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2109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docx

5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当代文学

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

课程代码

wx-0-0011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总学时数

48

学分

3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建议修读学期

3

先修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

后续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修课

考核方式

过程性评价(作品阅读、课堂表现、实践创新)+期末考试(闭卷)

教学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大纲执笔人

黄传波翟兴娥

大纲审核人

黄传波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

该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全面系统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下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对创新型、实践性型人才培养来讲,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相关教学活动,能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有整体的把握,具有欣赏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能力。

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力,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评析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

提升学生文化修养,感知市场化、商品化、消费化的价值观与主流意识、正统意识、精英意识的对立和矛盾,认识到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坚守文学艺术的价值立场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责任和任务。

通过文学阅读与分析训练,在学理上有提升,强化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并有较大的持续发展空间。

能用中国当代文学史所学的知识,理解当下文坛文学评价机制,能辩证地解析当代文学思潮、热点及作家作品,辩证地处理文学与政治理念的问题。

能接受中国当代文坛、当代文化中的新变现象。

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反思自身在学习、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国当代文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不能免修。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历程,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培养学科专业素养。

(支撑毕业要求3.1.)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独立阅读、理解、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研究并传承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具备初步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语文教学技能。

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初步具有综合育人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4.1.;4.3.)

课程目标3:

在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学会反思;能够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知识理论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通过课堂实践活动,体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沟通合作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6.2.;7.3.)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课程教学贡献度

课程目标

 

学会教学

 

学科素养

3.1.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

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专业优势。

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

 

H(高)

 

课程目标1

 

教学能力

4.1.具有基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构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交融的大语文观。

4.3.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认知特点,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发阅读资源、写作资源、综合性学习资源等,能够依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运用学科教学知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M(高)

 

课程目标2

 

学会育人

综合育人

6.2.具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家校合作、生命教育、社团组织等各种教育活动的能力。

具备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做事自律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L(中)

 

课程目标3

 

学会发展

学会反思

7.3.具有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能结合教学实践,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M(中)

课程目标3

五、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中国当代文学

专题一: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原因;熟悉中国当代文学各个时期发展的概况及特征;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方向的确立与1940年代文学界的关联。

[重点与难点]了解1940年代左翼文学界的选择及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形成及其内外因素;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初期整体格局及其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1940年代的文学界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

四、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专题二前期十七年的文艺思潮与文艺论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专题主要考察1950、60年代的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文艺思潮等的演进和发展;熟知一系列在本时期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主张、创作方法;对中国当代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有所了解,把握本时期文学发展的整体规律。

[重点与难点]了解作家的整体性更迭,了解“中心作家”的创作状况及其在新中国的发展,以具体作家为个案透视1950、60年代文学的存在背景。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1950、60年代的文学环境

二、作家的构成

三、刊物和文学团体

四、1950、60年代的文学思潮

专题三前期十七年小说创作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考察当代文学确立初期对解放区文学主张、创作理念及文学创作实践的继承与发展;全面科学了解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与不足。

了解合作化小说的独特创作形态,学会运用文学知识与理论去阅读、赏析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现象。

[重点与难点]掌握赵树理、柳青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他农村题材作家的创作状况,以具体作家为个案透视1950、60年代文学的存在背景。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小说创作概况

二、赵树理和山西作家

三、《创业史》与《山乡巨变》

专题四前期十七年小说创作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1950、60年代的革命历史斗争小说,目的是要全面科学了解这一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发展的历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分析革命历史小说的诞生,以历史的纬度来评价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

了解“百花时代”文学创作的多样化探索,代表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文学风格的变化。

[重点与难点]掌握《红旗谱》《红日》《保卫延安》《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创造,了解“百花文学”的创作现象、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在于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认识以及此期小说的创作特点,小说的多样化探索及其历史命运。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革命历史小说

二、“史诗性”的追求

三、《红岩》、《青春之歌》、《三家巷》

四、当代的“通俗小说”

五、革命的“另类”记忆

六、“百花文学”

专题五前期十七年诗歌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1950、60年代新诗发生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熟悉新本时期新诗作家的艺术追求、艺术审美和各自的艺术风格承继与发展。

掌握每一种新诗的兴起、发展脉络及艺术追求、艺术影响。

把握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创新。

[重点与难点]闻捷、郭小川、贺敬之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创新;政治抒情诗的特点;诗体形式的变化。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前期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二、前期十七年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三、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四、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五、闻捷的诗歌创作:

专题六前期十七年戏剧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1950、60年代话剧发生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熟悉本时期话剧作家的艺术追求、艺术审美及其艺术风格承继与发展。

掌握老舍等作家话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茶馆》的艺术成就;“第四周剧本”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前期十七年戏剧创作概述:

二、老舍的《茶馆》:

三、田汉的《关汉卿》

专题七前期十七年散文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1950、60年代散文发生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熟悉本时期散文作家的艺术追求、艺术审美及其艺术风格承继与发展。

