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2155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某乳品饮料厂

所有制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历程:

某乳品饮料厂的前身是某乳制品厂,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从事牛奶乳制饮料综合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10年的发展,某乳品饮料厂在科技兴企、新产品开发、诚信经营、资本经营、低成本扩张、严细管理、市场开拓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

2004年、2005年,某乳品饮料厂被评为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认可推荐产品、某市城北区优秀民营企业、农牧业生产化龙头企业先进单位,2007年产品“酸奶冻、酸奶”被省政府指定为青洽会及环湖赛唯一专用乳品,2008年被评为某市级龙头企业,“某”商标在2006年被评为城北区好商标。

目前主营产品:

酸牛奶、酸奶冻、冰激淋牛乳制品和饮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

2008、2009年公司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酸奶年产突破300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5%,青海市场网络已全部覆盖,产品已销往临省市场甘肃(张掖、酒泉、武威)、陕西和宁夏。

人员结构:

公司现有职工6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2人,管理人员l0人,市场营销人员12人,技术研究开发人员6人(其中:

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

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长期在食品、乳制品企业从事过管理、技术研究工作。

人员结构年轻、综合能力强,符合现代企业经营要求,组织机构设置科学、管理团队知识、经验、年龄结构合理,具备现代创新、开拓型企业的需要。

1.1.2财务状况

表1-1二00八年财务状况表

项目

单位

金额(万元)

备注

总资产

万元

1407.34

固定资产

万元

1047.85

流动资产

万元

354.59

净资产

万元

747.26

负债总额

万元

622.62

所有者权益

万元

784.72

销售收入

万元

930.40

净利润

万元

135.09

净资产收益率

%

22.24

资产负债率

%

58

表1-2二00九年财务状况表

项目

单位

金额(万元)

备注

总资产

万元

1508.09

固定资产

万元

1111.93

流动资产

万元

391.13

净资产

万元

754.86

负债总额

万元

588.04

所有者权益

万元

920.05

销售收入

万元

1210.32

净利润

%

435.33

净资产收益率

%

57.96

资产负债率

%

39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丁新建,男,42岁,大学本科,某乳品饮料厂总经理,职业经理人。

1989年以来先后曾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强、有惊人的实干精神,属现代企业务实领导者,是现代企业员工的楷模。

2000年接手经营某城北饮料厂并进行乳品深加工业务。

几年来,以青藏高原牛乳为原料,成功自主开发出牛乳冰激琳、奶粉、酸奶冻、奶酪等牛乳产品。

企业信用良好、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银行资信良好、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员工社会保险金。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10000吨鲜液态牛奶及百年酸奶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某市城北区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建设规模:

新建生产车间3200平方米,辅助车间1005平方米,办公生活用建筑400平方米,购置设备24(台套);其他配套工程:

供水设施、供电设施、供热设施、道路设施、厂区绿化等建设。

产品方案:

年产液态奶6000吨、百年酸奶4000吨,合计10000吨。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1.2.3.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项目所采用的配方工艺、高温灭菌、发酵等多项技术为项目单位自有技术,是项目单位结合青藏高原地产牛乳特点研究开发,并经过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所以项目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1.2.3.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

表1-3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1

室外保

鲜奶罐

20吨

1

18万

18万

2

双链奶过滤机

1

0.5万

0.5万

3

牛奶分离机

4吨/小时

1

9万

9万

4

高温灭菌机

4吨/小时

1

30万

30万

5

均质机

4吨/小时

1台

9万

9万

6

配料罐

4吨

4

6.1

24.4万

7

罐装机

1

75万

75万

8

输运机

1

2万

2万

9

封箱机

2

1.8万

3.6万

10

电脑打码机

1

3.5万

3.5万

11

保鲜库

300平米

1

45万

45万

12

制冷机

1

5

5

13

配电系统

250千瓦

1

20万

20万

14

供热系统

蒸汽锅炉1吨

1

20万

20万

15

质检设备

1套

5万

5万

16

保鲜箱式车辆

5

4万

20万

合计

24

290

1.2.3.3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类型、面积或数量等。

表1-4主要建筑物明细表

序号

项目

建设性质

建设面积(㎡)

