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350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城郊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城郊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种犀利的观点认为,无智和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两个最主要的特征。

我以为不无道理,这种观点同样契合当下的散文写作。

无智,就是指文章按照别人的思路来写作,没有自己的精神发现;无趣,就是指文字没有温度,文章里面很难生长出令人心生暖意和美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自先秦以降,直到晚明小品,出现了无数令人称道的名篇。

后来八股文一统天下,用一色词章占领文坛时,古文走到了绝路。

白话文的先驱者们希望找到新的智慧的表达方法,为汉语写作开掘新的可能。

1917年白话文兴起,胡适等人开始提倡白话文写作。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众多民间沙龙和社团活跃文坛,它们有不同的美学追求,所创办的报纸杂志也各有特色,文学写作的多样性就此出现,也涌现一大批有智性的作家。

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散文写作受到一些制约,直到80年代有所改善。

近几十年,散文写作较为老实、温吞,辞章也不乏优美之处,但往往缺少智慧的表达。

在我看来,文章若想写好,除了作者的天赋和感觉,智慧和学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文章不可缺失者三,一是具神思,二是能兴感,三是有美质。

学者因兼具智慧和学养,其为文便兼备自由神思和美质,我称之为学者之文。

现当代的学者之文有很多代表,如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到后来的钱锺书、黄裳,我们都能在他们身上感受到学者之文的精妙之美。

除此之外,朱自清、俞平伯和废名等人也都属学者为文,都在有意地找寻属于自己的智慧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趣味和智性,对民国时期的散文以及后来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学者之文侧重于个人心灵的凝视,着重于纯粹审美和静观的写作。

其中智性的凸显,标志着智性散文开始出现。

当代“智性散文”的形态具体怎样,目前还很少有人界定。

我给“智性散文”作了一个可以继续丰富的定义,即以感性方式呈现认知世界和表现自我的诗化智慧。

这方面的代表有钱锺书、唐弢和吕叔湘。

用智慧来写作的作家,情况比较复杂,作家里面有深厚学问的是少数,大部分是仰赖自己的天赋和生活经验来写作。

其中一类有学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可以归到学者之文,如钱锺书的《围城》,非常优美,但实际上是学者的叙事语态。

另一类作家,是发自内心自然流淌出来的,与学术的关系若即若离,巴金、萧红的散文都是这样。

萧红的散文甚至是天籁,完全不仰仗中国古代文学的修养,是东北黑土地上心灵和上苍交流碰撞而成的特殊文本,直到今天,她的写作依然受人称赞。

这些都属于作家之文,它是靠天才、靠生命内延的丰富性以及对丰富性的深切打量和咀嚼产生的,一个时代不过几个这样的作家而已。

中国几千年文章的发展之道,非常讲究文章学的内涵。

文章学讲究写作的起承转合,及其内在规律。

以上谈及的学者们对文章之道有自己的会心之处,所以每每下笔,辄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现在很少讲文章学了,“文学”的概念与“文章学”也相去甚远。

后来由于战争、革命,提倡大众文化,鼓励一般作家的写作,学者之文便越来越小众,成为象牙塔的一部分,不得不说,这是文学发展的不幸。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无智与无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当下文化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是无智和无趣,作者认同这种观点,提出要写智性散文。

B.无智即写文章无自己的精神发现;无趣即文字写作没有温度,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C.无智和无趣非常契合中国当前的散文写作,要改变文学创作现状,就得告别无智与无趣。

D.学者之文力避无智与无趣,其作品兼备自由神思和美质,能感受精妙美。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后。

中国散文创作少了一些制约。

散文写作较为老实、温吞,出现了一些辞章优美的作品,但一般缺少智慧的表达。

B.散文创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趣味。

而趣味和智性对民国时期的散文以及后来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可忽视。

C.想写好文章,须具备三个不可缺失的条件,一是具神思,二是能兴感,三是有美质,但如今中国还没有此类作家及作品。

D.有学问的作家其作品能归到学者之文。

他有学者的叙事语态,一些作家之文与学术若即若离.其靠天才靠生命等来创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的现状特征就是无智,无趣,也就是说中国的文章没有作家自己的精神发现,

