要精讲。

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提倡“三个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个必讲”(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到位”(即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的原则,提倡即时检测的方法,做到讲与练的结合,学与测的结合,尤其是教学环节的落实要有针对性的即时检测,变经验性的评价为验证性的评价,变主观性的评价为客观性的评价,努力以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的有效,以精细的工作促进教学的高效。

其次,教师要讲精。

只能是指点迷津,不能漫无边际,只能是释疑解惑,不能是“越俎代庖”,只能是简明扼要,不能是平铺直叙。

讲要讲到要害处,讲到点子上,坚决反对教师主宰课堂,一讲到底。

第三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复习课堂对于提高质量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

从应试的角度分析,我认为至少有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二是在落实知识点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三是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四是课堂的效率高,追求单位时间内的复习效益最大化。

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备课,要实现上述四个目标,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备课:

一是备教材,对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进行认真解读,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尺度;二是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充分地明了学情;三是备教法,教法有法,但无定法,关键是得法。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基础,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周密地组织教学活动;四是备学法,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认真考虑知识的呈现方式、思维的角度、学习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作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统筹安排,让学生轻松快乐,深入高效地学习;五是备训练与检测,采取小套餐的形式,周密地安排好训练内容,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差异,既安排必做题,也安排选做题,妥善处理好“吃得饱”与“吃得了”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应该做到五个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