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2635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金融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金融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金融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金融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复习要点.docx

《金融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复习要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复习要点.docx

金融复习要点

二、我国的金融调控监管机构及其制度安排(掌握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概括来说为“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

具体来说主要有: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等。

  

(一)中国人民银行(掌握性质和职能)

  1.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沿革(了解,自己看)

  2.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掌握性质)

  性质:

是中国的中央银行。

  地位:

在国务院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性。

  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掌握)

  书上是18条P73页。

总结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

  

(1)发行的银行:

发行、管理人民币、制定执行相关政策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支付结算规则等

  

(2)银行的银行:

监督银行间各种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制定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规则并执行,最终贷款人。

为银行办理存、贷业务及对银行业务的监管转由银监会执行

  (3)国家的银行:

经理国库、代表国家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4)监督管理的银行:

拟订金融发展与改革规划、完善金融机构运行规则、金融统计、金融信息化、反洗钱、社会信用体系征信建立等。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掌握性质和职能)

  1.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沿革(自己看)

  无专门的监管法规和机构(84年以前)——人行监管(84年以后)——银监会(2003年4月以后)

  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在我国银行监管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1)确立新的监管理念、目标和标准

  新的监管理念是:

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

  监管工作的目标是:

  第一,通过审慎有效地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第二,通过审慎有效地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第三,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

  第四,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2)完善监管法规,强化依法监管

  (3)监管工作制实行“五个转变”:

由合规监管为主向以风险监管和合规监管相结合转变;由“分割式”监管向注重对法人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转别;由“一次性”监管向持续监管转变;由侧重监管具体业务向注重监管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转变;由定性监管向定性监管和定量监管相结合、加强风险评价和预警转变。

  2.中国银监会的性质(掌握)

  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注:

误区,银监会不仅监管银行类金融机构,不能顾名思义。

  3.银行监会的职责(掌握)

  教材上16条P75页。

总结来看:

  

(1)市场准入监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

  

(2)银行经营监管(重点职能):

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及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管的任职资格管理、金融机构经营规则、业务活动并表监管、经营相关数据统计、风险状况、突发事件、接管或重组可能发生信用危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撤销违法经营、经营不善的银行金融机构、查处涉嫌金融违法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取缔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

  (3)其他监管职能:

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国务院交办其他事项

(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掌握性质和职能)

  1.中国证监会的历史沿革(自己看)

  1998年4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2.证监会的性质(掌握)

  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的机构。

  3.证监会的主要职责

  教材13条P76,总结来看:

  

(1)市场准入监管

  机构和产品准入

  

(2)对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

  (3)对从业人员管理

  (4)其他职责

  (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掌握性质和职能)

  1.保监会的性质:

是我国保险业的监管机构。

  2.保监会的职责

  教材10条P76—77

  总结来看:

  

(1)市场准入监管

  机构和产品准入

  2.对机构及业务的监管

  3.对从业人员管理

  4.其他职责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

  历史沿革

  主要职责

  (六)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一)监事会与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关系

  监事会与国有重点金融机构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

  

(二)监事会的核心

  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

  (七)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

  中国银行业协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涵义(掌握)

  商业银行经营指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与营销;

  商业银行管理是商业银行对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掌握标题)

  1.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容

  

(1)负债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2)资产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组织与营销

  2.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

  

(2)财务管理

  (3)风险管理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系(掌握)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经营是管理的对象和出发点,银行的管理是对经营活动的管理。

经营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本,管理是为了确保经营的效率,服务于经营,为了更好的经营。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重点掌握)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

  1.安全性(首要原则)

  2.流动性

  3.盈利性

  追求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

  

(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

  即有联系又有矛盾。

  1.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成正比;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2.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是经营管理原则之首;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原则(掌握)

  1.我国经营与原则的确立与发展(掌握标题)

  经历了四个阶段:

  

(1)单一的贷款“三原则”

  

(2)专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原则

  (3)经营与管理“三原则”的初步确定

  1995年《商行法》经营管理原则在我国初步确立

  (4)经营与管理原则的调整

  1995年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003年改为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

  2.我国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特点(掌握)

  

(1)效益性而不是盈利性

  不单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

  

(2)我国银行经营原则顺序与国际接轨

  (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则

  03年12月第十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提出审慎经营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要求

  P84页关于审慎性的解释也要记住。

  [2005多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 )。

  A.资产数量

  B.资本充足率

  C.内部控制

  D.损失准备金

  E.关联交易

  『正确答案』BCDE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

  一、商业银行经营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是对其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织和营销。