主要技术指标

1

液态奶生产车间

新建

1800

无尘

2

酸奶生产车间

新建

1400

无尘

3

制冷车间

新建

300

无尘

4

包装车间

新建

400

无尘、干燥、无菌

5

仓库

新建

200

无尘、干燥

6

化验室

新建

40

无尘、干燥、无菌

7

锅炉房

新建

40

8

配电室

新建

25

9

办公室

新建

200

10

员工宿舍

新建

200

合计

/

4605

/

1.2.3.3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795.5万元,基础建设投资415万元,其中:

生产车间、辅助车间投资360万元、供水设施31万元、供电设施1.5万元、道路设施22.5万元,设备购置费290万元、其他费用(前期费)3.5万元、科技投资(管理体系认证)5.5万元;项目总建设投资714万,流动资金80万元。

1.3.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794万元中,企业自筹500万元,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0万元、青海省地方财政资金支持94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2800万元,净利润257.98万元。

1.4.2生态效益

项目产品所需主要原料一一鲜奶主要来自于某周边各养殖场、农牧民散养户,饲料原料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不依赖于草场的放养,所以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破坏。

1.4.3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年需主要原料——鲜奶约6000吨,将带动600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养殖户从事奶牛养殖所需主要原料将间接带动200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对带动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障全民健康、对稳定市场供需平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项目的建成将解决70余人就业,其社会效益显著。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指南》

1.6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中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发展的意见》,符合中国奶业行业发展规划(《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符合青海省发展规划:

《青海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由于项目产品——百年酸奶味道宜人、细腻滑润、酸润可口、营养丰富,不仅可帮助人体补充钙质,降温解暑,提供水分,是夏天清凉去暑的美味食品;酸奶中有较多的卵磷脂,可释放出胆碱,对增进记忆力有较好帮助;酸奶中的有机酸、丹宁和各种维生素,可以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适应当前食品供求关系新变化的需要;具有整合乳品加工业和养殖业之间的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重大作用。

1.6.2可行性

1.6.2.1技术

项目所采用的配方工艺、低温灭菌、发酵等多项技术为项目单位自有技术,是项目单位结合青藏高原地产牛乳特点研究开发,并经近十年的实践,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所以项目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1.6.2.2经济

经本可研报告第九章的财务分析,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24.64万元、销售利润343.97万元、净利润257.98万元、投资利润率高达60%,多项目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远远高于一般农产品加工项目和工业项目。

1.6.2.3环境

目投产后,噪声仅为40—60分贝,不产生废气、废渣,废水为CIP清洗系统清洗加工设备、管路和容器产生的污水,经过厂区污水处理池,由城北区市政管网排除。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不产生影响。

1.6.2.4市场

项目单位自2000年起即开始进行牛奶乳制品深加工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某市场约有70%的超市、终端店在销售,且部分产品已试销到陕、甘、宁等省区,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将有60%部分在本地市场销售,其余40%部分销往外省市场。

1.6.3风险评估

技术风险,来源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新产品的断档,所以项目单位要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捕捉市场信息,拓展新产品领域。

品质风险,来源于项目单位对质量控制不严所造成,所以必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工作溯源体系要求作业,质量监管机构要加强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做好品质事故的分析和防范。

不正当竞争风险,来源于产品价格恶性竞争,所以项目单位在管理上要加强力度,做好开源节流,降低各项费用。

市场风险,来源于市场上的恶意破坏,所以项目单位一方面巩固原有销售网络,树立根深蒂固的可信群体,同时加强“某”品牌宣传和媒体宣传。

1.6.4带动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带动600户农牧民从事奶牛养殖、间接带动200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每户农牧民养殖户年增收20000元,每户农牧民种植户年增收约10000元。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1.6.5.1奶源短缺问题

目前奶源短缺仍是制约青海乳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本项目的建设,已与二十里铺镇的石头磊村、二十里铺村、莫家庄村、花园台等村签订了“公司+农户”的奶牛养殖及牛奶收购协议,养殖收购规模达1130头,可保障本项目的原料鲜奶供应。

