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2672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普通版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

(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

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渴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

”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

C.扩大统治墓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

25.《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一文中指出:

“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从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即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

”中国历史上“两个层面”的城市化划分最恰当的时期是

A.隋唐时期B.唐宋时期C.宋元时期0.明清时期

26.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7.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28.对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两部宪法文件实践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①中国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崇尚专制②美国有着民主的传统,崇尚法制

③《临时约法》忽视了人民的权利④1787年宪法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

29.著名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

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③摆脱共产国际干扰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30.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该讲话的目的是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3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的“文明”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32.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33.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

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B.巩固国防的需要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开发边疆的需求

34.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5.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

“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

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

”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从国家机制看,城市高高凌驾于乡村之上;但从经济看,城市并未能获得独立运行的生命机制……。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斌,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一一摘自《中华文化史》(上)

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材料三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阻碍: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不过一个世纪后,这些阻力已经大幅度消退了……人为的阻碍则包括进出口关税以及对某些商品的进口禁令一一尽管世纪末有些国家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征收高顺的进口关税,但总体来说两方面因素的阻碍在逐步消退。

——摘自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l)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依据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分)简述人类社会是如何突破这两种阻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

(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述统计图选自南京师大精品课程《人文地理》教材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人口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考核官吏的内容因职务而异,据《宋史·职官三》记载,以“七事”考核监司。

七事为“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案察,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

以“四善”、“三最”考核守令。

四善为“德义有闻、清谨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三最为“狱讼无冤、催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是治吏的重要工具之一,事关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不仅涉及到对其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和财经法纪的审计考核,而且还要做出评价,确定等级,作为对官吏赏罚任免升降的重要依据。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

材料二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

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

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

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

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

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据人教版教材、教参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官吏考核的主要特点。

(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

(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

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二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

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

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

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

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的民主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2分)概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

(7分)

47.(l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仃罗马协定。

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

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

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

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轴心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

单位:

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

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里变化的特点及产量增长的原因。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

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

——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学者马勇认为:

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

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

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沈的破船呢?

——《慈禧传》

请回答;

(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

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9分)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

(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24.C25.B26.D27.A28.C29.D30.A31.B32.A33.C

34.B35.D

40.(25分)

【试题答案】

(1)主要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分)在经济上城市对农村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1分)

影响:

受到城市的压迫和控制,导致城乡矛盾激化;(2分)受到城市的剥削,导致农村经济日益落后。

(2分)

(2)现象:

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

(2分)原因:

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2分)影响: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2分),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分)

(3)自然因素:

交通不便导致巨额的运输成本;(2分)人为因素:

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

(2分)

突破:

在自然因素方面:

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航运和网络的发展方便了交通和运输,使各地间联系更加密切;(2分)

人为因素方面:

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为世界贸易创造了自由的环境;(2分)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贸易体系开始建立,世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朝着自由贸易方向发展。

(2分)

41.(12分)

【试题答案】信息一:

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增速总体大于世界,占世界人口比重将近50%。

(3分)

说明一:

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统治下,社会总体稳定,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儒家思想和多子多福观念浓,人口总体上稳定或持续增长。

欧洲内部战争频繁,殖民扩张和战乱致广大亚非拉地区(三角贸易等)人口增长原始型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3分)

信息二:

中国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速大大低于世界。

(3分)

说明二:

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加上军阀混战,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贫困,人口成活率低。

欧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成形,两次工业革命致经济迅速发展;列强的主要扩张目标转向中国(3分)

信息三: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人口增速远大于世界。

(3分)

说明三: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后),劳动力缺口大,国家鼓励生育;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宗法观念浓,人口增长总体上呈过渡型

特点(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现代型人口特点(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世界人口增速稳定。

(3分)

信息四: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大于中国(3分)。

说明四: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人口增长呈现过渡型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稳定。

(3分)

(以上任答两项信息并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5.(15分)【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试题答案】

(1)考核内容因职务而不同;注重经济政绩和道德修养;考核标准相对客观而具体、易于衡量;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吏升降任免的标准。

(8分)

(2)进步之处:

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

(3分)

局限性:

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得4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试题答案】

(1)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2分)

最高权力属于公民集体;(2分)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2分)

(2)袁世凯(或北洋军阀)。

(2分)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

(2分)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

(3分)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

(2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试题答案】

(1)原因:

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

(2分)意图:

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

(2分)后果: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分)

(2)变化特点:

轴心国军费总量得到增长;德国投入的军费总量在轴心国中的比重最大(4分)

原因: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北非战役的失利刺激了军费增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的激烈较量(5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试题答案】

(1)变法之时有限度支持改革,并未明确反对变法;但慈禧代表守旧势力,阻碍变革;囚禁光绪帝,屠杀戊戌六君子,废除变法措施。

(6分)

(2)材料二观点认为:

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慈禧太后不该负全部责任。

(3分)

评价一:

同意材料二的观点。

鸦片战争前封建统治日趋腐朽。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吏腐败成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官员、民众普遍形成“天朝上国、虚骄自大”的心态。

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支持洋务派,允许有限改革,推行清末新政。

但毕竟积重难返,最终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

(6分)

评价二:

不同意材料二的观点。

固然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日趋腐朽,但政局稳定,农耕经济繁荣。

慈禧太后当政期间,她代表满洲权贵的利益,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力。

民族危机面前,出卖国家主权、利益。

对内掣肘洋务派;镇压义和团运动:

实行“戊戌新政”。

她是封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对清朝政局的糜烂,清朝的灭亡应该全部负责。

(6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最高不得超过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