组织——更多表现为物质方面的组合;营销——更多表现为脑力的活动和无形资产的创造。

  二、商业银行经营的组织:

业务运营

  

(一)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掌握)

  以层级管理为特征,以层级中的每一个业务单位(网点)为基础,以业务前后台一体为核心的方式。

  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是网点的会计核算型。

  优点是前后台紧密结合,业务处理快捷等;缺点是由于风险控制要求,后台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配备人员,单人业务量不饱满,人工成本高。

  

(二)新型的业务运营模式(掌握)

  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前后台分离。

前台由会计核算性转为营销型(产品营销、柜台服务、风险控制);后台主要负责核心业务系统运行维护。

  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的优点:

(掌握标题就可以了)

  1.前台营业网点业务操作规范、工序化

  2.实现业务集约化处理

  3.实现效率提升

  4.提高风险防范能

  5.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

市场营销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掌握)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为了创造可同时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交易机会,而对与金融产品有关的想法、物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进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

  

(二)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关系营销(掌握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是对顾客的理解。

四、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的负债包括存款、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存款。

  

(一)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

  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最重要的方面是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开拓为客户服务的领域。

  

(二)存款经营的影响因素(掌握标题)

  1.支付机制的创新

  2.存款创造的调控

  3.政府的监管措施

  (三)存款经营的衍生服务:

现金管理

  1.现金管理服务产生的背景

  现金管理服务是商业银行向存款人提供包括告知其账户中的可用资金情况,建议他们选择、整合存款人的各个账户余额以实现其利息收入的最大化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2.现金管理服务的内容(掌握)

  

(1)资金管理类服务:

余额报告服务、存款汇总服务、锁箱服务

  

(2)资金控制类服务:

控制支付的服务、应付汇票服务等

  (3)账户完善类服务:

账户调节服务、同业现金管理服务等

  [2007单选]以下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中,属于资金管理类服务的是( )。

  A.账户调节服务

  B.应付汇票服务

  C.余额报告服务

  D.控制支付服务

  『正确答案』C

  五、贷款经营(掌握基本内容)

  1.选择贷款客户

  

(1)客户所在的行业

  

(2)客户自身情况及贷款用途

  对贷款人的了解一般需要三步:

贷款面谈、信用调查、财务分析

  信用的5C标准:

品格(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经营环境(Conditions)、担保品(Collateral)

  2.培养客户的战略(记标题就可以)

  3.创造贷款的新品种和进行合适的贷款结构安排(记标题就可以)

  4.在贷款经营中推销银行的其他产品(掌握其内容和方法)

  

(1)由贷款发放本身所引起的——对原有客户的深度发展

  

(2)通过贷款谈判了解到新的要求和另外的客户——扩展新的客户

六、中间业务经营

  

(一)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变化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50%,最多达到70%。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观念变化(掌握)

  1.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正常业务加以规范

  2.2002年人行又发文明确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一部分投资银行类业务。

  3.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掌握标题)

  

(1)完善结算服务

  

(2)扩大代理业务范围

  (3)完善银行卡功能

  (4)开拓投资银行类业务

  (5)积极拓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新兴业务。

  (三)中间业务经营的基本内容(掌握标题)

  1.不断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银行产品创新途径:

  

(1)改进现有产品

  

(2)组合现有产品

  (3)模仿其他产品

  2.与客户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关系营销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论(掌握概念及各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

  1.资产管理理论

  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

其核心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

  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是:

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可以向外举债,只要能借到资金,就可大胆放款争取盈利——主动负债

  除传统存款业务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方式来弥补活期存款的局限性,从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与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

  

(1)规模对称原理

  规模对称原理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

  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

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

  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

  资产平均到期日/负债平均到期日=平均流动率

  若平均流动率>1,资产运用过度;或平均流动率<1,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

  (5)利率管理原理

  差额管理就是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利率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的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频繁变动可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所以商业银行就要在利率灵敏性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相应的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

  (6)比例管理

  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大纲不作要求)

  1.资产管理:

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2.负债管理:

包括资本管理、存款管理和借入款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掌握的知识点有)

  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按人行的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人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具体分为监控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两大类。

  监控性指标

  

(1)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净额与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

  

(2)贷款质量指标

  (3)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①对同一个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余额≤10%

  ②对同一个借款客户的贷款余额与银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③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50%

  (4)备付金比率指标≥5%

  (5)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①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4%

  ②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

  (6)境外资金运用比例指标≤30%

  (7)国际商业借款指标≤100%

  (8)存贷款比例指标

  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超过75%

  (9)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10)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

