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2805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docx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申请书

 

堂邑镇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项目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单位--东昌府区堂邑镇是堂邑镇原为堂邑县所在地,位于聊城西部15公里处,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6万。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堂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心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镇”,山东省新型乡镇,并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十佳文化特色镇、国家级生态镇、中国葫芦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葫芦雕刻工艺和木版年画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符其实的双国宝乡镇。

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交通区位优势。

堂邑镇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鲁西平原,距聊城市17公里,西接河北省重要城市邯郸,南接河南省重要城市濮阳,是聊城市区的西大门,距河北邯郸近90公里,被誉为晋冀入鲁的咽喉之地。

329省道、济聊馆高速公路、邯济铁路均在境内横跨,镇内河流、乡间公路纵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西临马颊河,东傍京杭大运河,北有占地4770亩的大水库,东有发电能力240万千瓦的罗屯电厂,是全国新兴能源生产基地,且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聊城市西部十几个乡镇,数百个村庄经济、文化和商贸流通的中心。

2、资源优势。

堂邑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镇内现存始建于公元1161年的文庙一处、许家祠堂、城隍庙、古城墙、穆孔辉阁老墓、宇文化及点将台、张养浩“四知堂”遗址、放马场、孔繁森陈列馆等大小名胜古迹多处。

葫芦雕刻艺术和木板年画制作已有500年的历史。

近年来,堂邑镇政府加大了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重修了堂邑文庙,文庙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协办了多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工艺雕刻葫芦被指定为中国江北水城文化艺术节特色旅游纪念品,也是山东省不可不买100种旅游特色商品之一。

3、社会环境优势。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小城镇建设、教育、医疗、通讯、供水、供电、金融机构、文化生活服务设施等社会环境成绩显著,各方面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高。

4、政府重视程度。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抽调骨干专门成立旅游发展办公室,做好当地旅游规划发展工作。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城乡统筹是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城镇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发展相脱离的背景下提出的。

强调在城乡发展时考虑城乡空间资源的统一利用与保护,城乡互动和城乡共同发展与繁荣,这是当前城镇发展规划战略制定的基本出发点。

发展机遇

⑴“中央一号文件”带给小城镇良好发展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具体举措包括推进重点城镇医院、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城镇医院、学校和电网改造升级等公共设施建设。

还提出要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城镇化完全不同于城市化,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即是推动中小城镇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一号文件”都强调城镇化建设,着力发展中小城镇,这是中国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思路转变。

堂邑镇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是“山东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省文明委命名的省级文明乡镇。

有着良好的发展政策机遇。

⑵山东省强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堂邑镇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现存始建于公元1161年的文庙以及许家祠堂、孔繁森陈列馆、明代城墙、穆孔辉阁老墓、张养浩“四知堂”遗址、鲁西特委旧址、放马场等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辖区。

堂邑是文化资源强镇,必将在山东文化强省战略中扮演重要较色。

⑶聊城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缩城乡差距,国家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聊城市人民政府明确做出了一系列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堂邑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面临的挑战

⑴经济转型挑战

在堂邑镇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能否协调好产业布局与空间发展的关系,抓住葫芦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地方农业经济成功转变是其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⑵生态环境挑战

目前堂邑镇生态环境较好。

然而,进入经济快速扩张期后,生态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是堂邑镇面临的巨大挑战。

⑶外部竞争挑战

堂邑镇和周边经济中心产业重叠度高,而这些经济中心产业覆盖面广,发展潜力大,已形成一定规模。

外部形势严峻,不利于堂邑镇进行结构性招商引资。

发展制约

⑴镇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体系不完整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镇区建设中突出问题的需要。

近几年,尽管在镇区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一、镇区内外交通道路体系不完整,二、镇区内静态交通空间几乎空白。