文章里也没有令人心生暖意和美的东西。

B.追溯历史,中国曾是个散文大国,出现了无数散文名篇,后来八股文一统天下,古文衰落,白话文兴起,出现了很多有智性的作家。

C.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教授创作学者类文章,都能在他们身上感受到学者之文的精妙,他们都在有意地找寻属于自己的智慧表达方式。

D.要想写好文章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感觉.智慧和学养特别重要,但真正用智慧来写作的作家情况复杂。

大多依赖经验和天赋写作。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拜住,安童孙也。

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于左右,咸称拜住贤。

遣使召之,欲与语。

拜住谓使者曰:

“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

”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

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

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

奏曰:

“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从之。

帝尝谓拜住曰:

“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

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

拜住密言于帝:

“论道经邦,宰相事也。

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

”帝然之,俱得不死。

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

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

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

拜住曰:

“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

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

上悟,夺其官。

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

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

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

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

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

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

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相:

辅助

B.以金谷细务责之责:

责罚

C.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     引:

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视:

观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B.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C.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D.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住是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

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异己,滥杀大臣。

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昉得以保全。

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拜住则不予计较。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①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于左右,咸称拜住贤。

②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

美酒;②《黄庭》:

道家经典;③元:

同“原”。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

请简要描述。

(5分)

9.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诗的理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氓》中“,”两句诉说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态度的不同,提出了对“氓”的控诉。

(2)《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遗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

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

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

上边凿了四个大字:

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

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

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

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了,叮叮当当在远处破石头。

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

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

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

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

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

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

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

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

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

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

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

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前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

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

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的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他现在怕忙了呢!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

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

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

想想,招来多少人了?

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该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

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

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

E.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

(6分)

(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6分)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

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

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

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

她说:

“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

”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

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

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

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

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

“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

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

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

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

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

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

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

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

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

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简要分析。

(6分)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6分)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吹瓶机来说,虽然近年来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代表在生产水平上已经达到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②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③米叔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的简直是,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动作戏上,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B.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C.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D.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无隙可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同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

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1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

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一位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②④⑤③①B.③⑤①②④

C.②④①③⑤D.③①⑤④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

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7.下图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会徽,请指出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几乎每个人都会不断地去寻觅。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寻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寻找光明”也是一种寻觅;人们还可以寻觅美好的友情,寻觅自由,寻觅信仰,寻觅真理……

请以“寻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B【无中生有,“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错,于文无据。

2.C【曲解文意,“但如今中国还没有此类作家及作品”错。

原文“现当代的学者之文有很多代表,如王国维、陈寅舒、冯友兰……”】

3.A【以偏概全,“中国文化的现状特征就是无智,无趣”错,原文是“无智和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两个最主要的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视:

比照,与……比。

5.B

6.A【拜住不与太子结交是防止天子猜疑,二人都因之获罪,而非他要得罪太子。

7.①英宗做太子时,向身边侍卫询问宿卫的情况,侍卫们都说拜住这个人很贤能。

(“东宫”“咸”“于左右”各1分,大意2分,“东宫”解为“在东宫的时候”亦可。

②拜住因为从江南海运来的粮食比起世祖时代剧增了好几倍,便上奏请求每年减少二十万石海运的粮食,英宗于是减免了运粮。

(“以”“视”“岁”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拜住是安童的孙子。

至大二年,承袭祖上职位担任宿卫长。

英宗做太子时,向身边侍卫询问宿卫的情况,侍卫们都说拜住这个人很贤能。

英宗派人去召他前来,要和他交谈。

拜住对使者说:

“在可能产生嫌疑的时候,君子应该小心对待。

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

”他最终也没有去见太子。

至治元年正月,英宗想在宫中搭建彩楼,元宵节夜晚张灯设宴。

当时英宗还处在为先帝服丧期间,参议张养浩上书劝谏,拜住认为应该进谏,便带着张养浩的奏疏向英宗上奏,英宗高兴地接受了劝谏,停止了喜庆活动,并赏赐锦帛给张养浩,来表彰他敢于直言。

三月,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

拜住上奏说:

“陛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