  各项流动性资产余额与各项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监测性指标

  

(1)风险加权资产指标

  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2)股东贷款比例指标

  向股东贷款余额与该股东已交纳股金之比

  (3)外汇资产比例指标

  外汇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

  (4)利息回收率指标

  实收利息与到期应收利息之比

  (5)资本利润率指标

  利润总额与资本总额之比

  (6)资产利润率指标:

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

  2005年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

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1)风险水平类指标——反映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的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静态指标)

  A、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流动性比率、超额备付金率、核心负债比率、流动性缺口比率

  B、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

  C、市场风险类指标——衡量银行因汇率与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市场敏感性比率

  D、操作风险指标(不属于资产负债比例指标)

  

(2)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变化

  (3)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抵补的能力

3.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条件(掌握标题)

  

(1)二级银行体制——央行和商业银行

  

(2)灵活有效的资金运作市场

  (3)灵活有效的资金调度体系

  (4)财务分析制度严格规范

  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及成因(掌握)

  1.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

高风险行业、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影响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影响银行的资金安全。

  2.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包括决策环节、管理环节、风险控制环节

  3.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1.按风险产生环境:

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2.按风险产生原因: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

  3.巴塞尔协议分: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含义(不作要求)

  2.风险管理的方法(掌握)

  

(1)风险的识别和认定

  资产风险基本权数是识别和认定银行各类资产风险含量的基本标准,是衡量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

  根据不同授信对象和资产类型,将风险资产权数分为0、10%、20%、50%、100%五档。

  信用等级风险权数和资产形态风险权数。

  

(2)风险控制

  A、贷款资产风险控制措施:

降低信用贷款比重;提高担保抵押贷款的比重;严格贷款审批制度,控制信贷风险;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B、非贷款资产风险控制主要措施有: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留足备付金,确保支付;对拆放同业资产,建立按风险含量高低划分审批管理权限的制度,积极推行抵押和担保拆借;严格控制高风险含量的委托代办资产;严格控制其他内部资产的风险含量;凡与涉外有关的保函、利率、汇率合约,均应由商业银行集中总行审批。

  (3)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与处置

  不良资产分类:

信贷类不良资产和非信贷类不良资产

  2004年以前包括逾期、呆滞、呆账贷款

  2004年以后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类

  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类不良资产的处置:

催讨清收、法律追索、贷款重组、抵(质)押物处置、债权转让、委外处置、以物抵押、抵债返租、债转股、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申请破产(重整)和债权核销。

  

(2)实物类资产的处置:

拍卖处置、协议处置、招标处置和打包出售。

  (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1998年开始酝酿,2004年正式出台,2006年底执行。

中国银监会计划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将在2010年左右实施。

  加强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关键。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的启示

  银监会要求2007年1月1日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8%最低标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最低资本金要求中,提出内部评级法,使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概述(掌握概念)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管理。

  1.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掌握价值管理的内容)

  价值管理的价值是指股东价值。

  2.财务管理的目标(了解)

  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银行价值最大化。

  3.财务管理的功能(掌握标题)

  商业银行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传统的会计职能,而会计的职能又可分解为三块,一是监督控制;二为反映信息;三是规范反映信息。

  第二个层次是财务,主要体现在为计划制定、决策选择和资源分配提供支持。

  第三个层次是公司财务,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

  4.财务管理的原则

  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管理原则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资本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财产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

  1.资本金管理

  

(1)资本金

  是为保证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顺利开展所必须投入的货币资金以及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利润积累,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资本金构成(掌握)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分为两级:

  A、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及溢价、未分配利润、非累计性永久优先股、附属机构的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经选择可确认的无形资产。

不低于加权风险总资产的4%

  B、附属资本包括损失准备、次级债务资本工具、法定可转换债券、中期优先股、未分配股利的累积永久优先股、股本债券。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总资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与加权风险总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附属资本最高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C、我国人行规定的口径

  核心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附属资本包括各项损失准备、长期次级债券等

  

(2)资本管理的内容(掌握)

  资本管理的目标:

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资本管理的具体目标:

①优化资本结构;②增强资本融资能力;③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资本管理的内容:

资本充足率管理,股利政策管理,融资政策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及经济资本协调配置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并购与股权投资管理等。

  2.成本管理

  商业银行成本是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商业银行全部成本涵盖的内容包括:

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

  

(1)成本的构成(掌握):

利息支出、经营管理费用、税费支出、补偿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其他支出

  

(2)成本管理的原则(掌握):

成本最低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