三、镇区内无系统排水,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镇区的发展。

⑵镇区村庄人口分散,城镇化水平质量低

镇驻地内部自然村落众多,城镇建设空间过于分散,集约化发展程度低,使城镇发展用地受到限制。

目前,堂邑镇以镇驻地实际居住人口计算城镇化水平为42.8%,与山东省、全国水平比较有点差距,而且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在此之前,我镇也曾先后进行过几次规划。

1996年12月,聘请聊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土地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于2000年12月通过了聊城市政府的评审,该规划年限为1996年—2010年。

2002年7月,聘请山东省规划建筑设计院对堂邑镇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3年8月,参加了由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聊城市建委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省村镇规划评审会,顺利通过评审。

内容包括规划基础、镇域规划、镇驻地建设规划、绿化系统规划、环境工程规划、公用工程设施规划、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7个部分,规划期限为2002年---2020年。

其中近期规划为2002年—2005年,远期规划为2002年—2010年。

2004年5月,聘请聊城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堂邑镇进行了堂邑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期限近期为2007年,远期为2012年。

以上这些规划内容对堂邑镇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了城镇布局,优化了土地结构,提升了环境质量。

但是,随着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和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有的规划已经到期和过期,原有的规划已不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为给堂邑镇提供易于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远景,所以必须对堂邑镇总体规划及时进行重新规划及修编。

为此,2013年5月我们委托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及修编,目前编制初稿已基本完成,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四、堂邑镇规划及修编内容

1、本次规划重点:

镇区和村庄发展一体化是新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是堂邑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1).确立堂邑镇发展战略定位

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堂邑镇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条件,重点研究堂邑镇的产业发展在区域中的地位。

同时,堂邑镇的定位必须与区域及上位规划的定位相协调,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堂邑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

(2)、完善堂邑镇村庄体系格局

对现有的镇域村庄体系进行优化完善,重点研究新农村社区和各类产业在镇域的合理布局,协调镇域内各发展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区域内各种资源,形成分工明确、等级合理、协作良好的镇域村庄体系新格局,并根据上位规划、镇域村庄体系规划,合理布置重点项目和镇域重大基础设施。

(3)、健全镇驻地综合服务功能

本总体规划充分重视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只有高标准、高起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改善镇区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4).挖掘内涵,突出堂邑镇特色

规划充分利用堂邑镇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挖掘堂邑镇文化内涵,结合水渠交织成网特色,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创造特色景观风貌,重塑镇区品牌。

建设高标准的园林绿化和景观系统,提升环境质量与品位,突出镇区的风貌特色。

(5)、研究镇区城镇发展建设时序

研究镇区发展的建设时序,做好镇区发展的阶段性推进,使镇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够保持合理的结构与完整的形态。

根据未来镇区的发展需要,明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镇区中的位置、规模及内容。

2、发展规划总则

(1)、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按照空间范围的大小共分为镇域、镇区两个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

堂邑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达65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

镇驻地城镇建设区。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准确把握规划区域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加快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特色性,与新形势、新情况充分结合,切实转变堂邑镇发展模式,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地处理堂邑镇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堂邑镇竞争力落实合理的发展空间布局。

(3)、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创建生态安全格局,注重对外围生态环境的引入,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文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融。

以人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将满足社会最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利益作为规划的核心思想。

前瞻性原则。

充分考虑规划的长远性和发展弹性,加强预测性研究,提高规划成果对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为堂邑镇的长远发展留下余地。

特色性原则。

针对堂邑镇区位、经济、景观和文化的特殊性,充分挖掘其的特色精髓,并将其贯穿于规划过程中。

动态发展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在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建设项目类型多样化的条件下,将动态观念贯穿规划与建设全过程,充分考虑现实发展的变化性,使规划具有足够的发展弹性,并注重各阶段发展的相对完整性与灵活性。

多方参与原则。

架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不同学科纵横交织的规划工作框架,组织生态环境、水文水利、农业经济、历史文化、旅游管理、工程规划等多学科参与,从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村庄发展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讨,并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进行有效融合。

