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750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9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docx

2《金匮要略》读书笔记王克勤教授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1978)

[说明]此为1978~1979年中医学四大经典温课的读书笔记之一。

《金匮要略》温课宗明·赵开美本,参考中医院校二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及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著《金匮要略译释》等。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全书共25篇,载262方。

其中第1篇为总论部分;第2~17篇为内科部分;第18篇为外科部分;第19篇为四肢疾患及寄生虫病;第20~22篇为妇产科部分;第23~25篇为杂疗方、禽兽鱼虫、果实菜谷禁忌。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预防─治未病

(一)未病防病

曰: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2]

(二)已病防变

曰: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

二、病因病机

(一)发病机理

曰: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2]

此即《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病因分类

曰: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中虚而外邪入里);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中不虚邪未入里);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不内外因)。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2]

(三)五邪伤人

曰:

“清邪(雾露之邪)居上,浊邪(水湿之邪)居下,大邪(六淫)中表,小邪(七情)中里,榖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晨),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13]

三、证候分类

(一)以表里病位分

1、阳病:

“阳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

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

”[13]

阳病指病属表在经络,有卫病、营病、营卫合病三种,各有以上六病,合之为“阳病十八”。

2、阴病:

“阴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

咳、上气、喘、哕、咽(噎)、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13]

阴病指病属里在脏腑,有虚实不同,各有以上九病,合之为“阴病十八”。

(二)以六淫邪中部位分

1、五脏病:

“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13]

五脏感受六淫之邪各有六病,但又有病在气、血、气血同病之分,则五脏各有十八病,合之为“九十病”。

2、六微(六腑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

”[13]

六微指六淫之邪中于六腑,因腑病较脏病为轻而曰“微”。

六腑病亦有气、血、气血同病之分,则六腑各有十八病,合之为“一百八病”。

(三)内伤及妇人病

“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

”[13]

1、五劳:

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疲劳。

2、七伤:

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怒恐惧不节伤志。

3、六极:

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

4、妇人三十六病:

按《千金方》,指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合之为“三十六病”。

四、诊断

(一)望诊

1、望面色:

“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胸膈有寒饮);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风为阳邪故),色黄者便难(脾气郁故),色鲜明者有留饮。

”[3]

2、望动态:

“息摇肩者,心中坚(实邪壅滞胸中);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5]

(二)闻诊

1、听声音:

“病人语声寂然(无声)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声低微)不徹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痛)。

”[4]

2、听呼吸:

“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中焦壅塞)……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

”[6]

(三)问诊

问病人所喜恶,如“五脏病……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16]”

(四)切诊

曰:

“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7]

又曰:

“病人脉浮者在前(寸浮主阳主表),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尺),其病在里。

”[9]

五、预后

曰:

“入脏即死,入腑即愈……非为一病,百病皆然”、“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12]

六、治则

(一)审因论治

曰:

“补不足,损有余。

”[1]

又曰: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17]

(二)早期治疗

如:

“(外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2]

(三)表里缓急

里急先救里,里证除表未解,急当救表。

曰:

“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4]

(四)卒病痼疾先后缓急

曰: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5]

(五)饮食居处适宜

曰: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不喜者为病。

”[16]

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本篇所论痓、湿、暍三病,均为外感引起,且均从太阳始,故合一篇。

一、痓病

(一)概念

痓(音翅),痙也,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似脑膜刺激征)。

外感内伤均可致痙,本论以外感为主。

(二)病因

1、外感:

①风寒之邪,客于经脉,经输不利,筋脉失养,拘急致痉;②邪入里化热伤津,筋失所养。

2、内伤:

伤津失血、亡阳(《内经》曰:

“阳气者柔则养筋。

”)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4]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6]

3、邪传营血,肝风发痉:

见《温病》。

(三)脉证

1、主证: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7]

对本条有解为外感风邪致痉,故有太阳表证,且风为阳邪主上行、主动;也有解为邪客太阳、阳明两经筋者。

2、主脉:

“夫痉脉,按之紧如(而)弦,直上下行(寸→尺)。

”[9]