掌握散文流派的兴起、发展脉络及艺术追求、艺术影响。

[重点与难点]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散文家创作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1950、60年代散文理念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前期十七年散文创作概述:

二、前期十七年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三、杨朔的诗歌创作:

四、秦牧的诗歌创作:

五、刘白羽的诗歌创作:

专题八“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文革中激进的文学运动以及对文学带来的伤害,认识文革中两种文学存在方式,提高分析判断复杂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文革中的运动和文学作品的了解,认识“极左”思潮对文学过度干预所产生的危害;了解文革中的文学创作状况。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作为主潮的“显流文学”

二、“革命样板戏”

三、“地下”的文学创作

四、天安门诗歌

专题九“文革”之后文学的文艺思潮与文艺论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全面了解此期文学思潮包括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观念及论争、文学创作潮流,提高分析判断复杂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与特征;教学难点在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认识转型期影响文学发展走向的历史合力。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文艺复苏时期文艺思潮与文艺论争

二、20世纪80年代文艺思潮与文艺论争

三、20世纪90年代文艺思潮与文艺论争

专题十“文革”之后的小说创作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对1980年代文学创作中以人性为关怀中心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梳理,了解“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新写实”与“新现实主义”等以浪潮方式推进的小说创作潮流,以此观察人性复苏的轨迹,在总体的框架中来认知各个潮流中有代表性的作家,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解读经典作品。

[重点与难点]反思小说、寻根小说的特点与文化艺术追求,王蒙、刘心武、张贤亮、蒋子龙、汪曾祺、韩少功、贾平凹、池莉、刘震云等作家的创作成就、代表性作品的阐释。

教学难点在于把握寻根小说的审美与文化追求及其存在的问题。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小说创作概况

二、“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三、“改革小说”

四、市井乡土小说和“寻根小说”

专题十一“文革”之后的小说创作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对1980、90年代涌动的各种具有明显的文学创新意识的小说现象进行分析与介绍,了解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女性小说以及新生代作家作品的发展脉络、思想艺术特征,以此探察小说创作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内在变化,感受其思想和艺术精神,提高对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新潮小说的分析与鉴别能力。

[重点与难点]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的成就及其主要的特点;各个小说思潮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阐释;女性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出现的当代文化背景。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二、“先锋小说”

三、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

四、历史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五、女性小说

六、新生代小说

专题十二“文革”之后的诗歌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全面了解1980年代诗歌观念、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在与1950、60年代诗歌的比较中认识和把握1980、90年代诗歌全新的审美特点,感受诗歌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

了解“朦胧诗”及“新生代”诗人在诗歌观念和艺术手法方面所发生的内质嬗变,认识和把握他们诗歌创作全新的精神质地和艺术变革,感受其诗歌创作的先锋性与继承性。

[重点与难点]“归来的歌”及新一代现实主义诗人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朦胧诗、新生代诗的思想艺术特点,代表诗人的作品及其诗歌艺术。

教学难点在于了解归来者诗歌的复杂精神内涵,了解1990年代诗歌艺术的新探索,海子等人的诗歌特色。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归来者的歌:

二、朦胧诗派的诗歌创作:

三、顾城、梁斌、北岛等诗人的创作:

四、新生代诗人的诗歌创作:

五、海子等诗人的创作:

专题十三“文革”之后的戏剧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980年代以来的话剧文学创作出现的现象、重点作家作品,认识话剧在新的时代主题的转换与文体上的创新。

[重点与难点]写实剧与新潮话剧;沙叶新《陈毅市长》、高行健《绝对信号》、锦云《狗儿爷涅槃》;小剧场实验剧的艺术创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戏剧创作概况:

二、“领袖人物剧”与“社会问题剧”:

三、“京味剧”与写实剧:

四、“探索剧”与小剧场实验:

专题十四“文革”之后的散文创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对1980年代以来散文的发展脉络有所了解,体会其思想和艺术精神,促进学生对散文文体的重视,培养其写作兴趣,感受此种文体所传达与承载的情感与思想力量。

[重点与难点]理性反思散文与学者散文、文化随笔的概念;巴金的《随想录》、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徐迟、理由的报告文学;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创作概述:

二、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

三、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创作概述:

四、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六、课程教学方法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结合实践;以提升中国当代文学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培养教育情怀为导向;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线下教学与线上交流、个人学习与团体协作、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

中国当代文学以理论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班级讨论法、作品解读法、案例教学法、技能训练法等,提倡研究性学习。

七、课程实践环节(附举例)

(一)主题讨论

1.根据会议报告阅读会议,讨论大陆文学的一体化。

2.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意义,能从当下立场审视批判运动。

3.1960年代的文艺政策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4.结合具体诗歌分析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5.比较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风。