(3)、规划期限

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2033年。

近期:

规划期限为2013~2018年;

远期:

规划期限为2018年~2033年。

3、镇域发展战略

3.1区域发展定位

3.1.1功能整合与重构

⑴聊城市区西部门户。

加快农民就地就业和逐渐分流,充分挖掘三产潜力,依托现有交通优势,加快堂邑镇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步伐。

⑵现代农业基地。

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应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中心。

结合堂邑镇村庄体系规划对堂邑镇进行空间定位和布局,充分挖掘堂邑镇农业在区级、省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农业产品档次,塑造堂邑镇农业品牌,将堂邑镇建设成为聊城市的以葫芦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⑶特色旅游乡镇。

良好自然资源(电厂水库、湿地等)为堂邑镇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为堂邑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支撑平台;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堂邑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经济保障。

应以现代葫芦生态休闲产业建设为契机,科学引导旅游开发。

3.1.2区域战略定位

在国家城镇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立足堂邑镇发展现状及趋势,根据对堂邑镇的SWOT分析,拟定堂邑镇的区域发展定位为:

妥善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的产业聚集、宜人的居住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合理的规划布局,努力将堂邑镇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的商贸物流基地,全国最大的现代葫芦产业区,具有地域影响力的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生态、生活、生产和谐发展,田园、人居、产业魅力独具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典范区。

3.2区域发展目标

依托堂邑镇的区位条件、发展现状及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堂邑镇发展的总体目标为:

经过10多年的建设,最终达到“三产立镇、农业兴镇、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使堂邑镇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性城镇。

3.2.1经济发展目标:

坚持调整产业结构,扶持重大项目,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突出资源利用与新农村社区建设两个重点,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和以葫芦为主的现代农业,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服务职能。

根据堂邑镇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确定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目标为:

2013年至2018年10%左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万元;2018年至2033年8%左右。

规划期内应根据上述目标安排和组织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

3.2.2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和城镇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提高城镇化质量;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扩大劳动就业,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社会安全,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系统。

按照镇驻地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比例这一口径计算,堂邑镇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42.85%。

规划目标,至2018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8.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80%。

至2033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95%。

3.2.3环境保护目标:

城镇的产业发展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到2033年,工业废水实现100%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95%,城市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率达到100%。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左右。

4、总体发展框架

从产业的成长性、资本的安全性、流动性、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等方面来看,堂邑镇有不少产业(如葫芦产业)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堂邑镇未来产业的发展一要依靠这些现有的优势产业,二要把这些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结合堂邑镇的资源禀赋、现状产业基础、结构和规模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产业关联效应等因素。

堂邑镇应选择如下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

——商贸物流业

——现代农业

——休闲旅游业

⑴农业布局导引

规划期内,要在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农业增收方式的根本改变,围绕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开展现代农业布局,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突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堂邑镇农业现代化步伐。

⑵第二产业布局导引引

建葫芦产业工业园。

⑶第三产业布局导引引

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促进商贸物流发展。

②镇驻地主要为堂邑镇提供生活及生产服务,同时要积极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房地产业方面应进行有益尝试。

③沿交通节点和靠近居民点可设置商贸零售点、农产品交易小市场及农技服务站等。

⑷旅游业布局导引

①围绕现代农业配套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开展生态游。

②围绕葫芦种植业基地,建设相应观光农业园区及集观光、田园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点。

③挖掘民间艺术,复兴民间文化。

④规划镇驻地为旅游服务基地,设置宾馆、特色商品市场、医疗服务、旅游交通等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5、规划布局结构

镇驻地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轴、三区”。

①“一心”:

镇行政、教育、金融商贸中心。

②“两轴”:

形成东西、南北方向的两条城区空间拓展轴

③“三区”:

西部中心区、东部工业区、中部绿化景观区。

6、用地布局

集中布置在镇驻地中心区,形成东、西两个新的居住小区。

本次规划包括三个居住组团:

①老城居住组团以改造现有村庄为主,建2--3层楼房为主,绿化率控制在30%以上,体现本地的民风民俗。

②东部居住组团以建4--5层楼房为主,绿化率控制在35%以上。

③西部居住组团以建4--5层的楼房为主,绿化率控制在30%以上,体现新时代特色。

以上三个居住组团要合理配置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

住宅建筑造型宜体现地方特色,注重屋顶、阳台等的装饰处理,外墙装修以淡雅明快为主。

各组团规划应富于变化,条式与点式建筑相结合,空间有收有放,不要千篇一律。

注重绿化公共活动场地的规划建设,真正建成功能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花园式小区。

住宅建筑间距要符合消防、抗震、采光的要求,住宅建筑间距要按其南面建筑高度的1.5倍控制。

镇驻地内的建筑从整体上看采用区域化布局,既符合居民文化氛围,又使住宅达到了日照.通风.采光的要求。

工业区的选址直接涉及到小城镇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规划中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交通、原材料供应、水电供应、治污排污以及现有企业分布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反复比较、精心选择、确定用地。

规划在镇驻地的东部运河东侧设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此处远离闹市区,位于城镇主导风向侧风向,其空气污染对镇驻地的居民影响小。

其次是交通条件便利,地势较平坦,供排水较便利。

此工业区内严禁发展有污染的工业,重点发展一些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大力发展镇办工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规划设置在工业区西北部,靠近省道329,利用现有堆场,主要服务于工业区及粮食、煤等物品的存放。

对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仓库,应结合规划区外部布置,并且要符合国家对安全距离的有关规定。

行政管理用地:

规划在原地发展。

商业金融用地:

在文化路和商贸路交汇处,建一大型商贸区,集商品批发、零售为一体,也可建一中型超市,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把此处建成一个商业中心。

在中心街、文化路、商贸路和滨河西路四条主干道两侧布置商业金融用地,形成四条商业街。

文体科技用地:

规划在镇东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的西南侧设置文化中心,定位为多功能文化娱乐中心,内有设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科技推广站、书画室、影剧放映室等文化娱乐设施。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医疗保健用地:

东昌府区第二人民医院在原地建设,并向东扩大用地规模;并规划在文化路和镇西路交叉口的西南侧设置妇幼保健院。

教育机构用地:

随着镇驻地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学生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规划将镇中学扩大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规划区东南部增设一中心小学,使中小学生的入学率达到100%,在各个居住小区内都要设幼儿园。

同时在文教区内考虑增设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用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集科研、教育为一体。

集贸设施用地:

在镇驻地的北侧靠近省道309处规划一大型集贸市场,建成一个包括粮油、土特产、蔬菜、副食、百货、建材、畜禽、水产等的综合性市场,把原镇区内五天一大集的市场迁到此处。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此项用地包括:

电信局、邮政局、消防站、园林处、环卫处、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天然气门站、区域锅炉房等。

消防站安排在滨河西路与镇北路交叉口的东南部设置。

电信、邮政、广播、建筑公司安排在中心街和商贸路上设置。

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规划设置于镇驻地的东部工业区内。

城镇的变电站为现状位置,远期扩大规模。

城镇的天然气门站规划设置于镇驻地的北部,省道329北侧。

区域锅炉房规划设置在东部工业区内。

规划镇驻地的南部用地为发展备用地。

7、镇驻地道路交通规划

7.1发展目标

⑴建立公路、铁路一体化的对外交通网络系统。

使道路路网等级、数量和密度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和铁路交通形成一体化的对外交通网络系统。