即沉弦紧端直以长,因筋脉拘急,经输不利之故。

(四)分证:

1、太阳病发痉

(1)刚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1]

(2)柔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2]

2、阳明里实发痉

3、津血亏虚发痉(见《内科》)

(五)证治:

1、柔痉——栝蒌桂枝汤证

“太阳病,其证备(中风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非中风之浮缓,而为经输不利之沉迟带弦紧之痉脉),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1]

栝楼桂枝汤

组方: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方义:

本方即桂枝汤加栝蒌根,以滋养津液,解肌祛邪,舒缓筋脉。

用法:

温服,取微汗,汗不出,食倾啜热粥发之。

2、刚痉——葛根汤证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气机不利故),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2]

葛根汤

组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方义:

本方以葛根升津舒筋为君,以桂枝汤解肌表和营卫,无汗加麻黄。

3、里实发痉——大承气汤证

“痉为病,胸满口噤(燥屎内停,浊气不降),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口噤故),可与大承气汤。

”[13]

大承气汤

组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方义:

泻热存阴,以解其痉。

若热盛伤津,并无腑实之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

用法:

先煮枳实、厚朴,去渣,内大黄再煎去渣,内芒硝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六)预后

1、欲解: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

(义不明,有解为邪入腑,腑主泻而不藏,邪有出路,故之)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8]

2、难治: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非浮、非沉弦,而沉细,为气血不足、正气弱),名曰痉,为难治。

”[3]

“痉病有灸疮(津血素亏),难治。

”[10]

二、湿病

(一)概念

湿之因,有外湿(外感寒湿、风湿)、内湿(脾不运化),且两者关系密切,湿家易感外湿,而外湿易引动内湿。

本论以外湿为主。

(二)病因

曰: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贪凉)所致也。

”[21]

(三)主证

或关节烦疼,或一身尽疼(重痛)。

1、“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邪易流关节),脉沉细者(太阳病脉应浮,但湿性凝滞,故沉细),此名湿痹。

”[14]

2、“湿家之为病(湿家重感湿邪),一身尽疼(脾虚不能化湿,湿邪久留肌肉),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暗黄,脾虚湿郁发黄)。

”[15]

3、“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21]

(四)治则

1、里湿宜利小便: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4]

2、表湿宜微汗: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蓋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18]

3、禁下、火攻、过汗:

免至伤阳邪陷;湿从火化;湿邪不去之变证。

“湿家……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

”[16]

“湿家身烦疼……慎不可以火攻之。

”[20]

“风湿相搏……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18]

(五)证治

1、寒湿在上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邪在上、表),自能饮食(里无病),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19]纳药鼻中,通利肺气,宣泄上焦寒湿。

2、寒湿表实——麻黄加朮汤证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

”[20]

麻黄加朮汤

组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朮四两。

方义:

此即麻黄汤加白朮。

白朮:

麻黄为4:

3,白朮既可缓麻黄之发汗,使微似汗出,解在表之寒湿,且健脾以祛湿。

麻得朮而缓其汗,朮得麻去表之湿。

共奏微发汗而祛表湿之效。

3、风湿表实——麻杏苡甘汤证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有化热、化燥倾向,因热日晡所剧为阳明燥热特点),名风湿……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杏薏甘汤

组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方义:

本方具有宣肺祛风渗湿。

麻、杏宣肺祛风;苡仁益脾渗湿。

全方量轻,且甘草倍麻黄,缓其发汗。

故用于身疼之表证较轻者,因有化热化燥倾向,故不用桂枝、白术,为上方之别也。

用法:

本方为煮散,每服四钱匕。

温服,微汗,避风。

4、风湿表虚——防己黄芪汤证

卫气虚弱,风湿犯表,而湿重于风者。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2]

防己黄芪汤

组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朮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煎加生姜、大枣)

方义:

本方具有益气行湿之效,用于方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而泻湿;白朮健脾利湿;甘草缓防己之性;加姜枣以调营卫。

用法:

煮散,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同煎。

喘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出。

5、风湿表虚——桂枝附子汤证

卫阳不足,风湿袭表,而风重于湿者。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知未传少阳、阳明),脉浮虚而涩者(表阳虚),桂枝附子汤主之。

