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4947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docx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教案

高考专题之扩展语句

一、什么是扩展语句?

他很瘦。

——他瘦得皮包骨头,瘦高的个儿,细长的脚,看上去活像个衣裳架子,要是身上一丝不挂,大可做骨骼构造学的标本,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无不惊异地回头看他。

简单——丰富 概括——具体抽象——形象

二、高考扩展语句考查形式:

1、丰富句意2、再现情景(叙述描写式)3、话题拓展

4、续写句子(议论说理式)5、图文转换(开放式)

例:

我不能和你分手。

扩展1:

加修饰成分(定、状、补)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日月星辰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不再凋零,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扩展2:

加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

我永远不能和你分手,因为你是风儿,我是沙儿,缠缠绵绵绕天涯!

扩展3:

加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

我永远不能和你分手,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三、主要形式——对一句话进行扩展主要方法——“添枝加叶”法

练一练:

她笑了

扩展1:

加修饰成份她含着泪笑了。

扩展2:

加修辞手法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扩展3:

加表现手法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一)添加成分型扩展

句子成分有主、谓、宾、定、状、补语等六大成分。

(1)姑娘摘葡萄。

例:

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轻巧地摘下了一串串玲珑剔透的葡萄。

(2)翠鸟飞走了。

例:

荷茎上那只翠鸟突然贴着水面像箭一样往远处飞走了。

(3)我散步归来。

例:

傍晚,收获满心喜悦的我,披着满天火红的晚霞,从海边散步归来。

(二)表达方式型扩展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记叙(介绍事物的概况,无细节描写。

)在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闷热,觅食的燕子,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在低空飞翔着。

描写(反映出事物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天空象罩着厚重的灰幔,树叶无精打采地垂着头。

这时,一只只燕子一下子似流星掠过地面,一下子又箭一般射上天空,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议论(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时刻,一切生灵都热得难挨,可燕子却欢快地叫着,飞翔着。

说明(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情况)潮湿闷热的夏季,暴风雨到来之前,有翅昆虫多在低空活动,这时正是燕子觅食的最好时机,因而燕子也多在低空飞翔。

抒情(语句中包含有较强烈的感情)那白色的肚皮,昭示着燕子的高洁;那长长的翅膀,显示着燕子搏击的力量,让我们忧郁的灵魂也随着欢快的燕子飞翔吧。

四、高考真题演练:

(08安徽)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1)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这个冬季异常寒冷,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被冻的缩手缩脚,似乎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上班的时候,在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的就像大笨熊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全然不见了往年那翩翩的裙裾。

(2)2000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

考试前夕我歌声

你来评一评:

1:

夜晚,操场上彩旗招展,灯火通明,在学生会主席主持的毕业典礼上,面带笑容的同学们所唱出的充满豪情的歌声在空中飘扬。

(这个扩写,毕业典礼就占了30个字,没有以歌声为重点,对歌声的描写上,也只是对歌声性质的概括性描述。

2、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围成一圈,手拉着手,人人发自内心唱出了一首团结的歌。

(把重点落在“同学们”的身上。

3、在紧张的考试前夕,充满焦虑心情,连日来睡不好觉的我被这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了。

(重点落在“我”的身上。

与上面那些句子比较一下,下列句子精彩吗?

为什么?

①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又一次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歌声时而低婉,时而高昂,饱含着惜别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②毕业典礼上,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拉起手,唱起了歌。

歌声透露着浓浓的离愁,飘得很远很远,久久缭绕于同学们的心头。

③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起了“再见吧母校”,歌声在校园里回荡,它像山间叮咚的泉水,又如蓝天飘过的白云。

(重点突出、形象具体)

五、需要以某个词为重点的试题答题方法:

1、一定要以“重点词”为主语造句2、“重点词”尽量多次出现3、保险法:

重点词为主语造排比句。

———主要方法:

想象创造法

例1.(2003年北京考题)根据要求写两段话。

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6分)

道路身影足迹

描绘一种情景:

表达一种感悟:

要点:

①符合规定的情境:

第一段要有描绘;第二段要有思想,有感悟。

②或构思较新颖,或形象较生动,或寓意较深刻。

【评分标准】每段符合①得2分,符合①②得3分。

语句不通顺扣1分,不足字数扣1分,每段少用一个词语不得分。

表达一种情景(人物景物环境气氛)