1.6.5.2产品开发

由于本地区乳品产品较为单一,高端产品较少,所以公司将成立产品研究开发部,专门从事高原新特产品、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1.6.5.3质量问题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即包括标准化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ISO9001、ISO22000体系认证,严格原辅材料采购的控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工艺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的权威、严格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和装卸容器、工具、设备的要求,严控厂区环境、生产厂房、生产车间设施、生产设备等的卫生要求,做到原料收购、出厂产品100%合格。

1.6.6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符合新时期青海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地有关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净利润257.98万元,投资开利润率高达60%,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能够直接带动项目区内600户农牧民发展奶牛养殖、间接带动200户农牧民从事玉米、大豆、碗豆等农作物的种植,对拓宽青海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促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将解决70余人就业,其社会效益显著。

综合各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牛乳综合深加工产业,其前景广阔,项目生产技术先进可靠,建设方案科学合理,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和品牌效益,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立项实施。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2006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重庆一家奶牛养殖基地时留言写道:

“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厅奶"。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以及2007年9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

强调保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加大奶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办法。

青海畜牧业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波动和发展调整,出现了更高层次的稳定发展势头,其突出特征之一是产业聚集步伐加快,表明了畜牧业由粗放开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这一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而产生的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结构调整。

从而使畜产品市场的波动周期近年来发生了明显变化,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将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方向发展。

2.1.2行业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等方面内容,《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

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加速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以规模经营为主,散户生产为辅的奶源供应体系,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辅助的乳品加工体系,以北方重点优势产区为主体,南方零散奶源地为补充的产业布局体系。

力争实现奶源优质高效、奶农收入增加、企业实力提升、产业协调发展、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发展目标,把乳要主导产业。

2.1.3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青海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我省在乳制品深加工方面,其中液体奶制品:

目前虽已成为城市乳制品消费的主体,但要引进先进工艺装备,着重发展添加牦牛奶的超高温灭菌奶、花色奶、含乳饮料、酸奶等液体奶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到2010年,液体奶产品产量达到25万吨;酸奶: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酸奶生产以农牧区基地型乳制品生产企业为主,要在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以牦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地方独特风味的百年老字号酸奶。

到2010年,奶粉产量达到2万吨;其他乳制品:

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在搞好主导产品生产的同时,适当发展灭菌奶酪、奶油等高端产品的开发生产。

要重视牧区曲拉和乳清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工生产乳清蛋白、酪蛋白、乳糖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2.1.4产业布局

按照国家乳制品行业发展政策和我省奶源分布,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

城市和人口集中区以液体奶制品生产为主,牧区以奶粉生产和奶油、乳酪、乳清加工为主。

依托经济开发区和生物科技产业园,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对经过初加工的乳清蛋白、酪蛋白、乳糖等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开发生产生物制品。

2.1.5项目单位自身发展需求

项目单位自2000年起即开始进行牛奶乳制品深加工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拓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某市场约有70%的超市、终端店在销售,同时,部分产品已试销到陕、甘、宁等省区,并且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现有生产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必须进行项目扩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牛奶,又称“牛乳”。

牛奶性平、味甘。

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的作用。

牛奶具有较高的滋补价值,是一种全价蛋白质营养食品。

在每100克牛奶中,含蛋白质3.1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120毫克,磷90毫克,铁0.1毫克,钾144毫克,维生素A14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13毫克,烟酸0.2毫克,维生素C1毫克等物质。

牛奶中所含的物质及其含量,与人乳十分相近,可以代替母乳,单独作为婴儿的主食,因此,牛奶是缺奶或断奶婴儿不可缺少的滋补强壮佳品。

牛奶的食用价值很高,牛奶不但营养十分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吸收,经常饮用牛奶,可以防治虚弱劳损、大便秘结、反胃噎膈等疾病。

因此它不仅是老、弱、病、妇婴的滋养强壮佳品,也是人人皆可食用的保健食品。

牛奶中的脂肪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的脂肪球颗粒很小,所以喝起来口感细腻,极易消化。