”[23]

桂枝附子汤

组方:

桂枝四两(去皮)、生姜三两(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方义:

本方为桂枝汤去芍药之碍湿,重用桂枝加炮附子以温卫阳,祛风湿,阳回则湿化,具有温经散湿之功,用于卫阳不足,风湿袭表而风重于湿者。

6、风湿在表而兼里虚——白术附子汤证

此为阳气不振,病势趋里者。

“(前证)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湿邪趋里,偏渗膀胱)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23]

白朮附子汤

组方:

白朮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擘)。

方义:

本方具有温中逐湿之功。

于前方去桂枝之通阳解表而加白朮,朮、附共振脾阳以逐湿。

脾阳得振,三焦气化正常,小便恢复,则津润肠通。

用法:

水煎去渣,分温三服。

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即朮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7、表里俱虚,风湿并重——甘草附子汤证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

(里阳虚),恶风不欲去衣(表阳虚),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24]

甘草附子汤

组方:

甘草二两(炙)、白朮二两、附子二两(炮,去皮)、桂枝四两(去皮)。

实为前两方之合方。

方义:

实为桂枝附子汤与白朮附子汤之合方。

方中桂、附,温表阳;术、附,温里阳,共奏助阳化湿之功。

三、中暍

(一)概念

暍(音ye也),伤暑。

非后世所称之中暍(中暑)。

(二)病因

夏季伤暑,暑邪耗气伤津,且可挟湿,或从燥化。

(三)脉证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暑伤太阳之表,故现表证),身重而疼痛(暑多挟湿,故身重痛),其脉弦细芤迟(表证应见脉浮,现出弦细或芤迟,均为气阴两虚之故,与其它外感表证异)。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便已阳热下泄,故之),小有劳,身即热(动则阳偏盛,故也)。

口开(“因于暑,烦则喘喝”),前板齿燥(津亏)。

”[25]

(四)治则与治禁

治宜清暑益气。

禁汗、禁下、禁温针。

“太阳中暍……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伤阳);加温针,则发热甚(助热);数下之,则淋甚(下焦虚,膀胱失约)。

”[25]

(五)证治

1、暑热——白虎加人参汤证

暑从燥化,气阴津伤。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其身热恶寒非表证,乃因热在气分,皮肤缓,腠理开,汗出肌疏而恶寒,其渴可知是热在阳明气分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组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方义:

实为白虎汤加人参。

方以白虎汤清气分热,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用法:

煮米熟汤成,去渣,分三次温服。

2、暑湿——一物瓜蒂汤证

暑邪挟湿证。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暑挟湿)而脉微弱(气阴两伤),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蔕汤

组方:

瓜蒂二十个。

方义:

不明,多家存疑。

或以瓜蒂苦寒,能吐能下,以去身面四肢之水气。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因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病皆与伤寒热病之后有关,故合为一篇,其证亦有相似之处。

四、百合病

(一)概念

1、以病之源论之: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故本病位在心肺,多属心肺阴虚,虚多邪少之病。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百脉同出一源,百脉合一之义),悉致其病也(源病,则百脉悉病,故有全身见证)。

”[1]

2、以治之药论之:

本病以百合为主药治之,故名曰之。

本病可与某些神经症、癔病,及某些热病后期虚弱证对参。

(二)病因

1、伤寒之后,体虚不复,心肺阴虚,邪少虚多:

“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

”[1]

2、虽未病伤寒,但平素多思寡断,情志不遂,再遇精神刺激: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

”[1]

(三)脉证

神志恍惚,精神不定,兼见阴虚内热证。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阴虚内热),诸药不能治(治伤寒之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身体如同常人无异),其脉微数(数而无力,为阴虚内热)。

”[1]

因心阴虚,神明失养,故精神恍惚,而身体如和;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

阴虚内热,此为认证之关键。

(四)治则

强调辨证论治,曰:

“各随证治之。

”[1]