6.前17年小说创作成果丰盈的原因。

7.革命战争叙事的史诗化风格。

8.从当下角度解读林、朱的转变。

9.如何认识“柳青现象”,如何评价梁生宝这一形象。

10.杨朔的散文模式特点。

11.话剧《茶馆》的艺术成就;《关汉卿》“剧中剧”写作的创新之处。

13.“四人帮”的文艺政策对当代文学的消极作用。

14.正确评价革命样板作品。

15.潜在写作对文革后文学的影响。

16.第四次文代会带给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

17.把握伤痕文学的政治价值与文学价值。

18.反思文学所体现的“反思”的内涵。

19.反思改革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改革”的内涵是什么。

20.贾平凹的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21.先锋文学带给中国文学的启示。

22.归来者的诗歌在新时期的意义。

23.第三代诗人与朦胧诗一代人在诗风上的差异性。

24.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25.如何评价值晚生代写作,如何评价“80”后作家。

26.如何评价值晚生代写作,如何评价“80”后作家。

27.由散文创作观照社会现状。

28.探索话剧对传统话剧的新变在什么地方。

(二)技能训练:

1.阅读杨朔的散文,总结几条对我们写作有帮助的方法。

2.听取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

3.尝试写首新诗。

4.组织诗歌朗诵会,选取舒婷、北岛、顾城、梁斌、海子等人的诗歌,体味其中的差异,训练朗诵的技巧。

5.尝试排练《茶馆》片段,训练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

1.搜集资料,比较分析散文三大家创作的异同。

2.搜集资料,了解“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

3.搜集资料,梳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脉络。

4.搜集资料,梳理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脉络。

5.搜集资料,梳理文学民族化、大众化发展道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轨迹。

6.搜集资料,了解红色经典的社会影响。

八、考核方式

本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占总评分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分的60%。

(一)平时成绩100分,分配如下:

1.作品阅读:

计25分;

2.学习过程中进行课堂考察,计25分。

3.实践创新(课后作业、技能训练和研究性学习成果):

共计50分。

(二)期末考试成绩100分,要求如下:

闭卷笔试。

考试范围主要是教师课上所讲授的部分和自学部分,客观题(知识)与主观题(能力)的考查,大约各占50%。

九、成绩评定

综合成绩=过程考核(作品阅读+课堂表现+实践创新)40%+期末考试60%。

学习评价内容

占总评成绩比例

考核/评价细则

作品阅读

10%

精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阅读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

课堂表现

10%

根据回答问题、讨论发言情况打分。

实践创新

20%

按照实践教学活动,依据实际得分情况,按分数占比进行最终赋分。

期末考核

60%

闭卷笔试,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主要是课程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综合成绩

100%

综合成绩=过程性考核*40%+期末考核成绩*60%。

十、评分标准

(一)期末闭卷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优秀(100>X≥90)

良好(90>X≥80)

中等(80>X≥70)

及格(70>X≥60)

不及格(X<

60)

 

课程目标1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历程,重要的文化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培养学科专业素养。

 

0.4

熟练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以及创作主体、经典作品,以及相关跨学科知识。

比较熟练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较好掌握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以及创作主体、经典作品。

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掌握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以及创作主体、经典作品。

基本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基本掌握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以及创作主体、经典作品。

不能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不能掌握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以及创作主体、经典作品。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独立阅读、理解、鉴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研究并传承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知识积累,实践训练,具备初步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语文教学技能。

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初步具有综合育人能力。

 

0.4

具备出色的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具备出色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

具备较好的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具备较好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

具备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具备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的综合育人能力。

基本具备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基本具备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

不具备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不具备的现代文教学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3

在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学会反思;能够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知识理论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述;通过课堂实践活动,体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沟通合作能力。

 

0.2

具备出色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具备出色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较好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具备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基本具备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不具备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二)过程评价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权重

优秀(100>X≥90)

良好(90>X≥80)

中等(80>X≥70)

及格(70>X≥60)

不及格(X<

60)

作品阅读

 

0.25

精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广泛阅读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认真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能够主动阅读重要作家的部分作品。

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对部分作品阅读较为认真。

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其他作品阅读较少。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阅读不完整。

 

课堂表现

 

0.25

全勤到课,认真听课,积极回答提问,观点正确、独到。

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全勤到课,认真听课,主动回答提问,回答正确率较高。

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能较好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勤到课,认真听课,较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回答提问,回答正确率较高。

出勤率较高,认真听课,能够回答提问。

有较高的缺勤记录,不能专心听课,回答问题不积极。

 

实践创新

 

0.5

团队协助获取、准备材料,创造性获取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独立地进行准确、全面、深入分析。

积极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团队协助获取、准备材料,能够较好获取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现象独立地进行准确、全面、深入分析。

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团队协助获取、准备材料,能够获取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较为准确、全面、深入分析。

能够较好地完成作业。

团队协助获取、准备材料,基本能够获取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基本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能够完成作业。

团队协助获取、准备材料,不能够获取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不能够对文学作品独立地进行准确、全面、深入分析。

不能够完成作业。

十一、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