⑵建立高效的驻地内部交通网络体系。

完善道路基本骨架,大幅度提高区内路网密度,改善区内道路等级结构。

7.2道路体系

路网结构规划

镇驻地路网结构呈方格网状,以中心街、商贸路、滨河西路和文化路为“井”字形为主框架,形成五横七纵一环的道路体系。

道路等级

城镇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主干道: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文化路、商贸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中心街、滨河西路、工业路、北环路、西环路)。

次干道: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镇东路、镇西路、镇北路、康居路、府前路、发展路、滨河东路、振兴路、东环路、南环路);支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5米。

规划道路为一块板或二块板的断面形式。

对外交通用地

北环路为对外交通道路。

在滨河西路的北侧路东设置公共汽车站。

城镇主要的出入口有两个:

一是向东通往聊城的出入口;一是向西通往冠县的出入口。

次要出入口有一个:

向南通往张炉集镇的出入口。

规划在公共汽车站北邻、西出入口各设一处对外停车场,内设加油站。

广场

规划镇驻地设置两处广场:

一处是位于文庙对过已经建成的文化广场,一处是设置在城镇中心的人民广场。

8、城镇绿地景观规划

8.1规划原则

⑴生态性原则

依据总体布局的结构特点,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城镇内外景观相互渗透的绿化系统。

⑵功能性原则

公园绿地的建设采取综合公园、街旁绿地、带状公园等多种类型组合,综合考虑功能性与便捷性,均匀分布。

⑶景观性原则

强调绿地与城镇景观的结合,利用街头绿地、广场等空间强化地域景观特征。

8.2规划构思

依据北城镇驻地实际情况,确定本次镇驻地绿地景观规划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节点的亮化——“点”

景观节点是提升镇驻地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次规划中,结合镇驻地道路开辟街头小游园,形成有个性特色的点状绿化,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形成建筑景观节点。

⑵廊道的贯通——“线”

镇驻地街道是重要的生态及景观廊道。

此次将沿街绿化作为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点,沿主要道路进行绿化,形成镇驻地的生态网络。

利用镇驻地用地布局呈南北向狭长型的特点,沿镇驻地南北向主要道路设置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沿灌溉渠形成带状公园。

另外规划强调镇驻地与外围大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规划要求绿带要保持以下特征:

①连续性。

连续的生态景观廊道、连续无干扰的步行带,连续的镇驻地内部景观观赏及游憩带。

②渗透性。

沿街绿色廊道由不同等级镇驻地道路的带状绿色开放空间组成,规划要求结合人行道及建筑后退红线空间,种植高大乔木将沿街绿化充分渗透到居民生活圈及开放空间内,同时形成与镇驻地周边背景绿化相互融合的绿色网络体系。

⑶背景的营造——“面”

是指镇驻地周边的农田、林地,其作为镇驻地的绿色生态背景。

此次规划在镇驻地周围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并结合农田、林地,最终形成城镇与外围环境联系的纽带,对于镇驻地整体生态环境的涵养以及景观风貌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虽然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但规划予以重视,重点培育好镇驻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引导风向改善城市内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绿色背景。

8.3绿地景观系统

结合镇驻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以镇驻地公园绿地为点状绿化,以主要道路两侧带状绿地为线状绿化,以外围林地、防护绿地等大片区绿地为面状绿化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点: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庭院和居住区内的庭院绿化率达到30%以上。

线:

沿北环路两侧设置30米宽的绿化带,东环路、南环路和西环路外侧设置20米宽的绿化带。

沿环城水系两侧设置8米宽的绿化带。

沿位山三干渠东侧设置150米宽的生产防护绿化带。

面:

在镇驻地中部设置中心公园。

在东、西出入口设置小型绿岛,形成城镇入口景观,在绿岛内放置城镇标志物。

利用现有坑塘,改造成为街头绿地。

景观规划:

强化城镇人口形象,尤其是东部和西部的两个城镇出入口。

结合整体形象进行城镇设计,在入口处即对城镇面貌有较深刻的印象,并体现堂邑镇的特色。

规划确定中心街、文化路、商贸路和滨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