此外,乳脂肪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磷脂,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脂肪。

牛奶含有人体成长发育的一切必需氨基酸和其他氨基酸。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它们称为必需氨基酸。

我们进食的蛋白质中如果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便叫全蛋白,牛奶中的蛋白质便属于全蛋白。

牛奶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可达100%,而豆类所含的蛋白质消化率仅为80%。

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它的营养功能是提供热能和促进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锌等的吸收,对于婴儿智力发育非常重要。

人体中钙的吸收程度与乳糖数量成正比,所以,牛奶喝的越多,身体对钙的吸收就越多。

此外,乳糖还能促进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肠内异常发酵造成的中毒,保证肠道健康。

乳糖优于其他碳水化合物。

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钙以外,磷、铁、锌、铜、锰的含量都很多。

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牛奶对于补充维生素的作用也很大。

其中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种类,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含量较高,能弥补我们在膳食中的缺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供给范围的拓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新阶段食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广大城镇居民已深刻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奶为先’’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乳品加工企业在保证数量供给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近年来,虽然我省乳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对青海省农牧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期,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青海省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乳业作为青海省倡导产业,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带动农户能力强,在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因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扩大生产规模,将极大地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目的实施,扩大生产规模,将极大地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辨程。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3.1.1.1选址原则

严格遵循青海省、某市、城北区农牧业、畜牧业、乳制品加工业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的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乳制品加工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遵循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

遵循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

遵循能够充分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

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

3.1.1.2依据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青海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青海省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

3.1.1.3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厂地址在某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

某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某市现辖四区三县,总面积7671平方公里,总人口200万人。

某市城北区位于某市西北部,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25.3万人,是某市最大的新型市辖区。

青藏铁路、宁大铁路横穿区内西、北两川,宁大公路、宁湟公路、兰西高速公路、海湖路立交桥使市区和郊县相连。

区内有20余条公交线路,移动通讯、数据交换、因特网络覆盖全区,交通通讯便捷。

3.1.1.4土地类型

场地土类别:

III类,来源方式为租用,占地面积40亩。

3.1.2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青海省省东部,位于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市区海拔2275米,属高原半干旱气候,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大。

年平均气温:

5.80~4.2℃,年平均最高气温:

17.2~29.3℃,年平均最低气温:

-8.1~-18.2℃。

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366.7~764.1㎜。

冰期与积雪:

最大积雪厚度0.37m,最大冻土0.60m。

地理条件:

某有丰富的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

全年河流量18.9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6.6亿立方米,水资源12.74亿立方米。

3.1.3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廿里铺镇辖23个社区共38行政村,共有人口7300余人1500多户,区内平势平坦,植被稀少,是某市最大的工业聚集区,有国有大中型企业53家,区属企业300余家。

产品涉及特种钢材、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硅铁、手工藏毯、牛羊绒制品等,已形成以冶金、机械为支柱,化工、建材、轻纺、制药、电力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品已辐射到全国及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1.8亿元,工业在三产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

十一五期间,北区将继续立足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按照工业发展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竞争力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项目区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农副产品丰富,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大麦、燕麦、油菜、蚕豆、豌豆、马铃薯等。

由于区内空气洁净、无污染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农副产品属天然绿色食品。

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我省年产牛奶量是26.5万吨,人均占有牛奶量虽高于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产能却不容乐观,可供乳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奶源主要集中在我省东部农业区,奶牛主要以散户养殖为主。

奶源短缺较为严重。

乳制品深加工方面;全省生产企业40余家,生产能力10余万吨,而且主要以保鲜奶、酸奶、乳酸奶等产品为主,而部分奶制品仍为空白,产品较单一,许多产品多年来仍以外省调入为主。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本项目属扩建项目,项目单位于2000年成立,但多年来从未申请过国家、青海省任何政策资金支持,公司成立至今一直进行牛奶乳制品、饮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目前,上市产品有液态奶、酸奶,产品已铺往某60%以上的超市、终端店,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