●他依稀看见了老人在崎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微驼的身影踏着倔强的足迹,消失在了茫茫的雾色中。

●夕阳的余辉笼罩着公园的道路,为它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新装。

小径上两位老人互相扶持,身影柔弱而高大,他们踏着昔日的足迹慢慢地在踱着。

表达一种感悟

1.人生犹如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风雨中有你奋力拼搏的身影,泥泞中有你踏出的清晰的足迹,黑暗中有你呼唤光明的呐喊。

2.人生的道路崎岖而坎坷,不要让困难压抑你的激情,不要让世俗的藩篱阻挡你前进的身影,不要让挫折吞噬你前进的足迹,勇敢的前进吧,朋友。

3.人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也许只是一种经历,在大路上过往的身影也许只是一种忙碌。

而留下的足迹却可以给后人带来启示。

六、解题指导:

1、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符合要求。

做法可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还要具体阐释内涵。

2、注意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并创设出一种生动、合理的情境。

3、多用描写或渲染手法营造情景,还应注意是否要用修辞手法。

4、注意字数要求。

5、句子写出后,要检查一遍,保证不遗漏关键词,不出病句和不写错别字。

明重点:

指知晓题目扩写的对象是什么,为了突出扩写的重点,不至于使话题转换,可采用1、重点对象做主干或主语。

2、调整语序。

3、多用文字渲染,恰当使用修辞。

例题: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

狂风中  马路边  树情景二:

阳光下  小河边  树

情景一:

 狂风中马路边的那棵大树,被吹得折弯了腰。

它低着头,似乎在乞求狂风的宽恕。

情景二:

灿烂的阳光下,小河边的那排树,笔直地站着,像一个个哨兵,默默地守护着小河。

 

(三)话题型拓展

其形式是给出一个中心句,或首句或结句,要求运用某种表达方法加以充实或拓展。

这种形式考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方法:

补充法

高考真题:

1.(2007年江西卷)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

要求:

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

【解析】题中提供了一种情景——走进考场,它规定了这段文字的地点一定要在考场,不要写成考点,而且是“走进考场”,不可写成“走向考场”,也不可写在考场上答题,只可写走进考场那一刻的心情与见闻。

考生要根据题干中规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与这些情景相关的内容,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

【参考答案】走进考场,心中波涛汹涌,这是十年铸剑一试锋芒的战斗,这是马拉松赛的最后冲刺,这是展示自己全部美丽的盛大节日。

我一定成功。

2、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反证法加以拓展。

【参考】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3、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反证法加以拓展。

【参考】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4、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5、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参考】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

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话题式扩展解题提示:

1、注意文体。

可以考虑议论段,构思并列式结构。

2、注意展开角度。

可以诠释内涵,阐述作用、意义,说明危害,列举事例等。

3、注意句式。

平时多积累,临场多思考。

可以结合第二点尝试“是”“正是因为……才有……”“如果……那么……”等句式。

4、激活记忆,展开联想想象。

诗句扩展型:

这类扩展题就是列出古诗文中的佳句,主要是写景的句子,然后依据意境,用散文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古诗句扩展的难度较大,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古诗句的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像能力,进行再创造,要把它同文言文翻译区别开。

例题:

1.杜甫的《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扩写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试从形、色、光、神等方面描写,描绘出这句诗的意境。

解析:

解答此题,可运用拆分组合法。

注意

(1)要描写;

(2)要描绘意境;(3)要从形、色、光、神四方面描写;(4)要生动有文采。

我们可按题干要求,将“月”拆分为月形、月光、月神分别描述,然后改造组合而成。

【参考】一轮明月倒挂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银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

时而,微风轻拂江水,泛起丝丝涟漪,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

那飘忽的银盘,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盈盈一水间,即便在眼前,也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2、(2008年湖北卷,21,4分)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

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4分)

采莲子[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

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

秋日湖上,波光粼粼。

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

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

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抓住细节,展开联想,添枝加叶)

镜头三: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

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镜头四:

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

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解题指导: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像“修辞手法”等具体要求更应高度重视。