“百合病,见于阴者(虚寒型),以阳法救之(温阳);见于阳者(虚热型),以阴法(滋阴)救之。

见阳攻阴(虚热而误为实热治以泻热),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虚寒而误为表寒实证而发汗),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9]

(五)证治

1、阴虚内热者——百合地黄汤证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如1条无变化),百合地黄汤主之。

”此为百合病之主证,其治为百合病正治。

百合地黄汤

组方:

百合七枚(劈)、生地黄汁一升。

方义:

百合养肺阴,清气热;生地益心营,清血热。

煎用泉水,以清热。

用法:

以水洗百合,浸一夜,当白沫出,去水,更以泉水煎百合,去渣,内生地黄汁,再稍煎。

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

大便当如漆。

2、误汗后之治——百合知母汤证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2]

百合知母汤

组方:

百合七枚(劈)、知母三两(切)。

方义:

百合病本已阴虚,误汗更伤阴津,故前方易知母,以滋阴清虚火(见阳救阴)。

本方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用法:

同前法洗百合,用泉水分别煎取汁,再合煎,分温再服服。

3、误下后之治——(百合)滑石代赭汤证

“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汤主之。

”[3]

(百合)滑石代赭汤

组方:

百合七枚(劈)、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一枚(如弹丸大,碎,绵裹)。

方义:

百合病本里虚,误下致阴液下泄,伤胃致胃气上逆。

方以百合养阴,代赭石涩肠止泻且降逆;滑石清利小便而实大便。

伍之共收清热养阴、利尿止泻

之功。

用法:

如前法洗百合,泉水煎;再以泉水煎滑石、代赭石,去渣后合以重煎,分温服。

4、误吐后之治——百合鸡子汤证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百合鸡子汤)主之。

”[4]

百合鸡子汤

组方:

百合七枚(劈)、鸡子黄一枚。

方义:

百合病本心肺阴虚,误吐又伤胃阴。

方以百合润心肺补虚清热;鸡子黄养胃阴安中止呕。

共奏养阴润燥、清热除烦之功。

用法:

如前法洗百合,泉水煎,去渣,内鸡子黄,搅匀再煎,温服。

5、百合病变渴之治——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证

“百合病,一月不解(邪热恋肺),变成渴者(肺津伤甚),百合洗方主之。

”[6]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栝蒌牡蛎散)主之。

”[7]

百合洗方

组方及用法: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浸一宿,以洗身。

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方义:

皮毛肺之应也,肺朝百脉。

百合渍水洗身,以皮毛与肺相合,通百脉养阴止渴;煮饼乃面食,小麦清热除烦止渴。

勿食盐豉,恐咸味耗水增渴也。

栝蒌牡蛎散

组方及用法:

栝篓根、牡蛎(熬)等分。

共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义:

栝蒌根生津止渴,牡蛎咸寒引热下行。

6、百合病变发热之治——百合滑石散证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8]

组方及用法: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共为散,饮服方寸匕,三日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方义:

本证为内热(虚)盛而达肌肤,故以滑石清利小便,使内热除。

五、狐惑

(一)概念

狐惑,狐疑惑乱,神志不定,因本病有此症状,故名之。

本病特点为咽喉部或前后阴溃疡。

“狐”指前后阴溃疡,“惑”指咽喉部溃疡。

此为湿热蕴毒,不能宣泄而致。

可与白塞氏病、下疳、牙疳等对参。

(二)病因

湿热蕴毒(或伤寒失治而成)内扰神明,困遏脾胃,且湿热蚀于上下。

(三)主证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由伤寒失治而来,故初起多有表证),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狐惑之症因神明被扰),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湿热困脾),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虫之内扰,上下聚散无时,邪正相争)。

”[10]

所谓“状如伤寒”,指似伤寒而非伤寒。

如默默不欲食似少阳,欲眠似少阴寒化证,心烦不得眠似少阴热化证。

(四)证治

1、蚀于上部(惑)——甘草泻心汤证

“狐惑之为病……蚀于上部则声喝(音嘶),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

组方:

甘草四两、黄芩二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斤。

方义:

