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卡.docx
《高大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卡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表格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卡
表格编号
项目名称
及编码
共页
楼栋号
交底名称
高大模板施工
工程量
分包商
负责人
交底内容
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标准图(包括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工程地质报告;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参考);
(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9)《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1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4)《建设工程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15)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一、模板体系选择
采用满堂钢管架模板支撑系统,梁侧、梁底板、楼板底板均采用15mm厚九夹板;梁及板的搁栅及压方均采用截面宽×高为40×90mm长2000mm木枋;加固及支承采用扣件式Φ48×3.0mm钢管,加固用螺栓采用Φ14对拉螺杆。
(1)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立面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立面钢筋上部放出标高;立面拆模后,在每层立面上放出控制轴线和标高。
(2)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已经破损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4)钢管的壁厚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供料时应确保钢管壁厚在3.0mm及以上,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搭设支撑。
(5)钢管、模板、木枋材料已准备齐全,并经检查合格。
(6)对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专项高支模方案技术交底。
2.高大支模架搭设技术要求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梁、板跨度≥4m时,模板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在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接长,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
相邻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距或同跨内,同步或同跨内隔一根纵向水平杆的两个相隔的对接接头在长度方向至少应错开500mm;各对接接头不得在跨中,其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应在纵距的1/3的范围内。
(5)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从架体四周开始,纵、横向均按每隔4m设置一道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在剪刀撑的顶部和扫地杆处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应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宽度为6~8米。
(7)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0.5米,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8)立杆必须对接,禁止搭接,禁止用钢管从外脚手架上伸出斜支悬挑模板,禁止用木杆接长作立杆。
(9)模板支撑施工层下层支撑不得拆除,若已拆除的,须采取回顶措施,回顶采用钢管+U型顶托按@1000*1000mm进行回顶。
(10)上下层立杆应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当投设楼面轴线时,应同弹出相关控制线,要满足满堂支撑架横平竖直及上下层杆定位一至的施工要求。
(11)所有梁支撑排架与楼板支撑排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
(12)对截面面积大于0.8m2的梁下承载楼板,应在梁混凝土浇筑前对承载楼板补加顶撑,按隔一补一的方法采用钢管+U托进行补撑。
(13)梁板底部设置防滑扣。
3.施工工艺
底座布置→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确保构架质量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3.1.梁模板工程
根据本高支模梁截面类型,做如下要求:
(1)梁支撑用钢管搭设钢管排架(梁底支撑架采用双扣件),立杆沿梁截面方向间距为45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距450,步距1200mm。
详下表:
(2)梁截单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250mm,梁侧上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梁底设平行梁跨方向的木枋,间距约100mm。
详下表:
(3)梁穿墙螺栓采用M14对拉螺杆,竖直间距按梁高均匀布置,水平间距450mm,双钢管压杆。
详下表:
(4)立杆底部200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底设置垫板。
梁下大楞与立杆连接部位,全部采用双扣件,防止扣件滑动。
(5)需设置与梁跨同向的剪刀撑,与梁跨方向垂直的剪撑与板同向的剪刀撑合并设置,每6跨设一道,在剪刀撑顶部和扫地杆位置分别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在柱模上口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
根椐梁的几何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模板拼装。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等于4M时,跨中梁底应按1-3‰起拱,悬挑梁均需在悬端起拱0.6%。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板压脚板、斜撑等,为防止侧模根部涨模,在梁底加设梁卡,梁侧模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
3.2.楼板模板工程
楼板模板工程板厚120、140mm不等,为保证施工安全,层高超过6m的楼层立杆双向间距均按900mm、楼板小楞间距250mm、大楞间距900mm,立杆步距1500mm;层高小于6m的楼层立杆双向间距均按120mm,楼板小楞间距250mm,大楞间距1200mm,立杆步距1500mm。
立杆底部200高处设双向扫地杆,立柱底设置垫板,双排立杆均需设置与板跨同向的剪刀撑,与板跨方向垂直的剪撑与梁同向的剪刀撑合并设置,每6m设一道,在剪刀撑顶部和扫地杆位置分别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板底支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全部采用双扣件,防止扣件滑动。
铺设模板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也可从一侧开始铺。
3.3.墙柱模板
本工程墙柱模板采用15mm厚九夹板,次被愣采用40mm×90mm木方,间距200mm,主被愣采用两根Φ48×3.0钢管,主背楞间距同对拉螺杆间距,对拉螺杆用Φ14对拉螺杆,螺杆套管采用pvc管,螺杆间距为45cm×45cm。
离地20cm设置第一道螺杆,离板底20cm设置一道螺杆。
两侧离边10cm设置一道螺杆。
3.4.楼梯模板工程
现浇砼楼梯采用木模板(次楞间距200mm,立杆间距900mm×900mm),钢管脚手架支撑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为上下提供方便。
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装平台梁及基础模板,再装楼梯斜梁或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外帮侧板,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套画出踏步侧面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在现场装钉侧板,并用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为每三个踏步设一个。
楼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粉刷厚度和饰面厚度,防止出现踏步高度不等。
楼梯支模示意图如下:
3.5.剪刀撑设计
剪刀撑要求:
外侧周围搭设连续剪刀撑,中间每隔5-8米设置4.5-6米宽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
4.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在模板拆除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模板的拆除必须接到项目部的拆模通知后方可拆除,严禁私自拆除模板。
4.1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1)高支模支撑体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经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承重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间须混凝试压报告合格后,经监理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悬挑部位及重要承重梁须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模。
(2)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先应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分类堆放整齐。
(3)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4)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人负责警戒。
(5)模板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6)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和交叉支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位置时方可拆。
(7)高大支模的架体支撑层为地下顶板或楼层板时,需进行回顶或不拆除下层对应位置模板支撑架体。
4.2梁、板模板拆除技术要求
(1)非承重侧模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时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时的全部构件砼强度均要求达到100%。
(2)顶板模板拆除必须执行严格的拆模工作程序,并按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
(3)拆除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则,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梁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拆除模板应遵循的原则: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5)梁板模板拆除
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侧模板→下调楼板支柱→使模板下降→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木龙骨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拆除要点如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
而后拆除梁侧模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砼表面脱离。
下调楼板支柱,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
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
每块胶合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6)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
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5.施工质量要求
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其组拼精度要求符合下列要求:
6.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6.1.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2)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脚手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3)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凡遇大风或停工段时间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解除,脚手板断裂、跷头等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4)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5)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要40~60N.M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6)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8)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9)支撑体系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10)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11)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12)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
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
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13)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
(1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
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
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15)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1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仍。
(17)安装柱、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
6.2.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应经技术负责人按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2)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装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仍。
(4)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6)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7)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8)拆模前,应复查穿墙销杆是否拆净,在确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可拆除。
(9)模板拆除后,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剤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
板面相对停放的模板之间,应留出50~60cm宽人行道,模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
(10)在混凝土墙体、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或将板的洞盖严。
6.3.应急救援
请严格按照交底进行施工;如有疑问请咨询项目技术部。
交底人
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