2、读透诗歌(格言、警句)等,全面理解和把握所给内容的主旨,认真领悟所给内容本身所具备的蕴藉美。

3、吃准所给内容,正确理解题目本身,找准题目的扩展中心。

4、注意字数要求。

5、检查扩展后的句子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

高考真题:

【2010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4分)

【答案示例】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

一阵风吹来,传来浣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

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她们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2010四川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6分)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四)续写补写型

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写或续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例1:

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

‘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句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参考答案:

牡丹果虽不实,然而为花之艳;荔枝花虽不艳,然而为果之绝。

例2:

(2005北京卷24题)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要求:

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5分)

参考示例:

有人认为他能够胜任教授一职,本人不敢苟同.大学是一个神圣殿堂,是人文荟萃之地,是培养未来建设人才的摇篮。

作为大学教授,应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而这位笑星,其“学”何在?

其“行”怎样?

我不敢恭维。

答案要点:

①自己的看法与自己不认同的看法必须针锋相对;②申述自己看法,理由充分,有说服力。

(五)图文转换————主要方法:

描述法

考点解析:

“图文转换”类题、徽标类和表文转换类等

这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命题探讨: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1.图(分“漫画”和“徽标”)文转换题

2.表(格)文(字)转换题

(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漫画题之解答(略)

漫画题解答的步骤:

第一步:

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写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第二步:

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第三步:

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者创作的动机。

题型1、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3、注意说明的顺序:

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题型2、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解题思路: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题型3、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题型4、编拟公益广告:

徽标类

如何解答这类试题呢?

首先,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所谓特征,即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这一事物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地方。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要依照说明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来确定说明某个方面的特征,不需要面面俱到。

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中国电信图标,我们既可将它想象成“中国电信”英文首字母“CTC”,也可将两个“C”字看成是形象化了的电话,也可将两个“C”字想象成两副牛角,还可将两个“C”字当作地球的图形或地球上的经纬线等。

其次,对图标创意的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图标往往是根据行业特点,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表达创作者的愿望。

因此,在深入理解图标的基础上,要根据具体图形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如将上半部分的“C”字想象成一副牛角,自然使我们联想到股市上的牛市,这一图形可代表中国电信上市的美好前景。

再如将两个“C”字看成是形象化了的电话,继而可以推测出其创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两个“C”字当作地球的图形或地球上的经纬线,推知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走向国际。

还可以将其看作鸟的双翅,可推测其创意是中国电信蒸蒸日上。

表文转换:

解答图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整体把握题旨:

要认真读懂图表的内在含意、参透题旨。

要特别注意题干中暗示的答题方向和角度。

2、适当运算,化繁为简:

正确处理图表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恰当的运算,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的细节。

3、通盘考虑,完整答题。

答题时要依据考题的要求,从纵横两方面去考虑,以免顾此失彼。

4、锤炼语言,简明答题:

依据试题的字数要求,反复斟酌,力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归纳概括为结论性的话语。

(六)开放型扩展

该题型主要是要求考生对古典诗词及格言、警句等以赏析的方式进行扩展,或对其情景进行合理地想象与描摹。

鉴赏主要是指主体在表情达意的妙处,可以从思想内容(情感、主题等)上,也可以从艺术手法(风格、表现形式、语言等)上进行鉴赏评价。

1、串联类型有:

介绍词、串台词、解说词(入场词、说明书)、欢迎词(致谢词)、版面宗旨(栏目、节目宗旨)、颁奖词、画外音、开场白等。

2、应用文类型有:

贺卡、贺信、贺电、广告(公益广告、标语、警示语、提示语)、请柬(请帖)、便条、邀请书(函、信)、海报、启事(寻物、招领等)、声明、短评、小评论、编者按、编后话、新闻点评、书评、自荐信、挑战书、应战书、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倡议书。

3、其它内容型有:

推荐词、推介词、推荐理由、陈述理由、提建议、读后感、访谈、采访、谈话、辩论词、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短信、祝福语(赠语)、赞美语、赞美词、主题词、主题口号、启示、道理、哲理、感悟。

欢迎词小结:

1、这种文体(欢迎词、致谢词等)一般有三部分组成:

称呼、正文、结束语。

2、串联的内容要与事情相符。

3、注意串联性语句的位置和作用。

4、注意符合风格、气氛、场合等。

注意:

1、要检查答案的内容是否齐全。

2、检查语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

3、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解说词、入场词等小结:

(1)通俗化、口语化。

解说词的接受对象广泛,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写得通俗易懂;又因为解说词是要“说”的,所以还要尽量做到口语化。

(2)及物扣题,缘事而说。

(3)简明扼要。

(4)有一些解说词还要求有文采。

如电影、幻灯片等艺术性作品的解说词,要求像散文诗那样美;运动会入场词的解说也要尽可能做到文采。

这样就可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注意:

1、所写要符合要求

2、检查语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

3、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串台词、版面宗旨(栏目、节目宗旨)、颁奖词等小结:

1、起着承上启下、上串下联的作用。

往往寥寥数语却能穿针引线,画龙点睛。

2、要善于抓住特点、抓特色。

用名人轶事、神话故事、诗词歌赋、想象修辞等来增加文采。

3、要力求语言精辟有力、内涵深刻。

切忌用高深莫测的警句或过于华丽的词藻。

(二)应用文类

命题的方向

贺卡、贺信、贺电、请柬(请帖)、邀请书(函、信)。

自荐信、挑战书、应战书、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倡议书。

便条、海报、启事(寻物、招领等)、声明。

广告(公益广告、标语、警示语、提示语)。

短评、小评论、编者按、编后话、新闻点评、书评。

贺卡、贺信、贺电、请柬(请帖)、邀请书(函、信)小结:

1、一般由称呼、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称呼得体。

正文交代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会、过生日等,交代举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结尾具礼,“致以(此致)、敬礼”,“敬请光临”等。

2、语言要求:

(1)先求其“达”,即要简洁明确,顺畅易懂,要让被邀请者看了便知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请他干什么,以便做些准备,不能让客人看后一头雾水。

(2)求“雅”,要措辞文雅、大方热情,要讲究语言美,注意礼仪交往的媒介语言,如果乏味或浮华,会让人看了不舒服,甚至不愿接受邀请。

(3)要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斟酌词句,力求自然得体,恰到好处。

(4)正文谦辞、敬辞要运用恰当,其他词力求雅致。

(5)表示年、月、日、时的数目要与落款中的数字一致。

一般用中文数字,“点”要写成“时”,表示庄重;也有用阿拉伯数字。

广告(公益广告、标语、警示语、提示语)小结:

1、概念:

广告词是一门“广而告之”的艺术,它融汇着语言、音乐、图画、文字、音响等艺术手段,但主要靠语言文字来表达。

2、特点:

号召性、鼓动性、引导性。

3、写作要求:

(1)多用修辞,增强效果。

(2)注重押韵,读来上口。

(3)句式多样,结构独特。

整散句、长短句都可用。

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也称作编者案。

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就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

通常说明作者对文章或内容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明。

通过这个说明为了让读者看的更明白或者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增加的一些特别的说明引导。

编者按可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提示要点,还可交待背景;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

编者按一般放在报道的文前,有时也放在文章的中间

章内容进行评说、引发思考的“小言论”。

编后语也叫编后记,是报纸、刊物编辑在编一期报刊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介绍有关情况、表达自己意见的简短文章。

其写作一是有所为,二是有所感,可针对一期刊物、一组或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有利于读者了解编辑意图,掌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兴趣。

写作中要求旗帜鲜明,褒不掩过,评不掠美。

  

具体而言,写编后记,要注意三点:

(1)要吃透原文,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选好角度,这是写好编后记的基础。

  

(2)要有感而发,有针对性。

  

(3)力求生动活泼。

短评、小评论、新闻点评等小结:

1、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

2、写作要求

(1)要读懂内容。

对所提供的内容要认真阅读,了解这个内容的有关背景,熟悉其中的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样就为点评打下了基础。

(2)要评在点上。

点评篇幅很小,但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

目标集中、准确。

(3)要评得有理。

好的点评应做到以理以法阐释,导向鲜明,鞭辟入里。

切不可无理取闹,凭空漫说。

(4)要评得生动。

点评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