即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方虽同《伤寒论》治虚痞之甘草泻心汤,但彼用炙甘草,而此方重用生甘草,以配芩连解毒,芩连干姜苦辛相合杀虫,半夏燥湿,参枣甘草健脾以助除湿。

共奏清热解毒杀虫、健脾化湿扶正之功。

2、蚀于前阴(狐)——苦参汤证

“蚀于下部(前阴)则咽干(肝经绕阴内上循咽,热毒上冲而致咽干),苦参汤洗之。

”[11]

苦参汤

组方及用法:

苦参一两,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

方义:

苦参汤熏洗,杀虫除湿热。

3、蚀于后阴(狐)——雄黄熏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12]

雄黄

用法:

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功用:

雄黄性温,杀虫解毒。

直接涂于病灶处,其刺激性较大,故以烟熏之。

4、内发脓疡之治——赤豆当归散证

“病者脉数(内热),无热(外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里热,热在血分)。

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血热循肝经注目,为蓄热不去,即将成脓之象),七八日,目四眦黑(瘀血内积,邪趋集中,脓成),若能食者(毒邪集中局部成脓,脾胃反不受扰,故能食),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13]

赤豆当归散

组方及用法: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千金》作三两)。

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义:

本方具有解毒排脓之效。

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祛瘀生新。

浆水调服取其清凉解毒。

应用:

除用于本证外,还可用于①小肠热毒流于大肠,先血后便,或如赤豆汁,或夹有粘液,脉数腹痛及肠痈便脓;②下肢红肿热痛或溃疡流水等症。

六、阴阳毒

(一)概念

本病为感受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内蕴咽喉之证,似烂喉痧之类。

1、阳毒: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

”[14]

疫毒入血,热壅于上,热灼咽喉,热盛肉腐。

此病邪较浅,正气较强,尚有抗邪向外之势。

2、阴毒: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15]

疫毒阻脉,血行不畅,结于咽喉,故咽痛。

此病邪深伏。

(二)证治

治宜解毒散瘀,升麻鳖甲汤加减。

1、阳毒——升麻鳖甲汤证

“阳毒之为病……升麻鳖甲汤主之。

”[14]

升麻鳖甲汤

组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方义:

升麻解毒利咽;生甘草、雄黄解毒;蜀椒辛以散邪;鳖甲合当归以逐瘀行血。

本方具有解毒行血之效,但用之宜慎。

用法:

水煎,顿服之,老少再服取汗。

2、阴毒——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阴毒之为病……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15]

阴毒之去雄黄、蜀椒,其理不明,众说纷纭。

或以邪在阴分,而不在阳分,故用之则劫阴而去之。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七、疟病

(一)概念

疟病为感受疟邪所致,临床以战寒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

(二)病机

正气虚弱,疟邪入于半表半里,邪气出外与阳相争则热,入内与阴相争则寒,正邪交争则发病,邪正相离,邪气伏藏则休。

(三)主脉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1]

(四)分类

根据病邪轻重,兼邪不同及体质阴阳盛衰而分。

1、正疟:

即痎疟,疟之正证。

(见内科)

2、温疟:

热多寒少。

(《内经》“先热后寒”者与此异)

3、瘅疟:

但热无寒,为温疟甚者。

阴虚阳盛故也。

4、牝疟:

寒多热少,甚或但寒无热。

牝属阴,因寒多阴盛,故称牝疟。

有称牡疟者,牡属阳,因痰伏心下(牡藏),而阳不外达所致,故又称牡疟。

5、劳疟:

久疟不愈,形体消瘦,遇劳即发。

6、瘴疟:

瘴毒所伤。

热甚者为热瘴,寒甚者为寒瘴(见内科)

7、疟母:

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者。

(五)治法

同少阳,和解截疟为主。

但少阳病,禁汗、吐、下,而疟可随证治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用。

“弦小紧者(入里)下之瘥(鳖甲煎丸);弦迟者(寒盛)可温之(柴胡桂姜汤);弦紧者(表寒)可发汗针灸也(牡蛎汤);浮大者(病在上)可吐之(蜀漆散);弦数者(热盛必伤津)风发也,(或云邪气发而热,或云热极可生风变),以饮食消息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